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劳逸结合

“请各位不要误会,是日本人在飞机上动了手脚。毕竟是为了争取战后一个好的待遇嘛,这都是可以理解的。不就是出卖一个殖民地的反抗军领袖嘛,归根究底人都要为自己考虑。”

见到包括尼赫鲁在内的国大党人寂静无声,还是艾伦威尔逊开口打破了沉默,解开了国大党前领导人钱德拉·鲍斯的死因。

尼赫鲁沉默不语,想起来了和钱德拉·鲍斯一起在国大党的日子。两人其实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比如都去英国深造过,都觉得社会主义能拯救印度。不过比起尼赫鲁,钱德拉·鲍斯显然更加的激进。

三十年代鲍斯到欧洲旅行,在此期间,他还研究并撰写他心目中著作的第一部分,《印度的斗争》,里面记载了钱德拉·鲍斯在独立运动和工团主义建设经验。

从欧洲返回后,鲍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应在最广泛的反帝国主义阵线上组织反**斗争,其双重目标是赢得政治自由和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鲍斯几乎要当选为公社大会主席。他代表着不计一切代价的实现统一和独立,包括对内外的敌人使用一切必要武力。

那也是尼赫鲁和钱德拉·鲍斯开始分道扬镳的日子,尼赫鲁认为从武力上,印度还不足以和英国对抗,印度需要时间发展,最好伦敦保持着对抗又合作的关系。

而钱德拉·鲍斯则要立刻举行全国起义,推翻英国殖民者的统治。

现在回想,在一九三四年那个时间段,钱德拉·鲍斯的主张是无法实现的。不过他也没有想到钱德拉·鲍斯最后竟然会这么极端,直接加入到了轴心国当中。

现在从眼前这个英国人口中得知了钱德拉·鲍斯的死因,尼赫鲁心中颇为复杂。

一方面尼赫鲁心中未免有些悲伤,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庆幸,钱德拉·鲍斯的下场,也表明自己的主张才是正确的。

至于眼前这个英国人从国大党进入会议室,就开始摆出强硬态度,一直到提及钱德拉·鲍斯的死亡,尼赫鲁认为无非就是在逼迫自己让步。

从布鲁塞尔会议之后,英法联合欧洲殖民国家,抱团重返亚洲,荷兰海军炮击雅加达,法**队从南越登陆,英法施压逼迫泰国割让克拉地峡。

以及葡萄牙增兵果阿,西班牙组建远东派遣军,种种迹象表明这一次欧洲人是抱团来的,消除了彼此之间的所有隔阂,把所有的力量都放在镇压殖民地的行动当中。

而提及钱德拉·鲍斯被日本人摔死,则是隐晦的指出,一些殖民地反抗组织指望的轴心国已经覆灭了,不但覆灭了,为了逃避惩罚主动干掉了从前支持的武装力量领袖。

钱德拉·鲍斯指望的日本人尚且能够被日本人干掉,作为平息同盟国怒火的牺牲品。

现在欧洲帝国主义国家抱团回来的时候,国大党还以为是战争时期么?可以威胁英国?

艾伦威尔逊都没有想到尼赫鲁一声不吭脑补出来这么多问题,他其实就是很直白的威胁一下尼赫鲁,没想到这些政治家这么多弯弯绕,自己把自己绕进去了。

气氛虽然有些尴尬,事情还是要谈的,威胁完了之后,艾伦威尔逊也表示,目前的情况就是如此的直白,一方面大英帝国和印度可以双赢,一方面也可以双输,这取决于国大党的抉择。

一旦大建开始,英属印度的需求将会带动英国本土的复苏,这就是双赢局面。

如果国大党再来那一套什么非暴力不合作,大英帝国就去找穆盟谈谈了,英属印度不只有国大党一个全国性政党。

而且从利益关系来说,穆盟执行起来说不定会更加的卖力,大孟加拉地区本身半数以上就是和平教徒,群众基础还是很好的。

和平教徒只有英属印度人口的四分之一,但只要这四分之一跟着英国走,同样可以让大建计划推行,最后艾伦威尔逊不咸不淡的道,“谁让在这一块土地上,人力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呢,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这?国大党的谈判代表互相看了一眼,必须承认艾伦威尔逊说的没错,在英属印度人力是最不缺乏的东西,就算是和平教徒,同样能够动员起来支撑大建的人力。

现在毕竟不是一战之后的环境了,当时阿里真纳和国大党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一起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统治,可是自从三十年代穆盟和国大党分道扬镳之后,双方的关系越发紧张。已经不可能像是一战结束之后那样团结在一起了。

穆盟就是国大党的软肋,尼赫鲁同样也知道这一点,慢吞吞的开口反问道,“我想伦敦方面应该知道,国大党才是最具实力代表印度的党派。”

“这取决于国大党是否愿意配合,伦敦政府对此持开放态度。”艾伦威尔逊又上演了国粹变脸,口气也变得缓和道,“现在我们可以谈谈双赢的问题了吗?大英帝国摆脱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印度也可以成为一个强大的实体。这并不是多么难以考虑的行情吧?”

“不要因为所谓的民族情感,拒绝这样一份好意,这可是涉及到六百万,加尔各答老工业区的振兴计划,想想吧,六百万人的吃饭问题,他们的未来都取决于国大党现在的态度,六百万人的背后是多少家庭,这些家庭又有多少人呢?”

如果调查报告正确的话,整个大孟加拉确实是有六百万产业工人存在。就是不知道这个工人的含金量怎么样了?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但不管怎么说,一九四五年的英属印度确实比民族领袖常公领导下的国家强很多,简直就不在一个次元上。可以这么说,清末那点工业,军阀都能利用上,换成炮党全成了废铁。

常公控制的大半个国家,八年时间生产的武器,不如阎老西一个内陆省,这谁敢相信。常公应该在一些话题上和甘地很有共同语言,比如说把整个国家变成一个大农村。

不过尼赫鲁可不是甘地,翻阅着大建计划还在考虑当中,看了一眼身边的助手,助手会意开口问道,“我们认为这对整个印度是好事,但需要详细的说明。”

“没有问题。”艾伦威尔逊温和的答应下来,叫总督府秘书把专业人士叫进来,他在这件事的专业性还有所欠缺,正好补补课。

很快就开始进入了振兴加尔各答老工业区的谈判当中了,关于振兴老工业区的意义。

首先要考虑到恒河三角洲对整个英属印度的意义,恒河作为英属印度的母亲河,承载了次大陆上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恒河三角洲作为恒河的大河口,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恒河三角洲是冲击平原,当地人口密集发展潜力巨大,在英属印度的整个比重当中,占据了非常大的份额,如果加强这种优势,甚至可以带动整个恒河流域的经济发展。

加尔各答工业区是英属印度的工业摇篮,资源、产业、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条件优越,沿边沿海优势明显,是经济的重要增长,在发展全局中举足轻重,在英属印度的建设中至关重要。

一旦加尔各答工业区的大建得以顺利展开,可以对整个恒河流域产生影响。以和恒河流域占据英属印度的人口比重,恒河强则印度强。

“真是学习到了!”艾伦威尔逊同样听的如痴如醉,这是从哪找到这么多词汇的?还不忘记冲着对面的国大党代表示意道,“呐,这就叫专业。”

现在一想印巴分治,把恒河三角洲从印度分割真是神来之笔,简直就是堵死了整个恒河的发展潜力,影响了印度超过半数的人口。

其实印度独立之后的形势是极差的,尤其是在孟加拉国还没有独立之前,几乎就是被巴基斯坦包围在当中,虽然印度国力和人口明显比这个宿敌强大。

“原则上,这是一份很好的计划。”尼赫鲁终于表态,想了一下道,“我要回去和其他领导人谈谈,需要一些时间让其他人对这件事了解。”

“我可以给予个人保证,在国大党没有回复之前,绝对不会和穆盟谈这件事。”艾伦威尔逊非常善解人意的开口道,“毕竟能够一个多数派支持,谁会去找少数派呢?”

此次谈判历时三个小时,等到国大党人离开之后,天色已经不是很明朗了,巴伦爵士甚至已经准备下班了。

“哦,我的艾伦,事情进行的怎么样?”巴伦爵士见到艾伦威尔逊回来,开口询问和国大党的谈判怎么样了。

“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艾伦威尔逊抬起手腕,镶钻的德国手表一闪而逝。

“很不错的工艺!”巴伦爵士非常认可的评价道。

艾伦威尔逊直接从手腕上把表撸下来,在巴伦爵士的拒绝当中为对方带上,有些责怪的道,“时间是一个非常值得珍视的东西,巴伦爵士,我必须要批评一下你了,必须要到点下班,要劳逸结合嘛。”

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驯服的国防大臣第三百零七章 伟大的前首相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1593章 料敌于千里之外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离开白宫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绥靖政策第七百一十七章 龙骑兵自由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两面人威尔逊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顾问部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译英第1629章 访苏预热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断别人的腿第五百零七章 产业转移报告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笔下第一百零八章 内阁秘书的认可第九百八十章 谁是敌人?第五百八十二章 舆论漩涡的麦天皇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欧洲投降了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赶美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三百七十九章 匡扶正义的公主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货币战争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伦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二十四章 召回总督府第二百七十四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显团结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国人的老朋友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鲁晓夫的决断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决定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礼花到港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苏丹的民意第五百六十章 占领区合并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华沙机场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军的未来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锅的艺术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1691章 四代战斗机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全之策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总督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样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机会第六百章 影帝威尔逊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不在场证明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苏丹的民意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韩国的动向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这就叫专业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国参战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来的常务次长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钻石同志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迹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来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离罢工第十一章 朱纳加德土邦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计划第1627章 初露峥嵘的寡头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舰队第三十三章 第二个第1750章 直面问题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临大敌的艾伦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国不养懒人第一千零八十章 维护外交大臣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垄断第1557章 一小时二十二分钟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丽莎白铁矿第1698章 科尔辞职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谈谈第八百八十八章 导弹竞赛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1551章 心理咨询师第八百零四章 伸张正义的专员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首相也有儿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间谍交换第四十二章 公务员的象征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国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尔笑话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顿客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欧洲军”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诚!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满第六百二十七章 苏联吞并北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