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2 金棕榈现

1332 金棕榈现

今天第四更,求订阅!加更随后!

电影节上的热闹向来是层出不穷,因为这里云集着无数的艺人和记者,这就好像把艺人的日常生活完全浓缩在短短的十天之内,而且还是在同一个地点上,所以新闻自然比平常热闹了许多倍。看看埃文-贝尔抵达戛纳这座小镇的三天时间内,新闻发布会、佩内洛普-克鲁兹、吉尔-雅各布、记者狙击阵线……完全就没有一个休息的时间。

由于埃文-贝尔抵达戛纳的时间十分迟,“香水”首映之后,隔了一天就是闭幕式了。所以,埃文-贝尔也没有急着离开,留下来参加了闭幕式的颁奖典礼。如同威尼斯电影节一般,在最后一天,记者们最关心的就是,哪一位导演或演员还留在了戛纳,哪一位导演或演员离开之后又被召唤了回来,因为这基本上就关系着最后各个重要奖项的归属。

今年夺得金棕榈呼声最高的作品莫过于“通天塔”,其次则是“回归”,虽然埃文-贝尔对这两部作品都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但是依旧无法阻止媒体和观众对这两部作品的喜爱。至于处于争议漩涡的“香水”媒体支持率又滑落了一些,仅仅得到了四个百分点的支持,看来,媒体不仅不看好这部作品拿下金棕榈,甚至不认为这部作品能够为埃文-贝尔拿到一个奖项。

其实,这并不奇怪,虽然有十二家媒体对“香水”赞不绝口,其中有七家媒体给予了满分的评价,并且认为这是难得的经典之作,但是当把“香水”放在一种竞争对手之中,媒体就必须做一个综合考虑了,媒体支持率显得低迷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把话说回来,戛纳电影节一向是全世界最难预测的一个电影节。过往称雄媒体支持率的影片最终落马的情况出现了不止一次,这和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会制度有着不可或缺的关系。不到十名的评委掌握了所有奖项的生杀大权,评委的个人喜好则决定了奖项的走势,特别是评委会主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而媒体支持率高不可攀的情况出现之后。往往容易激发评委们的逆反心理,偏偏不愿意跟随大家的预测,就是想不走寻常路。

其实,逆反心理在每一个颁奖典礼都是会出现的,就算在奥斯卡也没有例外,颁奖典礼之前的大热门结果因为炒作太过厉害反而失去了评委的欢心,就是这个道理。不过。奥斯卡足足有近六千名评委,即使逆反心理出现,但是要创造冷门还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每年奥斯卡的冷门都十分“珍贵”。但是在戛纳电影节,仅仅有不到十名评委,逆反心理的作用就不可小觑了。

埃文-贝尔出现在戛纳电影节闭幕式的红地毯上时,依旧赢得了两侧观众一波高过一波的欢呼声。“香水”的改编采用了法语,这件事本身就让埃文-贝尔赢得了无数法国观众的心。即使在德国,虽然原著是德国作者撰写的,但是故事背景就是法国。所以德国观众对于埃文-贝尔尊重原著的做法也十分赞许。再加上埃文-贝尔本身就高人一等的人气,红地毯上的炙热并没有出乎大家的预料。

埃文-贝尔和“香水”中三位主要演员达斯汀-霍夫曼、艾伦-里克曼、蕾切儿-哈伍德一起出现在了红地毯之上,被观众的欢呼声留下了足足有十分钟,这才得以离开。

在进入主会场之前,看着四周笑容满面的同僚们,达斯汀-霍夫曼看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年轻人,最终拍了拍埃文-贝尔的肩膀,“埃文,我知道你对于媒体的评价一向不是很在意。但我还是想说,感谢你让我参与了‘香水’这部电影的拍摄。这是一部十分成功的电影,在我的心里,至少是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佳电影的前十名。”

看着一本正经的达斯汀-霍夫曼,埃文-贝尔呵呵地笑了起来,“达斯汀,你是认真的?”达斯汀-霍夫曼点了点头。不想埃文-贝尔却接着说到,“真让人失望,我还以为至少能够有前五名呢。”

达斯汀-霍夫曼被埃文-贝尔这句话说得一愣,然后就看到埃文-贝尔朝自己眨了眨眼睛,他不由扑哧一下就笑了出来。

刚才的话,达斯汀-霍夫曼不是客套,对于埃文-贝尔这个年轻人的赞叹是发自内心的,对于“香水”这部电影的喜爱也是真挚的情感。在和埃文-贝尔合作的那段时间里,达斯汀-霍夫曼真切地感受着这个年轻人对于电影的热爱,那是一种不考虑任何附加因素的单纯情感,他只是将把一部电影拍好,如此简单而已。而事实也证明了埃文-贝尔这种专注的成功,“香水”这部电影在达斯汀-霍夫曼心中,就是不可取代的经典。而在电影之中,达斯汀-霍夫曼也奉献了他近几年来最出色的表演,回想一下他和埃文-贝尔拍摄对手戏时的刺激感,他的毛孔又不由自主张了开来。

达斯汀-霍夫曼感觉肩膀被人轻轻拍了拍,回头一看,是艾伦-里克曼,这位英国老戏骨脸上也带着惬意的笑容,“怎么,你也觉得这个年轻人很出色?”达斯汀-霍夫曼在艾伦-里克曼的眼睛里看到了和自己相似的神色,笑容不由绽放了起来,“我很好奇这个年轻人究竟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来。走吧,不管别人对‘香水’这部电影怎么说,我们自己心里有数就足够了,当然,我认为,帕特里克-聚斯金德心中也有数。”这句话让两个老家伙都笑了起来,然后并肩跟在埃文-贝尔的身后,一起往前走了过去。

电影节与奥斯卡、金球奖这样的颁奖典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整个颁奖的过程相对来说简单许多,因为这最主要还是在于电影节的过程,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交易市场,戛纳电影节之前的十天之内,电影的成交率才是最令人瞩目的,而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则更像是一个总结性的褒奖,所以无论是奖项设置还是典礼进程,都十分简洁。

“香水”这部电影虽然争议不断,但是美国有十一工作室,欧洲范围有伯纳德-艾辛格的康斯坦丁影业,所以发行根本不是问题。这次戛纳电影节上,“香水”就轻松地赢得了全球范围超过四十个国家的青睐,希望能够让这部电影在他们的国家地区进行放映。所以,颁奖典礼对于剧组来说,奖项不是重点,更像是一个庆典。

在第五十九届戛纳电影节上,拥有角逐最后奖项资格的影片一共有二十部,包括了“回归”、“通天塔”这样的热门之作,还有“绝代艳后”、“潘神的迷宫”这样的焦点之作,当然还有“香水”、“弗朗德勒”、“红色之路”、“风吹稻浪”这样的争议之作,“南方传奇”这样晦涩难懂的作品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二十部作品就构成了候补名单,他们拥有参与所有奖项竞争的资格。

一个小时十五分钟的红地毯很快就结束了,“布达佩斯岛”获得了金摄像机奖,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帷幕;来自挪威的“嗅探器(sniffer)”则获得了最佳短片奖。随后,王.家.卫带领着评委会成员走上了舞台,引发了全场的第一个高潮,而王.家.卫一句中文的“大家好”更是引来了现场中国记者的一阵掌声。

随后,颁奖典礼就颁发了第一个重要奖项,英国女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在去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之后,长片处女作“红色之路”就赢得了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奖。

最佳女主角奖和最佳男主角奖则呈现出史上难得一见的群星问鼎局面,在颁奖典礼之前呼声居高不下的“回归”,其六位女演员共同赢得了影后头衔,卡门-莫拉、佩内洛普-克鲁兹等佩德罗-阿尔莫多瓦的御用爱将获得了这份荣光;而“光荣岁月”这部在媒体支持率之中完全看不到身影的影片“爆冷”战胜了被许多人看好的埃文-贝尔等人,片中的五位男主角一起登顶,拿下了影帝头衔。

六位影后、五位影帝,相映成趣,这也成为了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大的看点之一。

西班牙之光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在紧接着颁发的最佳编剧部门再次胜出,为“回归”捧回了今晚的第二座奖杯。在颁奖典礼之前,“回归”就是仅次于“通天塔”的热门,而自编自导一向是这位西班牙导演的招牌,这次拿下最佳编剧奖也顺理成章。不过台下许多人都要开始猜测了,难道“回归”要错失金棕榈大奖?那么,金棕榈似乎就已经成为了“通天塔”的囊中之物,毕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已经率先问鼎影后与编剧两奖,竞争力瞬间跌倒了谷底。

而颁奖典礼的行进过程也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在蒂姆-伯顿成为颁奖嘉宾的最佳导演奖上,最终从这位特立独行导演口中说出的名字,依旧不是“通天塔”的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而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意外的名字。

戛纳电影节的冷门,又毫无意外地再次降临了。

加更随后就奉上,求订阅,求年度作品票!()

1058 互占便宜1770 幻想无罪1234 窃听风云1358 双向面试1715 一文不值2048 畅销书榜926 街头巡演2359 除了戛纳1430 落井下石121 奥普拉秀160 惊艳成品2025 新的纪元1010 过肩狠摔390 碧波荡漾535 集体捧场1390 对立联盟499 心动瞬间336 意见分歧898 北美上映488 相见无言359 雨天交心160 惊艳成品886 君子之交032 偶像乐队1176 爱情信心2301 紫禁之巅1608 怪胎演员686 焦点错位116 醉眼朦胧1229 数字视频261 坐地起价665 奇怪提案740 泪流成河2225 鹬蚌相争302 树倒人散2386 波澜壮阔496 夺冠纪录1562 混战揭幕062 网站上线889 初提合作1042 收购计划2320 斩获一奖2385 影帝三冠1921 新的旅程2149 轻车熟路556 苹果泥沼2352 大师佳作1635 进退两难1276 惊诧鬼脸387 惊世骇俗1900 灰飞烟灭1757 调侃记者752 悬念揭晓1865 惊喜现身2194 直上云霄682 特别派对2303 历史新高608 两位大佬474 干脆利落414 一个瞬间983 家的味道254 首映仪式261 坐地起价208 音乐名声565 首获肯定630 创作部门2016 妙语连珠2357 教父病假760 全神贯注532 纸醉金迷898 北美上映1989 成为作家823 坐地起价1616 家庭婚礼2178 惊为天人539 学院成员1489 六角关系1382 全球票房2107 彻底决裂1578 马到成功204 复杂友谊1374 从天而降133 借力打力1923 豪迈手笔1652 料理鼠王1707 闲逛哥谭247 火热开场1474 自我要求1692 利益纠葛2001 历史印记1726 嬉闹祝酒1140 越狱剧组1849 包揽前三724 首店开业199 完美店面333 势不可挡198 购置房产008 公路旅行260 群英荟萃387 惊世骇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