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们

甘地袒露上身,盘脚坐在草席上,头上顶着一块湿毛巾,以此消热。苍蝇在他的身边飞来飞去,空气中阵阵刺鼻难闻的气味被闷热的夏风刮进来。

当他把自己向蒙巴顿提出的方案亮出来请大家讨论时,国大党的领袖们无不瞠目结舌,甚至喘不过气来。在他们看来,这方案不仅是怪诞,而且简直是无稽之谈。

他们根本不敢相信,他们拥戴和崇拜的圣雄怎么会出此下策。英国人已经答应离开,胜利果实怎么能轻易交给对手?几乎没有一人表示理解年迈的圣雄方案。

甘地一再劝说这些乘坐豪华汽车来到此地的领袖。告诉他们,如果不这样,蒙巴顿就会答应分治。而一旦分治,就会爆发出规模更大的流血事件,使印度再次面临灭顶之灾。他希望大家冷静地思考一下,的确从国家人民的利益来认真考虑,不要放弃印度完整的一线希望。

帕特尔的激烈反对其实是在甘地的预料当中,但是尼赫鲁同样没有给予支持,哪怕甘地一直在培养尼赫鲁做国大党的领袖。

把未来的印度交给真纳,不管是出于印度教徒的感情,还是出于国大党的追求都是说不过去的,这不是甘地的威望就能解决的问题。

有生以来甘地第一次,面对着如此众多的反对声音,在一天前这些人还如此的尊重他。

国大党的领导人并不一定看不出来甘地主张背后的因素,先把英国人赶走,英国离开之后,剩下就是国大党和穆盟的问题,没有英国人这个因素,事情就好解决很多。

事实上甘地确实在国大党的会议上说了这件事,“就算一定要分治,那也是我们和穆盟之间的事情,等到英国人离开之后一样可以分治。”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是胜利曙光出现之前,所有人都希望求稳。甘地认为英国人走了,说不定可以迫使穆盟就范,这个想法是很好的。

但不代表就没有问题,国大党从英属印度的众多党派当中脱颖而出,也不过是三十年的事情,现在在印度教徒当中,国大党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可一旦国大党的象征甘地,对穆盟的真纳低头了,印度教徒还会支持国大党么?

在做的国大党高层可以理解甘地,但无数用宗教信仰凝聚起来的印度教徒,可不一定能理解国大党。如果他们支持甘地的主张,在印度教徒眼中国大党都可能被抛弃。

在这种黎明前的黑暗中,眼看着几十年的奋斗到了收获的时候,谁敢做出理性的选择?

诚然,穆盟是一个难缠的对手,但是穆盟不会分走国大党的支持者,而其他印度教的党派就不一定,这些目前簇拥在国大党周围的势力,才是真正的敌人,他们是能够毁掉国大党根基的。

不管是尼赫鲁代表的开明派,还是帕特尔代表的保守派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在这种问题上也没什么开明派,一开明国大党就没了。

如此整齐划一,通过不同角度的反对声音,最终让甘地心灰意冷,原来他真的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让英属印度完整。

英属印度的完整性是也只是在真纳身上,从来就不在国大党的任何一个人身上。可惜的是当年那个国大党的重要领导人阿里真纳,维护整个印度团结的阿里真纳已经死了二十年了,现在的阿里真纳绝对不会在这个问题上松口。

真纳也曾是出类拔萃的律师,身高两米,风度翩翩。他曾说过,非暴力抵抗仅仅是那些愚昧无知、目不识丁的人参加的运动。真纳与甘地不同,他出巡时,是喜欢组织隆重的仪仗,以全身披金挂银的大象为先导,军乐队高奏《保佑吾皇》乐章。

尼赫鲁在阿里真纳眼中,不过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教授,甘地的评价更高一点,如同一只狡猾的狐狸。

从甘地这里得到了问题钥匙的尼赫鲁,本来还想要和真纳谈谈,但是早已经从艾伦威尔逊这里得到消息的阿里真纳,以生病为由表示谈是可以的,但要等一段时间。

“我们邀请了尼赫鲁一起和总督,尝试解决一下罗兴亚人的问题。”艾伦威尔逊拿着巴伦爵士伊斯梅秘书长,经过丘吉尔议员认可的行程,来到蒙巴顿总督的面前转交,“罗兴亚人问题,本质上是缅甸和印度的冲突,从意义上来说,其实和同意还是分治的印度问题差不多,只是更加微小一些,如果这件事成功了,说不定对英属印度的问题解决会有启发。”

“丘吉尔议员也这么觉得?”本想要拒绝,等着阿里真纳回音的蒙巴顿,一听到丘吉尔也是这个意思,拒绝的话就没有说出口。

蒙巴顿从年龄上来说也不过四十七岁,丘吉尔其实对他来说是上一个时代的政治家,是和他的父亲同时代的人物。

两人的关系非常好,蒙巴顿上大学的时候,已经是国防大臣的丘吉尔还帮助他进行辩论,几乎就是忘年交的关系。自然而然丘吉尔要是这么认为,蒙巴顿就不能不同意了,他不能伤了这个老人家的心。

更何况在战争时期,作为首相的丘吉尔谁蒙巴顿多有照顾,不能因为丘吉尔现在不是首相了,他就对对方不尊重。

“缅甸那边的本地领导人是昂山吧?”关键时刻,作为东南亚盟军总司令的经历,还是让蒙巴顿想起来了缅甸的事情,“他也能做缅甸人的领袖?”

“是缅甸人的选择。”艾伦威尔逊耸耸肩,昂山本人在战争期间有和日本人合作的经历,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不过么,大多数东南亚的国家其实对日本没有恶感,本身就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连自己的国家都没有,自然也就不是反侵略战争了,和中国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甚至因为中国是同盟国的盟军,东南亚当地华人也作为引进制衡本地土著的族群存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很讨厌华人,这是事实,没什么可避讳的。

“好吧,那我就和尼赫鲁看看能不能把这件事解决,让仰光那边说一声,能不能让昂山过来一趟。”蒙巴顿最终同意了,不过主动去缅甸是不可能的,他可是印度总督,能调解就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还主动去仰光?

“我马上给伯吉斯发电报。”艾伦威尔逊点头答应,只要总督同意就好,至于罗兴亚人的问题能不能解决,管他呢?谁要解决问题了,只不过是给总督找点事情做。

同样艾伦威尔逊也有自己的事情,同样和英属印度的未来有关,同样非常的重要。

涉及到的是未来印度的经济版图,很简单,印度独立了,现在大英帝国的一切就都归印度人所有,当然私产印度政府可能不会没收,但是重要产业呢?

谁能保证尼赫鲁不会想方设法的耍阴谋,用手段把英国人宝贵的财富弄到手?

所以这件事应该避免,要交到信得过的人手中,一方面是套现,一方面是和印度目前的富豪阶层形成利益关系,增加一层保护伞。

如果尼赫鲁最终下手,受损的首先是这些印度本地的巨富,然后才是英国。如果不下手更好,总之怎么算都不算太亏。

比尔拉家族就是艾伦威尔逊选择的目标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尔拉家族靠经营黄麻、棉花等商品的出口和鸦片贸易,财产由两百万卢比增至一千万卢比。战后向黄麻棉纺工业投资,三十年代向制糖、造纸等工业投资,形成财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尔拉家族又向机械、煤矿等部门投资。现在资产已经到达两亿卢比。

按照汇率来计算,比尔拉家族其实比总督还要有钱,更不要提塔塔家族。

塔塔家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塔塔赢得巨额利润,战后在发电、化工、机械、油脂、水泥以及金融等行业中相继建立一批企业。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塔塔父子公司通过其经理行已控制二十二家公司,垄断性财团业已形成。

比尔拉家族和塔塔家族,以及遍布次大陆,处在各行各业中的印度富豪,都接到了巴伦爵士的邀请,准备来到新德里,看看英国人到底要做什么。

印度短暂的冬天又过去了,短暂的几乎艾伦威尔逊都没认为他来过,公寓天花板上一架电风扇正在转动,但却慢得如在梦幻之中。

窗上安着金属框纱窗,纱窗外是一个热带花园,数条小径纵横其间。种满了欧洲荚竹桃,棕桐树。寂静异常。花园中没有一丝风,屋内十分阴暗。

空阔,宽敞,仿金制品。一架钢琴。吊灯关着。摆设着各种花草。除了那架风扇梦幻般地象征性地转动外,一切都死一般的静。

罗兴亚人问题也就是图一乐,让总督和尼赫鲁和昂山见面,不过是为了替自己和买办们的谈话打掩护,为此他必须做足充足的准备,让这些已经成长的印度富豪把钱交出来。

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军购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调停建议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台风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罢工谈判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卖刚果第十五章 蒙巴顿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军七成论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1748章 听天由命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静悄悄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怂恿印度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国第一百零一章 工党误国第二十六章 调离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仪式感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证第八百四十八章 马来亚需要我第八百八十四章 巅峰时代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预言家威尔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说服葡萄牙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纵长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四十三章 巴尔干拯救者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1594章 不能操之过急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还得是法国第四百三十六章 帝国需要我的胃第1634章 比如罗马尼亚第六百二十一章 联邦德国成立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国情在此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彗星去东方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独立第1649章 超级301条款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鱼两吃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百八十章 建设新印度第四百五十章 准备公投第一百五十三章 彰显团结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苏联和法国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没准有这么一天第1734章 南非的光辉岁月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1631章 塔曼师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伦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锁行动第八百九十七章 点亮灯塔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团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导弹危机第四百九十八章 亲苏份子卓别林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败女人第1687章 掐断油气管道第六十章 平静下的暗潮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罗德西亚之行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无上权威的指点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苏联和法国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对美国预警第六百九十四章 伦敦改建计划第三百章 先分个赃第1577章 阿诺德的建议第1555章 皇家海军出击第三百零六章 虚假的总督第四百二十一章 鲍中堂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谈军售第五百四十九章 帕梅拉的保证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粮商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九百四十章 威尔逊爵士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险和机遇并存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历马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洛克菲勒要什么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八百零九章 军政畅通第四十九章 温和的外交官第六十六章 胜利勋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银行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六百章 影帝威尔逊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兴之主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战争第二百九十七章 还是可以双赢第五百二十一章 双话事人喽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锁行动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自由世界的胜利”第五百六十四章 换钞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