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1 口碑逆袭

今天第三更,求订阅!

十月第三周的票房统计结果出来之后,着实让不少人意外。

“香水”这样一部法语对白的电影居然以百分之二十这样惊人之低的跌幅,在上映第二周抢下两千两百万美元的票房,成功蝉联了北美票房排行榜的冠军,两周累积票房来到了五千两百万美元,这实在是一个让人意外的结果。

仅仅上映两周,“香水”虽然争议依旧,但是在观众和影评人之中的口碑却在悄然上升,看来,“香水”十分有机会去冲击“卧虎藏龙”创造下的非英语电影票房记录,这的确是电影上映之前大家都没有能够想到的结果。

华纳兄弟推出的“致命魔术”,由克里斯托弗诺兰领衔,克里斯蒂安贝尔、休杰克曼、迈克尔凯恩加上斯嘉丽约翰逊的组合,确实是让人十分期待。但是显然华纳兄弟低估这部文艺气息弥漫电影的能量,两千两百家的院线上映,甚至比“香水”还要少。

结果,“致命魔术”的成绩十分喜人,在口碑方面,imdb上的评分强势跻身前一百名,单馆六千美元抢下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票房,这样的表现结果十分不俗。最重要的是,媒体的评价十分出色,栩栩如生的魔术、丝丝入扣的剧情、熠熠生辉的表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对于娱乐元素的精准把握,让人拍手叫好。

“香水”蝉联冠军,“致命魔术”屈居第二,“无间行者”坚守第三,而“父辈的旗帜”则悄然来到了第四位,单馆一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让这部二战电影拿下了一千万美元的票房,表现十分出色。

十月份的票房竞争比起暑期档的激烈来说相对平淡,“香水”蝉联冠军让媒体很是热闹了一番,但影响也有限。大家的目光还是集中在了颁奖季战线上,媒体的评论都围绕着作品质量在打转。

“父辈的旗帜”上映之后,顿时引来了大量的媒体围观,有超过十二家专业媒体都前来围观。并且对电影“将战争的事实逼真而残忍地白描”进行了大量的赞誉。但很快,新的一种看法就强势崛起,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对于人性的剖析冷静到残酷,这着实让人诟病不已。

在电影之中,前方军人浴血奋战,后方的老百姓却依然过自己的日子,不肯拿钱去买政府债券来支持战争。所以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就像大明星筹善款一般,到处走场。这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从感情上是无法接受的一个事实。

“香水”的冷静是对于让巴蒂斯特格雷诺耶这个人物的剖析,通过他的世界看到人间百态;而“父辈的旗帜”的冷静不同,这是对于美国立场人民的人性进行剖析,这种近乎于严苛的严肃性,在专业评论看来是对艺术的负责任,但是观众却不买账。

最重要的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为了还原著名的硫磺岛战役,拍摄了两部作品,一部是从美国视角出发的“父辈的旗帜”。一部则是从日本视角出发的“硫磺岛来信”,一如埃文贝尔对于真实的追求,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拍摄“硫磺岛来信”时也是采用日文对白的,而从目前公布的剧情简介和预告片来看,“父辈的旗帜”主要集中于美国军人的勇猛,而“硫磺岛来信”则聚焦于日本军人的温情善良,力图从最客观的角度将这场战役呈现出来。

但现在,“父辈的旗帜”上映了,却让美国观众感觉不满意了。特别是对比“硫磺岛来信”的设定,这引发了无数的诟病。这也让梦工厂承担了巨大的压力。

很快,“父辈的旗帜”和“香水”这两部先后上映的作品就被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了。专业评论普遍认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用力过猛,导致整部作品不近人情,反而在主题思想上落了下乘。相对而言,“香水”的客观冷静一度被认为太过冷血。现在看来反而是延续了埃文贝尔一贯的客观视角,将整个故事的精髓都表达了出来。

几乎是转眼之间,关于“父辈的旗帜”的口碑势头就戛然而止,并且以一种看得见的速度在下滑,虽然专业电影评论还是层出不穷,但对于电影主题的诟病却源源不绝。

相反,“香水”的口碑却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随着时间的推进,许多观众都再次走进了电影院,对于电影争议的焦点——道德标准进行了认真的审视。在埃文贝尔的镜头之下,所有的谋杀都被用美到极致的手法表现了出来,这种残忍到了极致的冷酷其实并不是一种赞美,而是对于电影最后香水功效的一种升华。观众对于“香水”的感官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在一点点上升,而专业评论的讨论也呈现出逆袭的态势。

以“村之声”、“纽约时报”、“电影评论”、“时代”、“新闻周刊”、“娱乐周刊”为首的一批媒体,对于埃文贝尔在“香水”这部电影中展现出来的高潮水准,还有对于电影主题的深刻理解,堪称经典。评论界认为埃文贝尔有望成为马丁斯科西斯问鼎奥斯卡小金人最强大对手的声音正在一点一点往上扬。

“父辈的旗帜”大热的声音正在冷却,“香水”的呼唤声则在悄然上扬,这种局面实在是出乎了大家所预料。

与此同时,“绝代艳后”也引发了媒体的激烈讨论,争议之剧烈比“香水”有过之而无不及,一方面认为这部电影就是“自娱自乐、不知所云”,一方面也有媒体拥戴为“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将创新进行到底”。不过相比于“香水”电影质量的一片赞誉,“绝代艳后”的争议就是来自于电影本身,普遍观点认为这部电影没有当初“迷失东京”的灵性,让人颇为遗憾。

至于“夹缝求生”,虽然汇聚了约瑟夫费因斯、亚力克鲍德温、格温妮丝帕特洛、安妮特贝宁等大牌,但是口碑却是一塌糊涂,甚至有评论已经迫不及待地为其贴上了“失败者”的标签,实在很是糟糕。

十月第三周的北美电影市场着实让人意外,“香水”蝉联冠军,并且在口碑上对“父辈的旗帜”发起冲击,逐渐迎头赶上,大有要超越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直接追击前方“无间行者”的势头,绝对是媒体之前所没有预想到的。

接下来的十月最后一周,“电锯惊魂3”遇上了万圣节档期,自然是没有任何竞争对手,三千三百万美元的票房成绩轻松问鼎北美票房排行榜冠军。

口碑开始逆袭的“香水”自然是不示弱,百分之二十五的票房跌幅让其本周再次拿下一千六百五十万美元的成绩,占据亚军宝座,累积票房七千万美元,距离一亿门槛已经并不遥远了,看来,法语对白的“香水”果真要逆天了。

除了这两部作品之外,紧随其后的“无间行者”、“致命魔术”、“父辈的旗帜”等作品票房都未能过亿。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间电影院限定上映的“通天塔”,并没有能够重现戛纳电影节口碑逆天的态势,在北美反而是陷入了毁誉参半的境地,甚至比“香水”还要糟糕。如今,“香水”的媒体综合评分已经悄然往八十分方向攀升,但是“通天塔”却连七十分的门槛都没有能够触摸到。

从现在的评论来看,“香水”在道德标准上的争议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关于电影本身对于人性的挖掘、社会的探讨都赢得了广泛的赞誉,这一瓶香水,代表的是人类的欲.望,更是整个社会利益驱使的黑暗面。这一份举重若轻的深刻,在埃文贝尔那“美到令人心悸”的镜头之下,实在是回味深长。

十月的票房大战落下帷幕,“无间行者”一骑绝尘,以交口称赞的姿态一路奔向即将拉开帷幕的颁奖季;“父辈的旗帜”马前失蹄,口碑的上下浮动和观众的诟病,前景顿时变得不明朗起来;“通天塔”毁誉参半,依旧保持着冲击颁奖季的希望。

反而是“香水”,在争议之中悍然前行,“滚石”大胆地将影帝头衔按到了埃文贝尔的头上,而“电影评论”则认为埃文贝尔将会是最佳导演的最有利竞争者。整个舆论从毁誉参半开始向赞誉如潮的态势发展,本来,所谓的“毁誉参半”其实就只是针对道德标准的争议罢了,电影本身的质量从来就没有人质疑过,但如此发展态势,确实是让人没有预料到。

在这种情况之下,梦工厂原定于将“硫磺岛来信”明年二月上映,为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冲击奥斯卡,不得不提前到十二月进行上映,只希望能够挽回“父辈的旗帜”目前的窘境,为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壮大声势。

原本十月之后,大家都认为颁奖季前哨战将会是马丁斯科西斯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竞争,却没有想到,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落马,反而是埃文贝尔以黑马姿态迎头赶上,现在成为了马丁斯科西斯和埃文贝尔的正面竞争,这实在让所有人都跌破了眼镜。难道,这一次马丁斯科西斯实现奥斯卡小金人梦想的最大狙击者将会是埃文贝尔?

稍后还有一更,求订阅!

第五卷 独一无二 1461 口碑逆袭

534 自掌耳光753 典礼之后1942 放宽心态1989 成为作家2157 灵魂伴侣1410 童星成长130 首个瓶颈1425 筹码在手952 提名风暴882 世界团队043 一块璞玉1076 行程突变1613 水果女孩537 三个女人718 愤怒离开1334 戛纳本色1482 交锋无影1277 混战开始244 红色地毯1624 原创故事876 韦恩斯坦260 群英荟萃1859 零散灵感712 只是朋友691 配乐创作1484 年度大戏092 剧组探班628 街坊邻居186 热闹签售271 当家不易172 活灵活现1292 共和时代1585 死守王座585 自拆擂台2244 剧集开机995 十字路口463 时尚大帝116 醉眼朦胧646 苛刻条件970 冷门热门1762 令人失望1088 咫尺之遥1997 摇滚精神1128 好友冲突403 落魄编剧131 融会贯通1993 悲伤夜曲1482 交锋无影870 突发事件1076 行程突变619 勉强合作293 一票难求1348 美梦成真1771 四部提案817 挑剔眼光655 买手眼光1723 又见说唱1799 亦敌亦友1132 头条新闻331 轻松问鼎973 慈善募捐904 三滴眼泪937 黑马资格890 步步为营1713 第五单曲1445 首破千万1914 掌声雷动853 激烈厮杀898 北美上映944 档期冲突033 道路不同1350 萨维尔街1615 错误时机147 幸福一日2144 焦点过多460 异变绯闻296 英雄救美1116 警钟敲响1503 离间之计542 四人餐桌184 销量喜人2330 情绪宣泄2193 再映新作808 刺激场面2336 三见经典2059 通讯卫星2296 完美梦境659 凯瑟琳热1082 路遇艾玛636 最初设想2328 四十分钟1294 脱胎换骨1629 口碑上升1920 福地之名057 闭幕仪式1702 剑走偏锋1041 各有所思1894 楚门世界055 新的剧本2002 音乐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