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入港

船到澎湖时,果然又上了来一些人,俱是年在花甲左右的老年人,而且多半是孤身一人,或男或女。

这些人上船后,工匠们打听一下才知道,这是近来在澎湖招募的水师官兵或步兵们的家属,澎湖的闲人很多,大家都过的相当辛苦,最近这两三个月,东藩的南安侯府陆陆续续在澎湖招募了四个营两千多人离开澎湖,这对澎湖的粮食供给,物价,还有市面人心的帮助都不算小了。

上船的老人们心情都很愉快,他们衣衫都很破烂,行李只是一个小包裹,东藩那边不准带笨重的家俱,事实上他们也没有什么象样的东西值得一带。

猪鸡牛羊一类肯定处理了,换成了现钱,农具和家俱都很破烂,东藩还折算一些底价给他们,在澎湖就直接扔掉或送人了。

很多人空身一人上船,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他们知道在东藩有人负责一日三餐,或是有现成的小院为家,一家人又可以在东藩团聚,而不是困守澎湖,这对很多人来说不亚于新生。

很多人都是辛苦了一生的人,手上布满老茧,脸上满是皱纹,五十来岁年龄须眉俱白,看起来如八旬老翁,他们齿牙动摇,有夜盲症,身形有些佝偻,这是长期的缺乏营养和缺钙造成的情形。

但他们身上还是很有劲力,长期透支身体的做着粗重的活计使得他们的肌肉还没有萎缩,他们照样能在农田里整天劳作,他们满是茧子和粗糙纹路的两手仍然有力。

坐在船上,这些人都差不多是缩在角落,后来那些工匠和他们慢慢攀谈起来,众人才逐渐说笑起来。

就算气氛融洽,也并无人主动找林养先和陈笃竹说话,两边的阶层相差甚远。

小哨船在澎湖停留的时间不足一刻钟,人上齐了之后又用桨划了出来,调整了帆向之后,一群水手轮流划桨,直到风速上来,他们才停了手。

由于距离近,风力强,小哨船上的人也不是很多,到了傍晚天黑之后他们又在海上继续行驶,在起更之前,困倦的林养先和陈笃竹感觉到船身震动,接着他们在迷迷糊糊之中听到有人说话的声响,再下来便是看到灯火通明,一个水手走过来告诉他们:“两位老爷,东藩的花溪港到了。”

两人陆续爬起身来,感觉港口修筑的相当大和气派,港口区很大,岸边就有很多砖石道路和建筑,一条条笔直的大道直通港口,在黑暗中通向远方。

“怪不得花费颇多。”林养先眯着眼看了一会,说道:“都说东藩这里投钱如流水,那钱都如海水般流淌出去,现在看来,所言不需。”

陈笃竹笑道:“花溪港口这里我可不是来过一回,原本就是个破烂地方,现在么,真的是翻天覆地。”

“可不是?”

两人眼前真的是相当大的港口区域,海船可不是能靠近沙滩的,特别是几百吨的大船,装满货物后特别沉重,出入港口的浅水区都是相当困难,需要小船牵引带动。

要有停泊区,下货区,上货区,仓储区,然后才离开码头区域,前往商行区域所在的地方进行贸易。

这才是一个正常的港口的样子,不管是大魏的明州港,漳州的月港,还有泉州的港口,皆是如此,无有例外。

东藩这里的港口,原本规模很少,勉强有个停泊和下货的地方就够了。

原本一年最多是几十艘船的贸易往来,有此前的规模也是足够用了。

而现在却是大了十倍也不止,这令得林养先和陈笃竹相当的吃惊。

“竹兄,养先兄。”

两人上岸不久,一群士绅就围了过来。

众人互相揖让行礼,此前来的人可能是早晨到的,也可能是昨晚到的,俱是这几天陆续赶到东藩的士绅。

他们多半是某个大家族的人,或是大商行的家族成员,是大掌柜,或是高档次的职业掮客。

这些人和陈笃竹和林养先的身份一样,目标也是相同,当然是为了东藩的盐而来。

这一次的盐数量极大,昌文侯府全部吃下不难,但想一下子都打通各处的门路,将大量的盐在短时间内销售出去,打掉原本的私盐网络,抢占整个福建的市场,甚至是往两浙和两湖分销,昌文侯府显然是不够格了。

这一次召集来的除了福建路的这些人外,还有一群两浙和湖广的商人,他们当然不是从两浙路或是两湖赶过来的,原本就是常驻福州。

两浙和两湖的地方,也有大量货物从福建出海,或是在福建购买当地的土货往返贸易。

两湖出产最多的还是粮食,另外是大量的土产。

两浙的商业也相当发达,对外贸易有明州这个口岸,但衢州等几个浙西多山的州县,往福建经建州和闽江入海反而更近些,比他们去明州都方便的多,所以福建这里多两浙商人也并不奇怪。

一群人寒暄起来,陈笃竹和林养先当然是众人的核心,这些人原本也就是为他们而来。

“九真兄,演达兄。”寒暄过后,陈笃竹笑着道:“东藩这里的情形是证实了的,你们可是去看过了?”

“还未曾去。”魏九真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士绅,他笑着道:“我们下午过来的,天已经快黑了,后来这边侯府的一个典吏对我们说两位老兄今晚必至,所以我们干脆就再等等。”

“以魏家和东藩这边的关系,其实是不必等的。”

“不不。”魏九真做了一个有力的手式,说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当然是要等的。”

魏家和徐家,还有其余的各家都是点头,南安侯府和昌文侯府形同一体,这一次的东藩盐也是指定给昌文侯府总负其责。

各家都是从昌文侯府拿货,估计会比东藩的出货价稍高一些,但这很正常,就算稍高一些,这生意还是大有赚头,各家一斤最少都能赚好几文钱。

对一出货就是万斤乃至几万斤的生意来说,这可是比粮食要赚的多了。

魏九真的家族就是福州魏家,在福建路也是根深蒂固,家族中人也在多处为官,经营着一些杂货买卖,一年包销几万石盐也是小事情,毕竟盐是无可替代的硬通货。

而魏家和南安侯府还有魏翼的存在,要论两家的关系,当然是相当的亲近,魏九真是魏翼的亲叔父,这个关系不可谓不近了。

至于徐演达则是徐行伟的堂叔,相隔也不远,徐行伟与南安侯府的关系也相当亲密。

其余的各家,则是和昌文侯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是在各处州县都有着关系的大能人物。

也只有这些人才敢明目张胆的贩卖东藩盐,要知道虽然朝廷有律令允许东藩煎盐煮盐出售,不算私盐,但官字两张口,要是普通的商人敢公然发卖,先将货抄了,再把人关了也不在话下,闹上一通,就算将人放了,那些小商小贩谁敢再上门来买盐?还不如偷偷买私盐,总比在官府眼皮子底下出事要强的多。

“那边就有侯府的人等着。”徐演达和魏九真一起指向官道尽途,从海滩港口走了不到二里地就进入了正常区域,在月色下可以看到远近到处都是房舍,曾经在青年时来过东藩的陈笃竹对此表示相当的惊讶,他沉声道:“九弟到东藩来时我曾经笑过他,除了中寨外这里就是荒岛,现在看来,我是太浅薄了。”

魏九真道:“我来时也吓了一跳,这么大的手笔,怕也就是南安侯能做的出来。”

“昌文侯府也出力不小啊。”各家关系都很亲近,徐演达开玩笑道:“贵府侯府,替南安侯修的别院就花了三十万贯,还盖了大量房舍。”

“若不是两家合力,是没有这般大的成就。”陈笃竹笑道:“不过有一说一,若是昌文侯府,不会下这么大的决心,铺成这么大的摊子。”

按昌文侯府的想法,定然是把港口仓库扩建一番,修几条主路,这就足够了。

因为种田的人不必太享受,而岛上的贸易规模肯定有限,不需要这么大的港口和大片的贸易区和仓储区。

但眼前已经弄成这般模样,也就只能接受。

“以南安侯的经济之道,东藩的前途真的是不可限量。”徐演达和魏九真等人默契于心,同时这般说道。

陈笃竹只能默默点头,心中还是微微的感觉不以为然。

东藩这里就算真的有大量海盐,每年能出个过百万石盐,这个产量就相当惊人了,长芦盐场一年也就差不多几百万石。

以福建路来算,一千五百万左右的人口,以福建多山少田的地理环境,这个人口密度相当大,也使得福建人一直敢闯敢拼,有往海外发展和移民的传统。

只要东藩这边发展的好,不需要鼓励发动,那些在家乡过的困难的福建人会络绎不绝的自发移民过来。

而以盐来说,一个六口之家是福建正常的家庭组合,当然这是小家庭的状态,很多家庭是不分家的,一家二三十口人也很正常。

以六口之家来算,最低标准,一年需要五十多斤盐。

后世一袋盐四百克,一般的家庭一年总要吃十几二十袋,这还是平时吃的零食,外卖里都含有充足的盐分。

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补充食盐的唯一途径就是直接摄入,可没有什么零食给他们额外的盐份补充。

所以一个人一年十来斤盐是最低标准,不可能再低了。

这是最低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造成盐摄入不足,导致大脖子病,浮肿,虚弱无力。

百姓未必知道什么科学道理,但不吃盐的后果相当严重,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

一家几十斤上百斤,福建最少百多万户,每年需盐数千万乃至过亿斤,光是福建一路,如果东藩盐把全部市场抢下来,怕是产量都供不应求。

这当然不必,也不能够这么做,抢下大半的私盐市场,将销路推向两湖两浙,东藩现阶段的盐场,一年才几百万斤最多千万斤的产量,相差太远了。

能把私盐网络铺出来,然后大规模的扩大盐场,这才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南安侯也是个妙人。”有人胖乎乎的官绅笑着道:“用私盐的渠道卖官盐,还真是奇思妙想。”

“可不是?”有人接话道:“听说这边出了晒盐的盐池,我就想南安侯府有煮盐权,朝廷怕是要头疼了。现在可是好,他和私盐贩子抢市场,朝廷有些损失也无法发作,更无话可说。”

众人交口赞颂,确实是对徐子先的想法和做法产生了兴趣,并且大为赞赏。

第五百五十三章 旧识第二百五十六章 流水不腐第二百三十三章 内核之思第二百零六章 期许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兵天降第一百九十二章 困惑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八十七章 融入第二百一十八章 压力第三百七十四章 推动第九十章 献祭第七十三章 招兵第四十一章 卖个破绽第二百三十二章 临机决断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群盗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顶第五百二十六章 战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山第四百九十二章 指顾间事第四百八十七章 如何展布第三百零七章 土著第二百七十三章 牵绊和压制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过如此第六十八章 开捐第三百九十七章 骑阵摧锋第五十二章 期许第四百六十六章 求活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九十三章 必有所报第一百一十三章 江上论战第三百七十九章 简报第五百二十一章 牢骚第三百四十五章 结晶第三百零四章 父与子---今天两章第一百七十章 踏天街第二十三章 发动第三百三十五章 隐有唐风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一百八十二章 生于安乐第二百二十六章 八牛弩第二百九十章 满分第三百三十二章 深耕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二百八十五章 有心无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十三章 雅集第九十六章 兄弟第一百二十四章 飞骑报捷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冻土第五百四十一章 步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勇士之血第五十三章 大员第一百三十一章 情感第二百六十三章 对峙第五十章 庆功第四百五十三章 贪欲第三百四十二章 时隔千年的杀戮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年拜门第二百八十八章 班底第五百二十五章 兵制第五十二章 期许第五十一章 轰动第二百七十六章 新篇章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一百七十五章 白虎旗第一百六十九章 天王像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五百零五章 巧遇第二百二十章 工业化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百三十二章 眼中有鬼第三百七十七章 中部第一百一十四章 箭雨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二百五十章 海滩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建州王越第二百七十一章 变化第一百零五章 危机第九十八 密谈第一百九十八章 提醒第九十九章 请缨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一百六十一章 密计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楼第二百一十六章 合作计划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榜第五百六十七章 见面第四百二十五章 北方的冻土第三百七十章 洪流第五百五十二章 进军第四百三十三章 等消息第四百零三章 搜捕第一百四十九章 残败第三百六十二章 生存之法第六十六章 红布二百五十八章 不复为患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四十四章 投矛第四百四十三章 计划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