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 野心初显

如何定义一部不俗的电影和一部出色的电影?

每一部电影拍摄出来都拥有其特定的观众群体,拥有其独特的作品属性,比如说爆米花就是要让观众娱乐,喜剧就是要让观众欢笑,惊悚就是要让观众恐惧,只要作品能够达到自身的目的,就可以称之为“不俗”。

以“变形金刚”为例,系列作品简直被影评人骂得狗血淋头、惨不忍睹,但票房却始终居高不下,因为它成功地引爆了观众的肾上腺素,真正将视觉特效的动作爆米花大片属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这个角度来说,“变形金刚”就是不俗的作品。

那么一部不俗的电影要如何才能够被达到“出色”呢?

电影就好像命题作品,每一部作品都有一个核心思想,即使是“屎/尿/屁”的低俗喜剧也不例外,要么是家庭,要么是友情,要么是成长,观影结束之后,这个主题是否讲好了?观众是否看明白了?能否给观众带来一些更多的东西?是否能够折射到观众的生活、乃至社会之中?能否激发起汹涌的反思?这种反思的深度和高度能够到什么样的程度?除了单纯的视觉和听觉体验之外,观众还得到了什么?电影残留在观众脑海里的东西到底能够持续多久?

这就是定义一部出色电影的关键因素。

至于什么样的电影才能被称为经典,那又是另外一个层次了。从不俗到出色,从出色到经典,其中横亘的天堑却不是能够轻易跨过的。

按照罗德里格原本的构思设定,“活埋”拍摄出来的核心思想其实只到蓝礼所说的“第一”就停止了。正如蓝礼所说,如此拍摄出来的作品只不过是一部普通的惊悚悬疑电影而已——如果罗德里格能够成功地完成镜头调度、节奏把控、氛围营造以及情绪铺垫,那么这可以成为一部不俗的惊悚电影,从一众平凡的作品之中脱颖而出。

但,这也就是全部了。

蓝礼刚才所说的“第二”,恰恰就是让“活埋”从不俗跻身出色的关键。

大部分惊悚悬疑电影的致命弱点就在于故事不够饱满,或者说,角色不够饱满,缺少角色与个人资料、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沟通,这也使得电影的惊悚停留在一个浅显的层面,“闪灵”之所以能够成为影史经典就是因为酒店的背景资料、男主角的家庭背景丰富了整个故事,让惊悚的情绪能够在观众心里扎根延伸。

保罗的个人属性可以做到这一点,棺材之外的世界是对剧情的补充,在电影屏幕内外建立起观众感同身受的桥梁,进一步让故事的跌宕起伏能够牵动观众的情绪,使得整个电影变得饱满起来;另外,保罗的社会属性则是对电影核心的升华和提炼,在惊吓之余、在恐惧之下、在观影之后,人们会对保罗的遭遇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

罗德里格的眉头越来越紧锁,思考得越深,惊讶就越汹涌,亢奋就越沸腾!

难以想象,蓝礼根本还没有看到剧本,仅仅只是阅读了工会留下的简单资讯,就能够勾勒出一幅如此恢弘的蓝图,这着实太过不可思议了!当然,罗德里格可以感受地到,蓝礼是从角色角度出发考量的,所有的想法都围绕着保罗展开,在真正的思想高度上,身为导演的角度还是有所不同的,可即使如此,还是太过匪夷所思了!

罗德里格抬起头来,再一次开始打量起蓝礼来。那青春无敌的面容之上却有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眸,深褐色的瞳孔在那一片朦胧的阴影之中绽放出犹如黑洞一般的深邃哑光,就好像抬头仰望星空一般带来深不可测的震撼。

恍惚之间,罗德里格再次感受到了初次见面时的那种惊艳——沧桑而沉稳,内敛而粗粝,眉眼之间的每一个细节都写满了保罗-康罗伊的痕迹,这绝对不是二十岁应有的气质,绝对不是!

“咳咳。”罗德里格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不由轻轻咳嗽了两声,掩饰着自己的狼狈,“……你知道……我是说,你应该知道,如果按照你的解读来演绎,这对演员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对,准确来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我知道。”蓝礼微笑地说道,那轻描淡写、简洁明了的话语却充满了不容辩驳的自信,甚至有些自大狂妄,刹那间迸发出来的尖锐光芒让人无法正视。

选择“活埋”,蓝礼就没有打算打安全牌,和“太平洋战争”不同,“活埋”可以说是一部超出蓝礼现在能力的挑战,这恰恰也是让蓝礼热血沸腾的原因。

演技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可以往前追溯到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时光,经过了漫长的沉淀之后发展到了今天,一般来说人们对演技的认识就是以动作、表情、语言等手段来表演一个角色,这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对演技的基本认知,继而形成了传统的学院派表演方式——又称之为表现派。

所谓的表现派其实不难理解,“表现”指的就是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台词功底等等,演员需要准确地理解情绪、理解角色、理解剧情,然后通过精准的控制和准确的方式,将表演呈现出来。

此类表演方式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言,完完全全考验扎实的基本功,真正诠释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每个演员都必须经过系统的学习、漫长的培训和专业的调教,从形体姿态到仪容仪表,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精心培训。

每一位演员对表演的领悟层次不同,对基本功的练习程度不同,呈现出来的表演以及表演之后留下的韵味都截然不同,真材实料一目了然,尤其是类似于京剧、舞台剧这样的传统表演艺术,同一个角色由不同演员、同一个演员在不同场次的演出,都可以品味出不同的韵味。

蓝礼就是典型的正统学院派出身,在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求学的生涯,他们就在坚持不懈地从基本功开始学起。事实上,得益于重活一世的优势,蓝礼从小时候就开始接受系统的表演教育了,在贵族教育之中,话剧、歌剧和芭蕾之类的表演也是一种高雅艺术,基本功的学习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无比辛苦的,真正地需要用血汗的累积来完成。

所以,蓝礼的基本功十分扎实,丝毫没有偷懒,他就是传统的表现派代表。

除了表现派之外,过去半个世纪时间里,另外一种表演方式强势崛起,甚至逐渐成为了业界主流,这就是方法派演技。

所谓的方法派,简而言之就是讲演员完完全全代入角色的现状,根据角色的情况,代入自身的理解,然后表达出角色的情感。

影史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罗伯特-德尼罗在“出租车司机”里的演出,为了感受出租车司机的真实生活,也为了感受当初剧本创作的时代背景,他在纽约真正地当了三个月出租车司机,真实地感受到了男主角的那种迷茫和癫狂,这是典型地方法派表演,努力将自己融入角色之中,由角色来带动表演,真实地融入到故事里,真实而震撼,张扬而癫狂。

这种表演方式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完完全全忽略现实与虚幻之间的界限,达到忘我境界。希斯-莱杰(heath-ledger)在“黑暗骑士”里饰演的小丑,就达到了这一境界,以至于他始终无法走出来,最终选择了自我了解结束了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对于方法派推崇者来说,他们坚信着,角色的人生千奇百怪,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受到他们的情绪,除非自己也经历过一遍。以“活埋”为例,在方法派看来,他们需要亲身经历狭窄空间之内囚禁的感觉,才能切身地体会到被活埋是什么滋味,仅仅只靠表现派的方式,情绪是准确到位了,但真实感却有所欠缺。

更为重要的是,表现派是坚定不移的学院路线,门槛十分高,不仅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而且还需要专业老师的培训和教学,这就要求演员必须系统地进行学习。但方法派就没有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以自己的理解去体会角色的情感,即使是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也可以成为优秀的演员。

在当代电影产业里,欧洲推崇表现派,他们坚信演技是需要门槛的;美国推崇方法派,好莱坞所代表的电影产业成就了无数草根的明星梦,非专业出身、没有历史底蕴,将机会开放给每一个人。

作为重生人士,蓝礼接受的是学院表现派教育,但他的骨子里却依旧是草根出身的楚嘉树,尤其是两世为人的特殊经历,这让他对于角色的感悟有着独特的触感,所以他一直想要尝试看看方法派表演,甚至于,更进一步地将两种方法融合起来,探索到演技的全新领域之中。

显然,“活埋”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刚才蓝礼所说的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表现派,第二部分则是方法派,换而言之,这就是一次将两种表演方法融合的大胆尝试!

1001 星光闪耀1602 与众不同558 切换视角1212 不老童心1513 综评出炉1462 只言片语1312 场刊出炉1500 电影魅力294 阳光冲浪616 选择不难1256 掌控全场056 附加效应1621 撞墙还击1283 小城戛纳522 一念地狱977 重压来袭1224 举手之劳1111 暗如潮水1266 未雨绸缪1280 心生仰慕1401 唯一方法404 片酬新高924 临终托付874 丧家之犬068 心高气傲1359 穷追不舍1325 八大剧组051 崭露头角555 心浮气躁1198 顶级派对528 鲜明变化1045 票房分红682 揭幕仪式105 真假难辨790 自暴自弃1099 笑容僵硬625 票房号召1716 推上神坛1443 共赏夕阳115 三顾茅庐1558 恭贺新禧904 变数横生179 双星闪耀1619 噩梦重现804 乱象丛生919 赏心悦目170 一鸣惊人1170 借宿生活1336 初涉打鼓969 金人魔咒947 眨眼之间779 记者云集177 祸从口出1424 对话自我1278 放马过来941 全数释放2495 再一道光1037 产业启示403 形象突破886 一缕光芒009 救火队员1118 大汗淋漓1228 全面升级103 身临其境311 无名小卒218 一往无前006 等待通知1463 改弦更张1012 从容不迫1434 细节偏差1292 浅析花瓶488 持续发酵1417 安之若素1431 致命陷阱1303 无处可逃1516 石破天惊581 试探考察128 旁观盛会1448 异变突生811 突变来袭1199 大费周章1264 误打误撞361 一拍两散1570 父亲形象848 参与其中724 清新喜剧1380 铁石心肠1539 接机大队1601 知音相伴776 众星捧月1183 卸下心防1356 全美聚焦1757 作品推荐1656 戏谑资本172 热潮再起398 感同身受1592 种子热门1294 候选筹码1175 心灰意冷237 家庭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