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

拿着英国粮食储备改革草案的艾伦威尔逊,一边恭喜艾登的连任,一边恭维道,“这一份改革草案,堪称天才之举。从最乐观的角度上考虑,英国最为理想的情况,那就是什么成本都不用出,还能大赚一笔。”

做常务次长的时候,艾伦威尔逊并不用对大臣毕恭毕敬,因为他的前途掌握在内阁秘书长手中,大臣不能把他怎么样,当然他和大臣的配合也相当不错。

但做内阁秘书长面对首相就完全不同了,首相是有权力把内给秘书长换掉的。

虽然一般不会这么做,英国毕竟作为判例法的起源之地,什么都要讲究一个先例。

“这一笔生意,对英国来说,可以促进在金融业的优势,同时稳固英镑价值。”虽然稍晚了一些,大选之后艾登才正式提出改革英国的粮食储备制度。

但结果是好的,面对二百二十吨黄景,艾登不能无动于衷,事成之后,英国的黄金储备将会奔着六千吨大关而去。

这个比例已经非常可以了,美国的黄金储备是在缓慢下降的,美国的黄金储备为一万四千吨,这些黄金支撑着布雷斯顿森林体系。

当然艾伦威尔逊知道,要是越战正式爆发,一万四千吨黄金会在三年内跌破一万吨,然后三年后的一九七一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会跌到八千吨,然后就是美国赖账的时候了。

英国也可以到时候做一下准备,就算是不能把美元拉下马,也可以某得一些利益。

不过内阁秘书长指的不是苏联的黄金这一项收益,粮食一旦缺少就会涨价。

根源不是苏联的一千万吨粮食采购,而是艾登这一份粮食储备改革。换句话说,英国本来是以粮食储备改革,掩护收购粮食的举动,和苏联人做买卖。

这样的话,英国确实会得到两百二十吨黄金,但也就仅此而已。

但这一份粮食储备改革一旦实行,缺口就不仅仅是苏联的一千万吨了。要加上英国本身百分之二十五的缺口,缺口将要达到两千万吨。

届时,世界粮食市场将会暴涨,如果世界粮食出现百分之十的缺口会怎么样?答案不是会有百分之十的人饿死,而是这些人饿死的同时,价格会涨到剩下百分之九十的负担的心理价位。

出现这个后果的话,英国囤积的粮食就值钱了,到时候转手一卖,还能再赚一次钱。

作为一個英国首相,艾登固然是见识到过英国在战时的艰难时刻,但说实话,英国在战时的艰难时刻,和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碰到的艰难时刻相比,什么都算不上。

如果在孟加拉大饥荒艾登亲自去一趟印度,就知道粮食缺口出现百分之十会造成什么后果了,可惜首相没有这个经历,无法预测英国就是做一笔生意,会导致什么后果。

在一九六三年这个时间,某大国自顾不暇,有声有色的大国也一样。苏联都找上门求购了,除了美国之外,只有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两个英联邦国家,可以一次性解决千万吨级别的需求。但艾伦威尔逊肯定下手比其他人快。

剩下的产粮区,就只有阿根廷了,世界上有三大黑土带,但其实还有一个异化的黑土带在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由于这里位于南半球亚热带,没有严寒而漫长的冬季。

植物枯死后无法依靠寒冷来长年累月的积累残骸,湿热的气候导致土壤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铁,使土壤呈现出明显的红色,因此这里的土壤实际上不如黑土带有养分。

如果日韩怕被美国讹诈,又嫌阿根廷太远的话,东南亚其实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不过也不是很乐观,因为马来亚作为女总裁深耕的农业基地,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把周边的东南亚国家折腾的够呛,这就像是美国的农业正常竞争,会让墨西哥农民都破产一样。

近些年,东南亚国家被马来亚的粮食倾销弄的,粮食种植面积都在下降。

总之,原本只是卖给苏联一千万吨粮食,可能还不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再加上英国自己的粮食储备改革的话,翻倍之后就可能会造成,对世界大环境不利的结果。

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新闻,占据了英国舆论的头条。

其实很难相信,这个时代的英国对苏联外交部长的访问,竟然会报以极大的热情。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苏联够得到英国,威胁更加直观一点。毕竟联邦德国边境的苏军,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

葛罗米柯的来意并不像是公报当中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确认,英国是否有能力,和苏联完成这一次的交易,以及如何付款。

伦敦交易所就是欧洲的黄金交易中心,这对英国来说没有丝毫难度。

可能有生以来,艾登从来没有这么真心对待一个苏联人,表达出来如太阳般炙热的友好,对于葛罗米柯的疑虑,尊敬的英国首相表示毫无问题。

此时此刻,有着非洲面包篮支撑的南罗德西亚,白人居民正在相应宗主国的号召,急人之所急,为英国的切身利益添砖加瓦。

南罗德西亚财政部长伊恩·史密斯,是这一举动的坚决拥护者,他表示要花费掉最后一个英镑,拿出最后一粒粮食,来完成本土的需求。

这几乎就是一个妥妥的帝国忠犬风范,伊恩·史密斯还不惜财政压力,用罗德西亚的预算从黑人部落当中购买粮食,为此还准备从南非贷款……

哪怕是伦敦东区最贫穷的爱国者,也没有这位南罗德西亚财政部长更加爱国。

伊恩·史密斯此举,让唯一保留南方通道的罗德西亚王室领地都极为吃惊,格雷斯心想,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表现一下,不然好像有些对不起王室领地的认证了。

马来亚殖民地首府吉隆坡,高级专员理查德签署行政令,禁止出口小麦。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国,蒙巴顿集团的代表已经和政府谈好了收购价格。两国政府对此均无异议,血浓于水,愿意帮助英国渡过难关。

仍然维持着世界最大规模远洋船队的英国,接到了伦敦政府的命令,前往开普敦港、伊丽莎白港、新加坡、珀斯、蒙特利尔,将采购的粮食运回本土。

“我们不能忽视一个可能,那就是可能引起一下国家的粮食缺口,进而导致物价上涨的一系列反应。但我相信四大粮商不会对此不满,反而会很有兴趣和亲爱的你谈谈。”

珀斯蒙巴顿大厦总裁办公室,帕米拉拿着电报,一字一顿的为母亲阅读着来自伦敦的电报,“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刚刚离开伦敦,首相和对方沟通的非常愉快,苏联外交部长也非常认可,英国作为世界大国在当今世界的独特地位。”

“你的丈夫,艾伦威尔逊三月一日于伦敦……”

老牌帝国主义,正在殖民时代的尾巴,抓住为数不多的机会,利益最大化。此时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英国,绝对没有……

此时美国稍微注意一下英国的动向,就算不会看出来什么,好歹也会有些心里准备。

当然这个心理准备可能性也不大,英国想要有意瞒着美国的话,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苏伊士运河战争。

美国之所以没有关注英国的动向,完全是因为肯尼迪在忙活一件在他看来为美国好的事情,从一九五零年开始,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开始出现了,进入六十年代贸易逆差占据了大多数年份。

美国的黄金储备是在缓慢下降的,长此以往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必然无以为继。在拿骚协议上,肯尼迪以庞大的黄金储备威胁艾登,要把英镑打的一钱不值。

结果是艾登根本不在意他的威胁,表示美国是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受益国,这样做无疑是美国自我解决自己的霸权,肯尼迪威胁了一个寂寞。

“林登,其实以白银作为储备也一样能够稳定美元的价值。”肯尼迪在民主党白银党人的影响下,这一天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肯尼迪不知道有人在澳大利亚挖出了银矿,但美国本身就是产银大国,事实上世界上几个产银大国都在美洲,以美国现在的国力,美国境内连同美洲的白银,很容易就能控制住源头,以此作为布雷斯顿森林体系的补充,美国贸易逆差带来的黄金储备下降,相信会得到极大的缓解。

“总统,白银党人虽然已经倡议了快一百年,但白银的价值和黄金还是不能相比的。”林登·约翰逊一听,表达了自己的悲观,“既然做不到肯定有困难之处。”

“困难之处就在华尔街。”肯尼迪笑道,“你说是不是?我们不能片面的把白银法案的成本都由国家来承担,然后看着海量的白银安安静静的躺在财政部。”

林登·约翰逊没有接肯尼迪的话,似乎在思考或者在想着其他什么事,最终点点头,态度似乎是不置可否。

第1556章 摆明车马第1719章 勾心斗角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卫号的未来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谈谈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负责任的英国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1588章 撒切尔访苏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单挑德美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独立第九百八十章 谁是敌人?第六十三章 要一个佣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访英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礼和外交第七百零七章 旧识艾福尔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爱你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马丁路德金遇刺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积白银第七百六十七章 真顾问威尔逊第五百三十五章 苏丹联名抗议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关危机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亿专员艾中堂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统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1671章 不存在什么盟友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七百三十二章 亲自微操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国第七章 土邦的立场第六十八章 印度粮仓第七百三十九章 当然是原谅她第1544章 恐慌的社会第二百一十七章 干劲十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会消失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阴谋第八百零一章 美国军界的朋友们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问心无愧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变脸的印度第1556章 摆明车马第六百九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诗巨制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第八百章 华约成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六百九十六章 祸不单行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刚果危机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万维网第1310章 苏联商品展会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占领卢本巴希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国梦第九百八十一章 惊醒的法国人第一百三十二章 劳动和口粮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爱国王就是爱伊朗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军元帅蒙巴顿第七百八十三章 两个反贼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国唱反调第二十三章 安达曼群岛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机会让给法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设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动静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关注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们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条款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开天窗说亮话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过的富豪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鱼两吃第1684章 驱逐出境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问题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苏联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长补短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东京湾事件第1638章 大赦天下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机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总理鱼饵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时间赛跑第1559章 存在舰队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现实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国一定会胜利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宫的讨论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钱办事阿里汗第1668章 议会制是未来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