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被嘲笑、讽刺

午饭后,杜荷拿着签订好的《长安合约》前往宫中。

马车到了宫门口,停下来,走出马车。

“杜荷,这辆马车很拉风呀!”

禁军中郎将李君羡道。

呵呵!

“李将军,有啥拉风的,不就是一辆马车吗?你想要的话,本少送你一辆?”

杜荷回答道。

“拉倒吧!你那售价高得吓死人,我可买不起。”

李君羡调侃道。

禁卫军将军买不起,开什么玩笑?

不说薪水,一年李二给的赏赐就不少。

“李将军,不就一辆马车吗?送你又如何,几个钱呀!真是的,咱俩啥关系?”

杜荷微笑道。

说起来,原来杜如晦在时,主管宫内防御,与禁军关系密切配合,关系算不错。

李君羡与杜家关系一直不错。

呵呵!

“杜荷,真送呀!”

李君羡再问道。

“李将军,本少出口了,能说话不算数么?”

杜荷掷地有声说道。

呵呵!

“谢谢!本将军暂时用不到,等以后再说。”

李君羡微笑道。

“李将军,需要的时候说一声,本少让工匠帮你好好制作一辆,会让你满意的。”

“好吧!”

杜荷从马车上取出一个包,夹在腋下,朝皇帝御书房而去。

进入御书房,看到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王珪、韦挺、高俭等人在里面。

“杜荷,为啥不穿官服?”

李二询问道。

杜荷嫌弃官服太死板,穿在身上不舒服,所以,来到大唐后,基本不穿。

身上衣服,全是杜荷从系统中兑换而来。

也叫唐装,后世人改进过的唐装,面料是纯棉、纯麻,与此时唐服差别不大。

不过呢?

面料差别很大。

毕竟,工艺不是一个等级的。

“陛下,天气热了,穿上那官服,真的很热好不好。再说了,今天又不是朝会,何别讲究呢?”

杜荷解释道。

其他几名重臣听了杜荷与李二的对话,摇头苦笑。

完全是一个异类呀!

“你手上那个是啥东西?”

李二又问道。

“陛下,这是一个公文包,用来装一些小的东西,省得拿在手上,或者放在衣袖中。”

杜荷解释道。

哦!

“拿上来,朕看一下。”

李二道。

嘿嘿!

杜荷心喜若狂。

一旦李二看上,就是给幽州皮件厂打广告呀!

皮包确实是幽州天下皮件厂生产出来的,制皮工艺改进后,不仅能加工新鲜皮张,也能使用老皮张。

各种皮衣、皮鞋、皮包、皮制品一经推出,马上受到有钱人、大家族喜欢。

皮张的处理,最重要的是碱的问题,只要解决了碱的问题,处理起来不难。

碱的问题,杜荷在幽州时,系统奖励了一份技术资料,通过简单的化学方式,提炼出来。

甚至在生产过程中,还弄出了一点点硫酸出来。

那可是化学之鼻祖呀!

三酸之一。

一旦有了硫酸,能弄出好多东西。

李二接到手中,左看右摸,手感极好。

柔软、光滑,象摸在绸缎上一样。

“小兔崽子,这么一个包需要多少钱?”

李二询问道。

“陛下,那个很便宜的,也就100多贯钱而已。若是陛下想要,本少让人,

各个品种都送几款上来。厂里面生产的产品有很多种,分男式、女式。”

杜荷打广告,向李二介绍道。

李二对杜荷的监视一直没放松。

知道杜荷在幽州筹建了几个作坊,一直在幽州招工。

几位重臣无言。

妈蛋!

那么小的一个包,要100贯钱。

抢人呀!

太黑了!

呵呵!

李二笑了起来。

“一样送几个上来吧!”

李二道。

“遵旨!”

其他几名重臣,见杜荷与李二谈皮包,心中那个气呀!

这里是御书房好不好,是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不是说家常、聊天的地方。

“陛下,这是微臣主持下,礼部与东洋国签订的《长安合约》,请陛下过目,若没有修改意见,微臣按此条约执行,让其尽快生效。”

杜荷从包中取出三份《长安合约》出来,交到李二手中。

李二接到手中,细细察看一番。

噗!

哈哈哈!

李二忍不住狂笑起来。

“小兔崽子,这合约谁起草的,全是白话文好不好,这样的合约出现,帝国脸面何存。”

李二鄙视道。

把《长安合约》拿给几名重臣看后,大家纷纷鄙视杜荷。

太儿戏了!

白话文那是老百姓使用的,官方怎么能用白话文。

一旦使用白话文,帝国脸面何存,把脸都丢出国了。

古代官员、儒学大家、书生均以讲之乎者也为荣,认为那是高人一等。

“杜大人,这合约太儿戏了吧!这份合约一旦出世,帝国老脸会丢到东洋国,

受到诸多大儒的辱骂,天下人的鄙视。本官坚决反对,必须重新起草。”

高俭苦笑着建议道。

接下来,不用说,所有重臣,也就是李二的嫡系,全部反对,建议李二让杜荷重新来。

房玄龄虽没出声,不过,表情也很精彩。

“小兔崽子,为啥要使用白话文,朕不相信凭你的水平,会起草出这样让人笑话的合约,到底什么原因?”

李二质问道。

几位重臣出言讥笑、讽刺,杜荷却脸不变色,依然一付风清荡漾的样子。

杜荷任由大家数落,不啃声。

“陛下,微臣问大家一个问题,文字的作用是什么?”

杜荷淡淡的问道。

李二、重臣微微一愣!

那么简单的问题,有必要回答吗?

重臣们纷纷丢来藐视的眼神,一付本官与你不熟,别贴上来。

杜荷知道,李二及几位重臣不屑回答那样的问题。

因为太简单了。

说出来会丢人、损面子。

“陛下、诸位大臣,你们不屑回答本官的问题,那就让微臣来说吧。

文字最开始用于记录获得的猎物数量,慢慢发展为记录历史上发生的事件,

后又发展成为诗词,让人玩乐,最后成为一种传承沿续下来的一种方式等。

说白了,是记录各个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学等诸多方面的事件。

记录下来的东西要让人听得懂,让普通百姓听得懂。不是用来装逼的,难道学会文字显得高人一等吗?

会呤二句诗词就牛逼吗?

如国家方针政策,张贴出来百姓看不懂,有何用处?

就算识字的人,有多少看得懂那些八股文,一大堆之乎者也,百姓看得懂吗?

百姓看不懂,公布的各种国家方针政策有啥用?若是把那些经典、史记全部翻译成白话文,

学生学习起来非常简单,一看就明白,懂得道理,不是很好吗?

为何要装逼呢?

再说合约,那是二个国家之间搭成的契约。使用八股文的话,诸位敢保证是一个意思吗?

对文字理解的不同,会有好几种意思在里面。

为了避免出现不同的理解,造成严重错误,微臣使用白话文,有何错!”

杜荷掷地有声质问道。

李二傻眼了!

诸位重臣呆滞、傻愣!

全在考虑杜荷所讲的问题。

一下子,整个书房哑雀无声。

第106章 守幽州城门第346章 道家竹简第040章 半路击杀第397章 部分土著跑进深山第489章 与孔雀帝国海战第058章 护送百姓第478章 栽赃陷害第229章 攻击目标犹豫不决第263章 登陆作战第349章 皇后怒斥太子第317章 航行第393章 拿下十州岛港口第334章 与二大牛逼人物叙话第315章 再临辽西第405章 北海舰队出击第089章 艰难的征程第266章 争论第205章 蒸汽机提前千年出世第314章 考察造船厂第213章 幽州刺史来探口风第398章 增加人口的政策第298章 落入圈套第006章 被贬幽州守城门第289章 渡汉江第244章 百济使臣忽悠来了第191章 李二心急如焚第198章 又进一步第046章 降服绝世好马第512章 钻石白菜价第041章 清剿土匪窝第167章 胜利了第130章 四轮马车第309章 镇压叛军第357章 境界捅破第562章 渡过危险期第362章 南诏国要购买兵器第266章 争论第429章 与李丽质交流第045章 拉拢薛礼第047章 关豹朦圈第560章 帝军到达北大米大陆第179章 攻城战第408章 军法无情第069章 沙场点兵第536章 高卢人突袭到牛牛战壕第059章 出击第311章 李二乾坤独断第243章 搜刮财富第006章 被贬幽州守城门第074章 下一个征伐目标第484章 挤压南诏生存空间第201章 皇后建议第414章 进攻受阻—瓮城第159章 吐蕃人想劫持李二第257章 拿下丸都山城第206章 蒸汽机的作用第272章 歼灭海盗第176章 劫持长乐公主第285章 布局第325章 灭胡氏一族第333章 扎针第109章 纷纷弹劾杜荷第549章 掠夺资源第376章 拦路抢劫第299章 拿下速合城第064章 请战第063章 再见李靖第389章 回到计岛第485章 南诏的选择第286章 蒸汽机战船第282章 群臣又扯皮第476章 人之将死 其言也善第451章 再见孙思邈第425章 嫡系 庶系第237章 射杀第324章 美人离开了第498章 明知是伏击圈 依然故我第046章 降服绝世好马第540章 罗马人忽悠来了第171章 高句骊那地盘的重要性第333章 扎针第475章 声东击西第196章 追杀第330章 决定生死第492章 杀猪刀举起 想狠狠宰一刀第247章 百济的心思第510章 硕果累累第361章 南诏国使臣来了第175章 卖技术第472章 拿下关隘 出其不意的简单第431章 李二凑热闹来了第211章 布置任务第452章 陆逊到了菘江第041章 清剿土匪窝第143章 邀请崔仙芝第380章 参观园区第427章 房玄龄与杜荷达成协议第106章 守幽州城门第470章 好好享受第302章 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