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到达伦敦的赫本

“从我记事之日起,从未见过如此众多的人群。”早上,他和夫人先到德巴尔厅参加印度政府各位部长的就职仪式,然后又前往国会大厅,在那里发表了讲话。

蒙巴顿表示次大陆独立的时间,比他上任前英国政府给他指示的日期是提前的,并坦率地承认是宗教争斗和无政府主义的威胁迫使他提前这样做。

并且再次强调,印巴分治是根据两大宗教意志而采取的必然行动,是根据双方的路线方针作出的决定。言外之意,他要向长期主张次大陆为一个国家的印度国大党领导人阐明,印巴分治并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主意。

蒙巴顿傍晚又去参加独立庆典仪式。当他乘坐的马车刚靠近悬挂印度新国旗的观礼台时,立即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蒙巴顿决定离开这里返回总督府,因为在这个印度人盛大的欢乐场面中,做为英国的象征他并不感到自在;况且五六十万狂欢的人群中,哪伯一个小小事件,一个暴力的举动立刻会酿成一场大祸。

在卫兵们的护拥下,他乘坐的马车在一寸寸地爬行,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流吞没。

“我们最终还是没有让总督先生乱来。”在蒙巴顿总督进行亲善之举的时候,英属印度专员巴伦和秘书长伊斯梅面带怅然的碰了一杯。

脆响过后,两人不约而同的望向窗外,和蒙巴顿一样甚至更加低落,两人互相安慰,表示印度绝对发展不起来,无非就是一个先天残疾的人假装自己能站起来,好半天,两人的心情才转好,商量未来去哪继续造福大众。

“我可能要去外交部!”伊斯梅说着自己的下家,并且等着巴伦的回答。

“我本来要去苏格兰银行,但是竞争者很多,诺曼爵士表示先去中东带上一段时间,有位置的时候在安排。”巴伦爵士不无羡慕的道,“你可自在了,回到条件优越的本土。我还要在国外工作。”

“本土有本土的好处,国外有国外的好处。”伊斯梅不置可否的道,“当然理论上我们都希望有一个占据所有好处的位置等待着我们,不过这种位置可遇不可求,具体的事情还是要随机应变,总是有机会的。”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庆典举行,两国人民沉浸在快乐中的时候,驻扎于次大陆各地的英军也接到了撤离的指示,驻印英军分成两部分,最终目的是前往波斯湾和马来亚,加强当地的英**事力量。

关于不少英属印度海军军官,受雇于葡萄牙海军亚洲舰队里斯本号和波尔图号战列舰,其实就是纳尔逊级战列舰的两艘,正在赶往葡属印度担任教官,训练葡萄牙海军的事情。

在这种大喜日子自然是没人关心了,蒙巴顿还非常高兴,一方面减轻了负担节省了军费,另外一个方面还能够让葡萄牙依赖英国。

部分驻印英军海军军官,已经赶往果阿,当然这不是全部,因为还有部分高级军官,将会暂时留在印度海军当中,帮助印度海军成为一支专业的力量。

至于各大陆军基地的驻印英军,则按照撤军计划的规划,前往朱纳加德土邦,等待着船队把他们运到波斯湾。

以尼赫鲁为核心的印度政府,自然还是继续要解决土邦问题,虽然几乎所有土邦都已经有了归属,但大土邦没有一个进行严格表态的。这项工作还是要继续!

为此尼赫鲁专门让蒙巴顿继续做印度总督,留在印度表示印度和大英帝国的和睦关系。

现在对于艾伦威尔逊而言,除非爆发印巴战争,没有任何来自于南亚次大陆的消息,对他来说是好消息。

但听到了蒙巴顿继续做总督的消息,艾伦威尔逊还是给岳父发了一封电报,表示这可能是借由蒙巴顿的招牌,对强大土邦实行阴谋。

还觉得不够,艾伦威尔逊又联系上了没有历任的海得拉巴专员爱丽莎,询问现在海得拉巴土邦的情况怎么样。

“大君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尽可能的等到克什米尔问题牵扯住新德里的精力。”

接到了爱丽莎的回电,艾伦威尔逊再次发出了电报,“只要土邦出现问题,克什米尔肯定是第一个,但是之后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次大陆已经不安全了,有机会的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拿好你的箱子。”

“有这么体恤部下的上司,真是令人安心呢,我已经着手安排了。”

毕竟收下过爱丽莎的珍贵礼物,艾伦威尔逊当然不希望看见这位部下出什么事。

数亿人民重获自由,得知了这个好消息的艾伦威尔逊,自然是严肃了不少,是个人都能看出来纽芬兰行政长官此时心情不佳,哪怕纽芬兰第一船木材已经起航,被运往欧洲,这也不能改变什么。

“海蒂,我怎么觉得,薇薇安和这个艾伦的关系并不单纯。”找了一个机会,宝莲高黛问向海蒂·拉玛,表示这两个人过于亲密了。

“哦,是嘛?”海蒂·拉玛惊奇道,“你这么说,好像是有点关系亲密呢。”

海蒂·拉玛给出不置可否的回答,宝莲高黛又偷偷问了英格丽·褒曼,后者心道,“竟然还有比自己在印度时候更被蒙在鼓里的人?”

但英格丽·褒曼到底不像是同国籍大姐那么通透,也没有给出正面回答。

“宝莲只是一个普通女人,她不懂你关心的事情,你也别生气了。”费雯丽紧贴着男人的后背,柔声如细雨,“你这么大的男人,不要这么小气嘛。”

“要不是那副我们美国最有道德的死样子,谁愿意搭理她?”艾伦威尔逊点了一根烟,头也没回反手拍了拍费雯丽光滑的脊背,“回被子里去,别感冒了。你不知道你身体不好嘛?不知道安慰剂的道理?”

“什么是安慰剂?”费雯丽倒是很听话,直接缩回了被子里,只留下香肩露在外面。

艾伦威尔逊回头看了一眼大英国宝,由衷的道,“亲爱的,我知道怎么打发无聊时间了。”

关于抄袭安慰剂效应,投稿柳叶刀这件事,艾伦威尔逊并不感到可耻,管他是谁的,反正他先提出就是他的,有什么不可以么?

君不见,大英帝国的核心外交政策三环外交,已经和现任首相艾德礼绑定在一起了么?现在已经被英国民众广为接受,谁能有所不满,下议员著名喷子丘吉尔议员么?

“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百分之三十五的躯体疾病病人和百分之四十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柳叶刀上很快就出现了艾伦威尔逊的署名文章,这当然是非常正常的,怎么说他也是白厅看好的公务员,有些特权比如插个队什么的,没有什么意外的。

深通转移矛盾的艾伦威尔逊,正在为自己又干掉了一个历史人物成名机会的举动高兴之时,一封伦敦的电报抵达了圣约翰斯。

电报是阿里汗的伦敦管家发来的,艾伦威尔逊已经将自己在伦敦的联系方式交给阿里姆管理,这样显得和阿里汗亲近,冒充我们的人……

阿里姆的电报中提及,一个叫奥黛丽·凯瑟琳·拉斯顿的荷兰女孩,曾经联系过他,并且表示她刚刚来到伦敦,自己现在还没有回应。

“赫本?”虽然房间里没有别人,艾伦威尔逊还是像做贼一样,四下扫了一眼,随后直接对着电报机噼里啪啦,因为本人不在伦敦,现在有一个关系到是否可靠的任务,交给阿里姆先生去办。

艾伦威尔逊的电报当中,言明了自己要立一个敦厚兄长的人设,让阿里姆进行塑造。

能不能在这个荷兰女孩面前,立下一个印象深刻的形象,关系到两人之后的长久合作关系。一天之后电报回来,上面只有一个简短的单词,“懂……”

作为大英帝国在殖民地最受信赖的印度裔,阿里姆当然要竭尽全力的帮忙,开始帮忙操办这个平平无奇小女孩的伦敦生活。

平平无奇是阿里姆的第一印象,他觉得艾伦威尔逊应该不至于对这样的女孩有男女之情,因为这个荷兰女孩过于普通了,不能说丑,但显然也不是什么美的令人窒息的女人。

奥黛丽·赫本带着全部身价一百英镑到达伦敦,准备在这座城市实现自己的梦想。

“奥黛丽小姐,我的朋友艾伦先生已经知道你到达了伦敦,吩咐我一定要帮助你站稳脚跟,他说了,你是一个有梦想的女孩,在他心中留下了非常特别的印象。”

阿里姆看着眼前的女孩眼中有着一丝警惕,自我介绍道,“我是印度裔公民,在艾伦先生国外工作的时候成为了朋友,他现在在北美,已经说了一旦有机会,就从北美回来看你,为此特别交代我,帮助你在伦敦站稳脚跟,有什么困难可以直说。我一定全力做到!”

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结果是好的第七百四十七章 苏联加入北约的建议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1713章 乱有乱的办法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难民营第八百零四章 伸张正义的专员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资产委员会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闪电般归来第1591章 爱国华侨第三百零六章 虚假的总督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资路虎第八百六十章 赢麻了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愿望第1757章 诚挚的邀请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应第八百五十六章 枭雄之姿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九百七十五章 庆典和阴谋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才是真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钱第1693章 紧跟美国脚步第1739章 暗中观察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1583章 约翰·梅杰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请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战后重建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国退出北约第1564章 占领总统府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务员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团结第1622章 好大儿的求助第八百零九章 军政畅通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万邦来朝第六百八十二章 为了自由世界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层路线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讹诈帕特尔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马来亚决不投降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欧洲合作第1545章 灵活的价值观第四百六十八章终结配给制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丽莎白铁矿第二百八十七章 玄学大师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请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会议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约成立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猪湾事件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内瓦会议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国人有诚意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赚他两个亿第二百四十八章 价值连城的资料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旧对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优柔寡断的巴列维第九百零八章 资本的躁动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尼加拉瓜局势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三百一十三章 宝藏陷阱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国核战略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计划第二百章 钱谁不喜欢?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独立浪潮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乐上台第六百零八章 鸠山家族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会议成果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价格第五百零四章 北罗德西亚客人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顿退休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对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长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贵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财富密码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决战之果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顿的支持第二百八十六章 伦敦回复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无波兰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战第六百四十五章 无兄弟不马来亚第三百零七章 伟大的前首相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劳逸结合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后通牒第1630章 自由世界领袖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东京奥运会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诺骨牌效应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四百九十四章 按下葫芦浮起瓢第三百八十八章 压力全在美国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乐病逝第1674章 人民的奥迪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