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日月经天

电话是池文青打的,她让何晓筝不要在坡下逗留太久,天黑之前必须回去。何晓筝手里拿着骨头说,这就回去。

池文青放下电话,看到驼皮时,表现得极为淡然,她知道驼皮是萧家祖传之物。萧家祖父原本有八个儿子,七个死于这种涉猎,仅剩下幼子萧明恒,至今还下落不明。

“十五年前,我爸抱格格回来后,就把驼皮交给了我,叫我好好照顾格格。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向您打听过驼皮……可现在……格格走了……走得支离破碎……”萧错说到这,嗓子发哽,但他还是坚持着说下去,“池姨,您知道十五年前,我爸出的是什么事吗?”

池文青听到萧错问起十五年前的事,身体一颤,但还是强装淡定,说:“我不知道。”

“那您怎么知道我爸有危险,还叫何叔去救他?”

“你爸失踪前的一个晚上,打电话给我,说他要出事,求我照顾你……我当时有点害怕,急忙告诉你何叔,可他根本不信,我一急,才用枪指着他的脑袋,威胁他……”

“我爸确实出事了,他抱回格格时,受的是枪伤。我研究过子弹,出自一把古枪。”萧错拿出弹头,交给池文青看。池文青看着那古怪的弹头,不觉问了句:“古枪?没听说你爸有收藏古枪的朋友。”

“我想,只要能把十五年前所发生的事情弄清楚了,我爸的失踪,格格的身世,格格的死亡原因,还有那个凶手,就会一目了然。池姨,我必须解开这张驼皮。我要找的不是宝藏,是我爸和格格。”

池文青已经觉察出格格死亡的严重性,她看着萧明恒的办公桌,眼睛一动不动,脑中立刻闪现出几十年前,萧明恒拿着驼皮来找她的情形。良久……她突然动了,并坚定地说了句:“不是你,是我们,这将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池文青的决定,无疑是给了萧错一个撬地球的支点。但池文青很快就给萧错泼下一盆冷水:“很多年来,驼皮就像一个天结,没办法解开。”

萧错急忙把两块驼皮放在桌上,拼上连接口,跟池文青说:“这就是变化,这就是进步,为什么这张驼皮能迷惑住几代人,原因就出在这里:我们拿的驼皮,是残卷。”

“残卷?这样难度岂不是更大?”

萧错拿出青花瓷片,放在桌上,说:“只要知道是残卷,那我们就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去寻找其他分卷,这是必行之策。尽管驼皮目前还不能告诉我们什么,但这个瓷片能说明很多事情。”

池文青看着瓷片,很尴尬地说:“我对古瓷懂得不多,这瓷片是……”

“五年前,狄康在鬼街口查到一批货,其中有个弯月梅纹青花瓶。当初,狄康怀疑是元青花,送到文物局叫我掌眼。我乍看也没瞧明白那瓶子,只能看出新老,断不了代,就因胎质不符给否了。可格格却摸出是宋辽金元时期,北方磁州窑系所为。”

“青花瓷是瓷器,格格怎么能摸得出来?”

“磁州窑不是一个窑口,而是一个窑系,是北方土地上,所有烧造民间用瓷的窑口的统称。磁州窑把百姓看做上帝,无拘无束,天马行空你喜欢什么,工匠就给你烧什么。玩瓷的都知道有这么句话:只要觉得东西真,又弄不明白的,往磁州窑那一扔,准没错。但我想,格格绝不会是因为没摸明白,而是她摸出了门道。”

“什么门道?”

“格格摸出了化妆土。”

“化妆土?”

“只有磁州窑才用化妆土,因为磁州窑的胎体,使用的是当地一种比较特殊的高岭土,由于土质结构较疏松、淘炼不细、颗粒粗等原因,永远也烧不出景德镇影青瓷那样洁白如玉的胎来。为了弥补这种不足,磁州窑发明了一种工艺——化妆土。在化妆土上刻画后,再施釉,在烧制过程中,会因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化妆土外的釉层表面产生裂隙,出现脱釉现象。”

“磁州窑是民窑,怎么能烧制贵族瓷器?”

“正因为磁州窑是民窑,所以它没有拘束,想怎么烧,就怎么烧,粗大,直爽,符合蒙古人的性格。官窑要定很多规矩,瓷器要经过审批,不合格的瓷器,通通砸掉。而蒙古贵族尚蓝尚白,青花瓷以蓝白装饰,是冷色中最冷的颜色。宋朝汉人一见到它,就立刻会联想到死、葬礼和鬼神。这么丧气的东西,肯定一出来就得给砸了。”

“你是说,早期的青花瓷出自磁州窑。”

“青花的创烧,有宋代创烧说,有唐代创烧说,但从胎质上看,地点都不是景德镇。格格说那个弯月梅纹青花瓷是磁州窑,凭的是化妆土,但我一直没弄明白,格格怎么断定是宋辽金元时期的重器。我当时正跟领导闹辞职,也没去细问这事。现在想问,格格却不在了。”

“弯月梅纹?”池文青反复低语,在房间来回转悠,突然回身跟萧错说,“格格能断代,并说是重器,凭的是弯月梅纹,凭的是一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的黄金搭档——铁木真和木华黎。”

“铁木真和木华黎?”

“《元史?木华黎传》有载:1217年8月,成吉思汗采用汉人的官号,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都行省承制行事,赐誓券、黄金印,并说:子孙传国,世世不绝。为了树立木华黎的威望,成吉思汗还赐给了木华黎一样最重要的东西——九游白纛[dào]大旗。并向诸将下手谕:‘木华黎建此旗以出号令,如朕亲临也。’从此,征伐金朝之事宜就正式移交给木华黎,成吉思汗自己则准备西征。金朝的人,也因此称木华黎为:权皂帝,也就是代理皇帝。”

“木华黎一生勇猛善战,得此爵位,也是理所应该。”

“现在要注意,木华黎的这杆旗帜。两旗名同,而形不同,木华黎的九游白纛大旗其形制如《蒙鞑备录?军装器械》所记:今国王止建一白旗,九尾,‘中有黑月’,出师张之。‘国王’指的是木华黎‘中有黑月’就是那面九游白纛大旗。”

“九游白纛大旗和弯月梅花纹有什么关系吗?”

“铁木真和木华黎戎马一生,每年、每月,甚至每天都在战斗。在他们每次出征前,萨满都要举行盛大而神圣的占卜、祈福礼仪,同时陈设出大量与黄金同价、萨满祭祀所独有的圣物——青花瓷。”

“您是说,其中就出现了弯月梅纹青花瓷?”

“是的,木华黎身为国王,专责金朝,手下强兵悍将如云,但始终都没有割据一方,背叛成吉思汗。所以,萨满用盛开的梅花,表现成吉思汗和木华黎所具有的英雄气概和君子美德,以及他们的光明磊落,辉映日月。另外,蒙古人认为太阳是月亮的母亲,月亮的光辉来自太阳。也就是说,木华黎的权利,来自成吉思汗。木华黎一生历史纪年复杂,宋、金、夏、蒙古、西辽、大理等并存。所以,格格才能断定弯月梅纹瓶是宋辽金元时期的重器。”

萧错听后,心里怦怦乱跳,脑子突然开窍,急忙接上话茬:“宋末因战乱北方大量移民迁去南方,北方窑工们为求发展也大批南迁,这种北方磁州窑系青花瓷,入元后似乎就停烧了。所以,格格才能断得那么准。但这种在萨满仪式上用的弯月梅纹瓶,属于圣物,传世品更是极少。我们都知道,萨满仪式上的青花瓷,会有使用痕迹。而当初格格摸的那个瓶子,我记得很清楚,并没有使用痕迹。”

“那个瓶子现在在哪儿?”

“查出来后,就被博物馆收藏了。”

“那我们现在就等于没有证据?”

“我有。”萧错恭恭敬敬将瓷片递给池文青,说,“这是我从许胡子家里掏出来的,出手的人曾经告诉过他,是在红丹河附近捡的。这瓷片花纹和胎质,和格格五年前摸过的那个弯月梅纹青花瓶一样。很明显,这个瓷片和那个弯月梅纹青花瓶,是一对。”

“一对?”

“是的,我仔细看过了,瓷片没有使用痕迹,有土锈,土锈污垢发红,带着紫红色砂砾泥,是生坑出土器。根据您的说法,弯月梅纹应该说是青花瓷的精品大器。蒙古贵族一直有将瓷器和樟脑、黄金、白银、麝香、琥珀等珍奇物大量囤积居奇,甚至窖藏起来的习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大批元青花瓷在内蒙出现,恐与此不无关系。现在,这个瓷片的出现,就说明红丹河附近,存在宝藏。”

池文青脸上立刻蒙上了雕塑般的表情,她很严肃地对萧错说:“这不可能,我们不是住在加勒比海盗的遗址上,随便往下一挖都是宝藏。十几年前,我和你爸走遍了红丹河,我们的考察日记,可以证明,红丹河附近除了水多,就是老鼠多,多得能吃人……”

第5章 驼皮秘史第35章 活者萨满第18章 冰种凤凰第81章 滴水穿石第32章 悬天命案第63章 雪鸮逐魂第38章 以命抵命第6章 暗夜留香第55章 一尸三命第69章 潭口脱险第32章 悬天命案第34章 目击证人第65章 血口遇险第37章 谁是真凶第89章 生殉死葬第52章 颅骨事件第56章 无名女尸第57章 雌雄为匙第15章 阴阳密匙第87章 盲画拼图第23章 古瓷旧片第16章 槐尸疑云第53章 一场误会第77章 相窥互探第25章 神秘血婴第90章 悬疑再现第42章 细问端倪第40章 导盲示范第7章 鬼街瞎祖第18章 冰种凤凰第15章 阴阳密匙第77章 相窥互探第47章 潜室悬壁第46章 夜探萧家第2章 鬼街魅影第6章 暗夜留香第61章 食尸之鼠第21章 出师不利第37章 谁是真凶第68章 危急时刻第1章 葬玉琀蝉第55章 一尸三命第35章 活者萨满第66章 深陷泥潭第53章 一场误会第30章 死亡时间第25章 神秘血婴第83章 沉冤昭雪第42章 细问端倪第24章 诡雾惨祸第6章 暗夜留香第82章 飞来横祸第2章 鬼街魅影第35章 活者萨满第54章 案情分析第87章 盲画拼图第33章 死亡过程第72章 萨满图腾第80章 石头杀手第15章 阴阳密匙第71章 鸮来鼠散第89章 生殉死葬第73章 失魂之眼第46章 夜探萧家第21章 出师不利第81章 滴水穿石第56章 无名女尸第50章 左旋膛线第5章 驼皮秘史第78章 尸骨身份第79章 祸起水藻第71章 鸮来鼠散第6章 暗夜留香第10章 导盲灵犬第1章 葬玉琀蝉第40章 导盲示范第5章 驼皮秘史第75章 水下迷藏第30章 死亡时间第32章 悬天命案第8章 暗藏玄机第63章 雪鸮逐魂第44章 奋力反抗第45章 血色婚礼第6章 暗夜留香第89章 生殉死葬第24章 诡雾惨祸第63章 雪鸮逐魂第54章 案情分析第11章 尸血胎沁第58章 再勘现场第31章 致死原因第59章 露天葬区第82章 飞来横祸第22章 胡子被套第3章 骇夜惊魂第15章 阴阳密匙第17章 故布疑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