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选郡马

与相府三公子作别后,重润大步跟上来,走到公主另一边挽上她的手,神色中似有许多欢喜。

“承熹,不怕你笑话。我父王此次让我进京,也是为了我的终身大事,说我早就到了选夫婿的年纪了,却至今没个意中人。”重润笑道:“他说这京城青年才俊众多,要我擦亮眼睛好好选一个。”

“嗐,他们做长辈的就是烦。”魏明珠浑不在意摆摆手,口中振振有词:“我也没有意中人呀!缘分到了总会碰上的,这事急不来的。”

承熹听得好笑,魏家女儿百家求。明明明珠自己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丫头,偏偏说起别人来便头头是道的。

重润也知道魏明珠说得行不得,也不理她,自顾自道:“可我想嫁人了呀!”说出这般思嫁的话,魏明珠直听得牙酸,重润却丝毫不觉羞赧,反倒凑到公主另一边问道:“承熹,你可知道这京中哪家有优秀儿郎?”

——哪家有优秀儿郎?

承熹垂眸细思,这可多了去了,世族子弟、朝堂新臣……又如何能数得清?寒门士子得筛去,怕是配不上重润的身份。

想起这些日子,父皇和母后又在盘算着为她二选驸马,她的桌案上又摆了一沓适龄男儿的画像。承熹自然没那心思,可江俨不提娶她,她自己又不好意思提……只好任由父皇母后忙活,等问到自己跟前了,再与他们坦白。

心念一转,想起今日遇到的江家祖父,承熹忍不住心中琢磨:莫不是江俨已经与他家中说了?可他怎么不说要娶自己呢……不过她年前才休了徐肃,这便要另嫁他人了,这也不好,也不知皓儿会不会难过,总得跟他说清楚……父皇母后也不知会不会同意……

她兀自胡思乱想着,双颊飘红,却猛然想到——啊,江俨还没说他有求娶之意呢?

“承熹,你想什么呢?”听到重润问话,承熹连忙收敛心思,只觉自己跟着了魔怔似的,明明每天都与江俨寸步不离,却还总想这些有的没的!

听重润又问了一遍“京中哪家有优秀儿郎”,承熹这才回神,回宫从那些青年才俊的画像中筛去了几个跟重润年纪不合适的,剩下的通通都给了她。

兴许重润是真的恨嫁了,没过两日便给那画像里头的十几位公子通通递了请帖,在她所居的别馆设了赏花宴,同时请了京城许多名门贵女前来赏花作诗曲水流觞,也为求得如意郎君。

也不知是谁听到了风声,说重润郡主这宴名为赏花,实为郡主选婿。

重润郡主是裕亲王嫡女,有一郡为封邑。这般家世富养出来的女儿,眼界学识如何能差?姣好的容貌更是锦上添花。郡主除了性子硬朗一些,不似寻常姑娘,再挑不出别的毛病来。于是有心的公子便接了帖。

当日承熹并未赴宴,前日重润入宫来请她也没应承,一群姑娘擦亮眼睛挑未来夫婿的宴,她去凑什么热闹?

那宴之后连着几日,重润都未进宫。到她再次进宫之时,已经是好几日后了。她面上含笑,满目流光溢彩,一双眼睛极亮,似了却心头一桩大事的模样。

承熹见状,只猜她是已经有了意中人,笑笑也没多问。

只是听人说,当日那赏花宴不欢而散,只因为重润在别馆中养了两只巨大的白犬做宠。听说那犬种叫“萨摩耶”,是重润近来在京城闲逛,从几位胡人手里买来的。

那狗性子欢实,也不认生,不管见了谁都撒丫子往人身上扑,踮着后腿站起来足有大半个人高。直把好些姑娘扑得衣襟散乱,惊声叫着满园子乱跑。

姑娘们平日里养的宠物犬都不过一臂长,小小一只抱在怀里多讨喜。何曾见过这么大的狗?各个吓得花容失色。

重润见了她们这般狼狈的模样,反倒笑得打跌,直言道:“你们怕什么?那狗不咬人的!”却没一人信她。

最后那赏花宴不欢而散,好些世家姑娘连别馆的门都没进就扭头走了,怕是还跟重润郡主生了嫌隙。连几位公子看见那两只比猎犬还高大的狗,也吓得双股战战望风而逃了。

重润也不留他们,低声骂了句“孬种!”

最后留下来的不过寥寥几位,跟旁人比起来算得上勇气过人,慢慢觉出那两只大白狗只是喜欢亲近人,性子倒是软和得很,这才彻底没了顾忌。

只是留下来的几位都受了冷遇,只有相府三公子许清鉴和重润郡主相谈甚欢,似乎早就熟识的模样。

所以这两日,京中好些人都传言重润郡主已经挑好了未来郡马,便是相府三公子了,嗑着瓜子等着看郡主上门提亲的热闹了。

*

相府。

座上的老相爷敛着眉,不置一词。放在桌案上的那一手时不时敲两下桌案,发出“笃笃”的声响,似陷入沉思。

三公子许清鉴得了下人回话说祖父寻他前来,入得书房后撩袍跪下,“祖父,您找我?”

老相爷抬眼看了他许久,只把许清鉴盯得一头雾水,却见祖父眉心突地一皱,不疾不徐问道:“我听闻,从虔城来的那重润郡主,似乎于你有意?”

许清鉴心下一紧,祖父一向是恪守规矩的人,相府家风也是出了名的严苛,听闻此事必定是极生气的。

前几天听人说重润郡主设宴选婿,他无心于此,本是不想去的。只是递进府的那请帖却在末尾留了“道口烤鸡”四个小字,笔力精湛气象浑厚,只有转角勾提时能看出女子的灵动来。

许清鉴见了心中一动——“道口烤鸡”,那日他给那位女扮男装的姑娘便说过这道口烤鸡的。

初初来京、性子有些野不似一般姑娘,重润郡主这两点也与那姑娘对得上号,莫非……那日的姑娘就是郡主?

直到当日别馆入宴后,许清鉴这才确定了自己猜测,也是此时才真正知道重润的郡主身份。先前本觉得京城这么大,难有相见的机会了,此时蓦地柳暗花明,一时欢畅便有些忘形,与她相谈甚欢,倒忘了顾及旁人。

只是那日宴上郡主邀了许多世家公子或朝臣新贵,各个都是淑质英才,自己只在翰林院任了个闲职,便连父亲都常常告诫自己:若是没有这相府公子的身份,你什么都不是。郡主又哪里能看得上自己?

些许苦涩漫上心头,许清鉴正了容色沉声答:“坊间传闻,不过是捕风捉影。祖父放心,孙儿不是那般不知轻重的人。”

老相爷又盯着他看了一会儿,似心中一番思量,这才缓声吩咐道:“裕亲王乃外放藩王,为圣上所忌惮。重润郡主乃裕亲王嫡女,你万不可与她走得过近。”

轻吸口气,许清鉴点点头应下:“孙儿明白。”

那般明媚爽朗又有趣的姑娘,今后再不能与她见面了。失落难过不舍一齐齐漫上心头,这情绪来得莫名其妙,许清鉴也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对一位只见过两面的姑娘产生这般情思。

正当此时,却听祖父又道:“却也无须刻意疏远。”

“……孙儿不明白。”许清鉴不由颦了眉尖,他身为相府之子与亲王嫡女自然不该行从过甚。只是祖父却为何要他“不要刻意疏远”呢?特意如此交待又是为何呢?

老相爷微微一笑,神色讳莫如深,“你无须明白。照祖父的话做便是。”

许清鉴点点头,恭顺应道:“孙儿知晓。”

相爷不再多言,叫他离开了。

*

光禄寺少卿府邸。

光禄寺少卿前几日新上任,从五品詹事左谕德连升三品,跳到了光禄寺少卿的位置,不知得了多少人红眼。其府邸未换,只是门前匾额却已不是从前了。

此时主厅里头坐着四五个人,若是有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几位都是妥妥的太♂子♂党。寒门出身,有幸得太子青眼,如今才能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自然感念至深。

因太子久居钟粹宫,宫中不便议事,每每有要事相商时,承昭便趁夜微服出宫与新臣议事。

一位官员拧着眉头沉声说道:“裕亲王这些年在东南,每年征募府兵,已超了亲王例制,似是仍有不轨之心。如今重润郡主与相府三公子互生情意,微臣觉得大有不妥。”

“微臣却觉倒也无妨。”另一位年轻官员轻笑着接口:“相爷膝下三位嫡公子,其孙儿一辈共十三位。其中一半入了朝堂,各有一番作为。”

“只是这三公子许清鉴为人淡泊,无心官场,堂堂相府公子只入了翰林做起了闲官,从来不受相爷器重。重润郡主若与他结亲,未必能从三公子那里得到什么。”

见旁边有人要驳斥,他摆摆手示意自己还没说完,接着道:“更何况如今相爷已逾古稀之年,去年咱不还见他一个趔趄跌下那汉白玉阶、回府修养了大半月吗?相爷老态龙钟,思路迟钝,这两年在朝事上的精妙见解也越来越少。”轻嘲了一声:“呵,在朝中再留个一两年便到头了。”

“再者说,郡主若嫁给三公子,三公子即为郡马,按例是要随郡主回其属地的,又如何能与相府联络?若郡主此行果真为选婿而来,能配得上她的身份的也必定是重臣之子。”见众人都陷入沉思,又道:“重润郡主与相府三公子,身份倒也合适。三公子无心入仕,胸无大志,做这郡马再合适不过。”

“而等郡主回了虔城禀明父亲,再着人来京议这门亲事,三媒六聘来来回回备全了,怎么说也是明年的事了。”

承昭太子听了,觉得言之有理,此事遂不再议。

只是他们都以为重润郡主想与相府结成姻亲是想为她父王借势,却都考虑得太长远了。

重润从没想与相府结亲,只需利用三公子给他的祖父——许相爷传个话。

*

那日赏花宴上,重润似乎挑中了几个看得上眼的。只是到底中意哪个,却还拿不定主意,今日便又请了承熹和魏明珠来一起商量。

清风楼的雅间内,黄花梨木双拼月牙桌一头坐着公主明珠和重润三人,重润平日一身骑装,跟那俊俏男儿也别无二致。今日却特地换上了一身挂袖双结海棠红裙,虽这垂落脚踝的宽阔裙摆穿得她不自在极了,却是极美,一身海棠红更衬得她肌肤莹白如玉。

承熹这里坐在一旁看她,只见她修了眉画了淡妆,侧脸线条精致,璀璨的银珠花钿垂落眉间,美得惊人。那串金铃仍系在她莹白皓腕上,十分灵动。

连承熹不由多看了几眼,更别提对面的三公子许清鉴了,直垂了眼不敢再看。三公子坐在月牙桌另一头,双手放在膝上正襟危坐,十分紧张的模样。

重润看得好笑,笑眯眯出言道:“咱俩头一次相遇便相谈甚欢,那日赏花宴上再见,重润觉得与三公子甚是投缘。”

许清鉴面上一红,这话委实不知道该不该答,只好点点头没作声。

却听重润又得寸进尺道:“三公子丰神玉朗,雅人深致,想来这京城贵女许多都对你心生倾慕。那日赏花宴时,我见好几个姑娘都上前与你说话,说实话,我心底有些恼。”她慢悠悠道:“我想了两日才明白,自己到底恼什么。”

三公子本就面皮薄,听得此话先是一怔,随即白得剔透的脸涨得通红,想要解释两句又碍于二人身份不当,却又不想看她真的恼了自己,一时只觉手足无措。

重润笑得明艳,双臂贴上月牙桌,离他近了一些问他:“你可有意中人?”

许清鉴猛地抬头,坐在他对面的重润笑盈盈地看着他,又放缓了声音问了一遍:“你可有意中人?”

许清鉴怔怔摇了摇头,瞥到一旁的公主和魏家小姐神情惊讶,只觉尴尬得要命,恨不得落荒而逃。

可先前压制在心底的那两分旖旎情思噌噌冒头,他又不想离开,只能忍着对面两人的目光,简直如坐针毡。

见他神情慌乱却不答话,重润也丝毫不觉气馁,“我想了两日,觉得自己是极喜欢三公子的。不知三公子意下如何?”

许清鉴倒抽一口凉气,他自小熟读诗书,平时身边友人也都是光风霁月之辈,往常遇到的女子更是娇滴滴的姑娘,哪有重润这么言行无忌的?

他心中的好感才冒头,对方却已经“极喜欢”了?他家中也有好几个堂妹,哪一个芳心暗许之时不是患得患失的?再看郡主这般游刃有余,又哪里是极喜欢的模样?

何况这才第三回见面,郡主便如此说法,未免有些唐突轻浮。

只是看她神色,却又不像是刻意轻浮,只是言行无忌罢了。许清鉴心中无奈,她这般率真的性子虽和别的姑娘都不一样,却极合自己心意。见她兴致正好,也舍不得对她冷脸,只好温声避重就轻答:“不敢当得郡主厚爱。”

偏偏重润不知为何,见他尴尬得要命,反倒越说越肆无忌惮,丝毫不顾忌旁边还坐着公主和明珠两人,“重润心慕三公子,三公子于我无意?”

连公主和魏明珠一旁听着都觉脸热。却也不知怎的,那三公子似生了根似的坐在椅上,明明僵得跟个木头一样了,却偏偏忍着不离开,反倒慢慢地摇了摇头。

那便是有意

——好嘛,承熹算是看明白了,这两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承熹一向识趣,此时人家都说到私密话了如何还能坐得住?当即起了身把魏明珠也从椅子上拉起来,扯着她出了雅间,还体贴地关上了房门。

魏明珠眼珠子瞪得老大,压低声音不忿道:“她在里头不知廉耻地调戏情郎,居然得咱们给她腾地儿?”

吧啦吧啦一串“放浪形骸伤风败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待到再想不出词了,这才停下。

承熹笑:“各人性格不同而已。”其实她能看出相府三公子对重润已经生了情意,这才忍了她的言语无忌。

其实,她心中是有欣羡的,重润虽说言行无忌,却也坦诚,心动便是心动,喜欢便是喜欢。而她自己呢?憋了许多年都说不出一句喜欢,愣是与江俨错过了这么多年。

重润却能坦坦荡荡说出来给人听。她方才坐在一旁听着看着,只觉恍惚,心里头竟有些羡慕这般坦荡的姑娘。

如果,能对江俨说些什么……就好了……

两刻钟过去,两人还在里头说话,也不知说些什么。明珠好奇得不行,恨不得趴在雅间门上去听人家墙角。路过的客人忍不住侧目,公主窘迫得不行,扯了她换了个雅间去等。

*

公主和魏家小姐都识趣地走了,雅间里头独独留下了重润郡主坐在对面,相府三公子许清鉴更紧张了。

见桌上有套上好的紫砂茶具,忙起身敛袖取了两个茶杯烫过,倒了杯茶,双手奉到重润郡主面前,紧张道:“郡、郡主请用。”

重润郡主忍不住发笑,“三公子今日气色不错,比前两回更显俊逸了。”

三公子紧张地笑了笑,觉得自己笑得干巴巴的,磕磕巴巴补了一句:“郡主……每日气色都很好。”

重润不由笑出了声,她生在江南,便是在那般民风温软之地活了这二十年,也是头一次见这般温吞的世家公子。原来那日初见时的风流倜傥言行自若都是装出来的,她今日换了女装,对方便羞赧了。

笑过却觉他这般局促模样很是真诚,便直勾勾地盯着他瞧了个仔细。

峨冠博带,手中折扇的玉柄都不如他十指莹润,颇有些书卷气。书馨墨香中养出来的公子呵,濯濯如春月柳,轩轩如朝霞举。才加冠不久,涉世未深,还改不过少年心性,又如何识得人心险恶与世俗争斗?

虽温文尔雅,却也愚钝得很。

重润轻吸口气,突然有些不忍心与他说那些诡谲争斗了。

……可眼下,相府是她必须为父王争取的助力。念及此处,眸底的不舍与难过通通淡去,只剩下满心的冷硬。

聊了一会闲话,听到雅间外的两人离去的脚步,重润又起身站在门前等了一会儿,从透光的纸绢窗格中看着那两人进了隔间,微微一笑放下心来。

密探曾报过:承熹公主一向懂事明礼。她便猜测公主是绝对做不出听人墙角这般不妥之举的,如今看来果然不虚。

许清鉴见她贴在雕花窗格上看,看得不明所以,“郡主这是作何?”

重润郡主折身回来,把椅子挪了挪,离他坐得极近,面上笑眯眯,轻声道:“想与你,说些私密的话。”

相府公子咽了口唾沫,慢慢红了脸,盯着重润郡主欲言又止,自小见惯的都是礼教维娴的大家闺秀,家中的女眷也各个优雅知礼,头一次见到这般……不知羞的姑娘……

可他只觉得面前姑娘脸上的笑太美了,直看得自己心防失守,先前被刻意压制的好感噌噌暴涨,顺了自己的心意慢吞吞道:“结识不久……就说些私密话……似乎有些不妥……”

极慢地点点头,轻声说:“但……也无妨……”

重润郡主噗嗤一笑,忍不住伸出手指戳了戳他白里透红的面颊,谁说私密话就只能是男女情话了?

三公子傻愣愣地看着她动作,抿着唇不敢言语。仿佛对面坐了个吃人的妖精,诱得他内心蠢蠢欲动。

想起接下来要说的话,重润一点点敛起笑意,面色严肃,眼底如浓墨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想起接下来要说的话,重润一点点敛起笑意,面色严肃,眼底如浓墨一般深沉,不疾不徐淡声道:“我接下来要说的,与你相府未来数十载尊荣有关,三公子可要听好了……”

随着她娓娓道来,三公子似整个人被钉死在椅上一般不能动弹,脸上的羞赧也慢慢僵住了。

*

公主和明珠在隔壁雅间玩了一会儿叶子牌,只是两人玩也没什么意思。魏明珠等得百无聊赖,烦躁地扯起公主,“管她作甚!她在里头会情郎,我们还得给她守着门?这是什么道理?”

承熹正要说话,却听隔壁那雅间的门“砰”一声打开了。明珠也是一怔,听着动静不对,连忙出门奔出去看,脸上好奇之色愈深,一副要看好戏的模样。

便听重润扬声喝了一声“站住”,似又说了一句什么,只是承熹却没能听清她说的是什么。

只见相府三公子许清鉴面色涨红、跌跌撞撞从隔壁雅间跑出来,神色惊惶不看前路,仿佛身后有豺狼虎豹逼得自己落荒而逃。出门时还被寸高的门槛绊了一跤,差点摔倒在明珠身上。

承熹拉着明珠往后疾退了两步,

三公子这才看清了眼前人是承熹公主,猛地打了个哆嗦,竟吓得后退了半步,似是看到了什么极为可怖的东西。

承熹见他神色不对,颦眉问他:“怎的如此慌张?”

许清鉴支支吾吾说不出话,低着头告了声罪,便匆匆离去了。

魏明珠看着相府三公子匆匆走远的背影,迟疑了一会儿,慢慢地红了脸。凑在公主耳边,压低了声音悄悄说:“承熹,你看他面色涨红,连脚步都不稳当了……他不会被下药了吧……”

“什么?”承熹听得一头雾水——下药?下什么药?

明珠“哎呀”了一声,双手捂着脸小声道:“就是话本子里……那种……那种药……”

“……什么?”承熹仍是不明所以。

魏明珠捂着脸小声絮叨:“就是据说吃了就欲♂火焚身的那种……春♂药……哎哎别打别打,我就随便瞟了一眼……我没看那话本子……我没看完,我说真的……”

重润郡主出来的时候神清气爽,衣服整整齐齐的,面上的笑却掩也掩不住,连声骂了好几声“呆子”,似有女儿娇嗔之意。

“放浪形骸!”,魏明珠心中暗骂了一句,眼中却没忍住心事,好奇极了:方才重润到底跟三公子说什么了?

重润刚坐下没多久,只听“笃笃笃”又有人叩响了雅间门上木格,重润笑笑,起身又去旁边的雅间会客了。

赏花宴那日人多眼杂,重润怕惹人怀疑,便把该说的话都留到了今日。如今在承熹公主眼皮子底下与多位世家公子相谈,任谁也不能对她有所怀疑。

魏明珠瞪大了眼,从那门缝瞅了一眼,见来人是兵部侍郎长子,表情惊异说话都结巴了:“还不止一个!她、她、她……她来京城是选妃的吗!”

反反复复,不到两个时辰足足来了五位。想来重润与几位公子都约在了不同时辰,前后错开了一刻钟。若真是一水的五位俊秀男儿坐在她面前,任她挑拣,那还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女儿家这做派……确实放浪了些。只是重润毕竟不是自家人,承熹虽是她的表姐,却才刚认识不久,也不好说她。又看重润面上笑盈盈的,想来心中已有了成算。

这日陆续来的五位公子中,头一个是相府三公子,后头的四个有兵部侍郎长子、鸿胪寺卿孙儿、光禄寺卿的长子,还有忠义侯府嫡次子。

都是世家出身,学识修养自是不必说。只是其中两位公子的相貌委实差了些,连五官端正都够不上,就连公主这样一向看重内在的,也忍不住忧心他俩未来孩儿的相貌。

如此一来,连承熹都有些好奇了——也不知重润给自己挑未来郡马,到底是看重什么呢?

没过几日,鸿胪寺卿的孙儿和忠义公府嫡次子便跟在了重润身后,日日游玩赏景寸步不离,做起了护花使者。

至于剩下三位,想来是被重润的做派吓到了。连先前与重润相谈甚欢的相府三公子许清鉴,这几日也再未出现在重润面前。

只是如此一来,这京城游玩三人行算是打住于此了。毕竟先前她们三个姑娘,做了男子装扮带上护卫上街去玩也算合宜,如今重润后头都跟了两个心仪她的男儿,这要是还走在一块儿,怕是得惹人非议。

作者有话说:

1.重润不是花痴,请来的五个人都是两朝老臣家的年轻公子,猜猜她说了什么让相府三公子那么害怕?

2.重润确实是反派,大反派的先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