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三个问题

中东的石油对大英帝国极为重要,艾德礼首相关注也是理所应当,如果能够让苏联保证伊朗的安全,对于目前的大英帝国当然是有利的。

如果苏联平静下来,英国就没有理由向美国求助,最后一步一步拱手让出在中东的利益。这一点艾伦威尔逊完全可以理解,至于土耳其的问题,考虑到苏联和土耳其的世仇关系,两国的关系注定不可能太好。

而且苏联的作风也可以从侧面证明这一点,就算是拿到土耳其一个军事基地,也不可能让土耳其导向苏联,归根究底一个基地根本不够。

很多人其实夸大了单独军事基地的作用,后世的埃苏丹在土耳其国内存在美军军事基地的情况下,一样把美国弄的极为恼火,这就说明单独的军事基地影响力有限。

至于日本和德国,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日本是被美国捏的死死的,归根究底是以东京为核心的本州岛,存在很多美国军事基地。根本不是冲绳的问题,如果美国仅仅在冲绳存在军事基地,日本人的狗链子早就撑开了。

这一点可以通过德国的例子证明,联邦德国是英美法三国占领区合并出来的。北约很多国家都在德国有驻军,这种情况下德国是无法真正独立的。

广场协议主要对准的国家其实是两个,其中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就是德国。正常来说,德国应该和日本一样,从此一蹶不振。但是苏联的崩盘救了德国!

苏联崩盘让出了东欧市场,也给了德国拿回自主权的机会,苏联驻军撤离民主德国,整个民主德国的领土内就再也没有外国驻军,德国抓住机会不顾民主德国的经济条件差迁都柏林,从此之后德国国家的中枢,远离西部国外驻军的钳制。

从那个时候开始德国和日本就完全不同了,德国一跃成为欧盟的核心,日本还是被美国抓在手中的玩物。如果看德国国外驻军的分布图就能发现,原来的民主德国境内没有外国军事基地。

苏联出现问题的时候,英法其实发现了德国重新拿回自主权的可能,几乎是拿着钞票上门请求苏联,经济出现问题了没有关系,英法两国愿意拿钱帮助苏联渡过难关,可到底也没有拦住要自杀的戈地图。

英法在几十年后想要挽救苏联,和二战刚结束防备美国的心是一样的。苏联固然是敌人,美国也绝对不是什么好朋友,一旦敌人消失了,所谓亲密的盟友只会骑在自己脑袋上喂屎。

苏联崩盘之后,英法在美国眼中的地位是下降而不是上升,英国很快就遭到了美国的金融攻击,法国更是被列为苏联之后的第二个竞争对手。

眼看着就要对法国做点什么,世纪交替的那几年,法国人的日子其实是挺难的。

现在眼前的事情是,艾德礼首相和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认为前首相丘吉尔和前外交大臣罗伯特艾登,并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相反却出卖了东欧还没换回来回报。

就在房间当中一直讨论,如何把奥地利拿回来,怎么向苏联施压,两人相信美国也不会对苏联的所作所为满意的。

不过这也不一定,艾伦威尔逊在波茨坦已经看出来了,杜鲁门的水平其实比较一般。之所以看起来比丘吉尔有更多的主动性,完全是因为美国的国力给撑起来的。

如果杜鲁门做现在英国的首相,说不定直接就被斯大林玩弄于鼓掌之间,还不如丘吉尔,丘吉尔还能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作为暗箱操作的直接执行者,艾伦威尔逊有幸的得知新首相和新外交大臣对波茨坦会议的期待,既想办法联合美国拿回来奥地利,确保伊朗免收苏联的安全威胁。必要的时候可以在达达尼尔海峡通行权上做出让步。

归根究底,刚刚指责完保守党出卖东欧的艾德礼首相,还是需要暗箱操作保证大英帝国的利益,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

艾伦威尔逊当然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赴汤蹈火,比起土耳其他同样也认为伊朗更加重要,至于奥地利问题,不把奥地利恢复原状,估计波茨坦会议不会结束。

两任首相看待问题的事情不同,这也是十分正常的,哪怕就是一个人也有精分的时候,德国进攻法国之前,丘吉尔还想一旦苏德开战,德国要是不顺利,英国应该协助德国。

德国先进攻了法国,丘吉尔只能昧着帝国主义良心卖血援助苏联。

因为新首相的空降,波茨坦会议又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在接下来的几天影响会显露出来。

其实实话实说,波茨坦会议已经比历史上进展快的多了,这就是暗箱操作的必要性体现。

得到了新任务的艾伦威尔逊,跟在外交部秘书亚历山大卡多根走出了首相房间。

“你觉得我们的新首相和丘吉尔先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亚历山大卡多根开口询问。

“对日作战如果是丘吉尔先生做首相的话,还有理论上的可能。至于艾德礼首相,根本就没有理论,我们绝对不会加入进去。”艾伦威尔逊沉默了一下回答道,“新首相明显比丘吉尔先生更加注重资深问题,不知道以后英属印度会不会出现波折。”

“这也是爱德华爵士所担心的!”亚历山大卡多根叹了一口气道,“丘吉尔先生在英属印度的问题上,可能会更加符合我们的期待。”

也仅仅是可能罢了!艾伦威尔逊心中暗道,只能继续准备和福尔采娃见面了。

说实话他根本不想继续出卖利益了,之前操作了一下难民问题,增强苏联本来不利的地缘劣势,南斯拉夫已经大概率会因为国外大批反对派导向苏联,他认为这就可以了。

如果苏联在得到出入黑海的控制权,会不会变得更难对付?只能祈祷苏联对日作战顺利,从日本得到了良港,把注意力从欧洲移开。归根究底,还是没想到弄出来难民问题最后搞得这么大,被苏联抓到了把柄。

奥地利、土耳其和伊朗,是艾伦威尔逊本次暗箱操作的主要功课,和之前不同的是,他不准备让福尔采娃顺利占便宜了,毛妹也不行。

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组内阁第1719章 勾心斗角第二百六十八章 进展神速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间谍交换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1606章 灵活的沙特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1550章 两伊战争第1709章 欧美贸易战第1609章 化学武器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伦第1732章 杀狗过年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个好地方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对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国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业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国客人第八十九章 这一次卖谁?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发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义的印度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怂恿印度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贝利亚第七百三十二章 亲自微操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时刻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阴谋第1658章 见好就收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亲切友好的谈判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第八百三十三章 马来亚二五计划第二百四十八章 价值连城的资料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礼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发的可疑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国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苏联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1680章 收买驻军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国白银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1568章 狗大户的需求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则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亿英镑第三百七十一章 从电影市场开始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军的未来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牺牲一下美国第1620章 英国的担忧第1702章 契丹人太想进步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间谍交换第五百四十六章 飓风行动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六百零七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一百三十七章 烟草利益分配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军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九百零九章 导弹竞赛第1761章 逼宫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尔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头烂额第五百五十四章 军方和白厅第四百九十九章 国际局势第七百五十七章 为法国指明路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台风第七十章 汉堡第一百四十八章 欧洲要团结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六百八十五章 启程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第五百三十六章 尽力恐怕是不够!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则上都同意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团结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战略转型第五十章 爱波斯坦宫第一千三百九十几章 美国也干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购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政绩第二百二十八章 愿者上钩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七百一十一章 胜天半子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