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码头

“在这里建码头,因为江滩极大,船只以前是靠在滩上,然后靠力夫们把货物搬抬上岸,这档耗时费力,所以还是有不少船直放福州港,从那里还得回头走,其实也不经济,还不如从咱们这里上岸,就是因为江滩靠近不易,所以大船不走这边。”

傅谦和孔和两人已经回来十余天,每天最要紧的工作是搭建单脚踏坊机,同时开始召集官庄农妇,按徐子先的方案,抵力役若干天,然后按价收纺丝,如果一个农妇一天踏坊机五个时辰,一个月赚两贯钱是很稳当的。

一天除了家务和伺候老人孩童,还得工作十小时才赚两贯,等于后世人民币六百元不到,当然很辛苦,收入也低。

可这时大魏,一户普通的农家,一年也未必能攒下多少钱,正常的年景,两个健壮男妇加上两个老人,一个或两个未成丁男子,种三十亩地,一家人没病没灾,没任何意外,这样才能攒下六贯钱左右。

如果男子在农闲时出外揽工,顺利的年景可以攒下来十来贯钱。

但这是最顺利的情形,人生总会有种种意外的损耗和突如其来的开销。头疼脑热不可避免,大人和小孩衣袍不可能几年不做一身,被褥,盐,铁器,这些涉及到棉,盐,铁的开销必不可免,又相当昂贵。

盐铁专卖的特点就是一个“贵”字,私盐才十几文一斤,还是私盐贩子冒着砍头的风险的卖价。而官盐最差的也得五六十文一斤,还是掺杂了碎石子的烂货。

这当然不公平也不合理,也是百姓们继各种苛捐杂税后无形中又被官府坑了一道,可是只要能活下去,总归还是能够忍受。

徐子先的坊机是无偿发下去给各户使用,只要按规定交上纺丝,算一算还有月入两贯的赚头,十个小时算什么?这一点来说徐子先还是有穿越客的通病,喜欢用后世的思维方式来衡量这个世界的人。

据李仪和孔和等人的估计,很多人家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的时间,肯定是全家上阵,纺机不停,甚至很多男子都不会离家去打散工了,因为在家里与妻子合作坊棉纱的收入,算起来比打短工还要合算的多。

要是这样的话,徐子先的估算还是太保守,估计农户们能赚到三贯,而侯府也能在每架坊机上赚三贯钱以上。

坊机在逐户发放,速度并不快,这东西相当的娇贵,运输途中也有一些损耗,还好傅谦能够拆解修补,而且也带了不少零件回来,一家家的教会保养和使用,然后才签定契约,叫那些欢天喜地的农户把纺机领回去。

徐子先则拉着傅谦等人在江边筹划建一个码头,如果成功了,这边的客流量最少也是倍增,增加客流量的同时,也意味着收入的成倍增加。

有可以确定的好处,李仪等人对修筑码头从怀疑到接受,并且鼎力支持。

在傅谦的筹划下,要节省时间,人力,就得把停靠船只的栈桥修到半江心的水面里头去,否则的话换汤不换药,修成码头也没有太大意义。

“这得多少人力?”李仪紧皱眉头,感觉世子的脚步迈的太大了一些。

徐子先没有急着回应,而是拍拍衣袍下摆,站起身来。

“林东主,杨东主,张掌柜……”徐子先向林定一,杨释之和张明亮分别打着扫呼。

三个商人一脸受宠若惊的样子,纷纷向徐子先还礼。

徐子先叫傅谦过来,给这三人划出栈桥,码头,还有临时仓储区的画样出来,傅谦就拿着树枝在江边的软滩上画图,三个商人都是一本正经仔细的盯视着。

“世子这临时仓储区的设想,足见高明。”林定一恭维道:“很多从兴化军和汀州过来的商人,到建州甚至浙西办货,然后货物运过来等福州的货一起运走,以前是运到福州港那边,那里也是海船众多,上岸不易。如果咱们这里有一大片储货的地方,很多商人会把货临时放在这里,这样上船直放入洋,要方便快捷很多。”

杨释之和张明亮不出声,但脸上也明显是赞同的意思。

林定一顿了顿,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但还是接着道:“只是这栈桥修造可不是容易的事。按世子的设想是要越过浅滩到水里,恕在下直言,水中立桩太过困难了。要知道此前不是没有人想在这里修码头,就是事倍功半,耗费太大,而且水流之下立桩几近不可能,所以此事一直未成……”

杨释之这时也道:“水流冲涮,用木桩很难立的住。就算勉强立住了,没多久就冲歪了,直到倒塌。另外木桩就算涮漆,恐怕几个月之后就得换一根,太不经济。”

“可惜咱们这里是软滩。”张明亮道:“若果是石壁耸立,象连江一些地方,或是海边,造栈桥建码头反而要方便的多……”

良港难得,主要还是地形。

船只靠岸,如果是在平缓的海滩或江滩上,船只能停泊在水里,得用小船把货拉到滩上,再用人力把货搬抬上岸。

良港就是有水深的港口,又有易于叫船只停靠在岸边的地方,不必大费周章转运货物,如果在这一片江滩能兴建出一个象样的码头,对四周几个镇子的商业都会大有影响。

来往过境的客人肯定增多,储存货物的也不会少,而且在这附近购买货物的也会有很多,毕竟一艘海船出海时都是希望装满货物,但世事难以叫人如愿,有很多时候商人们都买不到他们需要的生丝或棉布,瓷器,茶叶的数量,只能随意购买一些货物压舱,哪怕不是很有利润的货物,总比半空的船出海要好的多。

林定一和杨释之,张明亮三人对这事肯定很有兴趣,就是从眼下的局面来看,三人对这个港口的信心不是很足。

“木桩的事不必担心……”傅谦说道:“涮上多重油漆,浸水一年到两年也没事,轮换更换就是,没有诸位想的那么困难。就是立桩上,确实是有些困难,但这个事我们世子也是有想法了。”

徐子先适时道:“打下深桩是很困难,特别是半截腰的江水里,淤泥和水流冲涮是大难题。既然如此,我考虑用糯米凝成石桩当基底,把石桩置于下,木桩插在石桩之内,这样可以解决固定木桩的难题……”

“这个思路我考虑过……”傅谦接着道:“可以做着试一试看。”

几个商人彼此对视一眼,林定一说道:“此事十分重大,请世子容我们考虑一下。”

三个商人躲在一边商议,半响过后才回来。杨释之先发问道:“如果要真的开工,世子需要多少劳力,多少材料,每天饭食钱多少,预计多久能完工?”

徐子先道:“用工最少要过两千人,除了下力气的人,还得有人在岸上帮着准备材料,得有人做饭,准备好营地,所以千人左右是最少的预算。至于材料,要大量木材,石块,铁钉,铁块,砖,瓦,梁,都需要。孔玄平核算过,总的开销得十五万贯左右,时间得三个月。”

几个东主深吸口气,深感眼前这位做事真的是大手笔。

刚刚花了三万贯买了大量坊机回来,又要在江口修筑一个象样的码头,实在是雷厉风行,甚至给人相当急迫的感觉。

“不知道世子为什么这么急切?”林定一则问道:“再过大半年到一年,世子自己手头钱也足够了吧?若是借钱,总要给利息,恕在下直言,我等在商言商,不收利息很难交代。”

三家商行都是资本雄厚,但一下子借十几万贯出去,一家也是做不到,毕竟他们不是专门放高利贷的钱庄。

蒲家倒是有钱,不要说十几万贯,就算是一百五十万贯钱,蒲家也是能轻松拿出来。但这笔钱徐子先只会找林定一等人借,蒲家绝对不会支持,只会捣乱。徐子先只能找镇上这几家大商行,寻他们拆借十五万贯钱,并且将自己的计划和未来的收益告诉这几人,以此来吸引众商人的同意。

杨释之也跟着道:“年尾时,各家都忙,很难募集到千人以上的规模吧?”

徐子先道:“人力好办……闽江对岸还有几千户流民,我打算用工皆用流民为主,镇上的闲汉也能来做活,也得叫大伙有钱一起赚。”

众人无不点头,张明亮赞道:“世子宅心仁厚,等于是替这些流民放了几个月的赈。”

年前官府和富户都会到江岸两边放赈,给流民好歹温饱过年,这些钱都是在各富家大户里摊派,几千上万户的流民,对各州府的富户也是不小的负担和开销。

要是用工过千,很多流民可以在几个月内获得稳固的收入,以官府的德性,估计也会把赈济钱给省下来,真是皆大欢喜。

“至于为什么这般急切……”徐子先道:“时势不等人,若早建码头,团练捐能多少一倍,本地的商业也会加倍的繁荣,是对大家都有利的事情。我想,确定有利可图的事,既然想了就去办,不必要畏首畏尾瞻前顾后……”

众人都是笑起来,但三个商人还是没有点头,显然还是不能下最后的决心。

第二十三章 发动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过如此第一百九十九章 敕书第四百一十八章 变化之道第五百六十六章 脱难第五百三十一章 海上第七十一章 变化第四百二十八 诏使上岛第五百六十一章 追杀第一百零五章 危机第三百三十章 比抢更好第三百三十七章 倭人第五百三十四章 十字第一百六十六章 求见第一百三十八章 问政澎湖第三百四十一章 踏步向前第四百六十一章 岐州港内第三百四十章 动员第一百二十二章势不可挡(昨天章节名错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敬畏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说话第二百七十一章 变化第三百二十九章 群官第二百八十二章 有罪无罪?第五百四十三章 变化第五百零八章 拒绝第五百五十六章 天道第四百一十二章 不信第四百六十二章 凶兽第九十八 密谈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养第三十四章 凶人第一百八十六 太尉第一百六十四章 见王直第一百四十四章 正事第九十九章 请缨第五百章 弓弦第二十一章 逼迫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变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敌第五百五十八章 光明第一百一十章 谋划第四百八十九章 且争将来第四百零七章 成功第五百零六章 步伐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横空第二百七十一章 变化第五百八十章 隔河第三百七十八章 探矿第四百八十四章 擒获第五百七十二章 再败第一百四十二章 用间第二百八十三章 上岛第一百九十章 马政札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海外第二百二十八章 何时平盗第三百一十四章 村寨第五百五十章 危机第二百二十一章 厚赏第三百一十一章 马至第四百四十四章 竖旗第五十七章 训诫第三十六章 更好第三百八十三章 冷眼相看第三百八十八章 灯塔第一百零二章 教训第三百五十九章 但请放心第二百五十五章 激动第四百一十六章 世道变了第一百零三章 咎由自取第一百四十七章 上不封顶第二百四十九章 大收获第四百二十六章 未来第二百六十三章 对峙第三百六十章 说过往第五百六十三章 掩护第五百章 弓弦第一百五十九章 疯狂大参第五百二十七章 不满第四百一十三章 是真的第四十九章 威胁第五百一十二章 北方客人第二百九十九章 棍棒说话第二百九十八章 斗争妥协第五百三十七章 信任第三百二十一章 豪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竟夜鏖战第五百五十九章 苍茫第三百九十四章 箭雨横空第三百九十九章 无尽杀戮第三百三十三章 农官第三百零二章 百户官第一百五十六章 志向第三百一十八章 天下的土地第三百五十六章 武夫第五百一十五章 抱养第五百七十七章 再造第四百三十六章 类比第二百三十四章 哨楼第二百二十三 变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