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贤才

两个人相视一笑,莫逆于心,重新分宾主落座,谈话的气氛也融洽亲切了许多。

毛遂若有所思地道:“匈奴人骁勇善战,尤精骑射。公子先前助李牧将军殄灭襜褴、林胡部,今又欲取河套之地,如若择归附降众中悍勇善战者,加入组建的新军中,岂不事半功倍。”

杨枫身躯一震,敛起笑容,大声道:“绝对不可以。”

毛遂遽然一惊,被杨枫偌大的反应吓了一跳,迷惘地道:“为何?”

杨枫眼里闪着寒光,心中激荡不已,这种作法,势将走上原来的历史发展道路,五胡乱华的惨痛历史教训还不够深刻吗?难道自己还会懵懵懂懂地去开启这个肇端?不过道理却很难向毛遂这战国时期的古人解说得清楚,单是汉胡之分,就不知要怎么开口解释。斟酌着遣词用句,杨枫正色道:“先生当知匈奴人暴虐不仁,寇边时掳掠屠戮甚剧,边民多受其害,积怨极深。如今向北拓土扩疆,只宜让那些胡人由游牧转为农耕,决不能再让他们挽弓上马,而应以中原文化慢慢融合他们,数代之后,庶及可泯灭他们与我中原人的差异仇视。”

看着毛遂不解的目光,杨枫进一步解释道:“征召匈奴勇士入伍,军中将官能视同手足,持平相待吗?士卒能与之和谐相处吗?极是困难,压制打击歧视势所难免。胡人单纯骄傲,如此不啻在他们心里埋下仇恨,训练和征战却又大大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最后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一条随时会反噬一口的毒蛇······纵是让秦国统一了天下,我也不能为中原招来这可怕的祸患。”

毛遂面色数变,拱手叹道:“是毛遂思虑不周,孟浪建言。”

杨枫微笑道:“此非先生思虑不周,而是边境形势错综复杂,与中原的各国征战大相径庭,先生的建议乃是着眼于利害。我倘非自代郡归来,亦难免作此想。”

毛遂爽朗地笑道:“公子不必如此说,毛遂昧于边塞形势,致有此疏失。我亦只是一介凡夫俗子,焉能算无遗策。正如公子所言,我们都是竭自己所能,为国家尽一份力。”

杨枫发自内心地笑了,看到了毛遂的另一面,不诿过,不骄矜,宠辱不惊。一时间,他真有些后悔,象毛遂这样的人才,实在应该把他留在身边。用人捉襟见肘的窘境又象阴云一样压在了心头,轻叹了口气,杨枫强制自己放弃留下毛遂的想法,道:“先生居平原君门下时日颇久,未知平原君门下还有没有不得志的贤才?”

毛遂的目光有些阴郁,缓缓道:“君上门下客虽众,多为碌碌之辈。其实信陵君对君上的那一番评论极是中肯,一针见血,‘平原君养士而不知士,徒为豪举’。经过信陵君与毛公、薛公相交的风波,君上门客流佚大半,几年前君上身逝,门下更是星流云散。时至今日,公子恐怕再难有所收获于少原君处了。”

杨枫闻言心里凉了大半,毛遂的眼中却徒然闪现亮彩,“不过有一个人,才智超卓,更在毛遂之上,可以说是君上仅得的贤才,公子实在应该加以延揽招致。”

杨枫大是兴奋,平原君仅得的贤才,会是什么人?他有些急切的看向毛遂。

“冯忌!”毛遂吐出了这个名字。

冯忌?好象有些熟悉,可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儿听过这个名字。

杨枫正在皱眉苦思,声音里带着一种惺惺相惜的敬意,毛遂道:“严格地说,冯忌并非君上门下客。昔日冯忌游于邯郸,君上闻其贤名,延请入府,待以上宾之礼,有事难决,君上即亲身前往请教。长平战后,邯郸围解,君上欲北伐上党,出兵攻燕,求教于冯忌。冯忌以赵国收亡败之余众,弊守邯郸,秦挟大胜之威,犹不可拔,皆因攻难守易。赵国七败之祸未复,强秦虎视于外,以疲兵攻燕,绝不可行,打消了君上的主意。”

毛遂接着娓娓讲述着冯忌为庐陵君请见赵王等等对形势独到的判断、灵活机变的进谏,听着这些似曾相识的事迹,杨枫猛然醒悟,当年读《战国策》时,这个冯忌的名字就多次出现过,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不过留下“毛遂自荐”、“因人成事”、“脱颖而出”等成语的毛遂的风头太过劲健了,压得冯忌在历史上都有些黯淡无光了,甚至自己在想着挖平原君墙角时都没能记起他。不过冯忌对孝成王自称“外臣”,似乎并不是赵国人,也难以想像他在少原君这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的手下还呆得下去。如若再来个鸿飞天外,不知身在何处,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在希冀中不由得又有些儿焦灼。

看见杨枫似乎有些神游天外,毛遂愕然停下,提醒道:“公子······”

杨枫醒过神来,歉然一笑道:“冯忌先生我闻名久矣,只恨缘吝一面。不过他好象并非赵人,先生可知他现下身在何处?”

毛遂点了点头道:“冯忌是楚人,当年我与他颇有交往,知他家在寿春南关内,君上身逝后,听说他已回了楚国。公子有意,我可修书一封,或许有所裨益。”略一犹豫,又道:“冯忌为人眼界极高,寻常人很难入他的眼,如有可能,公子最好亲身一行。”

杨枫闻言苦笑,这种时候,自己诸事缠身,哪有余裕分身前往寿春。由冯忌,他突然想到了另一个人才——李斯!面色一整,眼中闪着炽热的光亮道:“先生入秦,需要特别注意一个人,李斯。”

虽从未听过李斯之名,但看了杨枫整肃郑重的神情,毛遂也知这绝非凡俗之流,静静听着杨枫说下去。

“李斯,楚国上蔡人,从荀卿习学帝王术,战略谋划非其所长,但就治理内政而言,他是第一流的人才,只怕天下无出其右者。这个人的眼光极毒,若欲谋出身,必会西游入秦,最有可能,就是投入吕不韦门下。先生一定要尽全力拉拢收服他,如果李斯在秦国有了出头之日,将是山东六国的一个噩耗。”

毛遂眼里精光烁烁,默默念了几遍李斯的名字。

杨枫走到门前,打了一声悠长嘹亮的呼哨。一会儿,几名卫士快步来到门口,在杨枫的示意下,把两个大包袱放到案几上。杨枫微笑道:“先生,这儿有黄金五百镒,供先生入秦打点花费使用,外面尚有良驹五十骑。另外,我给先生留下锋镝骑卫士和斥侯各三十人,卫护先生并供先生差遣。杨枫如今能力有限,所能为先生做的,暂时也只有这些了。”

毛遂起身,取出一瓮酒和两只大碗,满满倒了两碗酒,两只碗“啪”地一碰,“干!”

第188章 乾坤(一)第142章 角逐(中)第100章 夺权(上)第81章 风云第214章 江流第95章 风波第175章 高士第134章 幽情第303章 移权第287章 雄第3章 何从第192章 乾坤(五)第10章 谈兵第200章 血搏第273章 家国第243章 群策(三)第168章 行险第182章 暗棋第319章 合纵(下)第120章 流言第68章 奋翮第95章 风波第197章 嫁祸第225章 运蹇第66章 双璧第122章 偏锋(上)第14章 结交第221章 更张(上)第56章 铩羽第179章 入世(上)第93章 南征第173章 对策第143章 角逐(下)第312章 归隶第222章 更张(下)第137章 毒舌第250章 群策(十)第58章 无功第211章 脱难(上)第325章 劫归第2章 错位第310章 舌战(中)第343章 代相第155章 齐心第210章 燃萁(下)第253章 真相第1章 时空第251章 群策第195章 星变第263章 焦鹏(六)第228章 生意(二)第156章 冤家第343章 代相第298章 残日(下)第291章 血阳(四)第27章 论道第6章 奇袭第95章 风波第256章 愚色第218章 合流第198章 破击第238章 冷血第194章 才女(下)第88章 虞诈第152章 豪侠第120章 流言第251章 群策第222章 更张(下)第323章 人心第60章 荐贤第146章 迭变(上)第90章 情缘第102章 夺权(下)第198章 破击第210章 燃萁(下)第94章 伪书第126章 错综第179章 入世(上)第123章 偏锋(下)第337章 民心第251章 群策第148章 英雄第246章 群策(六)第226章 搏浪第110章 天下(下)第150章 大梁第318章 合纵(中)第172章 暗涌第62章 疑兵第51章 提亲第309章 舌战(上)第336章 铁律第284章 狭路第95章 风波第58章 无功第173章 对策第302章 后路第160章 镜花第343章 代相第260章 焦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