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锐的资本

关于纽芬兰林区开采计划的实践,艾伦威尔逊是躲不过去的,来的华工大部分都没有用过油锯,毕竟中国的煤油灯都在洛克菲勒家族手里。

以中国的发电量,甚至很多人都没有见过电灯,解放战争时期,一些战士头一次见到电灯,忍不住叼着烟头把脑袋伸过去点烟。

艾伦威尔逊尽量从两年多来到达马来亚的华人群体当中,挑选识字或者是聪明伶俐者,一切油锯的使用和电力运用,都要从头讲起。

英属马来亚固然也不是什么多先进的地方,但至少让华人没吃过猪肉也见到了猪跑。

亨伯河河口有本地人的定居点,作为纽芬兰的第二大定居点,这里也有电力设施。不过自从他到了这里之后,本地居民的电力使用就被剥夺了。宝贵的电力必须用来木材粗加工。

第二步就是连同携带来的渔网,连同亨伯河口居民的渔网全部被收缴,重新编成拦截网,设置在险要之地,用来拦截上流到时候随波逐流而下的原木。

艾伦威尔逊到达这里之后,才知道这处定居点叫科纳布鲁克镇,出面和镇长以及小镇德高望重者,解释来到这里的目的。

取得了谅解之后,才正式开始工作,不过几天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科纳布鲁克镇的居民吓了一跳,这件事有些哭笑不得。

伐木毕竟是一个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因为还没有正式开始,但华工也开始渐渐适应,尝试和自己的新朋友油锯先生建立牢不可破的密切关系,林业生产当中戴安全帽并不过分吧。

但是艾伦威尔逊本次来到英属纽芬兰的简易生活物资,是海尔曼家族提供的。简易行军床倒也可以理解,最让科纳布鲁克居民不能理解的是,怎么这些华工都带着德式钢盔。

“那不是为了物尽其用么,在说质量过硬,比安全帽安全多了。”艾伦威尔逊也头顶德式M35钢盔,其边缘是圆滑的弧线卷边,内衬更有利于保护头部。

德式钢盔的形状和大多数国家的钢盔有明显区别,纽芬兰有入伍参加过二战的退伍兵,一下子就发现,这不是德**队的装备么。

“一旦秋季到来,我还在苏联订购了冬装,大家到时候千万不要惊讶。”

在科纳布鲁克居民的面前解释完了德国钢盔的事情,艾伦威尔逊还不忘记开玩笑。

随着分批抵达的华工数量日渐增多,科纳布鲁克居民肯定是有些不适的,艾伦威尔逊表示如果有沟通上的问题就找自己,自己懂华语,发现问题一定解决,尽量不会打扰科纳布鲁克居民的生活。

至于用电问题,希望科纳布鲁克居民以整个纽芬兰的大局为重,一旦有了收益,到时候一定会对本地居民生活的不便给予补偿。

对于科纳布鲁克的未来,艾伦威尔逊则表示考虑进行食品加工,主打纯天然的口号。

这也就是他恢复过来了才开始大放厥词,刚到科纳布鲁克的有几天,可给他累屁了,是被一群华工抬回来的,完全是挺长时间没干体力活,为了装我还行,结果累脱力了。

但人作为芸芸自然界的一员,能够成为地球的主宰,自然是有道理的。

早期人类就进化出了适合长距离跑动的长腿、长跟腱、相对其他动物很短的脚趾、发达的臀部肌肉等等,这些特征对步行而言没有太大必要,却十分适合长距离跑动。

更重要的是,人类有着比其他动物强大很多的散热系统。人类全身布满汗腺,只要水分足够,就能在长时间运动中体温保持恒定。这就是为什么会出汗的马从一干走兽中脱颖而出,成为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

而人能跑死马,苏俄内战中,苏联红军把哥萨克撵的鸡飞狗跳,步行创造当时的长行军记录,一直把帝俄的骑兵撵到西伯利亚。

在长距离运动中人类的耐力是无敌的,一般来说人类在一日以内的长跑中不如马,但三日以内就可以超过马,一旦时间超过十天地球上没有任何动物是人类的对手。

两天后,艾伦威尔逊的身体就重新适应了这种体力工作,而且睡得更香。

每天拎着油锯一起工作,传授一些在高纬度地区生活的经验,并且修建房屋,随着华工一批一批的到达,以及采伐区和科纳布鲁克的距离,华工是肯定要直接住在采伐区的。

其实除了刚开始几天的不适之外,身体年龄并不大,甚至正在巅峰的艾伦威尔逊,现在每什么疲劳感,都是一晚上睡觉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他处在深山老林当中的时候,除了帕梅拉蒙巴顿拿到了澳大利亚的矿产勘探权之外。欧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英法主导的煤铁共同体计划。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接受了马歇尔计划之后,就开始谋划三国共同市场的想法。这也是历史上煤铁共同体的第一个雏形,德法加入进去已经是五十年代的事情了。

这一次英国主动和法国建立煤铁共同体,只要有这么几个原因。第一点,英国已经答应了美国,要在欧洲共同市场的事情上出一份力,这是在巴黎会议上用英镑管制换来的条件。

英国用英镑管制交换了帮助建立欧洲共同市场,就必须履行义务出力。不然的话,马歇尔计划随时可以停止,毕竟给不给钱还是美国人说的算的。

现在毕竟是敌强我弱,英国既然认为英镑的价值更重要,就必须响应美国的需求。

于是不管心里是不是愿意,英国都必须要进行一番努力。和历史上不同的是,英国一直占着英占区作为补充国力的一翼,现在美国已经开始试探口风,是不是可以合并英美两个占领区。

因为两翼齐飞的计划效果非常好,英国心里当然是不愿意,马歇尔计划对英国来首是锦上添花远不是历史上的雪中送炭,到手的利益输送,伦敦当然不希望吐出来。

对美国合并的试探口风装聋作哑,另外一个方面用煤铁共同体作为应付美国的牌。

自然这张牌要打好了才行,还有一个原因,英国希望通过煤铁共同体的框架,趁着德国目前还处在分区占领状态没有政府,先合法剥夺德国的一部分利益。

这样的话,就算是以后德国有了政府,在这种既成事实面前,也只能接受英国占便宜的事实,这件事英国自己做有些困难,自然联合法国一起做当然是有必要的。

此番想法,在艾伦威尔逊给艾德礼首相报告当中两翼齐飞欧洲篇有所描述。

不过英国是个岛国,英国的利益与欧洲大陆不说天然对立的,对立的时候越比较多。

四分五裂内耗严重的欧陆是英国所喜闻乐见的,当年英国就是凭此充当欧洲搅屎棍,运用大陆均势政策把欧陆搅得烽烟四起渔翁得利,成就了日不落帝国。

现在美苏在旁形势比人强,因为英镑的管制和汇率问题,伦敦不得不答应美国的要求促进欧洲共同市场,但和法国迫切的心理也不是完全一致,英国只是先把口号喊出去,围绕煤铁共同体的谈判先谈个一年半载,就可能的延后美国提出的合并计划,把时间拖过去。

而法国则明显上心多了,虽然英国似乎热心程度不够,但和几百年来的自己相比,英国能够真的促进欧洲共同市场,在法国人眼中,都可以算是浪子回头金不换。

法国人不知道,伦敦甚至都想到了拖时间的说辞,法国政局不稳定总是换政府。

现在伦敦特别希望巴黎换政府,自己好趁机观望,然后重新从头谈判。

如果巴黎不换政府的,伦敦就为此制定半年的谈判计划,在这一任部长会议主席上任半年之后,通过煤铁共同体的框架。

不过不同于历史上的共同体,这一次英国主动愿意发挥作用的共同体,更加具有强权色彩,肯定不会出现后世欧盟当中任何成员国反对,就难以做出决议的事。

毕竟现在德国意大利还没有摆脱战败国桎梏,英法妥妥两个常任理事国,弄出来的煤铁共同体,肯定在互相扯皮程度上,比不上后世的欧盟。

至于深山老林中的艾伦威尔逊,还在做勤奋的伐木工,和华工们吹牛打屁。

“中堂大人,英国本土一个岛国,如何走到今天的。”提着油锯的苏阳学着艾伦威尔逊的样子,走着鹅步,准备对着一根起腰粗的书大开杀戒。

“英国从十五世纪的农业革命之后,生活水平就已经冠绝欧洲了。”因为伐木的噪音,艾伦威尔逊的嗓门见长,大声道,“那时候应该比其他文明的生活水平都好的多。毕竟本土只有五百万人,生活压力比人口多的文明小许多。”

在行政长官做快乐的伐木工时候,首府圣约翰出现了一些外地人,资本从来都是最敏锐的,哪怕纽芬兰避税天堂的转变并没有大肆宣扬,人家还是闻着味自己找上门了。

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陆孟加拉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选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尔逊夫妇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国第1580章 对内阁出重拳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个波斯湾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亲美派第1687章 掐断油气管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订)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务大臣第1700章 要调转枪口?第1576章 专访和大选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机结束第二百二十一章 后继人选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会谈设想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内部解决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国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军官组织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对峙第二百零九章 这是政绩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约讨论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1678章 只要一个承诺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国的选择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并马拉维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七百六十五章 帮法国义不容辞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没准有这么一天第七百一十七章 龙骑兵自由了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农业企业化第1574章 空中组合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1621章 魔法打败魔法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绑北非法军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牵梦绕之地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业我拯救第八百五十章 铁棒加粗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访英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阁使团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级外交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麦卡锡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简又没精简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苏友谊第二百九十九章 双喜临门第六百二十一章 联邦德国成立第1603章 广场协议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调停建议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队员第八百七十三章 来自苏联的好消息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来首相的视察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变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1656章 利用团结工会第一千四百章 吓唬基辛格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1743章 局势逆转第1645章 连任和阴谋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设第一千零六十章 英镑的结算份额第六百九十七章 对法国重拳出击第一百九十六章 钢丝上的印度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无武士道精神第八十八章 再卖波兰一次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会谈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责众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联邦彩票设想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贝利亚第七百六十五章 帮法国义不容辞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开条件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开得胜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鸡毛的辩论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运的后果第1569章 总有新热点第四百一十三章 敏锐的资本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尔别墅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储大婚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五百七十一章 干劲十足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试探首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三十二章 无中生友第九百零四章 四大建设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四百八十二章 工厂辩论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尔及利亚公投第四百二十三章 变化中的纽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