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暗流涌动

没错!

秦帝国时期,华夏就是实行三权分离制,只是皇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很多愤青、公知在某一时段,鼓吹什么学习西方的三权制,说得有鼻子有眼。

貌似是西方发明似的。

其实,在华夏秦帝国时期,秦始皇就是推行三权分离制,是三权制的真正鼻祖。

并非西方专属或发明。

那个时期,帝国的丞相权利极大,是百官之首。

皇帝想要颁布什么旨意,必须得丞相同意,否则,会被丞相扣压、抵制。

丞相想要实施什么政策,也必须皇帝同意。

二者间形成牵制。

御史台可弹劾百官,一个中立机构。

遗憾的是,只能弹劾百官,不能弹劾皇帝。

汉王朝说白了,是照搬秦朝那一套体制,没啥新的创意。

直到隋朝,皇帝杨坚觉得有必要控制丞相手中的权利,才弄出几个副丞相出来。

把六部尚书全变成副丞相,从而达到分权的效果,皇帝手中权利得到集中。

到了满清时期,皇帝权利达到高度集中。

满清时期,丞相不如狗。

皇帝搞了个什么上书房行走的官职。

一个无品无级的官职,权利极大。

皇帝喜欢就封为上书房行走,皇帝一旦不喜欢,直接打回原形,从那里来,滚回那里去。

呵呵!

扯远了,回归正题。

“杜荷,想法挺好的,给朕打开了另一个思路,虽说那些方法目前操作性不强。

不过,还是有可取之处。象根据土地面积,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这个有操作性。

其他的方法,朕还要好好思考一下,毕竟,涉及面太大了。”

李二认真道。

杜荷也清楚,想要让李二马上改变观念不可能,需要时间慢慢影响、诱导。

从封建王朝制一下子演化到君主立宪制。

不太可能!

就算李二是一代明君、圣君,也不可能一下子转变过来,得靠时间慢慢沉积。

文明的进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一代代人的付出。

呵呵!

“陛下,微臣只是胡说八道,不要介意。那些个话,只能是个参考,

给陛下提供另一种治国理念。事实上,目前帝国的情况,微臣也觉得操作性不强。

但是,历史的车轮无人能阻挡,文明的进程不管愿意不愿意,一定会朝前走,

这是人力无法抗拒的。再说了,不管什么政策,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有利,

对帝国崛起有利,能强国富民的就是好政策。”

杜荷淡淡解释道。

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唐帝国需要改变,要让唐帝国比原历史上更强大,有很长的路要走。

“好了,大家回去好好思考一下,不过,今天的谈话内容不能乱传出去。”

李二叮嘱道。

说实话,能在李二书房中说出来的话,根本不可能保密,也保密不了。

李二还未宣布大家散伙,杜荷建议的话,早就从御书房中传播出去了。

太子/宫,也叫东宫:

此时李承乾刚听完小太监的报告,一下子气得暴跳如雷,不断砸宫中物品。

杜二,你这卑鄙无耻的小人!

寡人还想与你和解,让你回归寡人身边,看来你一心一意想让寡人难堪呀!

既然如此,寡人视必搞死你。

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太子李承乾砸了不少宫中物品,心情稍好一点,马上派人去通知太子伴读。

不大一会儿,太子身边的二世祖齐聚。

长孙冲、房遗爱、高履行、侯俊等十多名嫡系二世祖聚集太子/宫中。

听了李承乾的解释,那些个二世祖心中气愤无比,纷纷破口大骂杜荷。

真心没办法,这群二世祖是各个家族的继承人,父辈的爵位肯定会继承下来。

一旦杜荷的话得到采纳,其损失巨大。

“杜荷那王八蛋,他不要实封,要让咱们也虚封,那不是堵人 钱财吗?”

长孙冲大骂道。

“长孙,骂不起作用,得想个办法,让杜荷不好过。”

侯俊建议道。

侯俊一直喜欢阴人,暗中策划,却不明目张胆的出手。

“对!寡人把你们叫来,就是让大家一起想办法,好好收拾杜荷一顿。”

李承乾道。

接下来,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一个个方案出台,一个个阴招现身。

……

当然,也有人喜欢杜荷的,如越王李泰、齐王李佑等人,原本没什么希望上位。

一旦杜荷的话被李二采纳,他们那些李二的其他儿子,马上有希望。

一时间,李二的各个儿子纷纷活动起来。

甚至一些李二的女儿也不甘寂寞,开始展现出自己的存在。

拜访、拉拢成了一道风景线。

各个王爷开足马力,前往各个朝臣中拜访,为今后上位打下基础。

风云突变、暗流涌动!

杜荷一翻话,掀起一场巨大的风暴,涉及到的官员与王爷数不胜数。

杜荷呢?

回到冠军侯府上,二耳不闻窗外事,做自己喜欢干的事。

“少爷,半年前从长孙冲手中赢回来的那二个煤矿,一直处于亏损,要不便宜点卖了吧!”

杜福进来向杜荷报告道。

哦!

亏钱!

怎么可能,那是资源呀!

对了,貌似前段时间,本少抽到一份蜂窝煤的制作技术资料。

杜荷马上察看一下。

释放空间中有一份蜂窝煤技术资料。

手指轻轻一点。

资料瞬间碎掉,飞入杜荷脑海中。

唉!

杜荷长叹一声。

太粗糙,没啥技术含量,容易被人仿制。

看来,兴建一个蜂窝煤作坊,时机一旦成熟,把煤矿山再出售,小小赚一笔。

“福叔,咱们到城郊买下几亩地,修建一个煤制品加工作坊,专门用来生产蜂窝煤出售。”

杜荷道。

“少爷,蜂窝煤是什么东西?”

杜福问道。

“这个事,福叔不用管,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买好地盘,再盖几间简易房子。”

杜荷道。

“好吧!”

“对了,福叔,把王玄策叫来,本少有事交待。”

杜荷叮嘱道。

“知道了。”

不大一会儿,王玄策进来。

“见过少爷!”

“玄策,过来坐吧!”

“谢少爷。”

杜荷泡了壶茶,倒了一杯推到王玄策面前。

“玄策,本少想开个书店,你觉得咋样?”

杜荷问道。

长安城中有书店,不过,书籍价格太昂贵,购买的人很少,只是一些有钱人家买。

毕竟,此时的唐帝国,只有雕板印刷术,活字印刷术还未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知识传播、文明进程有绝对重要的作用,其意义影响巨大。

有了纸、有了活字印刷术,能让那些百姓买得起书籍。

从而,会催生出大量寒门子弟,对帝国的治理有重要作用,教化民众更容易。

“少爷,开书店并不是一个好的想法,虽然有了纸张、雕板印刷术,

可是,那个雕板印刷术,一块雕板只能拓印出十多张,雕板制作太昂贵,

除非少爷你能降低雕板成本,否则,书店开起来,不会有什么收入。”

第080章 训服赤兔第412章 真正热兵/器第383章 兄弟再见面第285章 布局第183章 骚扰战术第246章 新罗使臣第432章 给李二科普下第543章 帝国开始吃战争红利第465章 开火吧!第400章 决斗第224章 缺官员第238章 趁胜追杀第215章 圣旨到幽州第376章 拦路抢劫第408章 军法无情第028章 李二和稀泥第101章 砍了颉利可汗第326章 伏击第179章 攻城战第108章 回到长安第515章 目标锁定第030章 见证二神器第100章 阻击颉利可汗第324章 美人离开了第258章 掌控丸都山城第099章 损失惨重第308章 迎战第390章 舰队遭到暴雨袭击第386章 预演抢滩登陆作战第223章 拿下石城第375章 三位国公爷喝高了第236章 搦战演变成群殴第152章 李二参观工业园区第151章 与李二对话第061章 突厥纵火烧杜荷第038章 打造兵器第306章 新罗商议合并唐帝国的事宜第193章 继续防守第457章 海军全体出动第408章 军法无情第359章 无题第290章 江岸血拼第454章 训话第184章 典韦见到薛礼第140章 敞篷马车第352章 李二逼着说第327章 卖马第476章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第049章 杀人歌第192章 阻击第221章 偷袭城门第355章 君臣同乐第260章 释放商船第529章 贞观二十年取得的成绩第149章 军购第227章 高句骊人偷袭第015章 长安懒人第558章 强大的宣传攻势第230章 攻打纥升骨城第303章 新罗求救第365章 小小要求?第362章 南诏国要购买兵器第261章 高句骊人来了第385章 到达计岛第013章 胖揍楚王第120章 为皇后扎针第280章 垂死挣扎第338章 回到府上第334章 与二大牛逼人物叙话第168章 追杀第516章 克牛岛第530章 牛牛顽强抵抗第204章 镜子第036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第272章 歼灭海盗第270章 弩车阻击第186章 抽到名将第082章 杀戮盛宴第274章 暗杀第450章 质量是关键第085章 吵翻天第197章 他们才是帝国的英雄第130章 四轮马车第222章 收复失地第467章 李泰闭门思过第061章 突厥纵火烧杜荷第505章 安息王子采购军火来了第209章 安置好又一波渡金的人第399章 犬牙家族焦急第072章 草原第一战第470章 好好享受第553章 技术研发大投入第515章 目标锁定第369章 产业园区有短板第463章 赵武做梦想不到 唐人来得如此之快第101章 砍了颉利可汗第076章 夜袭突厥人部落第559章 适应性训练第193章 继续防守第303章 新罗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