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风起之卷_五 功亏一篑(4)(二)

郑司楚行了一礼,道:“上将军,我已不是军人了。”

毕炜摆了摆手,把旁人遣退了,道:“郑参谋,以后你准备如何?”

郑司楚怔了怔,道:“上将军,我已经被开革,当然只有回雾云城去了。”

毕炜叹了口气,道:“大统制其实并不知道前线的底细,你们奇袭楚都城,原本也是条好计,只是不知为何没有成功?”

郑司楚也叹了口气,将此事首尾原原本本地说了。毕炜听得不胜唏嘘,等他说完了,道:“真是天意啊。真没想到陈忠这个浑人,居然也会聪明一时。”

郑司楚心中一动。也许,毕炜叫自己来,也是爱惜自己的才华,说不定他向使者说明情形,对自己和程迪文的这个处分会撤销吧?他抬起头,却见毕炜拍了拍自己的肩头,道:“郑先生,此路不通,还有他路。你才学过人,一定不会埋没的。”

郑司楚满怀希望,却想不到毕炜说出这等不痛不痒的话来。他大失所望,又行了一礼,道:“上将军,小人走了。”

等郑司楚走出门去,毕炜一下跌坐在躺椅中,默然不语,仿佛一下子又老了许多。

一定是。陈忠饶了他两次,一定也是看出来了。他想着。他一直觉得郑司楚有点像记忆中的某个人,但又不敢肯定,但听郑司楚说了此番详情,他几乎敢确定,自己一直以来的猜测并不是全无道理。

幸亏没有提拔这个年轻人。他默默地想着。是不是该把这个猜测告诉大统制?那个人是大统制平生最为忌惮之人,如果大统制也在怀疑,那么自己提拔了郑司楚,势必就要引起大统制的猜疑了。虽然自己只是个旧帝国的降将,但对于大统制的心思,恐怕整个共和国都只有自己最为清楚,而这也是大统制信任自己的基础。所以在向大统制的汇报中,他有意把此战失败的原因往郑司楚和程迪文两人带兵突袭这一举动上推,这也是大统制对这两人加重处罚的直接原因。

这个年轻人,尽管相貌并不太相像,可是临危不乱,当机立断,这份举止和才能却简直有八分相似。如果突袭成功,他就会成为共和军前所未有的少年英雄,日后一旦他知道了自己的秘密,这后果当真不堪设想。所以把他们开革退伍,对他、对自己,以及对这个国家,应该都是有利无弊的。可一旦告诉了大统制自己的猜测,恐怕会引起别的麻烦,所以这个秘密就烂在心里吧。陈忠的寿命不会长了,到时就再没有别人知晓,让这个年轻人泯没于常人之中,这样更好。

虽然眼睛的伤处还在隐隐作痛,毕炜心里却在暗自发笑。爬到这个地位不容易,保住这个地位更不容易。临危不乱,当机立断,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自己岂非也是一样?

此时的郑司楚当然不会明白毕炜的独思。他失魂落魄地回到营房,开始整理自己的东西。被开革退伍,别的东西都要缴还,马匹和佩刀是自己的,却要带走。可是这样回去,该怎么对父亲和母亲交待?让他更难受的是程迪文都受了自己牵连。

他整理好东西,想去看看程迪文。到了程迪文的营房,却见他房中已是空空荡荡。程迪文家中豪富,那些衣褥之类也都不要了,大概只带走了一点随身的东西。他走时根本没来理睬郑司楚,肯定心里对郑司楚颇为怨恨。但这也难怪,本来以程迪文这样的家世,在军中就是个稳步升迁的命,可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

地上,扔着几张纸。郑司楚拣起来看了看,却是程迪文写的一份战情汇报。程迪文做事十分有条理,行军时不管多忙,每天都要将当日要事记录下来,战后检点战果,他的汇报总是最受毕炜首肯的一份。这些纸上记着的,正是这场战事每天的情形。

十月八日,远征军中军第一队突袭楚都城,城中叛军已有防备,突袭未能成功,向南折返。

十月十一日,叛军伪称败军,接触远征军后继三千人,突然奇袭,后继远征军大败,辎重尽失,大部投降。

十一月三日,败军陆续返回西靖城。八千远征军,最终得脱者已不满四千人。

十二月五日,大统制使者抵达西靖城。

这份报告到这里结束了。虽然已经无法交上去,但程迪文还是在最后记下了这几个字:借追击叛国大帅为名远征西原楚国的这一仗,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得到完全的败北。

卷三:地裂之卷_四  绝境逢生(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战(1)(三)卷一:风起之卷_九 斩草除根(5)(二)卷三:地裂之卷_尾声(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乱麻(2)(一)卷一:风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5)卷五:天舞之卷_十  绝后之计(2)(一)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长老(2)卷一:风起之卷_二 势弱用奇(上)(二)卷四:云飞之卷_五  风云际会(2)卷一:风起之卷_十九 决死突击(1)卷四:云飞之卷_二  调虎离山(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强中之强(2)(一)卷四:云飞之卷_六  国事为重(1)卷一:风起之卷_七 纪念堂(2)卷二:海啸之卷_四 破网而走(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乱命不从(1)(三)卷四:云飞之卷_六  国事为重(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铁甲舰(1)(一)卷一:风起之卷_十四 曲中锋芒(4)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2)卷四:云飞之卷_十五  恩断义绝(4)(一)卷四:云飞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四:云飞之卷_十一  奇兵突袭(4)卷四:云飞之卷_十九  墙边血战(2)卷一:风起之卷_四 天网之漏(1)(二)卷二:海啸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盖门人(1)卷四:云飞之卷_五  风云际会(1)卷四:云飞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二:海啸之卷_十六 碧波红血(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强中之强(3)卷一:风起之卷_十九 决死突击(3)卷五:天舞之卷_一  内乱将起(1)(一)卷一:风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厌诈(3)卷一:风起之卷_九 斩草除根(3)卷一:风起之卷_九 斩草除根(2)卷二:海啸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杀人有道(2)卷二:海啸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一:风起之卷_十二 计出必绝(5)卷一:风起之卷_五 功亏一篑(4)(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强中之强(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乱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战(2)(二)卷二:海啸之卷_一 迫不及待(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风云突变(1)卷二:海啸之卷_十六 碧波红血(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风骤雨(1)(三)卷二:海啸之卷_五 险死还生(3)(一)卷一:风起之卷_尾声(1)卷四:云飞之卷_一  得不偿失(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杀人有道(3)卷四:云飞之卷_十一  奇兵突袭(2)(二)卷二:海啸之卷_五 险死还生(4)(一)卷三:地裂之卷_五  乐逢知音(2)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渐燎原(2)卷四:云飞之卷_十五  恩断义绝(3)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关头(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谋(5)卷三:地裂之卷_八  军中哗变(4) (二)卷四:云飞之卷_十  卷土重来(4)卷五:天舞之卷_四  风云突变(2)(一)卷四:云飞之卷_十一  奇兵突袭(2)(二)卷五:天舞之卷_一  内乱将起(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杀人有道(5)卷四:云飞之卷_十八  大开杀戒(1)卷四:云飞之卷_十四  东征中原(3)(一)卷三:地裂之卷_五  乐逢知音(4)卷二:海啸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2)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东去(4)(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斩浪(4)卷四:云飞之卷_一  得不偿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  绝后之计(2)(一)卷二:海啸之卷_十四 风暴将至(5)卷二:海啸之卷_三 天命在我(3)卷二:海啸之卷_八 最后关头(3)(一)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渐燎原(3)卷一:风起之卷_二 势弱用奇(下)(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铁甲舰(3)(二)卷一:风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5)卷二:海啸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1)卷四:云飞之卷_十七  当机立断(1)(一)卷四:云飞之卷_五  风云际会(2)卷五:天舞之卷_十  绝后之计(2)(一)卷二:海啸之卷_七 瞒天过海(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强中之强(3)卷四:云飞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二:海啸之卷_十四 风暴将至(5)卷三:地裂之卷_尾声(二)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盖门人(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强中之强(2)(二)卷一:风起之卷_十九 决死突击(2)卷二:海啸之卷_尾声(3)卷一:风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厌诈(4)卷四:云飞之卷_六  国事为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