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 第344章 **铜矿

事实上,马林对于支持瑞典人独立,是有很深层次的考虑的。瑞典人闹独立,不但可以吸引走奥尔登堡伯国的大靠山丹麦的全部注意力,让马林可以从容地收回耶弗尔地区的控制权,还可以让马林从瑞典获得矿产。

说到瑞典的矿产,就不得不提到瑞典著名的特大型铜矿——**铜矿了。后世的人只知道瑞典优质的高品位铁矿,却不知道,早在中世纪,瑞典的**铜矿,早就闻名欧洲了。

在铜矿最火爆的17世纪,瑞典**铜矿年均产铜3500吨,两倍于同期欧洲所有其他国家铜产量的总和。而且,这个铜矿开采了几百年。

更重要的是,在亚洲的日本铜由荷兰人贩卖到欧洲前,欧洲铜价非常昂贵。在**铜矿大开发之前,欧洲铜价极贵,白银和铜的价格比大约在1比15到1比20之间。而17世纪**铜矿大规模开发后,甚至因为产量过大,导致欧洲铜价大副下跌。

而在当时的欧洲,铜是极为重要的资源,除了用来铸造货币和其他器皿,还被大规模用于铸造青铜火炮。尤其是陆军用的火炮,更是主要由青铜铸造。因为,在19世纪中期以前,犹豫钢铁技术落后,钢铁铸造的火炮太过笨重,不利于陆上行军携带。所以,19世纪中期以前,直到南北战争时期,欧美地区的步兵炮多半都是铜制的。

但在**铜矿大规模开发前,因为铜价太贵,15斤铜就能换一斤白银,导致一般的小国家,都装备不起火炮。只有法国这样的土豪国家,才有资本一场战役出动上百门火炮。此外,也就只有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以及一些有钱大贵族(比如丹麦国王、萨克森公爵等土豪),才有财力组建上规模的炮兵部队。一般小国家,都装备不起铜炮,或者,只是装备一两门或者几门意思一下。

正是因为铜价高,使得开采铜矿非常赚钱。17世纪瑞典史上最有为的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位时,正是靠着**铜矿的巨大利润,养活了一支强大的军队,随着古斯塔夫二世南征北战,为瑞典打下了赫赫威名。可以说,没有**铜矿,瑞典就不会崛起。因为,古斯塔夫线阵里,火枪手能够不要钱地放排枪,就是因为瑞典认有**铜矿提供利润和经费,供瑞典的火枪手和炮手们挥霍。

要知道,古斯塔夫线阵里,有三分之二的火枪手,也有大量的三磅炮。一旦打起来,火药消耗非常惊人。而火药价格又那么贵,所以,古斯塔夫二世的军队,花销是很大的。但是,凭借**铜矿的巨大收益,古二爷有足够的底气,养活两万精锐,纵横德意志。

……

马林要支持老斯滕.斯图雷,但不可能自己掏腰包支持他和丹麦死磕到底,这是亏本的事情。毕竟,独立战争不是一两场战斗可以解决的,可能会打很多年。因为,丹麦人不亏甘心失去瑞典,肯定会多次派军队来争夺。所以,独立战争的消耗,比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要大。毕竟,国与国的冲突,可能打一两场后就停歇了,而独立战争双方,却是要你死我活……

所以,马林打算派人,帮助老斯滕.斯图雷开发**铜矿,让瑞典认有足够的经费支撑和丹麦人的战争。毕竟,这年头,铜价太高了,弄出15吨铜,就可以换一吨白银了,差不多价值2.3万金币。

而且,支持老斯滕.斯图雷开发**铜矿,马林也不是没好处。他完全可以事先签下合同,要求包销**铜矿的铜。甚至,因为投入开发资金,马林还可以在铜矿山里占股份,获取暴利。

实际上,**铜矿早在13世纪就开始有采铜业了。但是,瑞典处于北欧,属于欧洲不发达地区,至少现在是。所以,**铜矿缺乏专业的工匠,在把铜矿石冶炼成铜的环节非常落后,几乎是露天作业的原始方式,而且规模很小。

马林要做的,就是从德意志地区的奥地利或波西米亚等铜矿开采、冶炼很有经验的地区,招募一批厉害的工匠,去指导当地的瑞典人,指挥他们合理开此案铜矿,并用先进的冶炼手段,冶炼铜矿石,以得到更多的铜。另外,一些探矿的工匠,也可以在**铜矿地区探索出更多的铜矿脉,能够根据矿脉走向,开凿矿洞。不像现在,瑞典人只是露天开采一些露出地表的铜矿石,非常原始落后,产量也不高。

虽然说,马林派船队去印度也能买到便宜的铜。但眼下,正好瑞典人需要足够的经费,帮他们开发**铜矿,既能让他们有足够的经费和丹麦人对抗,也能让自己活得利润,并就近得到大量的铜。

要知道,去印度买铜,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两年时间。尽管便宜,但很不方便。

马林更倾向于去印度的船多买硝石,因为,硝石欧洲非常短缺。而铜,有了**铜矿的开发,是可以买到足够的便宜的铜的。毕竟,马林是打算充当**铜矿的股东的。股东在自家铜矿买铜,会用市场价买吗?自然是用成本价买啊……

这样一来,马林以后去印度的船,就可以多装载硝石,免得浪费在装载铜快上了。毕竟,那可是两年一个来回的贸易,太不效率了。

而且,马林支持老斯滕.斯图雷,也不只是为了**铜矿。在瑞典北部北极圈以北的基律纳,那里可是有含铁量超过70%的顶级高品位铁矿,储量高达几十亿吨。

只要马林支持老斯滕.斯图雷让瑞典获得独立,那么,马林完全可以凭借双方的友好关系,派出工匠,去瑞典北方勘探铁矿。

马林记得,后世瑞典的北方铁矿,就在基律纳附近,而且是露天铁矿。不过,这个时代,基律纳这个城市可能还没出现。但是,马林记得,基律纳是在北极圈以北145公里。

只要记得这个数据,马林就可以在瑞典北部,使用六分仪,测量纬度,然后在北极圈以北145公里的纬度上,东西向勘察。

反正,基律纳铁矿是露天的,只要盯着那些山地寻找,很容易找到的。只要找到了基律纳铁矿,马林就可以在此组织开挖优质铁矿石,然后运往东弗里斯兰,冶炼成钢铁,并用于铸造火炮。

至于当地的气候,却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基律纳虽然处于北极圈以北,却不是很冷。因为,基律纳离大西洋并没有多远,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这里的气候,比同纬度的西伯利亚可温暖太多了。甚至,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比基律纳纬度更高的摩尔曼斯克,还是个不冻港呢。大概,只有冬季,这里才会比较冷一点,其他季节,铁矿运营是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的。而若是发展了矿洞开采,即使是冬季,也可以从温度比较恒定的矿洞里,持续开采铁矿石。

为了获得基律纳的优质铁矿,马林甚至考虑,是不是直接派兵参战,把丹麦给打残了,然后寻求把挪威北部地区给割让过来,再想办法从瑞典人那里得到基律纳地区。这样,基律纳铁矿就可以通过挪威北部地区直接到大西洋上,很方便就能运回东弗里斯兰了(事实上,后世基律纳铁矿也是通过挪威的纳尔维克港出口的)。而不拿下挪威北部,铁矿石就需要走波罗的海,在离开波罗的海时,就会受到丹麦人钳制。而现在,不管是瑞典人还是丹麦人,都不重视北部地区。因为,北部地区尽管不算太冷,但也温度不高,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只有拉普人(一种极地民族,但不是爱斯基摩人)在那里放养驯鹿……

不过,要是真参加了对丹麦的战争,如果不灭了丹麦,以后马林的商船进出丹麦海峡去波罗的海地区贸易,肯定就会受到丹麦人为难了,甚至会被阻止。所以,为了这事,马林也非常头疼,不知道如何选择。

当然,是否参战的问题可以先放放,开发**铜矿却没啥大问题。而且,马林可以不用直接出面,直接以化名的商人的名义开发**铜矿就可以了。这样,也方便保密,免得被丹麦人记恨上。

为此,马林下令派人去南方的奥地利和波西米亚等地,寻找高水平的勘探、冶炼铜矿石的工匠,以商会的名义雇佣过来,然后派往瑞典**地区……

第一零三章 去瑞士雇人第127章 救了个美少女第一一一章 合围吕伐登第147章 蛮荒伯爵和香料宴会卷 第275章 恶毒的战锤第127章 救了个美少女第二十七章 招募一批弓箭手第六十九章 基层军官培养计划卷 第292章 马林方阵第五十九章 荒凉的古堡卷 第297章 米兰易主第223章 创建肥料加工场第八十一章 杀鱼的下脚料第272章 萨克森公爵的把戏卷 第349章 个人崇拜第四十章 查理八世北撤第一百章 苦战 下第四十二章 准备工作第220章 假道伐虢之计卷 第300章 阿达的春天第九十九章 苦战 上第228章 人口交换第九十一章 我要比武!第222章 要早婚第162章 传个口信第四十六章 伏击战 下第八十三章 岸防炮第五十九章 荒凉的古堡第163章 偶遇皇帝第152章 我的叔叔于勒 下第237章 阿达的转轮打火枪第238章 控枪法令第二十四章 拉人入伙第六十四章 我们煮盐吧!第二十八章 残阵第九十六章 借刀第128章 奇货可居第231章 软禁岳父大人第195章 啥空城一座第184章 莫日根和巴特尔第九十章 丽芙.哈姆勒卷 第306章 培养新医生卷 第292章 马林方阵第十二章 霍夫曼庄园第八章 收了俩侍从 下第六十一章 回家过圣诞第253章 碉堡和烽火台第168章 难搞的达芬奇第二十四章 拉人入伙第三十二章 再来一遍,朕喜欢听第五十章 私下交易第135章 愤怒的马林第二十二章 落选第三百三十四章 水泥试制成功第116章 抚恤金和作秀第200章 挖掘技术哪家强第222章 要早婚第172章 搞个转轮打火枪第一〇七章 在哪埋伏好呢第十章 皇帝尚未招兵第150章 大家吃好喝好!第三百零八章 水库和水泥第337章 蒙混过关卷 第302章 开办学校 上第341章 格德司公爵的野心卷 第340章 姐妹和妻妾第151章 我的叔叔于勒 上第二十二章 落选第三百三十三章 组建教皇卫队第三十六章 人事安排问题第四十八章 发大财了!第三十五章 代理方阵长第三百二十二章 军队精神文明建设第270章 甩锅成功 下第三十四章 狂虐长矛步兵第143章 去西班牙第239章 组建黑衫骑士第316章 爱德华伯爵第二十章 挑选侍从卷 第286章 决胜 下卷 第340章 姐妹和妻妾第十章 皇帝尚未招兵第三百二十二章 军队精神文明建设卷 第298章 解决造大船的技术难题第一一一章 合围吕伐登第189章 商船到位卷 第277章 伪造神迹卷 第291章 香料外交第四十四章 伏击战 上第266章 约翰王子第165章 安吉拉的小心思第四十四章 伏击战 上第314章 弹簧和轴承第265章 哪来的伯爵第229章 春耕第241章 刺杀闹剧第260章 随船南下第五十五章 被树典型了卷 第280 火炮对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