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

如若不是当初空前膨胀的社会舆论,尼赫鲁也不会做出危险的决策,问题还在于她的父亲是当时印度的一号人物,虽然在整个政府已经算是温和派,但却要为最终的结果背锅。

最终的结果就是印度军队在世界屋脊一败涂地,而当初好战的声音则转为成为了反对尼赫鲁的反对力量,好像一切都和他们没有关系一样。

现在时隔近十年,同样的氛围再次在印度出现,英迪拉甘地绝对不能重蹈尼赫鲁的覆辙,萨姆·马内克肖离开之后,英迪拉甘地打电话让两位重要的部长来到总理府。

对于军队迟迟没有表现出来印度人的勇敢,本届政府的两个重要部长早有不满,事实上最近一段时间,财政部长和国防部长一直主张将萨姆·马内克肖撤职,换上更加勇敢的将领来主导对巴基斯坦的军事行动。

“前两次和巴基斯坦的战争当中,我们并没有让这个敌人对印度产生恐惧。”

英迪拉甘地对两个重要的内阁部长开口道,“一旦东巴基斯坦独立成功,这将是改变地缘格局的大事,很可能会引起周边国家的不满,这个目的是我们要争取的,所以才要在财政、外交、军事上做好充足的准备。两位部长,你们是否同意这一点?”

从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对外关系是印度面对的头等大事,如果巴基斯坦是一个十分容易被击败的国家,夏斯特里总理也不会答应英国和苏联的共同调停,前往斯德哥尔摩和巴基斯坦人握手言和。

英迪拉甘地现在也取得了和尼赫鲁当初同样的权威,这自然是通过斗争得来的,尤其是之前副总理德赛的几次交锋,最终,国大党议会党团分裂。双方均自称正统,经最高法院裁决,英甘地派称为国大党执政派,德赛阵营和辛迪加派称国大党组织派。

前者坚持尼赫鲁改革的真正精神及温和的社会主义,后者标榜民主自由,反对个人专制,代表大工商业的利益并寻求与自由党和印度人民同盟接近。

土邦问题也是英迪拉甘地十分关注的问题,尼赫鲁自然是尝试解决过土邦问题,但只是拿回来了土邦的行政权,几百个土邦大君仍然可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言九鼎,还可以在印度中央政府领取保障金。

她当然是希望彻底解决土邦问题,但困难和父亲尼赫鲁一样,她需要一场战争来取得全国空前的支持,才有这样的威望。

“苏联是可以争取的,英国那边我们要争取有限的中立,至于我们的北方邻居,大自然会帮助我们挡住他们南下的路线,最为重要的是美国,我们必须防备美国潜在的敌意行为,美国海军不会受到大雪封山的阻碍。”

“在许多情况下,我们支持西方国家。这时东方集团就批评我们,说我们脆弱。同样地,在我们支持苏联的时候,或者说,在我们可能更多地支持亚非集团国家的时候,西方世界就攻击我们。”

英迪拉甘地目光锐利,“争取苏联、防备英国、做好美国干涉的准备,如果做不到以上三点,最好的结果就是前两次和巴基斯坦的战争走向,要是局势更加紧张,也不能说六二年的惨败不会重演。”

“现在大规模进攻的时机还不成熟,但一些零散的交火,我个人也不反对。我们要为国家争取足够好的外交环境,为军队争取时间。”

两个重磅内阁部长的支持,对英迪拉甘地十分重要,把军方的态度和自己支持军方的想法说明,两位内阁部长最终先后表达了英迪拉甘地的支持。

“英迪拉甘地会在适当的时候访问伦敦?”拿着威克递过来的外交文件,艾伦威尔逊才稍微回过来一点神,暂时从享受春暖花开的状态走出来,自顾自的翻阅着里面的内容嘀咕道,“看来印度还没有搞定苏联。外交上的努力还是不够,所以才有英迪拉甘地的欧洲之行。”

“搞不定苏联,也许对我们是一件好事。”威克很高兴,印度毕竟是英国的前殖民地,投靠苏联肯定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件事没这么简单,印度人永远不会忘记一九六二年的战败,我们和美国人不能帮上什么忙。”艾伦威尔逊一挑眉,回忆了一下当年战争期间的外交领域的全过程,什么失去第三世界领袖地位,太笼统了。

在得知战争刚爆发的时候,前后有五十三个国家在外交层面支持印度,指责印度的敌人。

而印度战败的消息传来,只有十八个国家表达了对印度的同情,前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这让印度如何能接受?近乎一天少一个支持国家,换英国也受不了。

印度需要苏联甚于需要英美,英美是没有地面力量能帮助印度遏制地面威胁的,所以这件事,威克乐观的太早了。

艾伦威尔逊还是把这个文件转交给首相,今年是印巴战争爆发的时间,但其实最大的事情事某大国重返联合国,这才是值得注意的大事。

对英国来说这不是问题,至少艾登首相时期,艾伦威尔逊就听过类似的讨论,某大国改变亲苏政策,哪怕是中立。英国也马上就和诈骗岛断交,支持重返联合国。

但是其实他心里清楚,最大的障碍是美国,英国不得不和美国采取共同立场,好在去年中美的民间交流已经恢复,这可以算是一个征兆。估计现在华盛顿方面也在讨论,怎么圆润的抛弃诈骗岛。

哈罗得威尔逊还真的对英迪拉甘地的欧洲之行很热心,但话题谈着谈着就到了重返联合国这件事上,“艾伦,你好像是东方专家。”

“我倒是不否认,尊敬的首相。”艾伦威尔逊非常平和的回答,“毕竟这是白厅上下都知道的事情,我也就不好反驳了。”

“其实我们对他们从来都没有敌意,从你的角度来看,两国复交的好处有哪些。”哈罗德威尔逊开口询问。

艾伦威尔逊一个战术后仰,带着思索之色道,“首先有利于压低通货膨胀,这是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

“现在国内的通货膨胀还好吧?”哈罗得威尔逊有些惊讶,难道白厅交给他的统计数据是假的,或者舆论上被屏蔽了?

“首相误会了,我没说现在通货膨胀很高,但是美联储超发了几千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

艾伦威尔逊耸耸肩道,“戴高乐说,美元超发让美国拿着印刷厂的纸,换取了欧洲国家的商品,虽然他说的对,不过考虑到英美特殊关系,以及英镑区也是类似的事情只是规模没这么大,我们自然不能承认。超发的美元如果不和商品挂钩,美国就会吞下所有的通货膨胀,我要是美国人肯定是不愿意的,最好是让全世界分担通货膨胀的压力。”

这又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世界货币是英镑的时候,英国就是这么干的,只是年代久远了一些,很多国家都忘了。

美国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开会运作也这么干,只不过没有二十一世纪做的这么大,二十一世纪美国的通货膨胀当然是可以解决的。

仔细想想石油危机前后,石油价格翻了四倍,不就把越南战争超发的美国消化掉了么。

二十一世纪那次,估计石油稳定在个三百美元被全世界普遍接受,美国就能度过通货膨胀的难关了。唯一的问题是,美国公民肯定也要受几年罪,这是避免不了的。

“艾伦,你太悲观了吧?”哈罗得威尔逊强笑一声,然后道,“我们有北海石油,可以抵御这种美元潮汐,我们还有英镑区。”

“首相说的太对了。”艾伦威尔逊想要给首相唱赞歌,虽然这些准备和眼前的威尔逊毫无关系,都是他这个威尔逊做的准备。

还有非洲几内亚湾的石油,马来亚的石油、南苏丹的石油管道、英国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可谓是准备充足。假设英国不想成为接盘美元超发的国家至少是之一,那美元超发的后遗症,怎么不得多延迟两年?

石油只是本次讨论的一部分,艾伦威尔逊根本意思是,货币是要和商品挂钩的,这也是英国在这一次印巴可能爆发战争的过程中,应该拉孟加拉人一把的原因,在怎么说也有六千万人,凑合着对付几年用用。

“说到这个问题,如果真的非常不幸,印巴把孟加拉作为战场,我看我们可以和海湾国家一起对战后的孟加拉进行援助、或者说是扶持。”哈罗德威尔逊作为现任首相,自然是马上举一反三,钱不能英国自己出。

“我认为没问题,这些酋长国缺乏的就是影响力。”艾伦威尔逊如同被醍醐灌顶,脸上写满了首相高见的赞同道。

打卡下班,艾伦威尔逊还有别的事情,公主殿下身体不舒服,希望他为其正正骨,不去就是不拥护王室,他对王室这么爱戴,肯定要去。

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联苏抗美第四百六十四章大局为重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欧洲航天局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九百七十七章 颁奖风波第七百零四章 拉拢内部敌人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乐病逝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伦敦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1659章 人心思变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独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党上台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甘地的建议第1656章 利用团结工会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总督第八百五十四章 统治者会议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气象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权大于主权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内阁副秘书长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党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亚上空的幽灵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当自强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五百五十三章 伦敦的召唤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伦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三百四十章 印度人的知情权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罗德西亚之行第七百八十六章 麦卡锡来访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尔逊出生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缅甸战略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658章 见好就收第七章 土邦的立场第四百零八章 避税天堂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进政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国一定会胜利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满满的德里克第一百三十二章 劳动和口粮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关系第八百五十一章 军售谈成第二百二十章 铁腕领袖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换第八百七十三章 来自苏联的好消息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九百八十七章 这是德国的机会第1584章 悲愤的首相第四十九章 温和的外交官第五百四十五章 翘首以盼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请第一千零九十章 共识政治解决移民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1589章 一盘大棋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儿子第八百零二章 参观鹦鹉螺号第一百一十五章 会议闭幕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二百二十二章 煮酒论英雄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挥拳第六百零七章 哪壶不开提哪壶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问题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卖刚果第二十三章 安达曼群岛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1582章 败则怀恨在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权也可以谈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1706章 冷战结束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订阅)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国回来了第1700章 要调转枪口?第四百四十七章 声东击西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六百一十三章 准备结婚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换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军司令第八百八十章 旋转门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诺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苏联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巅峰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第六百四十八章 亲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须严查第1539章 美国病第三百零三章 总督降临新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