第六百五十七章规划

第二天,杨帆就在华亭镇举行了一次公审,王氏兄弟被当场宰首。

对于杨帆一到华亭县就杀鸡儆猴,各大世家议论纷纷都觉得杨帆太过嚣张。

可杨帆把王氏兄弟的人头直接挂在华亭县县衙门口,江南士族再也不敢有抱怨。

特别是江南王氏,挂着琅邪王氏旁支的名义,当杨帆把王氏兄弟两人的罪状一一公布以后,他们也只能忍气吞声。

先前叫嚣的王氏子弟只觉得脖子一凉,好像自己的头颅也有些不太保险。

杨帆这家伙是真的狠!

如此大张旗鼓的杀王氏兄弟,根本就不怕得罪琅邪王氏。

若是再敢反抗,杨帆定然会找他们算账。

杨帆杀神的名号可不是乱叫的。

一时间,江南各世家子弟纷纷噤声,只能老老实实的呆着,生怕被杨帆盯上。

不过,这也导致杨帆很快取得了江南百姓的信任。

当杨帆以开府建衙的名义,大肆建设房舍、码头、船厂,江南士族尽皆沉默以对。

特别是杨帆大张旗鼓的招募流民、山越人充作劳工,这些江南士族保持着不支持,不反对态度。

不过他们却有些疑惑。

为什么杨帆不在繁荣的江宁郡开府建衙,反而跑到了华亭县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当杨帆在华亭县建大都督府的消息渐渐在江南传开,不少活不下去的流民纷纷逃脱离江南世家的掌制,前往华亭县。

毕竟,杨帆这个大都督可是承诺,只要帮忙建造房子,并缴纳一定的首付,每个月只要还一点点钱,便能有一个家。

起先根本没人知道按偈是什么玩意,直到山越人爆料。

只要肯出工出力,一个五口之家便能在华亭县安家落户。

同时,

只要能够成为大都督府的工人,每人每天不仅有二十文钱拿,而且有一份五口之家食用的肉和米……

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顿时,其他州县的百姓疯狂涌入华亭县,甚至很多人拖家带口。

没办法,按照这个报酬,一个壮劳力一天劳动所得就能够养活五口之家,甚至还绰绰有余。

没有房子的,还能够得到一栋房子居住

虽然这栋房子每个月还需要还一点钱,但杨帆可是说了,每月可以用两天的劳动换取,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唯有江南士族猜不透杨帆在搞什么东西。

在他们看来,杨帆简直是钱多了没地方用,傻子一个!

******

华亭县衙内,一连七八天,杨帆都在计划如何布局未来的‘大上海’。

毕竟,一旦设计定型,就不能够轻易更改了。

这可关系到千百年以后的规划。

根据后世的大上海,再结合现状构思一番以后,杨帆又招急众人前来商议。

“权长史,你们这是怎么了?”

这才短短几日不见,权万纪、裴行俭、王玄策就显得憔悴了很多。

小胖子狄仁杰此时也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

“大都督,咱们刚完成您交予的重任,正在安置山越人和招收流民,也正准备向您禀告呢!”权万纪躬身道。

杨帆扶起权万纪,说道:“权长史啊,这些虽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身体,要劳逸结合才行,如果你们都累倒了,谁来处理这些事务呢!”

闻言,众人眼眶一红。

这一刻,大家都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

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杨帆如此关心他们,当然要报答杨帆的知遇之恩。

“承蒙大都督关爱,吾等定当竭尽全力,为大都督尽绵薄之力。”

见众人的神情,杨帆心中也明白,笑了笑说道:“虽然我们是上下级的关系,在私底下却情同手足,就不用说这些客套话了,那你们帮我看看,某这规划如何。”

看完图纸,又经过一番了解,众人有些凌乱了!

“能够容纳上千万人居住的城市,这也太扯了……”

这个规划也实在太大了,在场的人闻所未闻。

一番长谈之后,权万纪还是一脸懵,问道:“大都督,什么是学校?什么是医院?还有工厂是干什什么的?建几十层的高楼不倒么?”

想到权万纪很少在长安,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骏扬坊内的改革,无异于对牛弹琴。

不过,显然王玄策是知道的,赶紧解释道:“权长史,学校就是孩子读书的地方,只要想认字读书的人都可以在里面读书,学校将来能为大都督治下提供人才;”

“医院就是郎中治病的地方,有人生病了,就去里面治疗……”

“工厂就是工坊,不过却比工坊规模更大,是用来生产各种用品的,这些东西可进行出售,进工厂的工人能够挣到钱。”

“至于那个几十层的高楼,我也没有见过,只是听大都督说,用水泥和钢筋便能够建起几十层的高楼。”

众人顿时恍然大悟。

权万纪旋即眼前一亮:“大都督,如果建学校,那岂不是说贫苦百姓都能够读书识字?”

几十层的高楼权万纪没有惊讶,反而对学校很是感兴趣。

如果贫苦百姓的孩子都能够读书识字,到时候……

权万纪心神震颤,他不敢想下去。

这简直是创时代的改革。

“嗯。”杨帆点点头。

他当然能够想象得到权万纪的震慑。

如果是二十一世纪,这根本就是一件不值得称道的事儿。

可现在是大唐啊!

所有的书籍文字几乎都被世家垄断,平民百姓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

听到这话,众人兴奋莫名。

齐刷刷对着杨帆郑重一拜:“大都督,属下代天下百姓谢谢您。”

“你们这是做什么啊?”杨帆疑问道。

“大都督,读书不易,穷苦人家读书更是艰难,这个简直就是千秋伟业。”

王玄策更是将自己求学的经历简短的说了一遍。

杨帆听完后唏嘘不已。

虽然知道古代读书很难,但真没想到底层百姓读书那么的艰难。

怪不得权万纪听说自己办学校之后如此激动。

这完全就是为天下穷苦人家打开了一扇门,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冷静下来后,权万纪皱着眉头说道:“大都督,建学校虽然是好事儿,可是华亭县地处偏僻,人烟稀少,恐怕没有先生愿意来这里教习。”

“况且,识字的先生几乎都在世家的把控制下,想让他过来可不容易,恐怕江南士族会从中作梗。”

仔细考虑,权万纪才发现办学校实在是困难重重。

席君买却满腹不解的问道:“让那些人过来学校教书,大都督给他们发饷钱,他们为何不来?”

权万纪想了想说道:

“席将军有所不知,朝堂之上包括地方的官员基本都是世家的人,一个读书人想要出人头地,没有人举荐你,想要步入仕途简直比登登天还难。”

“世家的人想要出仕就比较简单,他们有着几百上千年的底蕴,关系盘根错节,再加上世家之间的联合,可以说大唐的读书人几乎都在世家之中,即使皇帝也不敢明目张胆和世家抗衡。”

“你想想,若是穷苦百姓都能读书做官,岂不是会和世家争利,世家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对于任何挑战这一权力的人肯定会进行最大力度的报复。”

“历朝历代,朝堂的争斗大多都是皇帝与各大世家之间的相互妥协,毕竟,朝廷需要官员,世家需要权柄,他们各取所需。”

“可一旦大都督在江南开设学校,为穷苦百姓提供读书、识字,甚至步入仕途的机会,无异于是一条让普通百姓有了出路的康庄大道,世家又岂会甘心,又岂会任由学校存在?”

“因此,即使学校建起来,世家也不会把手中的先生放出来教学。”

“别看现在江南世家一盘散沙,一旦这些人联合起来抵抗,影响力非同小可。”

听完这番话,众人认同的点了点头。

确实,想要世家承认学校的存在,那还需要进行一番博弈。

不过杨帆却有些不以为然,语气坚定的说道:“权长史,学校还是要办的,谁敢阻拦,我就把他们的爪子给剁了,至于先生,我会帮你想办法,你只要安排好就行。”

杨帆当然知道阻力定会很大,不过有萧氏这个江南世界领袖在,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至于教书的先生,杨帆到想到了一个人,该找时间去拜访一下了。

上次在长安一别,还真有些想念!

听到说杨帆如此激进,权万纪赶紧劝道:“请大都督三思啊,虽然现在那些世家慑于都督的权势不敢有动作,但毕竟江南的官员都是世家中人,一旦他们联合起来,真是一个大麻烦。”

“我认为应当徐徐图之,学校也应招收士族的一些子弟,等到培养出一些人才以后,咱们就有了和世家抗衡的实力。”

沉思片刻后,杨帆微微点头:“行,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按照规划先把学校建起来,然后在城中广而告之,只要愿意来读书的,不管是士家子弟还是百姓或者流民,只要肯学,都可以入学,至于教书先生,本都督会想办法。”

“诺!”

权万纪虽然感觉肩上的担子很重,心中却很是兴奋?

这可是惠及天下百姓的大事,一旦成功,必定名留青史。

随着权万纪离去,杨帆对着王玄策说道:“玄策啊,医院的事儿由你去抓,除了在本地找一些郎中,你尽快写信让骏扬坊派一些郎中过来,尽快让医院运作起来。”

在杨帆看来,在医疗条件落后的古代,建立医院很有必要。

说完,杨帆又继续道:

“行俭,我任命你为华亭县令,负责做好各种规划和人员的调动,这些工作量大,你看需要哪一些人配合,尽管提出来。”

“多谢大都督,定不负你所望,狄仁杰年少聪慧,乃是不少有的人才,我希望让他来一起共事。”裴行俭欣喜地道。

杨帆点头道“嗯,那本都督任命狄仁杰为华亭县主薄,你们俩要相互协作,有不懂的地方多问问权长史。”

“属下知道,多谢大都督!”狄仁杰大声的回答,兴奋之下,连黑眼圈都澹了不少。

杨帆摆了摆手:“那你们先去忙吧。”

事情真太多了,仅仅人才这一块就能让自己焦头烂额啊!

幸好坑来了好几个名臣,要不然还真不好办!

看着几人离去,杨帆才对着席君买问道:“那些世家有没有什么动静?如果没什么事儿,明天你找几个人陪我出去一趟。”

席君买点点头,有些担忧道:“据情报,自范、林两族被抓以,江南世家人人自危,倒也不敢闹出什么动静,不过,十几万山越人和流民一下子涌进华亭县,现在各项工程都还没有动工,他们无钱无地,无所事事,一旦时间长了可能会发生动乱。”

闻言,杨帆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饱暖思淫欲的道理自古不变!

每天只给他们吃吃喝喝也不是办法,要把这些人利用起来才行。

想到这儿,杨帆说道:“把这些人按户为单位全部按序号登记起来,然后每户抽调一人让他们轮流去拉沙或去疏通河道,凭着每天干活的多少分发食物和俸禄……”

随即,杨帆把当初在骏扬坊管理流民的那一套全部搬了过来。

安排好各种事项,杨帆便带着护卫来到了白云山。

白云山位于苏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滨,有“吴中第一山”“江南胜境”之美誉。

走进白云山,山势峭峻奇险,这里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着称。

杨帆来到这里,当然不是为了游山玩水,而是想扯虎皮拉大旗。

当初在长安与陈学礼有一面之缘,他知道,陈学礼在江南的名声可谓是家喻户晓。

假如这位大儒肯来他的学校任职, 定能够吸引不少人前来。

走过一片林间小道,一座庄园依稀在望。

这座在江南文人当中名气极大的庄园,从外面看去却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高数尺的竹篱围墙,周围倒是清幽雅静,河水潺潺,颇得隐居于世的雅致。

随着篱门打开,有三两仆役见到杨帆一行骑着马晃晃悠悠而来,便急忙上前迎接。

一路走到院子,郁郁葱葱的一片紫竹林映入眼帘。

春风轻拂,阳光灿烂,竹叶沙沙作响,好一副意趣悠然之景像。

竹林环绕间,有一幢连排木楼,古朴厚重,典雅简约,颇有隐居山林的雅致。

来到楼前,仆人让杨帆他们等候,便迈步进入楼内禀报。

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五百八十三章惊惧第五百一十四章 有时候示弱并不丢人第六百一十八章上贡第二百六十九章敢不敢打赌第六百章 提点第五百五十二章打草惊蛇第五百五十七章惊慌失措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软第三百七十三章送给武媚娘的礼物第六百六十七章收割世家第三百四十章 有我无敌第一十五章 当棒槌又如何第九十四章 尚公主?娶公主?第二百零三章人心不足蛇吞象第四百四十一章政治智慧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时第七十七章 活神仙or神棍第一百七十一章 忠诚测试第四百三十七章算计第五百五十六章告状第七百四十五章阳谋第一百一十五章 挖坑自己埋第七百五十七章巨额财富第七百一十二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三百五十九章 心底的梦想第五百九十章解开心结第二百四十五章 袒护第六百三十九章深陷险地第二百九十六章古来征战几人回第三百六十五章受伤第三百六十章提点第一百一十章 咱也当官了第三百一十七章救死扶伤(上)第七百七十七章灰头土脸第五百六十八章洞房花烛夜第六百八十三章慌乱第三百九十一章 招供第六百六十二章当土匪第七百五十四章竞标会第四百六十八章 别样的早朝第一百四十四章 偷心贼第四百三十章 真是欠扁第六百七十四章钱荒第二百零九章 朋友亦或君臣第八十三章 又来找茬的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骑第四百七十九章讨价还价第四百四十五章温水煮蛤蟆第四百九十章 崔家来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明争暗斗第六百三十章螳螂捕蝉第二百七十九章 名声所累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亲不代表和平第四百九十六章有福气第一百二十八章 心虚第四百五十一章 针对第二百七十六章 男儿畅想第二十一章 被人叫爹!第三百七十七章刻意为难第二百九十四章 前朝公主第七百八十三章密谋第三百九十三章 抓捕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战而定第二百三十章 吃了熊心豹子胆第八十九章 羞愤欲死第四百七十八章 授官第五百九十二章废立之争第五十二章 谣言四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有没有本事?第二百七十八章吃醋第三百四十二章一战而定第三百九十四章 传国玉玺第一百二十三章 梦了无痕第二百二十三章妾室也不错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讦第三百零八章 军营乱像第九十三章 谋划第七百三十一章媳妇熬成婆第四百二十三章 算计和夜话第一百章 又一大唐名将第六百零八章围攻第六百九十四章攻讦第三十四章 孙思邈拜师第二百九十九章 想看笑话第三百零二章 擂鼓聚将第六百一十五章拜年第四百零九章商议对策第一百零七章 登门求教第四百八十六章 设套第四百零六章 皇帝也憋屈第五百零二章 坏蛋?第四十六章 蛋蛋的扰伤第七百七十章震撼第二百六十七章 弄巧成拙第六百九十七章钱财动人心第四百零八章搅动风云第七百六十九章大的小的第五十五章 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