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诚心诚意

不知道“名利场”是从哪里得到的内线消息,但显然他们比“国家询问报”这样的八卦小报真实性要高出了一大截。丽莎坎宁此时就坐在埃文贝尔的正对面,商谈着关于奥斯卡主持人的事宜。

其实奥斯卡颁奖典礼严格来说,是转播电视台负责张罗的。1953年奥斯卡首次进行电视转播,当时是与nbc电视台合作,直到1960年被abc电视台夺走。1970年,nbc电视台再次夺回转播权,但1976年abc电视台重新获得转播权,这一次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abc电视台与学院已经有长达二十二年的良好合作关系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近年来奥斯卡收视率下滑的波动很明显,但abc电视台的广告收益还是在七千万以上,三十秒的广告平均价格依旧高达一百四十万美元,虽然远远比不上超级碗,但依旧不可小觑。

整个颁奖典礼的安排,都是abc电视台在筹划,不过学院也有提供意见的权利。但总体来说,学院负责专业的部分,而电视台则负责娱乐的部分,分工合作一起完成每年一次的颁奖典礼。

埃文贝尔接到丽莎坎宁的电话时就一直在想,年初“x因素”和“美国之声”版权拉锯战的时候,abc电视台之所以没有出手,但却又传递了善意,是不是因为他们当时就已经开始谋划这件事了。虽然这样想起来有些牵强,毕竟那时候才是三月份,但仔细想想也是有道理的,毕竟当时第八十届奥斯卡刚刚结束,abc电视台依旧手握转播权,脑袋里对于明年的典礼安排自然是有所盘算的。

不过,就埃文贝尔所知,负责人肯定不是丽莎坎宁。毕竟丽莎坎宁也不是在各个部门都可以客串的,丽莎坎宁会上门的原因和nbc电视台派出马克博内特是一个道理:既然已经有熟悉的人脉关系,直接使用显然可以拉近不少距离感。

就好像此时,丽莎坎宁其实是在和埃文贝尔聊今年暑假“美国偶像”和“x因素”海选大打出手的事,“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看到‘美国偶像’如此狼狈。”

埃文贝尔却是撇了撇嘴。并不是很在意的模样。“这是必然的,不过真正的胜负还是要看收视率,不是吗?”

夏天里,“美国偶像”和“x因素”率先展开海选。“美国之声”的播出时间本来就比较迟。要等到明年四月份,所以海选就稍微迟一些,而且“美国之声”的赛制是与众不同的,海选部分不打算制作播出,经过海选之后能够走到真正评委面前的。就是具备一定实力冲击决赛的选手了。“美国之声”并不打算通过海选的众生百态来吸引观众,一切以实力说话。这也是“美国之声”没有和两位竞争对手直接打擂台的原因。但整个赛事有太多相似之处的“美国偶像”和“x因素”就没有如此好运了。

往年“美国偶像”一家独大的时候,海选现场没有上万人都算是不常见的事了,但是这一次“美国偶像”和“x因素”的还算一前一后,期间还有部分重叠,这就使得不少参赛选手分流。根据不完全统计,“美国偶像”海选的场次平均参赛人数已经下降到了八千人,虽然这个人数依旧十分出色,但已经退回到第三季、第四季时的状态。这个退步足以让福克斯电视台心惊胆跳了。而“x因素”场均海选人数则是五千人,算不上出色,但也十分不俗,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埃文贝尔对此却没有太多关心,因为海选其实看的就是一个热闹。一千人参加海淹一万人参加海选,最终编辑出一个小时的节目对于电视台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就是那句话,结果还是要等明年年初的播出。看收视率的比拼。

“但至少福克斯已经敲响了警钟。”丽莎坎宁微笑着说到,“现在各个电视台对收视率的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没有人能够免俗,谁知道这一个播放季最终胜出的会是谁呢?”电视台的收视率竞争是按照播放季来算的,也就是当年的九月份到次年的五月份,以此为一个轮回,“怎么样,有没有兴趣过来帮我们电视台增加一点筹码,站在柯达剧院的舞台上,享受一把掌控奥斯卡全场的感觉?”

这是今天丽莎坎宁第二次提起主持人的事情了,第一次埃文贝尔笑了笑,没有说话,丽莎坎宁就聊了一些其他话题,绕了几圈之后,这才再次回到了主题上。

这一次,埃文贝尔依旧是笑了笑,没有在第一时间回答,不过丽莎坎宁也没有接话的打算,她就面带微笑地看着埃文贝尔,一副十分有耐心的模样。好一会,埃文贝尔才说到,“你知道的,我对于剧本是很挑剔的,不会是一个很好的合作对象。”

颁奖典礼也是有剧本的,第七十八届和第八十届奥斯卡的主持人乔斯图尔特就是被剧本束缚了手脚,没有能够发挥出脱口秀的才能,这才导致了主持失败;同样,今年年初奥斯卡举办时因为编剧罢工的问题,剧本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埃文贝尔的个性一直都是锋芒毕露的,当初去“周六夜现场”时就是如此,他会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节目编剧认真探讨,不过“周六夜现场”就是会配合嘉宾来编写剧本,所以合作还算愉快;而当初主持托尼奖的时候,也是有编剧的,但是托尼奖又比较特别,它是以大量的戏剧串联起来的,编剧的作用没有那么明显,考验的是主持人临场发挥能力和整个串联能力,十年百老汇的扎实功底和出色的口才,让埃文贝尔完成了任务,并且赢得了至今为止唯一一座艾美奖奖杯。

所以,埃文贝尔这才会专门提出这件事来,不管奥斯卡的导演是谁,也不管编剧是谁,埃文贝尔势必会对剧本有很多的自我坚持,这就会导致合作过程出现很多问题,而在专业方面埃文贝尔却不是一个喜欢妥协的人。

记得上一辈子的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詹姆斯弗兰科和安妮海瑟薇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最年轻的主持搭档,但是他们的主持却是一场灾难,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对于剧本的沟通问题。两个年轻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他们对剧本有不少创意,可惜都被制作人和导演拒绝了,詹姆斯弗兰科更是在颁奖典礼之后毫不客气地指责了制作人,他们拒绝采纳主持人的意见。

其中最乌龙的一幕就是,安妮海瑟薇和詹姆斯弗兰科反串,原本詹姆斯弗兰科是打算模仿雪儿在“滑稽戏”中的模样,但该片歌曲未入围,只能在制作人和导演的要求下,装扮成玛丽莲梦露登上,还得故意在台上出糗这让整个颁奖典礼就乱成了一锅粥。

如果以埃文贝尔的个性,估计会和编剧、制作人、导演吵做一团,也许埃文贝尔不会撂担子,因为他有工作的责任心,但说不定他就在舞台上直播时刻直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那么这就是一场灾难了。

“埃文,相信我,我们知道你的性格。”丽莎坎宁脸上的笑容多了一分无奈,其实她也知道,如果让埃文贝尔担任主持人,这也势必要冒很大风险的,而目前abc电视台属意的导演正是比尔康顿,另外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即使没有“追梦女郎”和“香水”的恩怨情仇,这两个个性强硬的人碰撞在一起,也是让人吃不消的。“但我们还是希望你能够担任主持人一职。”

埃文贝尔挑了挑眉,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丽莎坎宁知道,这是愿闻其详的信号,“你是一个出色的主持人,这一点我们已经通过不少诚证实了,你的机智和口才,能够为整个颁奖典礼带来许多惊喜。”丽莎坎宁不是在说客套话,而是十分认真地看着埃文贝尔,阐述自己的想法,“而且我们认为以你的年轻,不仅可以吸引年轻收视群体,而且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也是有吸引力的。”她同样也没有掩饰abc电视台对收视率的渴望,“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觉得观众似乎还没有真正领略到你作为主持人的风采,难道你不想挑战看看?”

不得不说,丽莎坎宁的确是有三板斧的,她的最后一句话说中了埃文贝尔的想法。当初会挑战托尼奖主持人的位置,其实就是因为埃文贝尔想要尝试看看;这一次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又是另外一种挑战,而挑战对于埃文贝尔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埃文贝尔作为歌手作为演员作为心理学者作为建筑设计师,其实一直都是广为人知的,但是作为主持人,“周六夜现场”收视率倒是十分出色,可是那是“夜”现场,周六深夜十一点半的收视群体可十分有限,至于托尼奖根本就没有直播。所以,丽莎坎宁最后一句话才是真正的杀手锏。

今天的一万二,

1575 对手来临2106 豪华卡司792 彻夜狂欢437 机场混乱644 模特海选1333 戛纳导演1305 青春无憾2035 头脑风暴2195 职场一课2370 新的历史793 一个焦点1540 再失一奖700 深红哈佛146 第一桶金371 震撼心灵1214 背后故事283 辛德瑞拉2281 释放自我2039 不请自来2033 基金构思2352 大师佳作1553 放手去做1311 戛纳影展2058 伦敦西区1222 快乐国度2105 至交死党2333 情绪肆虐2325 意气之争2318 基情满满1162 惊慌失措814 坚持梦想1010 过肩狠摔245 独领风骚1288 一排肌肉1413 初窥底蕴1921 新的旅程1506 反目成仇783 纷至沓来1933 迫不及待1868 极度恐怖2024 学院登顶2234 遥远记忆333 势不可挡114 峰回路转1651 身份太多1291 健美冠军1682 心的触动1912 情感纠缠886 君子之交481 完整一家103 泰迪叫卖158 自拍筹备1457 香水公映678 第一场戏907 制造爆点1644 再见手稿1130 一锅烂粥871 圆满落幕2296 完美梦境621 一个男人137 敬业精神1135 众人景仰746 奥斯卡现1765 五代十国1813 漏网之鱼1228 求同存异646 苛刻条件925 生命女孩1191 抗议示威1878 完美夏天2248 不得其解190 哈雷路亚563 托尼奖启1845 独善其身1167 虎口夺食569 并肩而行501 意外夺标1789 是敌是友070 现场实况1466 刺青位置2093 化学反应371 震撼心灵2263 三颗星星1814 家庭主夫1946 喜剧剧本497 附加收获462 浪漫之都427 一本小说819 翻新发行1058 互占便宜769 赤足狂奔083 艰难谈判2164 秋季票房1215 最后邀请1049 剧本惊喜403 落魄编剧2301 紫禁之巅1017 终于重逢1777 最大悬念433 年轻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