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食言

齐王知道自己儿子不行,身边的友人不行,宗室内无有人挑大梁。

找接班人在几年前的齐王身上就是最叫他着急上火的大事,这是根本要紧之事,是存亡接续之事,由不得齐王不重视。

然后就是徐子先适时出现,令得齐王眼前一亮。

接下来是诸多的考量和帮助,齐王开始给徐子先的帮助并不算大,甚至只是小小的投注。

接下来却是收获巨大,直到徐子先诛除陈于泰为止。

而叫齐王下定决心的,并不是江滩的战事,也不是京师的鲁莽行径,更不是岐州港口的奇袭之战。

而是徐子先始终关注流民,帮助百姓,展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担当和仁厚的心思之后,齐王才真正决心把徐子先选为接班人。

有本事的人,齐王见的多了,仁厚的人,也并不少。

而有本事又相当仁厚的人,齐王到目前为止,只是见过徐子先一个人。

换个角度来说,齐王一起在寻找一个和自己最像,能完美继承自己衣钵的人才,幸运的是,他找到了徐子先。

不管是从家世,血脉,还有能力,操守,性格来看,徐子先毫无疑问是能力强化版的齐王,一样的宅心仁厚,对百姓相当的关照和体恤,从对武卒,流民,南安镇的居民百姓的照顾,齐王可以确定,徐子先是一个能够保境安民的宗室中的人才,将来的成就只会在自己之上,而不在自己之下。

唯一的障碍就是赵王一脉,齐王虽然是世袭罔替的亲王,但其祖先血脉与赵王一脉,也就是文宗一脉相隔太远,宗室推举,哪怕推上十轮,从血脉来说齐王都是没有机会。

徐子先就是完全不同了,其文宗一脉的近支血脉,加上赫赫战功和过高的声望,不仅对赵王一脉有强烈的威胁,就算是当今天子也是感觉到屁股下的宝座并不稳当了……天子私德还过的去,但对朝臣统驭毫无章法,是一个不能激发人效忠的庸碌之人,又小气,刻薄,寡恩,徐子先的存在,简直是把天子照映的无地自容。

现在还是小规模的战事,如果有一天徐子先能统驭十余万厢军,击败来犯的十万海盗,或是被两府下令,讨伐荆湖南路和北路盘踞在山中的大股盗匪,斩首以万而计?

到了那一天,天子的尴尬简直无以言说,得位不正,以小宗之止入承大统,没有能力也就算了,还是个绝嗣之人,如果朝廷内外相勾结,比如南安侯有了足够的实力令左相韩钟支持,废掉天子不好操作,供为太上皇帝,以南安侯继承帝位,又能如何?

手段和办法有的是,只要用心,总是能想到办法。

齐王栽培徐子先,也是用心良苦,却也是导致自己遇到了杀身之祸,但以他的心意来说,其死而不悔。

有徐子先,福建路还能保四十年太平,这才是齐王最想要的结果。

徐子先肃容离开,出得王府时,金简,高时来,金抱一,陈佐才和陈道坚等人俱是赶了过来,徐子先对众人道:“殿下暂时无事。”

“谢天谢地。”金抱一这个粗人居然一拿掌,念佛道:“适才我暗暗起誓,若殿下无事,我这携横刀持长矟之人也愿食素一个月……我要去寺里还愿!”

看看众人,金抱一又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许愿时只敢说一个月,若是许百日或是一年之愿,怕是挥舞不动手中的横刀。”

“有理。”

“老金有心了。”

众人纷纷点头,没有人嘲笑金抱一这种行为,事实上如果可以,每个人都愿意这么做。

什么是声望,这便是声望。

“君侯。”陈佐才看着徐子先,他看的出来徐子先似有重重心事,当下沉声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大事交代?”

“福建路观察使,或是福州府观察使,怕是都到不得手了。”徐子先对众人道:“岐州同知,防御使,上寨都指挥,也肯定保不住。”

“为甚?”金抱一怒道:“咱们立下大功,反成了罪过?”

“明面上当然是要酬功,给我升官。”徐子先冷笑一声,说道:“岐州距离福州太近,我要经营岐州,人家定是寝食难安。”

事实上赵王发动,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徐子先在岐州的成功,这对赵王府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已经没有人敢忽略徐子先展露出来的将才,还有他的练兵才能。

岐州三寨额兵是厢军四千人,也可以加到五六千人,再加上几千的南安团练,两股兵马合起来过万人,以徐子先的将才,这一万多人给人的感觉足可对抗五个军的禁军,这给赵王的不安感实在是太强烈了。

虽然大家现在一说话便是大魏还很太平,国家庞大,面临北虏和东胡的威胁也不是一两年了,也未见得会怎样。

但有心人心里俱是明白,北方威胁太大,大魏快撑不住了,对内收取赋税太狠来支持中枢财政,导致盗贼成群,很难说会不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

一旦有警,北方的强胡,南方的海盗,内地的盗匪,各处都会呈现兵慌马乱的末世景像。

这种情形下,虽然不至于到兵强马壮方可为天子的局面,但掌握相当大的地盘,拥有财力,兵力,才能确保安全和更进一步的可能。

徐子先在岐州,和齐王内外勾结,林斗耀也是支持,一旦末世景像出现,这几伙势力挟南安侯自重,福建路瞬间便能自立,朝廷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相对齐王,赵王肯定更想诛除徐子先,只可惜他做不到,齐王平时的关防也很严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刘广泗这样的老部下居然被赵王买通,一时大意之下,才为赵王所得手。

“殿下意欲保举我为东藩观察使,兼澎湖水师观察使。”徐子先淡淡的道:“人家防着我们,我又有意经营好东藩,这也算是个好办法吧。”

陈佐才点头道:“也算是以退为进了,经营好东藩,将来也一样能风光还福州。”

话是这么说,但陈佐才的话中不乏压力和悲凉之感。

此前大伙儿把经营东藩当成一步棋,只是徐子先坚持如此做,所以众人跟随。

现在陈佐才却是明白过来,在福州的基业,岐州留不住,南安肯定也会被限制,等于南安侯府的一切希望和机会,俱在东藩。

最多加一个澎湖。

也就是说机会是在孤岛和海外,哪怕是经常下海讨生活的福建人,在面对这种局面的时候,心中也是不乏一种悲凉和悲壮皆有的感觉。

“嗯。”徐子先其实想说的并不是这些,但还是顺着陈佐才的话意点了点头。

徐子先心中一直在思索的是,自己是不是真的要如承诺的那样,以国事为重,哪怕损失自己的个人利益?

如果当政者是齐王这样的亲王,徐子先会毫不犹豫的答是。

为了千万百姓,为了国家的安稳,按下自己的野心又能如何?

人生一世,有人只是渴欲登顶,徐子先并不是那样的人。

一定程度的成功,然后过上幸福的生活,甚至宅在家里,研究美酒美食,研究怎么能叫自己过的更舒服,这才是徐子先真正想要的生活。

而一直努力向上攀爬,最终登顶,虽然凌空而立,天下唯我一人,对天下生民,生杀予夺,这种爽感确实是不小的诱惑,但其中的辛苦也非常人能承受。

徐子先原本是打算听从齐王的安排,替福建梳理出一支能战的厢军主力来,甚至如果有机会,他可以去浙江,江南,只要大魏能平安无事,抵御东胡人的入侵,避免自己落到前世的那不堪下场,这就足够了。

但今天事,算是彻底粉碎了他的幻想。

政治之争,就是你死我活,仁德只能由强者掌握,弱者对人讲仁德,便是将脖子伸在案板上,任人斫砍而已。

“对不起了,王叔。”徐子先在内心说道:“虽然我答应了你,但我没有办法完成自己的诺言……请恕我要食言了。”

夜色之中,一哨兵马护卫住徐子先,向着南安侯府缓缓折返。城中巡逻的捕盗营的厢军将士们相当识趣,远远的避开。

从齐王被毒之后,福州城中就有这么一种诡异的安静,似乎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低气压,令人喘不过气来。

宗室和贵族们在等消息,他们的心态多半是惴惴不安,大家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齐王的保护,一旦失去这颗大树,对未来也是充满迷茫。

也有不少早就依附赵王的宗室和贵人们,心中不乏不安和窃喜。

窃喜是因为他们感觉自己有眼光,这场漫长的,两位亲王争夺权位的战争终于是拉上了终场的帷幕,看起来是赵王获胜了。

不安之处,就是在于到现在还没有确认,而且他们有相当的担心,齐王有大量的旧部,遍及禁军和厢军,如果这些将校一怒起兵,福州城中杀个血流成河,刀兵之下,谁知道刀兵之下,会不会连累到他们?

除了宗室和贵人们之外,大量的官吏,将校,士绅,商人,普通的黔首百姓,心中除了担忧和祝祷之外,也是真的没有其余能做的事情了。

除了担心齐王之外,更多的人也是在担心城中会起冲突,爆发激战,福州城是太祖年间扩建修筑,宣宗年间包砖重筑,除了在倭寇之乱时福州城外曾有倭寇威胁城池之外,这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福州一直是风平浪静,从未有过什么真正的危机。

这些年海盗继倭寇而起,对漳,泉,兴化军各处都有骚扰,只有福州有禁军驻守,海盗难犯,而且福州城高而险峻,守备相当森严,不要说陈于泰,便是蒲行风等几个巨盗,怕是也没有想过要从正面攻克福州。

轻微的马蹄声踩过,很多百姓从自家院门处向外窥探,见是南安侯徐子先的仪卫簇拥着这位年轻的君侯经过,很多人都是略感欣慰,如果叫福州城里的人来选择,他们第一信任的当然还是齐王,其次便是这位年轻的君侯。

“唉,乱世要来了。”一位耄耋老者眼看着徐子先策马经过,禁不住泪如雨下,上一次他看到有宗室半夜策骑经过时,还是四十年前的倭乱之时。

而这一次,变乱起于萧墙之内,后果很有可能比上一次的倭乱要严重的多,由不得不叫这个老人悲从心来。

第一百四十三章 爱花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汗谕第二百四十五章 展望第五百一十章 新军第九章 三个男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群盗第四十章 葛家兄弟第二百四十八章 收获第四百一十七章 献策开府第三百九十七章 骑阵摧锋第一百零六章 天方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护第七十九章 提点第三百九十六章 败相第三百二十六章 天子心肠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过如此第一百八十五章 谈妥第四百四十八章 撤离第一百四十一章 拜年第一百七十八章 招揽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七十九章 提点第三百四十二章 时隔千年的杀戮第四百八十六章 开府亲王第二百七十一章 变化第三十八章 荒唐第四百六十二章 凶兽第四百五十五章 被激第一百二十二章 冒起第一百五十三章 入京第二百七十三章 牵绊和压制第二百二十七章 烧杀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机构第七十章 暂且忍耐第五百零三章 信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排头砍去第九十一章 酌金风波第五百三十二章 南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江堤列阵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报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百户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一十八章 压力第二百九十一章 济济一堂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说话第四百一十章 崛起之路第四章 周报来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轰动第三百一十五章 摧毁第五百五十五章 不同第二百六十三章 对峙第四百四十四章 竖旗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三百八十六章 追逐杀戮第一百二十五章 尽在不言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五百一十一章 参观第三十五章 军训教官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酬功第三百四十五章 结晶第七十八章 毁约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五百四十七章 扭曲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时平盗第二百一十五章 全作计划第五百五十一章 所幸第二百三十八章 招安可能第七十六章 昌文侯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围相府第四百七十五章 当务之急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门第三百一十六章 文明的曲线第六十七章 设卡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二百一十四章 赞赏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冻土第一百一十九章 阵战第四百四十二章 礼成第四百一十一章 传言第四百五十六章 竭尽所能第二百六十四章 敬酒第四百四十三章 计划和变化第八十二章 求田问舍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二百零七章 新卒第八十八章 武道第十四章 报馆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一百三十二章 年前第七十七章 再成文第五百七十章 夏至第五百七十三章 枭雄第二百一十四章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