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温的选战

其实强加思想钢印,四处挥舞着道德大棒的是民主党人,认可多米诺骨牌理论,认为一旦不在各条战线上和苏联对抗,就会造成多米诺骨牌倒塌。

这正是杜鲁门主义的主张,相**和党属于比较务实的党派。

这和二十一世纪的共和党、民主党主张是相反的。

但是麦卡锡确实是在共和党的支持下,以对苏联软弱为由,攻击民主党的对外政策。这和共和党一直处在有孤立主义氛围有关。

而这个阶段共和党跟偏向于鼓励保守。他们的看法,除了放弃美国对于世界的义务之外,还相信应该以现实主义态度处理对东方的关系,并相信一旦外部压力消失,苏联阵营变会被内部的矛盾所拖累。

同时因为核战争的阴影,共和党更希望与苏联阵营讲和,降低冷战对抗强度。

艾森豪威尔八年的保守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以至后来有人批评他八年中丢掉的比二战中得到的还要多。这个时候共和党其实是偏现实主义的。

六十年代共和党和民主党出现基本盘互换,自然是有一系列的事情做铺垫。艾伦威尔逊觉得本年度被一片看好的杜威,败在了杜鲁门手中,就是一个导致共和党开始转变的重要因素。

哪怕在艾森豪威尔上台之后,共和党又开始回归现实主义,可种子已经种下,艾森豪威尔时期过后,共和党就彻底转变成了二十一世纪人们眼中的模样了。

当前共和党建制派的两个大佬,一个就是即将和对手开始辩论的杜威,他代表了东部的建制派,同时也是波士顿支持的候选人。而另外一个是刚刚退出总统竞选的罗伯特·塔夫脱。

罗伯特·塔夫脱是共和党保守派的代表,是前总统、最高法官威廉·霍华德·塔夫脱的长子,一直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反对者。在罗斯福总统去世后,他集结了保守主义力量成功抵制了工会的势力。在外交政策中,他则是不干预主义的大力倡导者之一。

自然而然,他也反对马歇尔计划,杜威一旦上台的话,也可能会对马歇尔计划造成影响,但那还是未知数,塔夫脱要是上台是肯定会对马歇尔计划动刀。

杜威的劣势是他在共和党内的糟糕人缘,以及他那冷峻、刻板、工于心计的形象。

不过在塔夫脱在和杜威的竞争对手史塔森进行辩论之后,成功的狙击了杜威的对手,虽然没有撼动史塔森和杜威的双足鼎力,却也在侧面帮助杜威。

现在塔夫脱已经退选,其代表的共和党保守派支持者,开始转而支持杜威竞选。

时间还来得及,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杜威和史塔森的辩论,将第一次通过广播走进千家万户,艾伦威尔逊正好在五月十七号这一天,在波士顿领事馆通过广播听到了,两位共和党候选人的辩论。

收音机里面传来阵阵两个共和党候选人的辩论,从经济政策、外交政策到美国的发展方向,似乎令人能够让人进入两个候选人所在地紧张气氛当中。

“当前合众国境内苏联思想的泛滥,根源在于国家没有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我想说的是,应该立刻宣布美共为非法党派……”史塔森的声音通过收音机,在波士顿领事馆当中回荡,相信也出现在了无数美国公民的家中。

“呃?”艾伦威尔逊看向威克,面露疑惑的问道,“我记得你说过,他是自由派的候选人?是不是有这回事?”

“领事,这确实很令人吃惊。”威克也一脸的问号,用惊讶的语气解释道,“史塔森议员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很宽容的。”

“可能是为了分化杜威背后塔夫脱的保守派支持者。”艾伦威尔逊噗嗤一笑道,“我们都知道这些政客只有鱼一样的记忆,随时会推翻自己之前的言论。自从塔夫脱退选之后,支持者更加倾向于杜威,现在史塔森拿出来比杜威更加极端的言论,是逼着杜威站在宽容的立场上,分化杜威的支持率。”

这倒是也不值得奇怪,英国政客也是这副样子,整个下议院就和动物园差不多,一个一个的都是变色龙。

就在艾伦威尔逊对政客进行肆意嘲笑的同时,杜威的声音从广播当中传来,“你总不能用枪打倒一种理念吧?我们必须拿出切实的结果来证明,苏联人是错误的,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禁止方式。”

“封禁是独裁国家的手段,我们民主国家从来都是经过民主决议最后决定不公布。”艾伦威尔逊这边听着杜威的爽言爽语,对着站在一边的威克解释道。

“领事,不应该这么说吧?”威克听着艾伦威尔逊肆无忌惮的嘲笑,“要知道政客都是通过大众选出来的……”

“这不更加证明大众的愚蠢么?”艾伦威尔逊歪着头,面带笑容的道,“其实我们的人都明白,这个国家应该在谁的手中更加恰当。”

“那么政客的角色是?”威克看着自己的顶头上司,还是犹豫中问出了心中疑惑。

“他们的角色是弘扬我们功绩的宣传员。”艾伦威尔逊施施然的站起来,这一场辩论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杜威不出意外会获得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提名,当然这必须要在共和党大会召开之后,才会正式公布。

两个党派都拿出来了候选人,这一场选举开始一步一步朝着白热化的方向迈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民主党那边现任总统杜鲁门的选情低迷,也难怪舆论上认为,共和党一旦召开大会选出来了候选人,就能够击败杜鲁门。

根据华盛顿传来的消息,民主党大会和共和党大会的举办地点都定在费城。

从现在的消息来看,民主党这一次面临的局势确实非常艰难,除了共和党在声势上战争结束卷土重来的意思之外,最主要的是民主党分裂了。

更严重的是,一些自由派民主党人出走参加了亨利·华莱士的进步党,而民主党的领袖们担心这会大大分走杜鲁门的选票,从而将东北和中西部各州拱手让给共和党人。

更不要提自从南北战争之后就支持民主党的南方白人,和罗斯福争取的北方工人力量,利益上的并不完全一致,这也难怪很多人并不看好杜鲁门了。

“领事,从现在来看,共和党卷土重来已经成为定局,是要和共和党建立起来友谊么?”威克还是尽心尽力的为顶头上司出谋划策,他建议接触、塔夫脱、杜威等人。

“那都是建制派的大佬,我们这一次要找一个比较草根的人物。”艾伦威尔逊闻言摇着头道,“塔夫脱是保守派的领袖,父亲是先做总统后做最高法官,杜威则是东部工商推举出来的建制派领袖,接触起来太困哪了,我们要找一个比较草根的人物进行示好。而且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不要说民主党就败局已定,三年前丘吉尔议员刚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但是我们都知道,伟大的艾德礼首相目前领导着大英帝国……”

现在接触杜威,艾伦威尔逊不是一下子就代替常公的角色了么?这是绝对不行的,就现在的情况,对共和党示好不是不可以。

但也要考虑杜鲁门的感受,万一艾伦威尔逊代替常公被记住了,那对于他现在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和杜威以及塔夫脱等大佬相比,麦卡锡就不具备党派上的倾向性了。和前两个人相比,现在麦卡锡就是草根中的草根,风评也差,纯粹是一个混日子参议员。

非常适合发展真正的友情,艾伦威尔逊也不会让对方吃亏,如果对方是一个朋友,说不定有机会会指导对方避免阴沟翻船。

总而言之,在共和党即将推出候选人的档口,这个时候开始接触麦卡锡正是时候。

主动上门动机过于明显了,但是现在既然共和党正在准备大选,麦卡锡作为共和党的参议员,一定会的帮助共和党选举的,这是他作为参议员的义务。

只需要摸透麦卡锡最近的公开行程就行了,东北新英格兰地区以及五大湖区,是共和党的传统支持范围,包括麦卡锡在内的共和党参议员,一定会在这段时间到处走走的。

艾伦威尔逊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守株待兔,等到麦卡锡公布助选的行程,然后在这两个地方的城市等着麦卡锡就行了。

借由这段时间,艾伦威尔逊在领事馆处理了一些外交上的工作,其实也就是参加参加酒会,带着帕梅拉蒙巴顿一起,歌颂了一下英美特殊关系。

从这个时候开始,艾伦威尔逊已经开始接触一些共和党人了,谁让波士顿本就是共和党的传统支持地区呢。

不得不说带着帕梅拉蒙巴顿还是非常有效果的,现在不是一战之前了,只剩下一个贵族身份是没用的,但如果又有钱又有贵族身份,那又是另外一个问题。

“亲爱的,我开始觉得,你做领事肯定比我更加容易。”艾伦威尔逊由衷的感叹着。

“哦,会嘛?”帕梅拉蒙巴顿故作矜持的开口道,“我把事情都做了,就没有你发挥的空间了,作为一个董事的女人,我不能这么做。”

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国水务公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调停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纳赛尔在也门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变脸的印度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秘书长和党魁第1687章 掐断油气管道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卖刚果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九百七十章 北罗德西亚的契机第1618章 休克疗法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辞呈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开幕式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国的责任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国力挺德国第四十八章 间谍之都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难民营第五百九十七章 舍我其谁蒙巴顿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设工作第八十六章 美国的要求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东看的法国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国变可疑了第八百八十七章 敌人的洲际导弹第1585章 硬蹭热点第1718章 遗憾的刺杀第二百零七章 进步最重要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党的错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东京奥运会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间谍交换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七百三十八章 英法联军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务大臣的想法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撒切尔大臣第二百六十一章 万全之策第1559章 存在舰队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马铁路第九百八十八章 个人档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杰奎琳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歧很大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伦敦第五百三十八章 帕梅拉女王第八十九章 这一次卖谁?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么苏德同盟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来的德国总理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卫号的未来第1614章 优势在里根第六百八十六章 驻德大使伯吉斯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总理鱼饵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应对总罢工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诺骨牌理论第七百六十一章 东京湾演习第六百七十八章 苏伊士运河问题第1675章 昂纳克的访问第四百零九章 夺宝奇兵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尔及利亚战争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国决不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决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槟城阅兵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亚国父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坚持一年第1626章 文化沙皇的期待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伦佐夫斯基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马来亚决不投降第六百四十八章 亲密盟友的分歧第一千零八章 各有各的外交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财富密码第九百六十章 欧佩克设想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爸爸的背刺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闭式小区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达波斯湾第1654章 德国有反骨第二百七十四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两宫王太后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鲁晓夫的决断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闭室的艾伦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选第二百零六章 主动示好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会向政府低头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坚决维护首相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万邦来朝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极条约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门事件第二百七十四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六百九十四章 伦敦改建计划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四百二十七章 甘地之死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价值的甘地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儿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货币第五百九十二章 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