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政绩

“艾伦的意思是送到伦敦!?”和一些土邦的派来代表不同,朱纳加德土邦的大君萨拉曼汗是亲自来的,朱纳加德土邦专员约翰也同时过来。

但就算是萨拉曼汗非常有诚意,对艾伦威尔逊这个提议也感到非常突然,朱纳加德土邦的实力在整个英属印度足以排进前三,只有海得拉巴土邦和克什米尔土邦在面积上,远远超过其他土邦,剩下的强大土邦面积是差不多的。

但朱纳加德土邦靠海,位置上明显比很多土邦要好,作为朱纳加德土邦的大君,萨拉曼汗的日子过的相当不错。

类似萨拉曼汗、阿里汗这样的土邦大君,自然是对国大党的主张没什么好感的。更何况他们两个恰好是和平教徒,和国大党在信仰上就不一样。

“如果我否认我就是撒谎,尊敬的大君。大英帝国在战争当中遭受到了伤害,但是应该不会有人认为,日不落帝国会看上你们的财产吧?”

艾伦威尔逊用一种玩笑的口吻反问,萨拉曼汗直接摇头道,“我当然不会有这种怀疑,只是觉得这个办法比较突然。”

“我们是以最坏的可能做出预案嘛。”艾伦威尔逊松了一口气,虎皮还没被扯下的英国,还是挺能唬人的,其实以目前国内的财政情况,这些土邦的财富到了英国,肯定会被使用的。

只是被使用和吸血是两码事,英国肯定会承认这些财富归属土邦的大君所有。但是为了流动性可能会先投入市场流通,如果这些大君需要了,在还给他们。

萨拉曼汗的表态,让酝酿中的反对声音暂时没有说出口,一个强大的土邦君主都没有反对,他们这些君主的代表有什么资格反对?

“其实各位背后的大君,完全可以选择信得过的银行,在大英帝国,政府是不能对银行进行干涉的。其实阿里汗大君,就跟很多受到广泛尊重的银行家关系很好。”艾伦威尔逊看了一眼阿里汗,得到了默认之后又加了一把火道,“相信各位已经见到了海得拉巴军队的变化,这就是回报,在面对外部威胁的时候,应该把目光放在更加广阔的世界上,说不定就会有所转机。”

在阿里汗和萨拉曼汗两大土邦大君的默认下,艾伦威尔逊开始循循善诱诉说风险均摊的道理,土地是带不走的,但是除了土地之外的东西都可以带走。

现在的伦敦,对这些土邦大君输入财富,绝对是张开双臂欢迎的。艾德礼首相想钱都快想疯了,不然的话,也不会对英属印度折现的事实都点头。

只要恢复了国内的经济循环,剩下的帝国殖民地,仍然是一片非常辽阔的地域。

趁着美苏注意力都放在东亚的时候,这个时间差如果能够利用上,一切都还有回旋的余地,如果默认时间溜走,未来就艰难了。

英国必须马上从世界大战带来的后遗症当中挣扎出来,而且要比历史上更快拥有核武器。

对于土邦的大君来说,同样是不吃亏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道理他们也懂,只是在事到临头之前,总是抱有侥幸心理。只有绞索收紧的时候才开始放弃幻想准备斗争,那时候已经晚了。

没钱看小说?送你现金or点币,限时1天领取!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免费领!

处在艾伦威尔逊的角度就很简单了,为了搞钱,工党连喷气式发动机都敢卖给苏联。

艾伦威尔逊倒不是反对变卖帝国遗产,但这完全可以卖英属印度的嘛,如果美国的工业资本家想的话,可以来找印度总督府谈嘛。只要给钱一切好商量!

不过尼赫鲁一个受到苏联影响的印度领导人,会不会以后大手一挥把这些美国公司买下来的资产给没收了,就没人知道了。

只是谈及财产的事情?那当然是不可能的,竟然想起来了汉朝迁徙豪强的政策。又想起来了一个名为推恩令的政策非常顺理成章吧。

“不能不考虑一个可能,一旦英军从次大陆离开,尼赫鲁就可能会对土邦动手。中小土邦劝说和谈判就可以拿下,但对于你们这些大土邦来说,可能就免不了一战了。我知道各位大君都不愿意放弃手中的土地,所以这个提议是针对土地的。”

“艾伦你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就好。”阿里汗盘着腿,活脱脱一个老农,跟世界首富四毫不沾边。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拖延时间的办法。如果国大党对土邦采取强硬态度成为定局,那么在离开新德里之前,我会建议总督府放出一个消息。那就是所有大君的子嗣都有同等的继承权,一旦一个大君身亡,土邦的土地将会平均分给所有子嗣。”

推恩令是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而颁布的一项重要政令。

推恩令本质是在郡县制的基础上的改进。这项政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后来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汉武帝再趁机削弱其势力。

其实尼赫鲁本意也是避免土邦成为独立王国,所以对强大的土邦大打出手。针对土邦的战争也就这么几个,大多数土邦都没有遭到军事打击。

军事行动从来不是轻而易举的决定,如果有推恩令这种办法,说不定不一定会出现土邦战争,但印度整合内部的时间可能就会延长了。

至少阿里汗还有二十年好活,尼赫鲁要是等着这些君主一个一个寿终正寝,谁能拖的过谁还不一定。

阿里汗和萨拉曼汗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但不少土邦的代表,却把这个想法记了下来。

处在英属印度的角度来说,只要临走的时候把消息捅出去,不管最后演变成什么样都是好事,英军撤离尼赫鲁大动干戈,那么在总督府之前对土邦的表态下,尼赫鲁就不好做人,落得一个出尔反尔的形象。

如果尼赫鲁也同意用不通过战争的方式,让这些土邦自我分解,那印度至少二十年内是无法完成整合了。

不管怎么算,这对英国来说都是好事,土邦代表也加入到了讨论当中,询问一下细节问题,主要讨论还是围绕着风险均摊和推恩令两点来的。

不过在讨论外交对抗的同时,也没有忘记枪杆子的事,下午时间各大土邦的代表,就去参观了至少表面上,比之前脱胎换骨的海得拉巴私军。

和一年前艾伦威尔逊来到这里的时候相比,至少在表面上,海得拉巴军队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阿里汗分出去了不少土地,用来凝聚军心。引进了德国教官正编军队,换上了从欧洲淘汰下来的武器。

至少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比较像样,现在海德巴拉的军队已经接近十万。一水的和平教徒,对得起最强土邦的身份。

阿里汗以一人之力,养活十万军队,数百年来在海得拉巴的积累可见一斑。

шшш ●тт kΛn ●C〇

众多土邦代表,也对海得拉巴的军队表达了赞赏,在国大党面前,大家都是一个立场,海得拉巴土邦的强大,也可以让其他土邦受益。

南印度的气候比较潮湿,事后的费雯丽感受着余韵笑道,“你的体力很好啊,又折腾我一身汗,本来这里的气候就令人不舒服。”

“要不我们去阳台吧,现在已经是午夜之后了,不会有人的。”艾伦威尔逊凑过来耳鬓厮磨着,指着外阳台的方向。

“去,当我是什么。”费雯丽轻拍了男人一下,拒绝了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建议,“蚊子太多,明天全身都是豆豆,怎么解释?今天都做什么了?”

啪!点燃一根烟的艾伦威尔逊深吸了两口,表示正在为尊敬的印度事务大臣找政绩,好可以昂首挺胸的回到伦敦。

“尊敬的大臣,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巴伦爵士主动找到了印度事务大臣佩西克-劳伦斯,介绍了自己助理在海得拉巴的进展,“现在很多土邦都非常担忧,大英帝国对英属印度的态度,这种未来不明的时候,艾伦建议一些大君,把可以带走的财产转移到伦敦,只是目前这些大君也有些担忧,如果能够得到伦敦的首肯,保障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财富,我想,这件事就可以发生。”

佩西克-劳伦斯本来有些疑惑,但随着巴伦的话,终于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腰杆也挺直了,双手交叉矜持的道,“大英帝国强大而且富有道德的银行家,在融资方面无可比拟,事实将证明这些大君的选择,非常的正确。”

“最重要的是,尊敬的首相如果知道这个消息,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巴伦爵士面带笑容的道,“这是政绩。”

“是的!”佩西克-劳伦斯郑重的点头道,“这些大君都是陛下的臣子,相信陛下也不愿意,这些忠诚的贵族,面临着逼迫。”

第七百四十九章 苏联不适合北约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开条件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门事件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全之策第七百六十五章 帮法国义不容辞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专员第1714章 英国人不安好心第1652章 中导条约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七十三章 一个小目标第六十六章 胜利勋章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调动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1558章 痛击美舰第八百八十二章 爱德华的指点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资产第1590章 罢工和质询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1558章 痛击美舰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双赢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军第九百九十一章 无稽之谈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应停事件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卖印度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战浪潮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资产委员会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谈了又没完全谈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国受到了压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沙皇的安排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获的季节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资产委员会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话说明白点第八百零九章 军政畅通第八百五十章 铁棒加粗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欧洲再平衡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鲁来了第八百三十三章 马来亚二五计划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一百三十八章 战胜国待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欧洲再平衡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么样第1751章 收缩和转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九十七章 大选第1595章 一场车祸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军演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队员第四十六章 艾伦报告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设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识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二百一十七章 干劲十足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骚会谈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热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恶不同戴天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务员首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国出重拳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务次长的考验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劳逸结合第九百五十二章 应该扛白旗!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爱你第1601章 新思维第六百九十章 伦敦烟雾事件第八百五十七章 槟城阅兵第八百七十一章 马来亚户籍制度第四百二十章 到达伦敦的赫本第五百九十七章 舍我其谁蒙巴顿第1570章 勃列日涅夫病故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场一致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体主义第二百六十章 安达曼暴动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尔逊首相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马铁路第一百八十章 建设新印度第七十章 汉堡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捞越开发银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对印尼的谋划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战浪潮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欧洲再平衡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1732章 杀狗过年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湾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团结第六百四十章 麦卡锡凯旋而归第七十一章 带头作用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儿子的前途第二百一十七章 干劲十足第二百章 钱谁不喜欢?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