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武人第一(今天更三章)

徐行伟喃喃道:“难道我们真的都是高中?”

按报喜和抄录的规矩,都是榜上名次越高,名单出来的就越晚,报喜的时间当然也就被推迟延缓了。

这种延缓可是要人命,但也是相当的受到欢迎。

锣声渐进,终于也是抵得酒楼之下,有人拾级而上,口中朗诵般的大声道:

“武科二甲第七,永兴军路京兆府种纪种官人。”

“武科二甲第十,秦凤路延州姚平忠姚官人。”

“武科二甲第十三,福建路福州徐行伟徐官人。”

“这下好了。”徐子先对众人笑道:“大家的心都可以放回肚子里去。”

众人都是喜上眉梢,这般的大喜事,又都是二十来岁的青年人,想叫他们深沉也是太难了一些。

姚平忠跳起来怪叫,种纪的眉毛也罕见的舒展开来,这个种家的青年人,平常的时候心思太重了一些。

待报喜人上来,核对名录,果然众人俱是高中,已经成了大魏的备选武官之一。

以将门世家的能耐,哪怕实力最差的徐行伟家,挑一个七品美职也不是什么难事。

所谓平步青云,不过如此。

“没有南安侯的消息吗?”徐行伟替自家欢喜之余,也是替自家的好兄弟担心起来。

“放心,放心。”种纪压住自己激动的心情,脸部又恢复一惯的平淡神色,他淡淡的道:“我们都中了,南安侯岂有不中的道理?考官要是敢这样明显不公,怕是将成为一大丑闻,天子也压不住。”

“是了。”徐行伟展颜一笑,认可种纪的判断。

陈佐才,陈道坚,刘益,张虎臣和高时来,田恒等人俱是赶了过来,围拢在徐子先的四周。

各种眼神汇聚,惫赖的刘益,彪悍的张虎臣,清秀灵敏的陈道坚,经验丰富眼光睿智的陈佐才,所有人的眼神之中,都是包含期盼与希翼。

方少群侧身在一边,似是形若无事的继续饮酒,心中却是隐隐惊叹。

南安侯徐子先不知道是怎么办到的,能在身边汇聚到这么多罕见的英才。

徐子先对人才的渴求是相当明显,方少群甚至感觉到,如果不是想拉拢种纪和姚平忠,今晚上徐子先是宁愿在朝天驿睡觉等消息……

对别人来说,能不能中进士都是没有把握,对徐子先来说,无非就是名次问题。

天子和左相都不会蠢到操作考官,令徐子先不得中进士。

这层进士光环只是增加徐子先离京的筹码,方便授给高官美职,若是徐子先不中,黑幕揭开,怕是又要引发大风波,天子和韩钟都不会蠢到如此地步。

现在看来,怕是徐子先的位置当在一甲了。

外间报喜人的队伍已经变得稀疏了,放榜都是从低到高,种纪已经是二甲第七名的高位,再放就几乎很快到一甲,一甲只有三人,进士及第,这样的荣耀还是相当夺目,人数极少,只有少量的报喜人队伍还在榜下等候着,一旦抢到一甲的报喜资格,赏钱当然是要翻上几倍上去。

“来了,看样子是了。”

一群武夫都是目光极为锐利,比起不少眼睛昏蒙的文进士可是要强的多,在张虎臣出声之后又过得几息功夫,楼下才传来哗然惊呼声。

这个时候还有报喜人跑过来,说明这幢酒楼里头有排名在一甲的存在,哪怕是武进士,也是相当难能可贵。

有人在楼下高声道:“一甲武进士,最少能位至管军。”

“也可任亲民官哪。”有人不乏羡慕的道:“我等还在下县当佐官,人家已经可以坐镇一方了。”

“不知道是哪一位?一会当上去拜贺一番。”

文进士照例是看不起武选官,彼此虽不能说势同水火,也是泾渭分明。

但武选官中的一甲进士,一样的天华地选,令人敬佩,因为不仅要个人武艺高明,排兵布阵金鼓旗号也是第一等的能耐,策问也需得相当出色,最少是文进士中普通以上的水准。

能写出这等水平的策问,勉强也算是通得文事,可以与文官交结唱和了。

大魏这二百多年,管军将领中擅长诗词的可不是少数,多少脍炙人口的好诗妙词,俱是出自管军乃至太尉之手。

酒楼的掌柜已经在楼上招呼伙计了,这里是东十字大街,紧邻东华门,四周的坊市众多,高档次的馆驿酒楼密集,能出一个一甲进士在本店,当然是飞燕楼最大的光彩,很值得猛放一阵爆竹,宣扬一下,也是给本楼打磨一个金字招牌。

到下一科时,再有举子在这里彻夜饮酒等消息时,怕也会优先选择这座运道很好的酒楼。

“各位客官,第十一盏,虾枨脍,虾鱼汤齑来了。”

伙计也在此时来凑趣,人们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调整和休息,精神头和体力又恢复了不少,店家也是在此时接连上酒上菜,将气氛推到最高。

“第十二盏,水母脍,二色茧儿羹。”

“第十三盏,蛤蜊生,血粉羹。”

至此酒菜上齐,天光大亮,街市上已经有不少行人百姓,很多人暂时停了脚步,看着报喜人跑过来的这座酒楼,今天是三年一次的放榜日,东华门外传唱姓名,在大魏来说是不分文武都是第一等的好汉子,值得人关注,也是值得人尊敬。

当报喜人气喘吁吁的跑过来时,牵动的可不是这一座酒楼的人心,酒楼之外,最少也是停了数千人,等着这人高声报喜。

报喜人有五六个,当中是个高壮汉子,人越多,他似乎越起劲了,停在酒楼门口,环顾一下左右,叉腰停住,仰头高声报道:“天恩浩荡,崇德十四年辛丑科会试钦点第一名状元,福建路福州南安侯徐子先!”

这人声音极大,又是刻意卖弄,一腔好嗓子似是在吊花腔,一通喜报叫的婉转曲折,颇有一些荡气回肠之感,这一声叫,四周最少数千人听的清清楚楚,报完之后,立刻有人下意识的开始叫好,接着传扬开来,无数人跟着拍掌叫好,巴掌声和叫好声融在一处,似是山崩海啸一般,热闹非凡。

酒楼的掌柜也是第一时间燃起了爆竹,噼里啪啦的爆竹声也跟着炸响起来。

“这是京师东华门外一景。”酒楼上早就也响起叫好声和拍掌声,掌声犹如雷鸣,加上尖叫声和喝彩声,与楼上的动静也是相映成趣。

姚平忠在原地转了几个圈,极为滑稽,惹的众人大笑。

魏翼是微笑,有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朋友的赞赏。

徐行伟则是大笑,一边笑一边对徐子先道:“我一直在想自己能在这景中,成为景中人之一,不过也没有明达你中这一科的状元叫我开心释怀。”

魏翼跟着道:“明达,回去之后当祭祖,告慰先南安侯在天之灵。”

“我知道,我知道!”

徐子先原本以为自己内心会一片平静,毕竟这个武进士已经没有自己刚穿越时那般重要。

穿越至今,他算是靠自己一手一脚踢打出了一片基业,南安别院和团练,港口码头仓库,加上坊机和未来的棉田,只要踏踏实实的做下去,未来超过齐王和赵王的基业,也是不在话下。

当然前途还是有重重险阻,但徐子先有信心逐一解决,若真的解决不了,了不起一剑斩过去便是。

所以徐子先一直觉得,武进士已经是鸡肋,弃之当然可惜,食之也没有太大味道。

不过是给左相,右相还有天子一个不得不重用他的借口。

此前的功劳还没有列入,加上兵变大功,若没有武进士这一层光环,授官时多少还是会受到限制。

现在当然一切迎刃而解,也怪不得天子和宰执们这么大方,直接给了一个一甲第一。

理智上是这么想,情感上却仍然是激动无比。

这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魏文武并重,文武状元要在东华门外骑马夸街,文状元直接授秘书馆校书郎,直史馆,是八品的清贵要职,且是京官,比起授在外地的知县同年们起步就要省十年之功。

武状元的授职不是那么固定,但上升渠道十分通畅,更不要说徐子先这种国侯身份的宗室,加上早就立下大功。

从此可以少受多少桎梏,少受多少磨难,好风借我,青云直上。

上可慰徐应宾的在天之灵,回家之后,亦可告慰辛苦等待的陈文珺,小妹,还有秀娘等人,至于李仪,秦东阳,孔和,傅谦等人,想必接到消息之后,也会是惊喜交加。

而徐子先更能声闻大魏,新一期的分发各地的邸抄是有新科进士的名录,徐子先的名字就排在第二……第一只能是文状元,原本是两个名字并列,文在武前,似乎是百年之前的传统了。

青年宗室,世袭国侯,团练守捉,立下大功之后又在京师搅动京华风云,大政乱之下悍然杀掉参知政事,破除京师乱局,其后再以策问奏疏知闻天下,邸抄之后,惯例各处的报纸会登录新科进士名录,当然也会着重介绍状元郎的背景和详细资料,甚至是会选登状元的文章或诗词。

徐子先原本就以文章知名,这一下更是会声闻天下。

当一份份报纸颁行天下,八百军州的读书人,会有几个不知道徐子先的背景和大名,还有他的过往经历?

这就够了。

徐子先的声望会在短期内攀升,成为众人瞩目的大人物,这就真的够了。

虽然大魏的状元,除了少数几位外,多半是庸庸碌碌,一生的功绩没有办法和成为状元时的成就相比。

但想一想,以大魏百分之十五左右的识字率,亿万人口中当有数百万人有意于科考,其中最少有几十万人有志于武学考试。

从县乡村镇到各路的州府,一路过关斩将,能到京师来的武举已经是人中龙凤。

而徐子行虽然因为是宗室,省了解试这一关,其进士试却是与普通的举子一并进行,都是凭真本事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结果,成能为状元,文章也会刊印发行出来,到时候自然就会挡住若干张质疑的嘴巴。

这就足够了……

-----------

有好的推荐,更新要多一些,今天三章,明天看情况。

第三百三十九章 他们的道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败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七十章 暂且忍耐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百八十八章 谋万世二百五十八章 不复为患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内第五百一十一章 参观第一百零二章 教训第一百五十五章 右相计较(补昨天大章节第四十一章 卖个破绽第一百五十九章 疯狂大参第四百七十八章 化龙之战第三百八十四章 对峙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四百九十七章 幕府第三百七十六章 转移第九十二章 厢军调防第二百四十七章 巨盗授首第五百零九章 开地第三百零九章 团结和冲突第五百零一章 酣畅淋漓第五十二章 期许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一百四十九章 残败第七十一章 变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县第九十九章 请缨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一百四十五章 东藩棉田第三百九十八章 得意洋洋第二百九十五章 礼遇第五百六十五章 南人第二百二十三 变换立场第一百四十八章 登船第九十九章 请缨第一百六十章 苦劝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动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五百二十九章 五部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五百零八章 拒绝第七十章 暂且忍耐第七十九章 提点第五百六十章 逃生第三百一十七章 土著京观第一百二十六章 实力第四百六十八章 惨败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获第二百六十二章 追赶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五十五章 再进一步第一百零七章 忠诚和信任第四百三十八章 抬箱进城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四百四十二章 礼成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见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十八章 轰动各方第三百四十二章 时隔千年的杀戮第三十一章 招考第五百七十八章 见证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无罪?第四十七章 承诺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七十八章 毁约第三十章 江边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计划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二百三十九章 昂扬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四百一十四章 各方第一百一十八章 向前第五百四十五章 铁人第四百三十章 真正之基第二百四十四章 挡不住第一百五十章 大将军第二百九十六章 送别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妥第二百九十八章 斗争妥协第三百七十五章 鼓吏第四百零四章 自己的船第四百二十九章 岛上情形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四百三十六章 类比第五百三十五章 推断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一百七十九章 斫大参头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城第二百零五章 帐目第二百七十八章 巡县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势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第五百四十章 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