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稳扎稳打

“这件事,不是我自己就能做主的,我需要回去考虑一下,必要时候,还需要特别请示黄顺。”庞尚考虑过后,如是回复孙权。

孙权长吁口气,庞尚如此说话,就证明自己抛出的诱饵已经打动了他。那就好办了。夏吟坊的江东事务,黄顺自来是放手给庞尚的。只要庞尚点头,黄顺还从来没有摇头的时候。这事虽然庞尚没有说死,但孙权已经知道,事情已经是**不离十了。

让孙权给出现钱,孙权没有那么多,也拿不出来。出让铁矿,长远看虽然吃亏,但铁矿又不会自己长腿跑了,先让夏吟坊开采几年,等以后自己掌握了江东大局,铁矿还不是随时可以收回?到那时,就算夏吟坊再强势,在江东地面上,也得乖乖听从东吴朝廷的指令。

而庞尚的顾虑也正在此。孙权向来不是大方的人,大铁矿这样的利益,孙权不可能白白送出去,肯定有阴谋,这个阴谋,只要稍微一想,就能想得到。庞尚谨慎起见,还认为孙权可能还有更深的谋算,所以,没有盘算清楚之前,庞尚不会轻易答应。

庞尚回去,与孙武和黄蓉坐在一起商量此事。结果,黄蓉一番话,轻易的说服了庞尚和孙武,甚至连黄顺都没请示,直接就照章办理了。不过事后给黄顺发了一份文件而已。

黄蓉认为,铁矿在前,不容拒绝。加大人力开采几年,收益不容小觑。而且,借着开采铁矿的机会,还能在铁矿周边构筑坚固的堡垒体系,再储存上一年至一年半左右的粮草,足够铁矿在意外事情发生时自保。到时候,孙权要收回铁矿,就只有再回到谈判桌,还得再出一次血才行。

对孙权提出的不再干预东吴朝政的说法,完全可以答应。夏吟坊不干预,确实夏吟坊名不正言不顺。但夏吟坊不行,孙武可以!孙武是孙翊的唯一的后代,他插手东吴事情,谁能说出半个不字?

所以,以庞尚为首的东吴夏吟坊当然不会插手江东政局,但孙武要插手,求到庞尚跟前,庞尚也不能不帮忙,对不对?

庞尚表示,如此一来,当孙权再次就此事说话时,孙武的身份,怕就要暴露了。

黄蓉说道:“到那时,暴露出来,反而对孙武更有好处。那时候,无论是四族还是东顺阁,怕都已经认清了孙权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以维护他的统治。若这个时候,孙武冒出来,不敢跟根正苗红吗,而且又有足够的实力能够推翻孙权,实现改朝换代,还能有保护他们世代安全的保障,相信他们不会犹豫多久,就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庞尚说道:“这样,徐平那边就得加紧运作了。只是黄顺那边一直要求我们按兵不动,我们现在突然加速全力运作,是不是该向黄顺打个招呼?”

黄蓉说道:“打什么招呼?跟爹打招呼,肯定又是那番话,什么大局啊,战略啊等等,反正就是我们等。江东起事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完全可以动手了。再说,谁说我们一动手就能马上成功的?说不定也要耗时几年呢。到那时,无论是西川还是河西,也该理的差不多了。”

第二天,庞尚便主动约见孙权,除了谈交割铁矿的事情,还又从孙权那里挖来二百万贯的现钱。庞尚的理由很充足,铁矿虽然利益丰厚,毕竟不是马上就能变现的,而且还要前期的巨大投入。拿来二百万贯,与东顺阁做个交代。这二百万贯,夏吟坊自己一分都得不到,已经很仁义了,总不能为这事让夏吟坊自己往外掏银子吧。

两次大战役过去,吕壹倒台,徐平成为唯一的那个校事郎,被孙权委以重任。徐平也不负孙权厚望,马上就拿出了一整套整治朝纲的计划,并事先与孙权进行了交流,得到了孙权的认可,然后,徐平就马不停蹄开始了运作。

徐平的第一步,就是建立巡卫军。巡卫军可不是用来打仗的,而是专门用来刺探各大族、朝中官员的动向的。这种刺探情报的人才,只有夏吟坊有大量现成的,所以,徐平的这第一步,也是设置个由头,让夏吟坊的精干人员大量进入东吴朝廷的意思。

而且,这些进入朝廷的巡卫,还不能动用庞尚的人。庞尚的人在江东,孙权对他们有一定的掌握,要是让孙权在这时候发现徐平与夏吟坊有勾结,那就破坏了整个江东大计,所以,庞尚的人决不能用,只能从江夏、江陵等处笼络。而夏吟坊的人,就从这两处渠道进入江东。

光建立巡卫,是肯定不够的,建立巡卫是花钱的活,不能花了钱,见不到效果。所以,徐平迅速就物色到第一个目标,还是东顺阁里的家族成员。这是特意安排下的结果,用以向孙权表态:夏吟坊确实不再插手。

而且,动东顺阁,影响比较容易控制。事先与徐慎等人打好招呼,足以演好这出戏,让孙权满意。

徐平的第一次出手非常成功,因为罪证确凿,东顺阁也不好出头为之出头,只得接受这个事实。

那一家可怜人,被孙权下令,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有了第一次,马上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只要拿住官员的确凿罪证,就是四族,都难以站出来表示反对。很短的时间里,徐平战果颇丰。

但孙权很快就不满足于这种小打小闹了。如此打压下去,打压的只是那些小喽啰,对四族,对东顺阁的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打击作用。所以,孙权指示徐平,不要光拿小鱼小虾塞责,要敢于攻击大目标。

徐平知道,对自己最大的考验来到了。如果这道关口自己过不去,那自己的下场比吕壹还惨。但如果自己过去了这道坎,那自己就离功成名就只差一步之遥。一切,就看庞尚率领的智囊团的运作,还有徐平的运道了。

这些动作,当然会逐一汇报黄顺。黄顺正是通过这些情报,做出判断,江东将乱!孙武即将出世。

第1161章 赢得漂亮第963章 邺城往事第900章 安排第260章 初战第1180章 司马懿的用意第814章 循循善诱第611章 缓称王第609章 雄心第647章 又要启程第221章 俟奴夫人的辣手第295章 火锅第340章 母子斗法(中)第1148章 接兵第972章 关氏兄弟第691章 禁区第898章 论权臣第439章 众人拾柴第71章 见招拆招第782章 赶赴凉州城第617章 “红旗”不倒论第215章 握手合作第1056章 斗蛐蛐的道理第1024章 出发第16章 祖渊凯旋第715章 西域墨门第837章 大欢喜第431章 刘备开始行动第407章 大忽悠马良第973章 诸葛亮的悲剧根源第1087章 幕后第661章 五封密信第385章 说服曹仁(下)第564章 摸底丁奉第252章 李铭(下)第122章 四族的嫌疑第1186章 讲武堂第1051章 赵统的大谋略第173章 曹操战败后的反思第167章 暧昧第1119章 推荐李尚第263章 决战(下)第600章 出尔反尔第643章 激将第451章 冲突第1081章 刘禅出手第630章 三天时间第714章 曹氏世子第280章 意外收获第507章 戴罪立功第1169章 士气第224章 我要娶你第1240章 庞尚支招第1169章 士气第539章 制造机会第1130章 求救之旅第589章 大人物登场第741章 汉献帝第164章 说漏嘴了第94章 襄阳分舵第760章 父子第710章 上路第95章 三顾茅庐有玄机第425章 糜竺的手段第1239章 致命证据第82章 新秣陵城第150章 挺身而出第37章 此行非你莫属第859章 思路第1154章 冲突第1225章 孙权的选择第596章 杨承和习嘉第846章 复盘第515章 密商(一)第347章 成功说服第921章 曹彰的主意第877章 张郃第872章 行程匆匆第42章 义助甘宁第576章 再来新招第122章 四族的嫌疑第125章 保全十姓第1151章 逼出绝招第7章 死亡线上第440章 大势第139章 腹心齐聚首第392章 开始反击第176章 曹氏兄弟第241章 正事来了第639章 蒯氏兄弟第1081章 刘禅出手第606章 论兵第551章 李尚出现第528章 孙氏旧人第745章 战斗第830章 妥协第1125章 人选确定第202章 纷争再起第536章 再见孙尚香第912章 喜团聚第298章 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