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万美元

做好早餐,琼·克劳馥还在呼呼大睡,艾伦威尔逊不得不把早餐端到床边,盖上盖子放下,让刚啃了嫩草的母牛醒来享用,看了一下时间觉得差不多了。

俯身亲了琼·克劳馥一下,才换上了一身衣服去上班,房门关闭的声音传来,琼·克劳馥的眼睛一下睁开,伸手摸了一下红唇,颇为自得的自语,“就好像是我的丈夫一样!”

直接起身打开了盖子,像是小女孩一样笑了起来,美滋滋的享用早餐,体力损失是不得不弥补的,但现在她认为,英属印度之行还是有收获的。

离开的时候,琼·克劳馥在两个大铁箱旁边徘徊了良久,对当中是什么东西她还是非常好奇的,不过特大号的锁头提醒她面对现实,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总体而言,善于学习的艾伦威尔逊,可以和海蒂·拉玛谈专利,也可以带着三个人一起去转转,见识一下英属印度的风土人情,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总督府安保人员的见证下,完全的公开公正。

有时候他还不得不给琼·克劳馥讲讲戏,这都没什么,如果德里克愿意的话,他甚至愿意和人傻钱多的德里克谈谈,关于产业转移的事情。

当然可以谈,产业转移早已经出现过了,全球化也同样出现过一次,只是那一次是大英帝国主导的,美国不过是一个代工厂。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开始向外转移产业,英国是输出国,美国是被输入国。

这是第一次产业转移。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美国,使得美国最终超越了昔日的这个日不落帝国。

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联系到二十一世纪的局势,其实也有相似之处。

美国对中国干过的事情,其实大英帝国对美国都干过,面对美国崛起的步伐,也采取过战争除外的一切手段,同样也不是没考虑过战争,只是每次事到临头,都有德国人出来替美国人挡子弹。

只能说昭昭天命的美国人,在崛起中的国运不错,有一个垫背的愿意替它吸引火力。

欧洲那边也不是平安无事,比如说希腊的问题,就让波茨坦会议之后平静的欧洲再起波澜,世界大战之前的世界是大英帝国主导,虽然美国已经不惧这个日不落帝国了,但还在等待上位的时机。

所以和欧洲许多对抗德国的国家一样,比如波兰、南斯拉夫等等,希腊抵抗德国的力量,也把流亡政府安置在伦敦。

战后希腊流亡政府在英军护送下回国,同年十二月三日,挑起内战。两天后民族人民解放军与英军发生了长达三十三天之久的武装冲突,这被看作是希腊内战的开始。当时还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参与了调停。

艾伦威尔逊每天都和爱德华·布里奇斯用电报保持着联络,电报的大半篇幅,仍然是谈及用铁矿套现的进展,但总的聊点别的吧。

关于希腊的事情,艾伦威尔逊建议拉上美国,如果能让美国善意的加入进来,大英帝国的压力就会小很多。

对希腊共是要坚决镇压的,不提希腊对欧洲文明的潜在影响力,就是没这个影响力,仅仅从地缘上来说,也不能放弃。

艾伦威尔逊知道苏联受到世界大战的重创,在波茨坦会议之前也算是帮助了苏联人。

但现在已经不同了,欧洲可以平衡但不能失衡,对希腊共必须坚决镇压,希腊不同于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很容易被意大利所封锁。

希腊作为深入地中海的半岛,可意大利的国土情况类似,封锁根本无从谈起,放任倒向苏联只会让整个地中海周围英国所面临的形势变得严峻。

在电报当中,艾伦威尔逊表示希腊绝对应该干涉,哪怕主动向美国开口也在所不惜。

希腊内战中,希腊**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的失败,有其必然性。在欧洲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强盛的地区,想要在巴尔干半岛成立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难度相当大。

虽然有武装,且力量并不小,但是相对于英美国家整体实力来看,对比就非常明显了。同时自身力量和内部关系错综复杂,也给自身实力的发挥带来了一层阴影。

“如果打着同时牵制美国和苏联的注意,同样不是没有办法,在拉拢美国之前,我们可以先和土耳其沟通,以美国和英国站在一起为诱饵,诱导土耳其出兵帮助希腊政府镇压亲苏的武装。”

在自己办公室的爱德华·布里奇斯饶有兴趣的翻到了下一页,“希腊和土耳其有世仇,一旦土耳其掺和起来,希腊政府军反而不好做,这个时候美国加入,我们仍然对亲苏武装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也可以挑拨希腊和土耳其不和,到时候抽身离去,在希腊和土耳其的问题上,就是美国和苏联对抗了。”

“很有大英帝国的传统风范。”爱德华·布里奇斯不禁感叹,做一个殖民地官员真是屈才了,应该在更大的舞台比如在外交部工作,才能发挥艾伦威尔逊的才能。

如果艾伦威尔逊知道自己的多嘴,有可能失去在殖民地工作的机会,一定会非常的懊悔。

对大英帝国忠心一片,却在这次用错了地方,有可能被派往天天勾心斗角的外交部,这对于一心在殖民地工作的他来说无意于流放。

虽然觉得不妨一试,爱德华·布里奇斯却在回电当中说道,“艾伦,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公务员做事,无非就是稳妥,说成慢也可以,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只要最后能达成目的就是好的。”

爱德华·布里奇斯是在说用铁矿套现的事,其实说的也是希腊的事情。看起来天马行空,但未尝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把一件事分成很多步骤来做,比如说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先问美国,是否愿意发挥更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近东的局势上。

如果美国特别热切的表示愿意接盘,那就进行第二个阶段,瞒着美国联络土耳其,派出军队帮助希腊政府军,对亲苏武装展开突袭。

之后英国就找机会从近东抽身,让美国在近东和苏联纠缠。

最后让美国人操心因为民族感情抵制土耳其的希腊民众,大功告成。每一个阶段间隔一段时间,如果出现预料的情况就继续实行,如果出乎预料就停止,英国也没什么损失。

其实只要第一个阶段,就可以判断出来计划是否可行,美国是否十分热切的想要扩大影响力,如果是,这个计划就有实行的必要。

其实和历史上相比,艾伦威尔逊的建议只多了一点点的不同,就是引导土耳其出兵,帮助希腊政府军镇压亲苏武装。其他的条件都是一致的!

这本就是英国在希腊问题上的对策,只不过艾伦威尔逊一个提醒,更加的明晰了。

希腊问题上,其实英美两国面对的并不是苏联,希腊共最大的支持者是南斯拉夫的铁托,所以应该考虑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南斯拉夫一个教训。

又过了几天专业陪玩、在线撩妹的生活,艾伦威尔逊已经和留在新德里的三个女星很熟络了,只是有两个暂时没有像琼·克劳馥这么熟。

指望着能在摩根家族面前有亮眼表现的德里克,终于忍不住,再次派人来找艾伦威尔逊。

双方的第二次接触,终于在专员公务员的拖延战术成功的前提下,出现了。

“艾伦先生,我可以以三千万美元的价格,并购迈索尔铁矿。同时给你一百万美元的好处费。”德里克带着开门见山的表情道,“一百万美元,你一辈子可能也赚不到这些钱。”

吃回扣艾伦威尔逊倒是不拒绝,毕竟他是英属印度的公务员嘛,后世印度连军售都吃回扣,优良的传统当然是跟大英帝国学的,只是没有学到本质,印度的手段非常的容易被抓到把柄。

“一千零三十万英镑?德里克先生,我们先不提,你企图用暗箱操作的方式,行贿一个忠诚的帝国公务员。先谈谈你毫无诚意的报价。”艾伦威尔逊先给对方扣一个帽子,随后施施然的道,“我先提出一个并购案例,梅瑟比矿山缤购,德里克先生很熟悉吧。是你们美国钢铁公司出现的主导者老摩根本人亲自操作的,时间在一九零一年。”

洛克菲勒的梅瑟比矿山在明尼苏达的五大湖畔,是全美当时最大的铁矿山,当时探明藏量五千万吨,可以满足全美六成的需求。

双方的一番较量之后,洛克菲勒终于确定了出售条件,他开出了七千五百万美元的天价,并要求必须以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支付。摩根并没有还价,交易就此成功。

在并购之后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大涨,洛克菲勒家族拿到的股票可不止七千五百万。

一九零一年的梅瑟比矿山并购,最后定价七千五百万美元,现在时隔四十五年,德里克用施舍的口吻说什么三千万美元。

“你仿佛把我当成了原始部落的酋长。把十万英属印度公务员的期待当做是施舍,这很令人痛心。”

第1701章 天无二日第五百五十七章 战争带来需求第四十四章 德国投降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机会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书立说威尔逊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准备和磨合第1601章 新思维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旧日支配者第1670章 甚至三国协约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帮我杀个大臣第五百三十九章 电气化第二十八章 胜利曙光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国力挺德国第一百六十三章 红旗歌舞团来访第1565章 停战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杀式威胁第一百三十二章 劳动和口粮第五百五十七章 战争带来需求第四百五十七章 纽芬兰王室领地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国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惩恶扬善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九百二十八章 专员听我狡辩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问题讨论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非洲独立年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养姐妹花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应第八百一十一章 苏丹分治第二百零七章 进步最重要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乐融融的关系第四百四十章 坚强的杜鲁门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会向政府低头第二十八章 胜利曙光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斗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麦卡锡参选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机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点麦卡锡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来的出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讹诈帕特尔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务员首领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开幕式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还得是法国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国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现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战略定力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1738章 动手的理由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贡见闻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尔逊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书立说威尔逊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尔逊首相第三百六十六章 租借战列舰?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牵梦绕之地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顿的支持第五十三章 指一条明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学活用第1607章 平息罢工的办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储的认可第三十九章 法国女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祸相依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红海军的胜利第五百二十五章 谁的王位?第二百八十二章 还有谁?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伦的专业性第1730章 英斯防务协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资源多嘛?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国南波湾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机结束第七百四十章 问题在经济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区推进第二百六十七章 梦回二战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办法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运的后果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爱的深沉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对口支援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层路线第1646章 简单的复杂化第七百八十九章 爱国者惺惺相惜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二十七章 孟买第六百七十七章 镇压自由军官组织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诗巨制第六百零二章 决定未来的商谈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优点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诺切特第七章 土邦的立场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坚持坚持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