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让英国再次伟大

“我作为出访苏联的随行人员?这不合适吧?”艾伦威尔逊愣愣的自语,让外交部常务次长伊斯梅微微皱眉,怎么这种加加担子的行程,好像还不受欢迎?

艾伦威尔逊第一次回到欧洲,在波茨坦会议中和苏联暗箱操作的时候,伊斯梅还在英属印度做秘书长,并不知道这件事,自然也不知道这个部下为什么不上进,直接反问道,“有什么不合适。”

“伊斯梅爵士,我是波士顿领事,最近我正在准备回美国继续工作。”艾伦威尔逊组织着语言,“如果出现在出访苏联的随行人员当中?总觉得有些怪怪的!”

“没什么奇怪的!”伊斯梅一听平淡的开口道,“缓和局势对本届政府来说是头等大事,为国工作不能用挑剔的心态,不能因为美国的条件好就开心,苏联的条件差就抱怨。”

一通大道理灌入耳朵,艾伦威尔逊一脸的认可,似乎一下子主人翁精神爆发。随时就要为了大英帝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于是接过来了准备提案,研究本次访苏的行程,其中有一条提案伦敦非常重视。就是能在德国境内做出缓和态度,适当的减少驻德军队的规模。

其实这是对苏联的要求,因为驻德苏军的规模在三国占领区的驻军数量之上。伦敦希望建立起来一个沟通机制,保持各占区的透明度。

艾伦威尔逊认为这一点苏联其实并不吃亏,美国种种要组建军事同盟的言论,苏联应该是知道的,考虑到伦敦也有剑桥五杰那样的人,莫斯科也应该知道伦敦无意于急匆匆的开始对抗,丘吉尔的铁幕演说那只是他的个人言论。

现在的丘吉尔不过是一个著名的下议院喷子,在野党有的时候,就和参谋不带长差不多。

“提案有建立占领区军队透明机制。调停某大国内战?”艾伦威尔逊一挑眉,直接把这一份提案抽出来,找到了曾经在酒会上见过面的外交部副秘书长,把这一份材料交给了对方。

作为一个大英帝国的公务员,艾伦威尔逊关键时刻还是要避嫌的。最重要的是,这一份提案比关于占领区军队的议案难度还高,他不能让不可能办成的事情砸手里面。

所以比较高难度的议案艾伦威尔逊不辞劳苦就自己留着,把简单容易达成的目的的议案让给别人。

对此他的同事还表达感谢,可能现在白厅除了艾伦威尔逊自己,都认为驻德军队的议案更加简单,中国不过是一个遥远边缘的角落,有什么值得关心的地方?

因为随行要出访莫斯科,艾伦威尔逊必须和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请示一下,本次访问的准备。

“哦,艾伦,可能对这一次的莫斯科之行有些手足无措,但是没有关系。这不会耽误你的工作。”欧内斯特·贝文伸手让艾伦威尔逊坐下,然后道,“关于和苏联的关系,你的看法是什么?”

“我们迟早会和苏联翻脸,不过如果以目前的情况开始对抗,就必须从属于美国。当然这是保守党的想法,我对党派之间的看法是否有分歧不做评论。”艾伦威尔逊说到这话锋一转道,“当前大英帝国面对的情况十分的矛盾,以欧洲的局势来说,我们应该坚决的站在美国一边,但在海外领地的问题上,美国又比苏联的威胁更大。这就非常的尴尬了!”

“是啊,相信这两天荷兰事情的结果就会传来了。”欧内斯特·贝文淡然的道,“这样我们就能看出来,美国对殖民地问题上到底是什么态度了。如同你所说,英国在面对不同问题上,必须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就非常的矛盾。”

其实从战后刚刚开始的英国就开始迫切的邀请美国,保护欧洲。欧内斯特·贝文作为外交大臣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但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对和苏联对抗还不是很感兴趣。一直到英属印度独立之前,美国都没有明显要对抗苏联的意思。这和近两年的热心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英属印度独立前两年,十万英属印度公务员齐心协力,带动全部殖民地搜刮出来十二亿英镑的财富,解决了伦敦很大的财政问题。以及通过各种渠道,英国大概确认了苏联在人力上的损失,确实是实现了丘吉尔在手术台上的言论。

这种情况下英国对抗的心又不这么迫切了,而美国则不像是战争刚结束时候那么淡定。现在英国和美国对苏联的态度,和战后头两年正好反过来。

本届工党政府面对的问题还远不止于此,欧内斯特·贝文和艾德礼其实想要和欧洲更近一点。

然而,贝文企图积极推动关税同盟实现的行为,总是遭到英国政府中左右对欧经济政策的那些经济部门的强烈反对,它们所祭出的法宝就是欧洲经济一体化必然会损害英国与英联邦国家之间的贸易。

反对者认为,工党政府作出削弱英联邦的联系而与羸弱动荡的欧洲实行一体化的选择几无可能。因此,认为工党政府放弃对欧洲联合领导权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贝文出于私衷确乎曾试图领导欧洲的联合。

当欧洲的联合是指欧洲一体化运动时,它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无论何种原因,贝文的“第三种力量”构想难以逾越国家性质的界线。

这件事经过了三环外交一包装,总算是糊弄过去了,让工党扛过众多的反对者,完成了主导欧洲的一步,从这一点来说,这位外交大臣应该感谢艾伦威尔逊。

英国之前的摊子太大,而经过了世界大战却实力不够,导致了英国面对不同的问题,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对手,有时候不得不随风摇摆。

一九四七年之前,一直想方设法要拉着美国对抗苏联的外交大臣,现在又必须和苏联谈谈消除敌意的事情,完全就是相反的立场,也是难为他了。

当前工党政府对某大国内战的看法,尝试以不干涉的态度坐看。

最主要就是离得远,没有关注的心情。而离得近的希腊内战,也正是眼前这位外交大臣,以春天来了第一颗苹果落地的例子,表示一旦第一颗苹果落地,整个苹果树的苹果就都会落地,这种近似于多米诺骨牌倒塌的理论,要求美国接手支援希腊和土耳其抵抗苏联的施压。

其实现在的亚洲局势也符合欧内斯特·贝文那个时候,对华盛顿呼吁的干涉希腊的环境。

但此时的欧内斯特·贝文,却完全没有当初对苏联敌视的想法。一个时间有一个时间的想法,欧内斯特·贝文和两年前的自己想法也不一样了。

“其实,艾伦,不考虑以后在适当的时候,做个大臣什么的么?你们白厅的第一个内阁秘书,就在卸任之后辞职,最后做了大臣。”欧内斯特·贝文笑着发问。

“这不是要随时准备竞选,那我想想什么样的口号合适?”这是外交大臣的问题,艾伦威尔逊当然不能给对方的一个死亡凝视,从心的开口道,“让英国重新伟大怎么样,绝对适合现在这个时间英国面对的局势。”

欧内斯特·贝文的脸色一变,其实这个口号真的可以,简单易懂,也符合当前英国所面对的纷乱局势,并不是不可以采用。

距离一九四五年工党击败保守党执政,已经过去快四年了。由于英国首相就是议会的首领,这也就意味着英国首相的任期和议会的任期是一致的。

而每一届议会的任期一般是五年的时间,但也有可能临时被解散的,所以说它的具体任期是不确定的。同时也说明英国首相的任期是不能够可定的,但每一届不会超过五年。

现在工党已经执政四年了,明年就执政期满之前必须要选举。这涉及到工党是否真的能够和长久以来执政的保守党分庭抗礼,而不是就这么昙花一现的上台。

对于这一次的能够连任,作为工党二号人物的欧内斯特·贝文,和首相艾德礼一样重视。

“让英国再次伟大!”欧内斯特·贝文嘟哝着,连艾伦威尔逊已经离开都没有发觉。

欧内斯特·贝文回过神,当前还是要考虑访问苏联的问题,如果能够成功达成目的,再次伟大也不迟。

在访问苏联之前,当前外交领域最大问题,不在于伦敦不在于莫斯科。而是在于联合国大会上以及阿姆斯特丹。

荷兰政府正式宣布不在继续强力维持在东印度群岛的统治,并且马上拿出来方案。这是荷兰在几次对印尼的军事行动,治标不治本的消耗之后,第一次表示可以对东印度群岛的未来可以商量。

荷兰态度的改变,不但引起了印尼本体独立者的关注,同样也让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关注,欧洲各国的首都,各国的外交官在进行秘密沟通。

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尔笑话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赞同第三百六十章 温文尔雅威尔逊第一百零七章 内政大于外交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伦的专业性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进步第五百二十九章 马来亚专员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礼三环外交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国回来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国企第六百八十一章 镀金计划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扶持泰国第一千零二十章 不欢而散第六百零二章 决定未来的商谈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1541章 编外大臣的建议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国决不投降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种姓第二十七章 孟买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劳苏联费心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七十五章 关键的问题第1741章 进击的沙皇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弹第五百五十三章 伦敦的召唤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问题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两面人威尔逊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贵第1715章 代代相传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一百零一章 工党误国第二百五十章 两封电报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1546章 卑劣的谣言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白厅和国防部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四百二十四章 无聊的总督第四百一十七章 总督的手艺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断别人的腿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国盟友威尔逊第九百五十三章 这很雅各宾第1759章 私人聚会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书立说威尔逊第九百二十八章 专员听我狡辩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国忠犬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诚!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战略定力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麦卡锡参选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计划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鲁塞尔会议第二百一十四章 麦克林全都要第1744章 英国DNA动了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统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杀人灭口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马来亚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务次长的重拳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国回来了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体企业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机会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宝的援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进攻第1682章 老布什的钞能力第1576章 专访和大选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七百八十六章 麦卡锡来访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与民争利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罗德西亚之行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闭式小区第一百五十五章 “欧洲军”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国联防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货币战争前兆第二百一十八章 饥荒的前兆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护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击战略第九百五十七章 安排大臣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获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礼的考虑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战第八百四十二章 没难做的生意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宫的讨论第四百四十九章 战场信息自由第1592章 德日有危险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场共识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计划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统国有化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罗德西亚王室领地第四百九十六章 杀手本能麦卡锡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战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