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准备结婚

这一批战俘是在半个月之前从东马出发,籍贯都是东京都人,作为首批被遣返的战俘。引起了日本各界的关注,一直为战俘回国奔走的鸠山一郎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甚至准备好了一番感人肺腑的演讲。

战争爆发的责任全部推倒军部身上就可以了,从现在开始新日本将重新出发等等。

找了一个视野开阔,角度不错的楼层,艾伦威尔逊和驻日大使伯吉斯坐下来,在合适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喝上一杯下午茶,如果是晚上就是喝酒。

至于菲尔比派过来的探员,已经各就各位准备留下一张经典照片证明业务能力了。

“就连苏联也在去年开始遣返战俘了,其实我们做这些已经有些晚了。”伯吉斯端着茶杯,见到轮船靠岸还要等待一段时间,和艾伦威尔逊闲聊道,“而且效果并不好。”

“是苏联对日本关东军的战俘进行了思想改造吧?听说引起了日本舆论的警惕,不过苏联的大部分战俘应该不会遣返吧,送到北海道更加合适一些。”艾伦威尔逊面带不解之色道,“其实以北海道的土地,只要不过人口承载力,日子应该是不难过的。”

“听说北海道的气候和本土差不多,不过我没有去过。”伯吉斯微微摇头,表示他本人也不了解,毕竟日本国内对苏联的信息渗透防范还是很严格的。

“确切地说,比本土气候要差一些。”艾伦威尔逊想了一下道,“不过人口也不能比。本土的面积生活五千万人,已经十分拥挤了。”

由于英国贫瘠的土地和糟糕的气候,大部分水果都无法本地生长。英国大部分水果,尤差不多都是从伊比利亚半岛进口的。

这不是艾伦威尔逊内涵英国本土,这个世界上的岛国土地富饶的国家是极少数。其实日本的土地在岛国当中,就算是农业条件极好的了。至于岛国农业顶配还得是印尼的核心爪哇岛。

英国比日本和印尼的优势,就在于英国存在煤矿和铁矿,足以支撑工业革命的需求。

“伯吉斯,你觉得日本社会党怎么样?”艾伦威尔逊对着驻日大使开口询问。

“以我的观察,美国人对这个党派很防备。不是我对美国有不满,艾德礼首相如果是日本人,没准天天家门口都有美国人的探员盯着。”伯吉斯微微摇头道,“短时间看不出来有什么发展。”

艾伦威尔逊点头,冷战时期的日本社会党虽然保有一定的实力,但就类似意共的存在感一样,有实力的在野党但无法突破。

日本存在一种一九五五年体制,就是两大党合并成自民党之后,一直把持着政权到冷战结束。冷战时期的意大利政坛也有类似的现象,天主教民主党和自民党的地位类似。

冷战结束之后,韩国军政府本来也想要组成自民党那样的超级政党,不过时代变了,最终还是让韩国的左派上来,进入了两党交替当中。

选举国家想要长期执政,必须以经济增长为后盾,自民党长期掌控日本政坛,把冷战的社会党还有之后的公明党、民主党压得喘不过来气。就在于自民党是一个大杂烩政党,自民党没有主张和纲领,深刻的和日本财阀绑定。

其实日本政坛比美国政坛还凝固,在日本的建制派面前,美国的建制派也就图一乐。

不过现在失去了北海道的背景下,日本会不会和未来一样还不好说。在加上起步初期就有英属马来亚竞争,更加不好预测了。

如果经济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也许自民党独大就会转变成两党交替。这是英属马来亚有竞争资格可能带来的影响。

至于北海道,如果苏联吞并了北海道,日本一直不承认的话,苏联会让连联合国都进不去。这个政治影响会变成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就在两人事不关己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的时候,满载着战俘的轮船已经鸣笛,远远一看,甲板上能看到不少还穿着日本旧式军服的士兵,人头涌动。

因为距离远,艾伦威尔逊无法看到这些战俘是什么表情,是不是百感交集?泪流满面?终于结束了长达五年的战俘生涯,眼泪都快掉下来的吧?

早有准备的艾伦威尔逊拿出来了望远镜,这令伯吉斯脸上满是无奈,怎么好像经常干这种事一样?

这伯吉斯就有所不知了,艾伦威尔逊留下照片的人包括但不限于,海蒂·拉玛、琼·克劳馥、贝蒂·戴维斯、葛丽泰·嘉宝和英格丽·褒曼、宝莲高黛,拉娜·特纳、琼·贝内特,乃至于玛格丽特。

照相技术都已经突飞猛进,更别提一个小小的望远镜了。有了望远镜的加持,他看到轮船靠岸下来的日本战俘表情,就更加的清晰了一些。

鸠山一郎已经下码头开始了演讲,言辞恳切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以及表达对日本未来发展的看好。

“呵!”因为有收音机的作用,鸠山一郎的讲话反而跨越了空间,在艾伦威尔逊和伯吉斯面前响起,有小泽一郎的翻译,两人也都知道了什么意思。

“哦,艾伦,鸠山先生不是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了么?”伯吉斯就见不得艾伦威尔逊这副阴阳怪气的样子,不由得开口制止这种不绅士的行为。

“是反战还是反战败,这可是两个问题。别说日本了,德国人一天道歉八遍,我也不会相信。”艾伦威尔逊一脸的嗤之以鼻,“别忘了我们扶持了日本多长时间,最终还是被咬了一口,不过我相信美国人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不得不说鸠山一郎为了正式复出,可谓是做足了功课,艾伦威尔逊听了一会儿,如果不是小泽一郎翻译的原因,那么鸠山一郎可以考虑去白厅挂职了。

随着鸠山一郎兼顾对战败反思和对未来充满鸡汤的演讲结束,这些衣衫褴褛的战俘,在充满了政治正确码头,时隔五年重新登上了日本的土地。

不少遭到五年强制劳动的战俘眼含泪水,估计也是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虽然他们马上就会被战后的社会教做人,但是此时此刻的思乡之情,就连举着望远镜看热闹的艾伦威尔逊,也升起了一丝丝不应该出现的同情,虽然只出现了一秒钟,但终归是出现了。

“这种场面,哪怕是日本人,也不由得令人感叹。”伯吉斯也看着在日本民众包围中的战俘们下船场面,有感而发。

“你想想五年前远征军回国的场面。”艾伦威尔逊冷着脸提醒着伯吉斯,幽幽道,“听说五年来英德跨国通婚足有七万例,你猜猜是什么原因?”

他可没有撒谎,三国占领区一天不合并,英占区贸易委员会就在运行。那可是艾伦威尔逊出力过的地方,贸易委员会提供的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只是不知道,和他当初促成的那一场跨国婚礼是否有关,反正战后退伍士兵娶德国姑娘都快成潮流了,近几年英国本土的女权运动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复出的鸠山一郎,在遣返战俘这件事上得到了足够多的曝光度,包括产经新闻在内的日本各大报纸,对鸠山一郎的讲话给予高度评价。

至于在其他国家的媒体中,文风则稍微有这么一点歪了,英国、荷兰、葡萄牙和澳大利亚的相关报道当中,都是以日本战俘衣衫褴褛,和高大的美军士兵搂着日本女郎的对比照片为报道,销量还非常的高。

在鸠山一郎咄咄逼人的威逼下,现任首相吉田茂也在不能继续敷衍,在随后的国会讲话当中,主动提出来了将会派遣船只,将散落在东南亚,分别关押在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葡萄牙手中的战俘接回来。

可以说鸠山一郎成功通过这一次的遣返战俘,在复出之后成功刷够了存在感。未来和吉田茂的争斗还有的看。

艾伦威尔逊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总算把这些失去利用价值光能吃饭的战俘弄回日本了,至少他的日本之行已经取得了圆满成功,遣返的战俘其实没什么,就是骨折过,一瘸一拐或者手臂绑着绷带,或者说少个大拇指,不能进行高强度劳动。

也是这一天,半岛的第五次战役正式结束,和前几次不同的是,好像双方的言论没有马上再继续死磕一场的意思。

已经证明了专业性的军情六处探员,也在这个时候以英国驻外记者的名义进入到了朝鲜半岛,开启了他们的调查之旅。

打点行装的艾伦威尔逊体现了一直以来的作风,事情办完就马上抽身绝对不拖泥带水。

这让准备挽留一下的伯吉斯都不好开口了,只能道,“可能是马来亚的事情太多,你工作上的事情有够忙。”

“那倒不是多么重要!”艾伦威尔逊扣好了皮箱回答道,“主要是我答应帕梅拉,把战俘遣返那的事情办完就结婚,我现在要回去准备结婚。”

第四百三十章 有声有色的开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运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科兹洛夫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卖国第1578章 首脑会议和连任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暴风雨之前的宁静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恶不同戴天第八百一十章 人人有独立权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鲁来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领袖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勋电报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鸟第一百六十一章 图灵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权也可以谈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后的好时光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内瓦会议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罚款福特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编外部长威尔逊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破窗效应第二百零六章 主动示好第一千三百九十几章 美国也干了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国考虑躺平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愿望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换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亡羊补牢的美国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儿好汉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访问第1600章 转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约第四百九十六章 杀手本能麦卡锡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赞同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缅怀肯尼迪第三十四章 奥萨瓦根行动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计老父亲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伤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鲁塞尔精神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会第四百八十章 东印度群岛分治第三百三十一章 以退为进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 新党魁撒切尔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四百一十六章 纽芬兰总泄密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双赢第六百五十一章 乔治六世病故第四百三十七章 牵线搭桥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则上都同意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罗斯福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1683章 德国不会统一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苏联和法国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调动第一千零八十章 维护外交大臣第1578章 首脑会议和连任第七百七十二章 转移财产我熟啊第三百八十四章 财政讨论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1706章 冷战结束第一百五十九章 学校没教过第1583章 约翰·梅杰第五百零八章 抵达霍克森第1686章 联合军演第三百三十二章 罗德西亚问题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进步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国第四百八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办事第九百二十四章 圣诞礼物第一百一十五章 会议闭幕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机第1552章 什么事情都没有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国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旧部第二十一章 葡属果阿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国最后的男人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联合国决议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绥靖政策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驾临第1634章 比如罗马尼亚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丽莎白铁矿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机第七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帝国病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个躬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临大敌的艾伦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国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铀矿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约成立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亚上空的幽灵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军没问题第九百八十四章 欧佩克成立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临大敌的艾伦第六百三十一章 大英绝不躺平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属纽芬兰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国梦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法国的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