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灵活性斗争

“不过么?”斯大林把手中的资料放下,看了一眼等候的贝利亚问道,“贝利亚同志,目标的保密级别是什么范围?”

“内务部当中,除了我本人之外,只有一级政委梅尔库洛夫大将知道。”贝利亚快速的回答道,“保密级别还是相当高的,目标旁边的地下工作者,都是直接和一级政委直接联系,绝无暴露的可能。”

“什么事情都不要说的特别绝对。”不知道为什么,斯大林对绝无暴露可能这句话持保留意见,这让贝利亚一下子变得提心吊胆。

像是担任安全高级干部的人,一旦不被最高层信任了,是一件相当可怕的事情。难道斯大林已经对一级政委梅尔库洛夫大将感到了厌烦?或者说对整个内务部有了不信任?

在贝利亚思虑万千之际,斯大林则满是轻松的道,“这样我们可以确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改变一下斗争的方式,这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当中,唯一置身事外的国家是美国,英法都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重创,而且欧洲这些国家现在迫切的需要殖民地输血,面对的最大问题是重建,这一点和我们苏维埃是一样的。”

“斯大林同志对这件事的看法,和反馈的情报一致。”贝利亚无条件的赞同道,“我们得到了消息,法国和荷兰的军事力量,已经重返亚洲,在东南亚试图恢复殖民统治。美国明面上并没有反对态度。”

“那么我们苏联的态度就是明面上反对!”斯大林言简意赅的表明态度道。

“那么斯大林同志,给予什么程度上的支持和援助比较合适?”贝利亚一听马上询问道,这种事情决定权还是在斯大林本人的手中。

“给予一切道义上的支持,除了帮忙和援助。”斯大林呵呵一笑道,“声援是不要成本的,但是和美国人斗争却需要成本。我们要更进一步,要求美国人对日本进行分区占领,当然美国人是不会同意的,但我们就是要提,北海道将永远脱离日本? 日本人再也见不到北海道了,就像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耳朵一样。”

斯大林当然知道,现在核弹在手的美国人目中无人? 但是好消息是英法以及欧洲的殖民国家? 似乎不想掺和这一趟浑水。

欧洲和美国不是一条心? 这样有好处么?这是当然的,至少短时间内欧洲不会跟着美国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了。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题,在一九四五年的各国根本不是一个禁忌话题? 很多人都认为世界大战是迟早要爆发的? 苏联内部也有很多这种声音。

其实就连斯大林本人,对现在的欧洲局势也不是完 全放心,认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是存在的? 尤其是美国手握核弹之后? 这种威胁更加的直观。

所以才会让朱可夫以个人名义邀请艾森豪威尔访问莫斯科? 做出友好态度缓和双方的关系? 艾森豪威尔才刚走呢。

艾森豪威尔应邀来到苏联? 在朱可夫的陪同下? 他在莫斯科红场与苏联统帅一起观看了开幕式,面对欢呼的人群,两人相拥在一起挥手示意,所有的人都认为,美苏关系紧密。

闲暇之余? 俩人促膝交谈了很久? 从列宁格勒战役讲到莫斯科会战? 又从非洲战场讲到了诺曼底登陆? 彼此更加的了解和敬重。让他们十分高兴的是,在艾森豪威尔访问期间,日本投降了。这对久经沙场的老兵来说? 可谓是功成名就了。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让朱可夫同志对美国进行回访,艾森豪威尔不是提出邀请了嘛。”斯大林平静的道,“在日本问题上和美国的争执,以及朱可夫同志的回访并不冲突。又缓和又斗争,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目前在保留东欧利益的前提下,斯大林觉得可以对西欧国家可以采取缓和态度。因为不仅仅是西欧国家需要重建,苏联同样需要重建。

甚至和西欧国家担心的苏联入侵一样,苏联也害怕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遭到美国和英法的联合入侵,自从德国对苏联展开偷袭之后,苏联高层上下已经对这些帝国主义不信任了。

现在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同样不值得信任,但是却可以分化和瓦解。延迟这些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合。

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东欧,斯大林认为可以采用进攻性防守的策略,以朝鲜半岛为筹码,尽可能的争取在日本的利益,让美国承认苏联对北海道的占领只是最低限度的目标。

其实到此时美国人还没有在朝鲜有太多的存在,因为朝鲜此前一直在日本人的殖民统治之下,自然不可能有美国势力的存在,而美国人一时半会也没办法把大量军事力量投射到朝鲜半岛,苏联人却不一样,他们本来就在西伯利亚拥有大量军队,随时可以挥师南下投入力量。

而事实上苏联也确实早于美国在朝鲜部署了军事力量。

如果没有核弹的话,早已经进入朝鲜半岛的苏联完 全可以把美国踢出去。

但是有了核弹又不一样了,美国的态度和核弹爆炸之前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诠释着什么叫翻脸比翻书还快。

斯大林甚至庆幸在波茨坦会议上,接受了英国发起的暗箱操作。如果一直迟迟无法达成协议的话,现在手握核弹的美国,肯定会找机会给苏联无休无止的羞辱。

在日本和朝鲜半岛问题上,斯大林已经预测到了肯定会被美国施压,这个时候肯定不是之前世界大战尚未结束的时候温情了,而是充满了火药味。

日本和朝鲜半岛还有所不同,苏联可以按照之前的协议,让三八线以南的半岛由美国受降,因为朝鲜半岛好歹是大陆的一部分,就算是放美国人进来,地面力量占据压倒性优势的苏联也不应该惧怕。

而北海道则不同,美国海军和羸弱的苏联红海军相比,简直就是来自未来的军队。如果能够让美国承认苏联的事实占领,换取苏联对朝鲜半岛美军的优势,看起来怎么都不算太差的结果。

理论上斯大林哪里都不准备放弃,可是在苏联的核弹研制成功之前,一定程度上他现在必须要忍气吞声,甚至在伊朗的撤军也准备遵守,而不是对巴列维进行文攻武吓,维持帝俄时期和英国南北分治的默契就可以了。

现在的苏联对英法要采取缓和态度,就算是搞事也不能在欧洲搞,而是利用手中的牌,在英法没有切身利益的远东,以日本和朝鲜半岛为棋盘和美国交锋。

至于波茨坦会议上的暗箱操作约定,全部承认,并且给予明确的撤军时间表,和英美尤其是英国保持联络,保证撤军的透明性。

“核弹这种武器美国有苏联没有,我们的核弹项目必须要尽快拿出来,才能改变现在的心里弱势,让美国人在和我们说话的时候,把声音放小一点。”斯大林用非常严肃的目光看着贝利亚说道。

贝利亚是苏联核项目的负责人,早在莫斯科保卫战时期,贝利亚手上的原子能情报,已经累计了厚厚的一摞。英国、美国的个方位间谍,都传回消息,在未来的两年之中,很可能英国的核弹就会被研究出来。

根据苏联的情报,第一个研究出来核弹的将是英国,但谁也没想到,英国的核弹计划终止了,并入了曼哈顿计划当中。

贝利亚作为苏联内务人民委员,手中掌握着英美核弹研究的详细资料,只是战争期间斯大林对核弹研究并不感兴趣,导致贝利亚没有办法进行研究。

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声巨响惊醒了斯大林,后来在日本爆炸的两颗核弹,真正让斯大林认识到判断错误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

如果不是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用美国核武器对苏联进行讹诈,那么一旦美国开始进行真正的讹诈,苏联将会失去更多。

“项目一直在稳步推进当中,我们一定尽快让美国冷静下来。”贝利亚给出了庄重的保证。

“告诉莫洛托夫同志,定个时间派出代表团对西欧国家进行访问,法国和英国是重要目的地。”斯大林点点头,话锋一转开始表示对英法表达善意的举动,“让红旗歌舞团随行,以艺术交流的方式展开访问,这样更加的单纯一些。”

英占区波恩市,大英帝国媒体眼中的重建典范,作为贸易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不辞辛劳的对欧洲联络官,在三明治的生活当中难以自拔,占领军的生活就是如此的美好。

忠诚的帝国公务员,现在饱受龙骑兵的腐蚀拉拢,如果不是一直保持着一份初心,艾伦威尔逊根本不会坚持到现在。

可是小日子过得挺不错的时间还是屈指可数了,艾伦威尔逊是一个有原则得人,并且十分讲究契约精神,不会像是在德国的其他外国人,随便拿几根烟就欺骗女孩的身子,他还是要两姐妹生活无忧才放心离开。

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里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体核战略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连爸爸都骗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统筹委员会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译英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动真格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静悄悄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八百三十九章 两套发展战略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补充补充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铁矿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装直升机试飞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十一章 朱纳加德土邦第二百五十一章 兴奋的德里克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现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达西贡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九十三章 光辉时代回来了第1579章 胜则反攻倒算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内瓦会议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东京奥运会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战争源头第1644章 防着点英法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铁矿第六百二十一章 联邦德国成立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混乱中立第十三章 如何处理印奸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陆孟加拉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国第六百四十章 麦卡锡凯旋而归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一百四十五章 灵活性斗争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罢工谈判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补牢的美国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开幕式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熟悉的皇家海军第六百六十章 伦敦不高兴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四十六章 艾伦报告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伦在莫斯科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会议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谁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长补短第五百八十八章 头版头条第六百四十章 麦卡锡凯旋而归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则恪守中立第七百八十三章 两个反贼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义者末日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1689章 搞定苏联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斗士卡斯特罗第1757章 诚挚的邀请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临大敌的艾伦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务大臣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艾登的第二任期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亿英镑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第六百五十四章 新航母完工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后不要说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动真格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线客机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军援以色列第五百二十五章 谁的王位?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业单位改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预言家威尔逊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汽车战略第三百一十四章 欢迎前首相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东京湾事件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玛第1619章 美苏首脑会晤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马科斯家族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四百三十二章 杰奎琳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计划第一百零五章 出卖尼克松第1698章 科尔辞职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报委员会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动静第九十九章 欢迎新首相第三百三十二章 罗德西亚问题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争相示好第一千零二章 厨房辩论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开端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