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作为穿越者的责任

听到众人的分析,杨帆笑而不语。

本以为掰回一局的月长峰有些恼了,问道:“难道你觉得老夫说错了,还是说你有绝地反击的招数?”

见到杨帆还是悠闲的喝着茶水,月老头拍拍桌子,愤然道:“你小子到底打着什么鬼主意,还不赶紧道来?”

此时李泰几人也是满是期待的看着杨帆,想要看他如何解决。

知道不能逗下去,杨帆开口解释道:“你们不是说了吗,只是钱币不够而已。”

“你们所担心的,只是那些世家不肯把钱币拿出来,而是拿出一些无关紧要的田产和房舍,让大唐皇家银行成为一个笑话。”

“大家不要忘了,虽然咱们缺少铜币,但根本不缺银子,扶桑国每年可以提供上千万贯的白银,有这些白银作为储存,咱们至少可以印制上千万贯价值的纸币。”

“另外,即使那些田地和房屋不值钱,但咱们按照价值1/3等额印制纸币,应该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吧。”

“等到来年,石见银矿的银子运来,咱们又可以置换出来变成纸币。”

“与此同时,我已经向陛下禀报,以后在江南进行交易和消费,都只能用大唐皇家银行所发行出来的纸币,过渡期为三个月。”

“你们想想,如果这些世家知道自己储存在家里的钱币以后很可能用不了,你说他们会不会运来变现?亦或者直接支付此次的竞拍费用。”

月长峰一头雾水,一脸迷茫的看向其他人,他根本不知道还有一个年产值上千万贯的银矿存在。

倒不是这老头孤陋寡闻,而是这座银矿远在扶桑,如果不是特别关注的人根本不知道。

况且,即使知道也不会想到石见银矿每年能够产值上千万贯以上。

其实,石见银矿的大开发,杨帆已经预见如此大量的银子流入市场,必定会导致银子价格的下降。

因为这是市场规律所决定的。

杨帆早想到了另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就是利用大唐皇家银行成立的机会,

把这些银子作为等价储存货币,用来制造等价的纸币。

如此一来,即使那些世家想要从中作梗,不肯把手中的钱财拿出来,他也能够轻松应对。

另外,杨帆这么多还有另外一个目的,那就是统一货币。

华夏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因为没有统一的金融机构,致使长期存在的多元化货币制和多种货币混合流通状况。

而大唐皇家银行的建立,就避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

一旦纸币在江南推行,并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方便、快捷的货币运用方式必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当然,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对于这时候的人实在过于深奥。

因此,杨帆并没有深入解释。

毕竟,你去跟一群古人说,有劳动价值的货币才不会引起通货膨胀。

谁知道什么是通货膨胀呀?

不过,虽然杨帆只是粗略解释,在场的都是聪明人。

虽然不明白里面的道道,但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

但月长峰显然很不服气,毕竟他们月氏一直自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怎能轻易认输。

于是月老头硬着头皮再次反驳道:“哼,虽然你有办法解决钱币的问题,但你以为那些世家抵押了房产和田产,他们就会这么轻易的交出来,哼,你想得美。大唐十道,除了江南道,其他道的世家,难道你敢派兵前往把那些田地、房屋全部收回不成?即使你想,大唐皇帝也不允许你这么做”

杨帆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说道:“本都督管江南道便可,其他的关我何事?”

“什么意思?难道你就放任其他道的世家坑你?”月长峰满脸疑惑。

杨帆并没有回答,而是看向了李泰。

此时李泰一脸震惊,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杨帆。

本来他还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杨帆会把大唐其他道世家所竞拍的钱财,全部送给朝廷,还让他亲自送去长安。

原来是在这里埋坑啊!

这家伙早就算到了这些钱财、田产、房舍不好收取。

这才把这一部分送给皇帝,同时把皇帝拉下水。

杨帆的意思很明显。

钱财他已经挣到了,契约也有,你这个皇帝有能力就把这些钱收回来,没有能力就不要怪我了。

李二这些年本来就是个穷逼,面对如此大的一块诱惑,他会放弃吗?

显然不可能。

那么,为了收回这些钱,李二定然会去收回这些钱。

如果那些世家敢反抗,必然让李二有了举起屠刀的理由。

杨帆的算计一环扣着一环,简直太可怕了。

等到李泰把杨帆的计划说出来,月长峰灰溜溜的跑了。

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杨帆年纪轻轻,怎么会这么阴险。

更让他想不明白的是,自己明明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怎么每次都干不赢这小子呢?

月长峰当然不会知道,他面对的是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穿越者,而且这个穿越者还带有金手指。

对于月长峰的离去,杨帆并没有阻止,也没有去安慰。

他知道这老头坚强的很,明天可能又会前来找他辩论其他的问题。

说真的,杨帆还是很佩服月长峰的。

没想到这老头仅从一些数据便可看出这么多的问题,能力绝对不低。

要知道,上官仪、狄仁杰、裴行俭,这些人都属于千古名相,他们都没有发现问题呢!

虽说几人可能还欠缺经验的积累和历练,但能力绝对不差。

不过,看到上官仪几人崇拜的看着自己,杨帆不由故作深沉都呷了一口茶水。

其实他心里头美的不行。

在这些年牛人的面前装叉,简直倍儿爽!

一旁李泰虽然知道杨帆做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过他还有一些地方想不明白,于是问道:“妹夫,你为什么这么针对世家?而且每次都遗于力想让这些世界把田土和房舍给吐出来,这是为什么?”

确实,李泰有些好奇。

在李泰心中,他觉得世家永远不可能消灭。

因为你消灭了这个世家,必定有另外一个世家冉冉升起,这是不可避免的。

当然,杨帆也知道这个道理。

如同前世一般,即使到了现代,世家也没有被消灭,只是以另一种方式潜伏了下来,不像古时候那么高调而已。

作为穿越者,杨帆知道。

虽然世家不可消灭,却可以对其力量进行削弱。

只有把这些能左右王朝灭亡的世家极度削弱,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社会进步。

因此,杨帆听到李泰这番话,恰巧触痛了杨帆心头的敏感之处。

在他看来,李泰就是在为这些世家狡辩。

长久积蓄的抑郁和焦躁,彻底的爆发出来!

只见杨帆奋然起身,瞅着李泰一字一句的说道:“殿下,你以为我喜欢故意针对世家吗?你以为我仅仅是因为想多要一点田地和钱财?你错了!”

wωw•тtκan•c ○ “如果只是为了钱财和田地,我手上的钱财足够我买下几十万倾的田地。”

“我现在贵为一方封疆大吏,又是当朝驸马,我也很想当一个纨绔子弟,肆无忌惮的享受皇权下的荣耀,为所欲为的享受金钱美女。”

“可是我不能,我想为大唐做一点事情,因为我发现,如果大唐不做出改变,它也会像历史上的每一个王朝一样终结,这是我不希望看到的。”

杨帆傲立于窗旁,坚毅的脸庞被阳光照射显得气宇轩昂,语气中却满是悲伤,充满了对大唐未来的担忧。

李泰正想说些什么,却见杨帆又喃喃自语道:“殿下,你知道为什么王朝会走向覆灭吗?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土地集中,财富集中,百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自然会引起底层民众的崛起。”

“即使大唐现在看起来强盛无比,可若是没有了群众基础,它也会跟大隋一样二世而亡!”

杨帆心头愤慨不已,把自己心里的苦直接倒了出来。

确实,他难道不想安安稳稳当一个富家翁享受人生么?

当然想!

可他不能!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再以后的千百年中将会遭受到多少屈辱。

每当‘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抗战十四年’……这些名词浮现在脑海,杨帆便忍不住想起那些凄惨悲壮的场景!

为了让华厦能够少一些苦难,杨帆这才努力的改变着大唐的现状。

因为他知道,此时的大唐还有救,而且有足够的底蕴把这一切的悲剧都能避免。

前提是他的这些改革能够顺利的推行。

人们常说,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王朝。

但是制度足够健全,人民足够富足,国力足够强大。

即使帝国某个时期陷入了衰落,强大的国力和人民也不会允许自己的国土受到其他国家的侵占。

因此,为了做到这一切,杨帆不能做一个“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咸鱼。

所以,只要阻挡在他面前的,都属于他的敌人。

他要将这些的拦路石统统劈开,他要带领着大唐这艘航空母舰劈波斩浪,摆脱掉王朝命运的轮回。

他要把这个安于现状、被土地束缚的民族武装到牙齿,这就是穿越者的责任!

不管是李泰,还是上官仪几人,完全被杨帆这番说辞惊到了。

这家伙说的什么胡话?

大唐跟大隋一个样,二世而亡?

这话要是传到李二陛下耳中,看他能不能把你脑袋剁下来当夜壶!

可不知怎地,这番话不仅没让李泰他们生气,反而让他们热血沸腾。

土地和财富的集中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百姓流离失所导致王朝的崩溃?

这个观点很新颖。

可几人细细品味,倒是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总结历朝历代王朝的建立,不都是要进行土地的再分配吗?

就是因为土地和财富集中到了少部分人的手里,这才有推翻前王朝建立新王朝的浪潮。

不管是李泰,还是上官仪几人,他们都露出了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

发泄了心头的郁闷,杨帆这才有些心虚,眼睛瞅了瞅李泰这家伙,然后才轻咳了一声,说道:“咳咳,殿下,刚才本公有些喝多了,有些胡言乱语,你不要记在心上,那啥,长乐她们还在家里等着我呢,我就不陪你了。

言罢,不得李泰回话,便一溜烟儿的跑了。

只留下李泰几人面面相觑。

好半响李泰这是才回过神来,气得指着杨帆的背影大骂道:“杨帆,你这家伙真是睁眼说瞎话,老子陪你饿了一天了,你什么时候喝酒说胡话的?我看你就是嚣张惯了,把心里话吐了出来。”

“你这个王八蛋,居然敢诅咒我大唐江山二世而亡,简直翻天了?如果不是看在长乐的面子,本王定要你人头落地!”

杨帆充耳不闻,拐了个弯就朝着家里走去。

李泰气得不行,喃喃自语:“杨帆这混蛋,回家吃饭也不带自己一声,真是没有把他二舅哥放在眼里。”

上官仪几人对于李泰突如其来的转变还真有些不适应。

不过,不管是谁,只要跟自家大都督待久了,可能都会受到影响吧。

不过,不管是上官仪,还是狄仁杰和裴行俭,对于刚才杨帆的话却是奉为真理。

越往里面琢磨,越是觉得有一种拨得云开见月明,直指本心的畅快。

他们不禁怀疑,王朝之所以兴衰,王朝之所以更替,难道仅仅是因为土地和财富的分配不均匀吗?

如果杨帆在这里,一定会告诉他们。

虽然土地和财富分配不均, 不一定会导致王朝灭亡,但一定会动摇国本。

想要有万世王朝,必须要有健全的制度以及超强的生产力以保证人民的物质需求。

只有制度和生产力相互促进,相互协和,才能够保证王朝的延续。

当然,这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了。

即以杨帆的见识,也不可能把社会发展历程的每一个矛盾都能解释清楚和避免。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他必须要解决发展道路上的各种问题,才能消除内部的各种矛盾。

如此一来,才能保证一个王朝尽可能的延续。

杨帆做的这一切,并不能避免大唐的灭亡,但能在新王朝建立时少一些悲壮,少一些苦难。

也许,这就是作为穿越者能够做到的最大努力。

第三百二十一章 抱怨第一百五十一章 教唆第五十章 西湖龙井第八十八章 不要脸的许敬宗第二百八十九章 提议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安分的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被人妒是庸才第四百八十一章打赌第三百四十七章 骑虎难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破狼骑第六百章 提点第五百二十八章 索要矿山第二百八十七章请战第一百零四章 打造姓的梦想国度第三百零六章大军开拔第三百九十四章 传国玉玺第五百六十六章迎亲第三百七十四章 死心踏地第三百一十章箭术第六百九十二章贱皮子第二百八十二章 冲突第一百八十五章 逢场作戏第三百九十九章 对峙第二百七十四章意外之喜第三百五十四章人比人气死人第四百三十一章不觉得脸红乎第四百二十二章 下马威第五十一章 打使臣是为大唐好?第四百四十九章谁都有自卑的时候第三百三十一章糊弄第六百五十一章全面溃败第七百一十一章训导第三百一十九章奸细是谁第三百八十一章 重用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袄漏风了第四百五十二章打赌第五百二十四章针对第六百三十七章官场三味第七百七十四章服软第六百九十章夜话第三章 入长安第六百零七章喝酒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七百六十四章为难第六百四十九章如意算盘第二百九十七章 战火将起依依别第七百一十二章长江后浪推前浪第五十五章 选拔第九十一章 古诗词的魅力第三百二十二章动员第五百零九章包围第三十二章 打不过就找爹第二百一十一章打不还手第三百零五章 军人职业化的畅想第一百零一章 高阳的少女梦第一百七十章 选夫标准第四百三十二章 脑筋急转弯整治无赖第五十九章 柴令武想要拜师第二百九十一章 梦想破灭第五百零八章 天涯共此时第三百二十四章战争洗礼第一百八十七章 用等比数学坑人第三百五十章商议第二百四十章给点颜色开染房第七百一十四章震怒第一百二十七章 争执初现第五百四十七章视察第三百七十三章送给武媚娘的礼物第六十六章 羸定了?第三十五章 划时代意义的手术第一百九十七章 拜年二十三事第四百章 断尔狗腿,说到做到!第三百零三章 故意习难第一百二十一章 穷衙门过大年第二百二十七章自断一臂第二百五十七章 劝诫第三百六十二章 帝国利益,阻挡者死第八十七章 用古绝对打脸第一百九十九章改主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女人心思你别猜第三十七章 不拿皇帝当干部第五十九章 柴令武想要拜师第六百六十五章世家覆灭第一十四章 掌打国公脚踢恶奴第五百一十二章落幕第一百九十章 嚣张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钱多第一十五章 当棒槌又如何第四百二十六章 人傻钱多第七百五十七章巨额财富第一百六十九章小棉袄漏风了第一百一十二章官场才是无形杀场第六百七十章石见银旷第一百二十章 开辟航道第一百零九章 君王不早朝第二百四十九章 可还满意第三百零七章 意外收获第四百八十六章 设套第二百二十五章 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