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包含七个基本要素:党的领导、国情基础、基本路线、根本任务、总体布局、价值取向、奋斗目标。

党的领导,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巨大政治优势,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越来越先进的成熟政党,是一个具有卓越超凡执政能力的政党;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国情基础,即“立足基本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的道路,而不是别的国家的道路,必须适合中国国情。首先,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其次,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国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实际。

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曾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重申“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并且强调“必须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发展生产力。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消灭贫穷,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总体布局,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面伟大的事业,为此就需要有一个总体布局,以便全面谋划、统筹兼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全方面的,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

价值取向,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的价值原则。共同富裕是邓小平视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党的十八大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界定中,目的就是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价值取向既有现实的针对性又有深刻的理论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奋斗目标,即“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总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体表现为经济上富强、政治上民主、精神上文明、社会上和谐,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全面而伟大的复兴。这些目标体现了现代化文明的普遍性,但更为重要的是体现了中国的特殊性。富强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民主

是社会主义的全体人民的真正当家作主,文明是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

(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途径,它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起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道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交错反复、曲折前行,是历史发展的常态,也是道路发展的常态。经过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坚定信心和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准备,充分认识事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善于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

道路的拓展需要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我们的事业是亿万人民的事业,我们所开创的道路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道路。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国内社会思想意识多样、多元、多变特征更加凸显,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干扰和考验。这更加需要我们在走什么样的道路这个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坚持正确方向,保持坚定立场,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凝聚社会共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本章完)

四、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二、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四、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一、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四、大学生党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三、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二、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原则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一、“第五个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意义重大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四、自觉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一、伟大复兴是最美中国梦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全面深化改革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三、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十六章 四个全面: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_三、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五、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二、党的纪律是党的事业胜利的重要保证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第八章 从严治吏:建设一支宏大高素质干部队伍_二、新时期好干部的新标准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二、质量是发展党员工作的生命线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一、党的先锋队性质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第三章 固本浚源: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_三、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二、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六、激发正能量,共筑中国梦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十四章 依法治国:新常态下的大国法治_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十二章 关键抉择:全面深化改革_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长期坚持的宝贵经验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基础第五章 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_三、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五、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第十章 复兴圆梦:中华民族的最美中国梦_五、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第二章 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_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三、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第一章 坚定信念:肩负起大学生党员的历史使命_三、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重视青年工作第七章 基础工程:全面加强党员队伍建设_一、党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