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年轻的物理学家

尽管是深秋,上海依然如夏。毒辣的阳光在头上高照,看不出秋日的景象。邓华顺利产下一子是女孩,喜得小红似乎年轻了许多。邓华与丈夫胡伯君一直住在小红的居所,结婚好几年终于有了孩子,这个家顿时有了灵气。邓华做了10天月子再也做不住了,执意要去研究所上班。

原因是邓华作为物理学家,主要研究对象是物理学领域的微观世界。她领导的科研所专门研究物质的可分性,即原子、分子的研究。根据中德技术互利,德国包括欧美先进的技术信息,源源不断的通过无线电传送,中国的各级科研单位,可以获得最先进的科学信息。尤其是根据德国物理学家波尔、爱因斯坦(此时,爱因斯坦还没有去美国。)等的研究成果,邓华主导的科研小组初步奠定了量子力学研究,可是他们遇到了瓶颈。

毕竟中国的物理学是建立在西方科学理论上发展起来的,在高端物理学领域于西方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量子物理学涉及广泛,它是众多物理学家研究的结晶,其中德国科学家波尔和爱因斯坦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这天邓华穿着白大褂走进科研所,看到众人露出惊讶的表情,邓华莞尔一笑算是打招呼。

10多天与熟悉的环境隔绝,让邓华心急如焚。在宏观和微观世界里畅游,是邓华毕生追求的目标,伴随科研的深入,科学研究遇到了难题。父亲也常告诫她,搞科学研究是枯燥的,要有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并说物理学领域、尤其是高能物理学领域,其前景辉煌。一旦有所突破,所产生的巨大成果将改变整个世界。出于对父亲的崇拜。邓华对于父亲的预言深信不疑。尤其是对于物理学的深入了解,邓华越加佩服父亲的远见卓识。

邓华领导的团队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最大的不超过30岁。一群充满着朝气的科研团队。可以说邓华的物理科研所,集中了国内在物理学领域最优秀的年轻人。邓华进入科研所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在各科研小组走了一圈,听取了进展情况,似乎没有任何让她欣喜的东西。帝国的物理学家毕竟太稚嫩,尤其是不断出现的难题让他们一筹莫展。

邓华的助理道:“所长,目前不少课题遇到了困难,如果我们能与欧美科学家展开技术交流,或许能打开一个天窗。”邓华沉默了一下道:“是呀。坐井观天不是办法,必须另辟蹊径,欧美科学家在物理学领域沉淀了上百年,我们想在短时间内迎头赶上谈何容易。你们继续研究不能松懈,要利用团队精神,至于与欧美科学家合作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女儿还在月科,邓华决定给女儿断奶。小红没有办法只好请了一位奶妈。出于使命感,邓华必须有所割舍。这天邓华收拾行装,丈夫胡伯君在旁边小心翼翼道:“女儿这么小,你真舍得离开她?”邓华微笑的道:“不是有你吗,难倒你不是女儿的父亲?”“我是父亲不假。但是不能代表母亲。”“放心吧,母亲已经请了奶妈,不会让你为难的。”

“亲爱的,物理科研是父亲重点关注的项目,他老人家对我给予莫大的希望,现在科研遇到了困难,我必须向父亲详细汇报,以期获得父亲的帮助。伯君你一向开通,在这关键时刻要支持我。”邓华说完亲昵的拉起丈夫的手。“我知道你正在干大事,记住不要太劳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邓华把头靠在丈夫肩膀上感觉很温馨,同时内心生出一丝歉疚感。

列车缓慢的离开站台,邓华挥手与送行的丈夫告别。列车开始加速,很快站台被甩在后面。华夏大地日新月异的景象,是旅行者莫大的享受,可是邓华无意浏览外面诱人的景色。旅途是枯燥的,可是对于邓华而言则不然。她拿出一本德文版的书籍阅读起来。邓华在学校学的是英文,德文完全是她自修的。

早晨的阳光从窗户里照射进来,包厢格外明亮。邓华的倩影在晨辉的映照下格外专注,她的思绪完全被书里的内容吸引。大概有些疲劳,邓华摘下眼镜,用手揉揉眼睛然后又聚精会神拜读起来。列车经过一天一夜运行,于次日早晨到达京城车站。一下火车,邓华发现夏子迎面飞奔而来。“姐姐!”“夏子!”姊妹二人忘情的抱在一起。

“姐姐,小宝宝那,没什么没有带来?”夏子诧异问道。“宝宝太小,你大妈是不会同意我带宝宝的。”“医院才开业,不然的话,我就去上海看宝宝了!”“夏子,姐姐祝贺你,还有你的爱心医院。”姐妹俩亲热着上了轿车,夏子亲自驾驶轿车手法娴熟的上路。“夏子,你的胆子真大,我可不敢开车!”“姐姐,其实开车很容易,就是一个熟练过程。驾驶轿车既能享受快乐,出行又十分方便

??。”

总统官邸,婉儿抱着外孙,热情的于邓华打招呼,金发碧眼的的邓芯紧紧依偎在婉儿身旁,怯生生的望着邓华。“姆妈,这就是你收养的法国小姑娘,长的真漂亮。”邓华俯下身子端详邓芯。“这是大姨,快叫大姨!”灯芯张嘴喊了一声,邓华在灯芯脸上亲了一口,然后站起身从婉儿怀里孩子挑逗了一会儿。

傍晚,邓子轩回来,一家人热热闹闹吃完晚饭,父母俩似乎心有灵犀进入书房。“是不是科研遇到了困难?”邓子轩亲自给女儿倒了一杯茶水问道。“爹,虽然我们不断享受德方传来的资料,但是依然无法解决我们面临的难题,我想通过爹爹运作,组建一批科学家前往德国交流,目前欧美科学家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是最前沿的。”

一语提醒邓子轩道:“闺女,你的建议太好了,怪我疏忽。我看这样可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我们选派优秀的科学家前往德国深造,一方面我们可以要求德国科学家前来中国讲学,交流。甚至我们可以聘请德国科学家包括欧洲各国科学家来中国工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爹,如果能聘请德国科学家来中国工作,我们的科研会迅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邓华闻听大喜。

邓子轩知道这个时期,欧美各国对于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不够重视,他们重视的是工程师。现在这个机会太好了,目前爱因斯坦在德国,他是犹太人生活并不如意。若直接邀请他来华工作,他未必答应。但是通过德国政府以学术交流的名义,让他们来华讲学,肯定没有问题。如果他们来华,绝佳的科研环境、丰厚的科研经费和薪水,没有人不会动心。另外,通过他们拉动,可以吸引更多的科学家来华工作,这对帝国的科技水平的整体提升,无疑是最佳的捷径。

看到邓子轩陷入沉思,邓华问道:“爹,你想什么那,是不是很难办?”“闺女,你?放心吧。给我一份前往德国深造的名单,至于要求德国科学家来中国讲学、交流就交给我,不会让你失望。”邓华见邓子轩自信的神态点点头转移话题道:“爹,你的预言基本得到证实,原子核内确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一旦这种能量被释放出来,世界将为之改变,其意义不可估量。”

有关原子弹,邓子轩是不可能告诉女儿的,毕竟那是有驳人性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但是研制原子弹必须在高能物理学领域打开突破口,否则一切都是水中捞月。有关原子弹的秘密,眼下邓子轩只能藏在心中,不会对任何人说。望着女儿有些天真的神态邓子轩道:“如果人类能开发出原子能,那将是人类的福祉,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次日,邓子轩破例亲自召见德国大使。对于中方的要求德国大使不敢怠慢,立即电联德国政府。不到一天德国政府便回电,并毫无争议同意中方的请求。接受中方派遣科学家前往德国深造,并提供最佳的条件。其次立即组织以波尔、爱因斯坦等为首的德国科学家前往中国讲学、交流。至此,中华帝国开始拉开大量吸纳世界优秀科学家的帷幕。

大约半个月后,邓华在京城获得满意的结果,启程回转上海。年轻的物理学家心中充满了豪情,更充满了使命感。至此,在邓华的主导下,帝国的物理学领域,加快了科研步伐,尤其是量子物理学,后来在德国科学家波尔、爱因斯坦等人参与下,形成了完整的理论基础,继而加快了高能物理学的研究,并使中国的物理学跃升世界最前沿。继而为原子裂变的研究创造了条件。

ps:

帝国的科研开始进入高端领域。

第143章 军旗飘扬旧金山第100章 南国丽人2第85章 攻占夏威夷第4章 恐怖谷2第53章 中原决战之中心开花2第221章 两翼齐飞第116章 好事多磨第126章 不期而遇第6章 溃败第100章 精心准备第65章 聚歼日军130章 耕耘旧金山第103章 恐怖谷第85章 进京路上151章 魂魄第158章 雨后的彩虹第34章 死亡训练2第70章 围点打援第41章 惨烈的炮战2第199章 相约旧金山179章 巩固后方1第39章 代价第56章 意外遭遇第91章 大点前夕第43章 归顺第34章 策反第8章 高屋建瓦151章 魂魄第48章 大冶惊魂第46章 大战前夕3第63章 德国战车第29章 震慑第101章 南国丽人3第37章 我是工蜂第91章 藐视对手第206章 盐湖城战役之浴血阻击4第14章 鏖战长津湖第75章 京杭运河第62章 军歌嘹亮第39章 秘密进京第202章 盐湖城战役之切断退路第11章 蛛丝马迹第30章 海上轻骑兵3第120章 登陆第4日第83章 不是神话第49章 中原决战之马蹄声声第55章 禁烟解足第57章 中原决战之血战桐柏第24章 西征3第115章 表面平静第84章 齐聚京城第20章 行贿第117章 特种兵之巷战229章 尘埃落定155章 战火纷飞的夏季3第221章 两翼齐飞第61章 中原决战之血战桐柏5第25章 西征4第24章 海外子民第31章 袭击3第107章 使命2153章 战火纷飞的夏季第64章 野蛮的杀戮第71章 两江总督第48章 中原决战之马蹄滚滚第64章 野蛮的杀戮第16章 有喜便有忧183章 巩固后方5第38章 肮脏交易第28章 海上轻骑兵第19章 红顶商人第44章 醒悟第26章 经略缅甸第72章 战泸州第94章 沸腾的京城第138章 不是配角第87章 进京路上3147章 七月的京城4第91章 藐视对手第140章 蓝色的海峡2第51章 滴血的军旗第106章 使命第45章 大战前夕2151章 踌躇满志第82章 巨额财宝第66章 深入虎穴第20章 行贿第62章 德国人的野望第60章 佳人魂飞中原决战之中心开花第86章 渡江作战第12章 迷子棋陨落第46章 大战前夕3第27章 死穴第57章 中原决战之血战桐柏第11章 偷鸡不成第79章 涌动的热潮第199章 相约旧金山第216章 挥兵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