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胜利勋章

对于巴顿这个下属,平心而论艾森豪威尔将军是不喜欢的。事实上不但他,目前美军在欧洲的军方将领,就没有几个对总是大放厥词的巴顿将军喜欢。

只是因为巴顿将军资格特别老,曾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远征军总司令特级上将潘兴的副官,而且潘兴参加一战之前,他和巴顿的妹妹正在恋爱,并且已经要进行订婚了,两个人约定好要在战争结束之后马上就结婚。

也就是说如果他们结婚,那么潘兴巴顿之间的关系就要发生改变了,以后巴顿就要将潘兴当成妹夫。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潘兴赶赴欧洲,才和巴顿的妹妹分开。潘兴在现在的美国军队当中有着众多的部下,现在还是活着的特技上将,都必须要考虑。

再加上巴顿本人在战争当中表现出来超乎寻常的勇敢,在美军的当中独树一帜,艾森豪威尔将军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听到朱可夫元帅提及巴顿,艾森豪威尔将军随便扯了两句岔开话题。显然对巴顿将军不愿意多谈,在柏林的他还不知道,他马上就有机会让讨厌的部下靠边站。

大阅兵还在进行当中,作为显示着大英帝国军威的阅兵式,英国不可谓不认真。只是见过某些苏联体制国家阅兵的艾伦威尔逊,却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

甚至都没有弹簧步来的带劲,只能歪着头对旁边的艾福尔说道,“我看过不了多长时间,占领柏林的四国军队,说不定会争先恐后的都来一次。”

“那当然,没有比在敌人的首都举行阅兵式更值得高兴的了。”艾福尔笑呵呵的回答,然后话锋一转道,“除了法国人!”

额!艾伦威尔逊张着嘴巴哭笑不得,又补充了一句道,“甚至是法国人。”

观看阅兵式的艾伦威尔逊甚至也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巴顿这个美国将军,要说世界大战巴顿将军的第一场硬仗,是作为北非远征军西部特遣部队司令,率部参加北非登陆战役,率部攻占法属摩纳哥,痛击法军!为什么要强调法属呢,艾伦威尔逊甚为懊悔,法国可是在殖民地问题上的英国盟友。

作为柏林英军大阅兵的总指挥,蒙哥马利元帅,在阅兵式结束之后并没有离开。以英国占领军司令身份出席的蒙哥马利元帅,头戴着那一定非常著名的贝雷帽。

朱可夫元帅上前,笑着转身拿出来了已经从莫斯科运抵到柏林的胜利勋章,亲自为蒙哥马利元帅佩戴,勋章中克里姆林宫图案由黄金镏成,背景蓝天为蓝宝石,红地为红宝石,白边和光芒用镶有钻石的白金条拼接而成,五个角镶有每枚五克拉的俄罗斯天然红宝石。

从阅兵式开始之后,艾伦威尔逊一直站在主席台不远处,秉承着一个帝国公务员的专业性,但是见到这一幕,眼睛却再也移不开了。

不谈这枚勋章的所用的材料,光是从其他方面的价值来考虑,中央红色部分代表苏联最高勋章列宁勋章,绿色条纹代表表彰组织进攻与追击的苏沃洛夫勋章,深蓝色条纹代表表彰巧妙撤退与反击的库图佐夫勋章。

深红色条纹代表表彰抵抗侵略者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浅蓝色条纹代表表彰收复领土的波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勋章,带黑线的橙色条纹代表表彰勇敢的光荣勋章。

全世界只有二十枚胜利勋章,可想而知这枚勋章的价值,就算是勋章能当成防弹衣的勃列日涅夫,也只敢授予自己一枚。

“艾伦?”艾福尔顺着艾伦威尔逊的目光,了然的点头道,“看起来很值钱。”

你有钱都买不到!艾伦威尔逊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这枚勋章他是别想了,除非他能把大英帝国打包卖给苏联,那样没准能换一个带上。

“你说苏联人把这个勋章授予过艾森豪威尔将军,现在授予了蒙哥马利元帅。怎么就不授予给法国人一个,可见苏联人并不尊重法国人。”艾福尔还在不停的碎碎念。

艾伦威尔逊一声叹息,自己这个同事也真是够了,在朱可夫元帅正式为英国占领军司令蒙哥马利元帅授勋完毕之后,整个主席台响起热烈的掌声。

包括艾伦威尔逊在内不在主席台的外交官,周围不同国家的士兵,同样纵情欢呼,落在观察阅兵式的柏林市民眼中,这种属于胜利者的欢呼,看着却分外苦涩。

这些并肩作战,分属于不同国家的士兵,在战胜敌人的第一年当中,仍然表现出来了团结。

英军的阅兵式,以及在阅兵式之后朱可夫元帅,为蒙哥马利元帅授予胜利勋章的过程,理所当然的被驻柏林的英国记者拍下来,蒙哥马利、朱可夫和艾森豪威尔三人,自然成了绝佳的背景板吸引销量。

似乎所有的报纸都觉得,团结的同盟国将无坚不摧,在击败德国之后迅速结束战争。

“作为大英帝国的外交官,我们即将迎来一次考验,过段时间美国总统杜鲁门、苏联的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将会来到柏林,大英帝国将要和这两个盟国,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谈判,可以预料,谈判会非常的困难,我们一定要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

英国管制柏林总部当中,亚历山大·卡多根对着房间中的外交官冷着脸发言。

亚历山大·卡多根贵族世家出身,求学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二战爆发之前,已经成为了英国外交部的资深公务员,利用当时首相张伯伦和主张对德国先发制人的,外交部常务次长的矛盾,成了新的外交常务次长,也就是外交部秘书。

也就是说他现在是在座外交官的顶头上司,自然得到了一呼百应的反应,房间内的外交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对大英帝国的利益捍卫到底,和苏联人以及美国人据理力争。

“那么,我们就首先理解一下外交大臣定下的目标。”亚历山大·卡多根点头,拿出来了英国外交大臣拿出的谈判条件,让这些在场的外交官讨论可行性。

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六百四十八章 亲密盟友的分歧第四百五十九章 从胜利走向胜利第六百零一章 亿顶王冠第二百四十四章 凯瑟琳赫本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亚国父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计划第五十一章 声东击西第二百二十五章 继续转移矛盾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两宫王太后第七十三章 一个小目标第一百九十二章 两翼齐飞计划第五百八十三章 动手的时机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谁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战争第1661章 布什总统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长补短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准备介入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场第七百四十三章 梦露第十一章 朱纳加德土邦第二百一十三章 从锡兰开始第1614章 优势在里根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国陷阱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国受到了压力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员第一千零九章 农牧业合作成果第六百零二章 决定未来的商谈第五百二十一章 双话事人喽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获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问心无愧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自盟友的背刺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选第1601章 新思维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四百四十四章 优势在我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七十六章 最后一天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东京湾事件第六百七十章 英伊谈判第五百六十四章 换钞令第一百三十二章 劳动和口粮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儿夏洛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约讨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恶劣的后果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闪电般归来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这就叫专业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辞呈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双赢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顿和李奇微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1715章 代代相传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独立第四百一十二章 作秀的总督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须严查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师的薇薇安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军元帅蒙巴顿第1577章 阿诺德的建议第四百二十八章 盘外招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骑兵连,冲锋。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属大洋洲领地第九章 亲临阅兵式第一千四百零六章 印巴战争第二百一十四章 麦克林全都要第1634章 比如罗马尼亚第三百八十四章 财政讨论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中译英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战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军售大单第八十六章 美国的要求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尔逊在巴黎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图灵的作用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银法案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军售大单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尔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为和平奔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尔访美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体系改革第1669章 特殊关系的终结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会谈第九百九十三章 飞行棺材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复返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礼和外交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国第五百九十二章 负重前行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国内政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银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欧洲防务里程碑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败女人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赞同第一百零五章 最后的讹诈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观察的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