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加官进爵

“启奏皇上,逍遥王率领大军已经抵达城外三十里!”士兵匆匆忙忙地赶到唐高祖李渊面前,激动地说道。

李渊闻之,大喝一声:“传朕的旨意,文武百官、百姓全部都出城迎接逍遥王凯旋而归!”

随着李渊的一声令下,文武百官穿戴朝服,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的,李渊端坐在龙辇上,笑脸盈盈地紧张地看着城门;城中百姓分成两排,夹道欢迎,而且李渊下令奏乐。一时之间,整个长安城都在欢呼雀跃,无论是谁都非常的兴奋,李逍遥的功绩不用说,他们都知道。

李逍遥远远地便瞅见长安城城门大开,还以为是敌军来袭,皱着眉头再次看了一眼,只见从城中走出十几人,全部手拿武器,庄严肃穆的站立两排,他们的目光全部都注视在李逍遥的身上;李逍遥惊讶地看着他们,不知到底发生什么事,又听到奏乐声,他非常的纳闷,不知道为何今天如此的欢快,他率领大将缓慢向前,又看见李渊乘坐龙辇而来,李逍遥微微一笑,才明白是李渊亲自出城相迎。

于是,李逍遥命令大军全部驻扎在城门外,原地候命,亲自率领麾下大将,昂首挺胸的朝着长安城进发,雄赳赳气昂昂。即将抵达长安城,李逍遥亲自下马,身后的大将也全部下马;李渊数年不见爱子,热泪盈眶地看着李逍遥,看着李逍遥脸上的沧桑感,他的心里一阵难受,如果不是为了李家江山,李逍遥根本就不会如此操心,又望着他身边的李玄霸,李渊知道李玄霸沉稳了很多,心里一阵快意,他亲自走下龙辇,激动地说道:“诸位将领,你们辛苦了,朕在此多谢你们!”

李逍遥、李玄霸率先走到李渊面前,望着数年不见得父亲,他们脸上也是一阵激动之色,看着他满脸皱纹,花白的头发,眼睛深深地凹进去了,眼袋很深,他们两人直接跪地称呼道:“父皇,儿臣回来了!”李渊急忙搀扶起李逍遥、李玄霸,激动无比的喃喃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他又瞥了一眼李靖、秦琼等人,见他们也是跪着,激动地说道:“诸位将领,你们都起来吧!”得到李渊的命令,李靖等人方才起来,秦琼等人是初次见到李渊,听到李渊的话语,他们觉得李渊根本就没有皇上的架子,反而更加的亲切,尤其是看着他们的眼神中满含泪水,秦琼等人更是觉得李渊与隋炀帝大大的不同,心里对李渊也渐渐地认可了。

李渊激动地看着李逍遥、李玄霸两人,道:“逍遥、玄霸,这些年苦了你们了!”

“儿臣不苦!”李逍遥淡然一笑道,眼神中又有一些淡淡地忧伤,“若不是父皇命儿臣率兵征东,儿臣也不会将兄弟们重新召集起来,只不过元庆、雄信,他们两人却不能与儿臣一起回来了!”

“唉!……”李渊深深地叹息一声,郑重其事地说道:“他们两位将军为了大唐的江山,倾尽所有,就连自己的性命都丢在战场上,他们两人的功绩,凡是李家人一辈子都要记住!”和蔼可亲地看着李逍遥、李玄霸两人,低声道:“逍遥、玄霸,这件事暂且不谈,等会你们两人直接随朕进宫面见你们的母后,自从你们领兵大战,一去就是数年,她非常的想念你们!”

李逍遥、李玄霸两人听闻李渊所言,顿时,他们回想起母后窦氏。此次是李逍遥、李玄霸两人第二次出征,第一次有李渊陪伴,窦皇后稍微放心一点;第二次,则是李逍遥、李玄霸两人亲自率兵出征,在窦皇后的眼里,江山社稷固然重要,仍然抵不过儿子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只要自己的儿子能够成家立业,这是她最大的希望。

当初,李渊任命几个儿子全部带兵出征,窦皇后非常的不乐意,只不过考虑到李家江山社稷,窦皇后无奈地同意,再说她是后宫之人,根本就左右不了唐高祖的决定。之前,窦皇后还以为几个儿子出征很快就能回来了,没想到出征基本上都是大半年都不见人,至少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齐王李元吉中间还回来过,李逍遥、李玄霸两人一出去就是数年之久,窦皇后为此在李渊的耳边唠叨了不少时日,就是询问李逍遥、李玄霸两人到底何时能够班师回朝。

每次,唐高祖李渊面对窦皇后提到李逍遥、李玄霸两人的事情,就变得异常沉默,哑口无言。若不是长孙秀敏、红拂女经常出入后宫,窦皇后必定要与李渊争吵,有她们两人陪伴在窦皇后的身边,使得她心里期盼着李逍遥、李玄霸两人早日归来,嘴上却不多说了,毕竟,窦皇后经历过生死,她才明白家人的重要性,也懂得陪伴在亲人身边是难得可贵的。

李逍遥、李玄霸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起窦皇后那张慈祥的脸,归心似箭,恨不得立即见到自己的母亲。唐高祖李渊见状,急忙拉住两人,低声道:“你们贵为皇子,在文武百官面前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再说此次也是为了迎接你们,庆祝大军得胜而归。若是你们两人离开了,朕的脸面又要往哪里搁?”

他们两人尴尬地挠挠头,心里一直惦记着窦皇后,一时忘记现在所有的人都看着他们两人。李逍遥缓了缓心中的激动,一脸微笑的看着李渊身后的文武大臣,转身撇过头神秘的说道:“父皇,儿臣此次班师回朝,给父皇带来了一份大大的贺礼!”

唐高祖李渊诧异地看了一眼李逍遥,疑惑的喃喃道:“大大的贺礼?”

他不明白李逍遥此言是何意,班师回朝还能带来什么贺礼,李渊当真是不明白。李渊好奇地看着李逍遥,只见李逍遥命令士兵将五花大绑的窦建德押了上来。此时的窦建德早已丧失斗志,两眼无神,蓬头垢面的耷拉着脑袋,李渊一时之间根本就不认识他了。

李渊奇怪的看了一眼窦建德,问道:“逍遥,此人是谁?”

“父皇,他是夏王窦建德!”李逍遥微微一笑道,“这便是儿臣为父皇准备的贺礼,儿臣诱敌深入使得他终于掉入圈套,成为儿臣的阶下囚。夏王被活捉,五花大绑的押解进京,侯君集等人率领大军偷袭河北,收复了失地,整个关中地区以李家为尊!”

李渊欣慰地大笑道:“好!好!好!”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大大的称赞了李逍遥的这份大礼。河北夏王窦建德是李渊与窦皇后两人的媒人,也是窦皇后的族兄。当初,窦建德被窦家人逐出家门,世代为农,窦皇后与窦建德两人同是窦家人,因此多少有些血缘关系,碍于情面,李渊一直未曾出兵征讨河北,如今眼前这个像极了乞丐的人,就是不可一世的夏王,李渊心里非常的高兴,如今李家已经掌控着大半个江山,其它势力不足为惧。

“逍遥,你是如何拿下他的?”李渊惊喜的笑道,他看着蓬头垢面的窦建德,难言心中的喜悦,道:“夏王,没有想到你也有今天,何曾想到与李家为敌,是你最大的错误。朕几次招降,你却不识好歹,屡次拒绝。若不是考虑到皇后的心情,朕早就率领大军前去讨伐了!哼,自作孽不可活!”

“父皇曾经多次招降吗?怎么儿臣不知道呢?”李逍遥诧异地说道,又继续说道:“只不过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计谋,父皇交代儿臣的事情,已经办妥,只要将消息放给他知道就好了,儿臣又将兵力减少,诱使他率领大军前来截杀,最后才露出底牌,因此才会误中圈套,被儿臣麾下大将活捉了。”

“朕与你母亲当年能够在一起,也多亏了他的帮忙,因此朕不忍真的与他刀兵相接,没想到他死脑筋,认为朕杀了恭帝,断了杨家的香火,屡次拒绝朕的招降,他的心中只有隋朝杨家,没有李家。按照血缘关系,朕与他还有一些关系,他心中仍然效忠的是杨家!”

唐高祖李渊悠悠的叹息一声,“朕没有想到他敢半路截杀你们,当斩立决。此时,就算是真的斩杀了他,你母后也不会有任何反对的,也算是了了朕的一个心愿!只是没想到,逍遥你真的将那个东西带回来了,而且给朕一个大大的惊喜,朕甚是欣慰。”

李渊一直不曾派遣讨伐河北夏王窦建德,就是担心窦皇后心中不舒服。毕竟,在这个世上,窦氏家族早已人丁单薄了,只有寥寥无几的人员。若是真的攻破河北,到时候窦建德等人难逃一死。唐高祖左思右想后,决定亲笔书写招降书,只不过窦建德非常的顽固不化,直接将他的招降诏书直接杀了,还说李渊不念先皇的恩德,忘恩负义,无奈之下,李渊只能收了招降窦建德的心,此次将李逍遥调回京师,也有一部分原因就是想让他率领大军剿灭窦建德的势力,收复河北。

李逍遥给了李渊太多的惊喜,一是班师回朝的途中还将自己心中的困惑解决掉,收复河北;二是,李逍遥凯旋而归,还将窦建德带去的数万兵力收缴成为李唐大军;三是,李逍遥完美的完成了李渊的交代,将传国玉玺安全的带回来,唐高祖李渊非常的欣慰,他觉得李逍遥就是李家江山社稷的顶梁柱。

“父皇,儿臣不仅将传国玉玺带回来,还将萧皇后迎接回来了!”唐高祖李渊惊喜还未消失,李逍遥又语出惊人的说道,“玉玺能够落入儿臣的手中,也是萧皇后主动献出来,特此儿臣觉得国家大事,没有必要牵扯到女人身上,父皇以为如何?”

唐高祖李渊诧异地看了一眼李逍遥,他知道李逍遥是想自己绕过萧皇后一命,李渊也没有想过要杀一个弱质女流,于是淡然地点点头,郑重地称赞道:“逍遥,大唐有你这个逍遥王,实在是上天赐予朕最好的礼物,李家江山由你坐镇,朕心感甚慰!”

接下来,唐高祖李渊命令将领把李逍遥率领的数万大军全部驻扎到军营中,并且还给李逍遥特权,这支部队属于李逍遥的私军,此例一开,众人莫不是呆如木鸡,谁也没有想到逍遥王居然有九万的私军。虽然王爷可以有私军,但是人数绝对不能超过五千人,没想到李渊直接给了李渊九万的兵权,使得众人难以接受,朝堂上一片反对之声,全部被李渊否定,他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连李逍遥及其麾下大将都懵了,根本就不明白李渊为何这样做,这个赏赐实在是太沉重了一点。

李渊直接带领着李逍遥、李玄霸以及麾下大将等人,在文武百官以及百姓的欢呼声,直接来到了皇宫内,在大殿上,唐高祖李渊直接坐到龙椅上,而李逍遥、李玄霸站立在下方,静静地等待着李渊的发话。李渊拿出一张圣旨,身旁的太监用尖锐的嗓音朗读出来,听到李逍遥被直接赐予天下兵马大元帅,凡是大唐军队皆受到李逍遥的节制,并且将他带领的九万人直接划拨给李逍遥的私军,以及秦琼、李靖、伍天赐等人全部都加官进爵。

秦琼官至左武卫大将军,赏银百两黄金,一座大将军府,婢女、奴仆百名;程咬金被加封为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赏银百两黄金,一座大将军府,婢女、奴仆百名;李靖被加封为右路大元帅,赏赐一座元帅府,赏银黄金百两,婢女、奴仆百名,并且赐婚,与红拂女喜结连理;徐懋功被加封为左路大元帅,赏赐一座元帅府,奴仆、婢女百名,赏银黄金百两;尉迟敬德因擒获窦建德有功,加封为并州都督,赏赐一座都督府,黄金百两,奴仆、婢女百名;伍天赐追随李逍遥南征北战有功,加封为先锋大将军,仍然是李逍遥的护卫,与李逍遥同住一起;罗士信跟随李逍遥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进封绛州总管,且与秦琼同住一起,只是得到一个官职,至于府院以及赏银,他通通没有要。

至于战死沙场的单雄信、裴元庆两人,早在征东之日,就被李渊追封了,因此没有宣读他们两人的奖赏,战死疆场的士兵也全部都得到李渊亲自立碑祭奠的礼遇,之前跟随李逍遥南征北战的士兵也全部得到了封赏,犒赏三军,俸禄加倍,以及随后几天来到长安城的侯君集等人,也全部都得到了官职。

李逍遥得到的封赏远远超出了众人的想象,文武百官没有谁能够猜到李渊直接给了李逍遥如此大的权力,让他拥有的私军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也是人员最多的。朝中大臣纷纷反对李渊如此做,全部都被李渊一一挡了回去。

唐高祖李渊扫视了一眼群臣,瞪着双眼,猛地大喝一声道:“你们觉得不可以,朕倒要问问你们,逍遥的功绩朝中谁能匹敌,攻破瓦岗,占领洛口,又与王世充大战,占据着洛阳城,重建含嘉仓,并且消灭了弑君的宇文化及,夺得传国玉玺,又将萧皇后迎接过来,活捉夏王窦建德,统一整个关中地区,减除了大唐的危机,你们倒是说说看,谁能做得到,大唐之中只有逍遥王能做到,这些朕觉得理所应当。”

众人闻之,全部都沉默了,他们知道李逍遥的战功显赫,简直非人力而为,并且数次的胜利全部都是李逍遥精密筹划,而且损失了两员大将。朝中大臣中,有些是忠于太子的人,有些是忠于秦王李世民的人,他们都不愿意看见李逍遥的势力大增,这对于太子李建成、秦王李世民两人来说,简直是噩梦,就连站在朝堂上的太子李建成,脸色都变得异常难看,他没有想到自己的五弟居然隐藏的如此之深,势力庞大就连他与秦王李世民两人相加也不敌李逍遥的力量,忧心忡忡地看了一眼李逍遥,他感觉仍由李逍遥这样发展下去,对他的皇位存在着极大的威胁。

李渊封赏李逍遥麾下的将军,使得他们一跃龙门,成为朝中位极人臣的大将军,而且享受着李渊的恩宠,使得李逍遥的实力暴露在世人面前,关键是接下来,唐高祖又直接加封了魏徵等文人,授予他们朝中的官职,直接留任在朝廷之中,众人一下子懵了,不明白李渊此举是何意,不过李逍遥看见自己的兄弟们一个个的成为大将军,他着实替他们高兴。

逍遥王是众王之中最不受看好的皇子,一下子他的实力暴增,无论是军中或是朝堂都有他的人。众人开始盘算着接下来该怎么应对李逍遥的反攻,他们不认为势力庞大的李逍遥,还能忍受住皇位的诱惑,定然会与众位兄弟争夺皇位,然而李逍遥听闻李渊的封赏,若不是众人反对,他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绝对不会接受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个道理他是知道的。现在他俨然成为众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唐高祖李渊如此做,必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李逍遥苦笑的喃喃道:“看样子,以后的日子不会那么好过了!……”

第279章 太子府密谋第110章 恩怨两清(二)第30章 龙门之乱(四)第245章 出人意料第259章 昏迷不醒第185章 梦魇第221章 杀我兄弟,杀无赦第106章 逍遥进府第172章 瓦岗内乱(四)第179章 兵临城下第157章 北结突厥第87章 霸王现世第161章 入定关中(二)第53章 懋功认主第149章 黄雀在后第305章 玄武门之变(四)第12章 少年白发第288章 三足鼎立第241章 一统中原(一)第244章 一统中原(四)第62章 伍家灭门第115章 师出同门(二)第167章 自立为帝(二)第29章 龙门之乱(三)第274章 以死谢罪第40章 一战成名(三)第198章 瓦岗破,李密亡(二)第190章 秦琼封帅第152章 太原起兵(二)第8章 逆天改命第171章 瓦岗内乱(三)第35章 疯魔棍法第131章 各司其职第292章 暴风雨的前夕第165章 铁血柔情第214章 困兽犹斗(三)第274章 以死谢罪第231章 半路截杀第44章 嘱托第24章 大杀四方第77章 众人齐聚(七)第302章 玄武门之变(一)第193章 独战群雄(四)第158章 俯首称臣第24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30章 逍遥回府(二)第102章 过三关,得良婿(四)第55章 打劫第104章 非君不嫁,非卿不娶第256章 王府遇刺第223章 兄弟齐心(一)第10章 归家救母第237章 征战四方(一)第181章 谋夺瓦岗第27章 龙门之乱(一)第196章 里应外合第56章 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第22章 三军会师第172章 瓦岗内乱(四)第110章 恩怨两清(二)第13章 圣旨到第15章 莅临太原第306章 玄武门之变(五)第278章 护犊之心第8章 逆天改命第171章 瓦岗内乱(三)第157章 北结突厥第136章 坦白从宽第37章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第221章 杀我兄弟,杀无赦第58章 八卦宣花斧第126章 三星齐聚(一)第217章 困兽犹斗(六)第9章 途中救人第31章 辞别第214章 困兽犹斗(四)第67章 泰山比武(二)第38章 一战成名(一)第158章 俯首称臣第177章 东征第63章 逍遥之怒第56章 要想此路过留下买路财第219章 困兽犹斗(八)第294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11章 义结金兰第194章 兵权在手第79章 众人齐聚(九)第151章 太原起兵(一)第188章 李玄霸VS屈突盖第108章 刺杀第283章 龙凤呈祥第50章 谋划天下(二)第147章 技惊四座第137章 蓄势待发第124章 各奔东西(一)第124章 各奔东西(一)第246章 解甲归田第196章 大军抵达第65章 敬德从军(二)第9章 途中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