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兵发瓦岗

当天晚上,李逍遥便将自己东征的消息告知于长孙秀敏、长孙无忌、红拂女,长孙无忌既是兴奋又是遗憾。他兴奋地是李逍遥终于准备一鸣惊人了,真正的王者之路;遗憾的是这次征东之行中没有他,长孙无忌不能与李逍遥一同分享喜悦了。

毕竟,长孙无忌担任尚书令之职,大唐王朝初建,实力较弱。再说,他被李渊任命暂代尚书令之职,也是李逍遥授权,让他这么做的。李逍遥不愿意长孙无忌学无所用,将他的才能荒废在逍遥府管理账目的小事上,想要将长孙无忌的才能发挥出来,动荡不安的局面还没有完全被控制,因此需要大量的人才参与大唐王朝的建设之中。

长孙无忌暂代尚书令之职时,将整个尚书府管理的紧紧有条,秩序比之前更加的顺畅许多,就连办事效率都提高了。唐高祖李渊见长孙无忌确实有真才实学,兢兢业业地为大唐王朝效命,也就没有多说什么,一切就任由他治理,他也没有让李渊失望,使得尚书府不断地壮大,而且更多的人愿意加入大唐王朝为官,这让李渊非常的欣慰。

“逍遥,此行无忌不能相随,行事还是多加小心!”长孙无忌苦口婆心地说道。

李逍遥点点头,回道:“知道!”

其实,长孙无忌这句话说了不知多少遍了。每当长孙无忌说出此话,李逍遥只能回答几个字或者一句话,然后就不愿意听从长孙无忌继续唠叨了。李逍遥知道长孙无忌是关心自己,不过有的话只需要三遍就足够了。可是长孙无忌不顾李逍遥的感觉不断地说着,使得李逍遥非常的无奈,又不能发火。因为他知道长孙无忌这是在关心他的安危,因此长孙无忌才会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切记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逍遥,我们手中有数万大军,却只有我们三人统帅,是不是将领太少了?”李靖皱着眉头,疑惑地问道。

唐高祖李渊将二十余万大军分成三支部队,分别由他自己的儿子统领,这个无可厚非。只不过,其他人麾下大将少数也有十几位,唯有李逍遥这支军队里,只有李逍遥、李靖、伍天赐三人,他们三人平均算下来,每个人都要统帅两万余人。手中握有重兵,确实是好事,不过这人数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伍天赐还是第一次带兵,人数太多不好管理,反而制约了军队的行军的速度。

伍天赐赞同地点点头,目不转睛地望着李逍遥,郑重地说道:“末将也觉得李兄所言甚是,兵在精不在多!”

李逍遥见他们两人都面露疑虑之色,淡淡地笑道:“你们可知道为何父亲让我统帅六万大军?”他们二人均是摇摇头,李逍遥接着笑道:“你们不知道实属正常,难道你们没有发现我们不在的时日里这些人依然按照每日规定的计划训练吗?虽然每个人手中握有两万余人,在战场上两万余人只不过是零星半点,根本就不足以与众多大军相抗衡!”

“父亲将他在晋阳起兵时的精兵基本上分到我的麾下,论战斗力,我手中的大军才是真正的王牌。至于四哥,父亲早就知道他只能成为先锋,却不能领军打仗,再说四哥玄霸的身边由我的存在,父亲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让四哥继续跟随着我建功立业。”

“他早就知道我的性子散漫惯了,为了逼迫我走上台面,父亲将手中的精兵留给了我,而且将四哥安插在这支部队中。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能够走上前去,再说我们手中的六万真的要去东征必须小心谨慎,以免被敌军埋伏,所以将领不需要太多,都是我的嫡系才可以,至于四哥他一人可挡万人,根本就不需要害怕,有他在前方开路,任何小势力见到四哥还不屁颠屁颠的溜之大吉!”

李逍遥娓娓道来,说实话,他心里有些无语。伍天赐觉得手中两万余人,他是第一次带兵,心中有顾忌,李逍遥还能理解;李靖作为玄真子的弟子,李逍遥的师兄,所学习的就是兵道,再说之前李靖还带过一支队伍,应该不会在意手中的兵多兵少,偏偏却是李靖提出来的。

沉思了许久,李逍遥又瞥了一眼淡然地李靖,恍然大悟,暗想道:“原来师兄是在将五哥心中的疑惑说出来,由自己解答,让他的疑虑打消掉,全心全意地领军。毕竟,五哥之前参与到叛乱之中,根本没有取胜,而且那个时候还有伍大哥在,现在就他一人,对于武功五哥不惧任何人,可是领兵作战心中还是有些阴影,担心这次的战斗结果与上次反隋带兵那样,师兄当真是对人心掌握的非常透彻!”

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李靖的计谋,他与伍天赐两人基本上都是同时去军营,又同时出军营。在军营里,伍天赐仿佛是在害怕什么,总是魂不守舍,可是在外面却又自信满满的。作为兵道大家的李靖,他一看就知道伍天赐心中有阴影,当初他自己第一次上战场也是惊魂未定,因此他能够了解伍天赐内心的纠结,于是他才将伍天赐心中的阴影牵引出来,战场不是游戏,稍微不注意就可能一命呜呼。

唐高祖李渊最疼惜是李逍遥,于是将自己手中最精锐的部队交给了李逍遥统帅。纵然李建成、李世民不被他喜欢,可是仍然是自己的儿子,因此他将自己手中的大将派到他们身边,用以辅助于他们几人。唯有李逍遥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所以李渊才暗度陈仓地将手中的一大半的精兵全部交予李逍遥,即使李逍遥的实力深不可测,又有四子李玄霸从旁辅助,但是战场上讲究的是团队力量,并非个人。

长孙秀敏忧心忡忡地望着李逍遥,心中担心不已,但是她却不愿意说出来。毕竟,男人的世界中,南征北战是家常便饭一样。作为妻子,只需要默默地等待他凯旋而归就可以了,将家中治理的紧紧有条。可是,两人长时间相处,形影不离的,突然要分开了。长孙秀敏心中有一丝淡淡地失落,又听闻李靖、伍天赐所言,更是担心不已。

李逍遥瞥见长孙秀敏淡淡地忧愁,轻轻地将她的小手牵起来,柔情似水地笑道:“敏儿,放心我没事得,不要担心!”

长孙秀敏苦涩地笑了笑,木讷地点点头,抬起头凝望着李逍遥的眼睛,轻轻地回道:“逍遥,你一定要记得在家里还有敏儿在等着你!”

李逍遥闻言,温柔地笑了起来,道:“我们还没有成亲,敏儿还没有为我生下孩子,我怎么能不安然无恙地回来呢!”

长孙秀敏感受到李逍遥手掌心的温度,稍微放下心,又听闻李逍遥在大庭广众之下道出孩子。顿时,长孙秀敏白皙的小脸上出现一丝红霞,红霞一点点地扩大瞬间扩大,红色蔓延整个脸部以及脖子都变成了绯红色,心如小鹿乱撞,他慌忙的低下头,羞涩地喃喃自语道:“逍遥真是的,居然将孩子提出来了,这个事情怎么能在众人面前说起呢!……”

李逍遥的目光被长孙秀敏吸引住,望着长孙秀敏羞涩的模样,他微微一笑,转过头望向了另外一处,只见李靖也在与红拂女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不用去听,也猜到李靖也被红拂女千叮咛万嘱咐,因为李靖得脸色不停地变化着,猛烈地点着头。

李玄霸见长孙秀敏忧心忡忡地模样,他昂首阔步地来到长孙秀敏的面前,拍着胸脯自信满满的大吼一声道:“弟妹、红拂,你们放心,有我李玄霸在的一天,就绝对不会让他们两人有任何的闪失,除非是我死了,否则谁都不能伤害到他们二人半根毫毛。再说想要再我的手上伤害他们,那简直不可能!”

伍天赐沉声道:“卫王,这话说得太早了!……”

李玄霸见伍天赐反驳自己的话,心中一阵愤怒,却被李靖接话:“天赐说得没错,战场上瞬息万变,谁也不敢保证能够活下来。再说以我们手上的兵力又不能与敌军硬拼,只能采取迂回的战术,以智取为上,否则后果难料!”

李玄霸见李靖接话,心中的不干被他硬生生地卡在喉咙中,不再反驳了。其实,李玄霸自己也知道刚刚的承诺只不过是为了安慰长孙秀敏、红拂女。毕竟,谁也无法预测战场的事情,只要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命损当场了。而且,李玄霸自己都难以控制自己的暴怒,一旦开启嗜杀模式,就连自己的人都有可能被他打伤。

李逍遥见众人面色沉重,出声说道:“诸位兄弟,我们出发!”

李玄霸、李靖、伍天赐,三人肃然起敬地站立着,三人的面色都非常的凝重,此事事关重大,不得不慎重而为之。再说,李逍遥乃是征东大将军,是大军的首脑,一切都是由他指挥与调度。李逍遥穿上一身白色的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耀眼夺目,手中的折扇轻摇着,犹如三国的诸葛亮,又如周瑜,两者皆有之,三人一左一右一后的跟随着李逍遥的步伐朝着拜将台走去。

长孙秀敏、红拂以及逍遥王府的家丁奴仆见李逍遥潇洒地身影,尤其是那一种舍我其谁地霸气使得每一个人都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全部都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道举世无双的宽阔背影,全都目送着他们离开。长孙秀敏、红拂,两人红润的眼眶中泪水在不停的转动着,纵然有千万般不舍,此时也不愿意阻止自己的男人做自己的事情,长孙无忌望着她们两人一眼,无奈地摇摇头。

李逍遥英俊提拔地身姿从逍遥王府中昂首阔步地走了出来,每一次踏出的脚步犹如千重山一般沉重,就连跟随在他身边的李玄霸等人三人都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声与李逍遥的步伐是一致的,每一次跳动都伴随着巨大的颤动。

李逍遥缓步地走到拜将台上,俯瞰站立成三大队的军队,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大喝一声:“诸位兄弟,你们等待许久的日子终于到来了!此次行军的目的地是瓦岗寨,它是我们的第一站,随后还有许多的挑战等待着我们!你们害怕吗?”

众多兵士齐声道:“不怕!”

“好!”李逍遥心满意足地点点头,大声道:“哪怕是前方有虎豹才狼,都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无论是谁,何种势力,只要敢阻拦征东之路,一律踏平!今日起,诸位兄弟必定能够名垂青史,万古流芳!大唐王朝永远会记住英雄的存在,我的麾下只要勇往无前之人!你们能办的到吗?”

众人又齐喝道:“能办到!”

“难道你们还想继续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吗?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群雄割据,混乱的时代里最倒霉的是天下百姓。我虽是大唐王朝的逍遥王,也是你们的将军,可是我也是天下百姓之人。难道你想继续过着哪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一辈子只是冲锋陷阵的小兵吗?”

随着李逍遥的高喊声,众人异口同声地大声道:“不想!”

李逍遥微微颔首道:“只要你们勇往直前,听从我的号令!我在此向诸位保证,待我们取得胜利回到长安城时,就是你们加官进爵之日,建功立业指日可待!凡是冲锋陷阵取得战功者皆可成为一方将领,只要你们取得功绩越多,地位也就越高,但是本将军不希望看到自相残杀,明白吗?”

众人再一次大声回道:“明白!”

众多士兵跟随着李逍遥的话语不断地调动着他们的热情,他们能够感受到自己体内鲜血沸腾了,仿佛像是火山爆发一样,全身都充满着干劲。再说,这些士兵只不过是想过着稳定的生活,不是逼不得已谁也不愿意从军打仗。既然选择谁都想成为将领,这样才有机会加官进爵,今天李逍遥给了他们的机会,说出了他们心中藏了许久的心愿,他们的情绪才会如此的高涨。

李逍遥见众人情绪高涨,脸上兴奋的神情,笑逐颜开地点点头,暗暗地想道:“看样子差不多了!”随即李逍遥大喝一声:“诸位将士听令,兵发瓦岗!出发!……”

第208章 浅水原之战(二)第223章 兄弟齐心(一)第5章 拜入名门第9章 途中救人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05章 三问逍遥王第22章 三军会师第248章 走马上任第159章 东和李密第43章 断魂酒第165章 铁血柔情第70章 霸王枪第76章 众人齐聚(六)第83章 众人齐聚(十三)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57章 一怒为红颜第266章 北伐起,唐刀现第83章 众人齐聚(十三)第86章 众人齐聚(十五)第97章 少夫人第269章 援军抵达第4章 指点明津第3章 巧得金锤第116章 药王(一)第144章 密谋造反第202章 瓦岗破,李密亡(六)第93章 再次相遇第24章 大杀四方第185章 梦魇第84章 众人齐聚(十四)第221章 困兽犹斗(十)第305章 玄武门之变(四)第90章 邂逅(一)第229章 传国玉玺(五)第253章 朝堂之争第112章 相见第32章 历城传艺第96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159章 东和李密第177章 东征第134章 晓之行动(二)第260章 齐聚长安第221章 困兽犹斗(十)第7章 锦囊妙计第285章 老谋深算第168章 逍遥王府第190章 秦琼封帅第211章 困兽犹斗(一)第278章 护犊之心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104章 贪狼归位第198章 瓦岗破,李密亡(二)第130章 逍遥回府(二)第244章 一统中原(四)第214章 困兽犹斗(四)第100章 再次相遇第184章 往事浮现第108章 刺杀第290章 整顿宗教第51章 徐府危机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62章 被迫归降第250章 均田制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87章 交战前夕第117章 药王(二)第283章 龙凤呈祥第73章 众人齐聚(三)第145章 弑君(一)第204章 当头棒喝第72章 众人齐聚(二)第236章 逍遥大婚(二)第64章 敬德从军(一)第282章 王妃产子第292章 步步为营第273章 兵败如山倒第242章 一统中原(二)第39章 一战成名(二)第226章 传国玉玺(二)第145章 弑君(一)第38章 一战成名(一)第124章 各奔东西(一)第46章 百里追杀第10章 归家救母第292章 暴风雨的前夕第53章 懋功认主第167章 自立为帝(二)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66章 泰山比武(一)第246章 解甲归田第196章 里应外合第30章 龙门之乱(四)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265章 苏醒第209章 定计,攻洛阳第84章 众人齐聚(十四)第197章 瓦岗破,李密亡(一)第106章 与君同行第65章 敬德从军(二)第62章 伍家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