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徐慎来信

等这哥俩弄清楚事情来龙去脉,都为魏延的决断和战机把握所震惊:这才是大将之才!诸葛亮向大哥推荐的这俩人,果然不是一般人物。

当晚,刘备军队,就在樊城,杀牛宰羊,犒赏三军。论军功,原本只是负责诈败诱敌的魏延,当仁不让第一功!而第二功,也是人人心服,是神箭帮助破门的黄忠。

经此一战,黄忠和魏延迅速为刘备手下的武将圈所接受,成为“自己人”。而诸葛亮,也凭借这一仗,在众将心中树立了威信,关羽和张飞,在诸葛亮面前,再不敢炸刺。

当晚,诸葛亮便向刘备提出,眼下已无顾忌,不如趁着士气旺盛,就此夺占南阳郡,将南阳兵马收归已有。以后可以有更多本钱,与孙权合作,为后面竞争荆州增加本钱。

刘备终是顾忌刘表,怕被外人说他受人恩惠,却恩将仇报,夺人城池。虽然诸葛亮百般解释现在的刘表,已经病重不理事,都是蔡瑁在主持荆州大计。此时夺南阳郡,等若从蔡瑁手中夺过来。但刘备始终不从。

诸葛亮说这话时,关羽和张飞俱在身边。虽然诸葛亮没有说服刘备,却成功说服了关羽和张飞。

樊城一仗,让关羽和张飞对诸葛亮的能力彻底服气,从此愿意听他指挥;但当晚这一番话,却让关羽和张飞把诸葛亮当成“自己人”。以前,这哥俩一直当诸葛亮是四姓的人,与他们总是隔着一层皮。

邺城,让荆州和江东人士谈之色变的曹操,早就在为攻打荆州,顺势拿下江东做准备,一直在秘密训练水军。此时的曹操,已被皇上尊为丞相,可以开府建衙,正大光明的有了自己的官职系统。

不过,曹操对这些虚名显然不在意,他现在,全部注意力,几乎全放在荆州方向。偃月城事件比刘备一打樊城发生的晚,却先传到曹操这里。显然,曹仁向曹操隐瞒了第一次失利。

本来,曹操希望做好充足准备后,再经略荆州,一鼓作气拿下江东,则天下大势定矣。而且,荆州有蒯、蔡两家帮忙维持局面,一直在曹操的控制中。也允许曹操用充分时间做准备。

但偃月城的换手,就逼着曹操不得不结束准备,迅速南下荆州。曹操从来没有小瞧江东孙氏,当年曹操与袁绍进行生死之战,曹操最担心的就是孙策杀过江,在背后捅曹操一刀。

还是郭嘉给曹操吃了颗定心丸:孙策为人轻佻,必死于小人之手,不必担忧江东方向。果然,事后孙策果死于刺客之手。自己则惊险的战胜袁绍,成就自己当下地位。

现在换孙权掌管江东,孙权第一时间就与吴郡四族和解,迅速稳定江东局势,然后便一头钻进山区、江湖剿匪。对偃月城的进攻,总是拿不出足够的兵力。

现在,孙权敢于一举拿下偃月城,就代表孙权已有足够的自信,能够一举拿下荆州,与自己南北抗衡。

这是曹操最担心的情况。毕竟,江东孙氏军队,也是一支自孙策成军以来,未遇败仗的强悍之师,名头丝毫不弱于曹操的百战雄狮。

为了迎战孙权,防止孙权独吞荆州,曹操必须做出决断:兵发荆州。

曹操是个雷厉风行,得策辄行的人,很快,曹操便从皇上那里请来了讨伐有罪的圣旨,择日出征。

大军还未出发,曹仁兵败樊城的战报来到曹操面前。曹操不禁冷笑:这个刘备,夹着尾巴躲在荆州这么多年,还以为我就忘却了他。

若不是有蒯、蔡两家在荆州替我看着他,这几年,刘备的日子能如此舒服吗?现在看,舒服的日子,刘备已经过够了,又开始不安分,挑事了。

也好,反正自己已然决定大军南征,就此一并把刘备解决了,永绝后患。

曹操派遣夏侯惇率兵五万,讨伐新野刘备。而且,曹操还拨给夏侯惇一千虎豹骑听用。

虎豹骑是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部队,自成军以来,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大战恶战从未缺席,虎豹骑也从未让曹操失望,战场之上,虎豹骑一出,敌军立马溃败,无一例外。

当然,曹操对虎豹骑,也是爱护有加,最亲信的将领,最精良的装备,最优厚的待遇,全给了虎豹骑。

曹操让夏侯惇带一千虎豹骑的用意,不是用来冲锋陷阵。刘备那点兵马,在曹操眼里,根本无需虎豹骑出手。虎豹骑的作用,就是一旦刘备战场逃命,用来追杀刘备的杀手锏。

这个刘备,逃命的本事太高了,曹操之前不止一次打的刘备落花流水,但每一次,都让他成功逃脱。这一次,曹操不想再重蹈覆辙。

曹操自己,带着一众谋士,带领大军,直捣襄阳。由于有蔡瑁在彼,曹操这一路,可以预料,几乎不会遇到什么抵抗。

曹操大军压境,而此时的襄阳黄府,人们更关心的是另一件事:三少爷的妾室:徐馨要生了!

说起来也巧,之前黄顺曾发出夏吟令,让徐慎帮忙调查孙翊满门被杀一案。消息正好这天来到黄府。事关自己,徐馨和徐氏当然在场,要第一时间知晓答案。

程瑶从黄顺手中抢过秘藏在蜡丸中的书信,展开念了出来。信中所言的事实真相,却与徐氏所言,大相径庭。

信中说,身在柴桑的孙权,获知确切情报,丹阳孙翊要起兵造反,取代孙权。孙权得信,自然大怒,派人带兵到丹阳锁拿孙翊全家到柴桑。

显然,孙权并没有下令杀孙翊全家。然而,这道命令传到领兵将领那里,不知为何就变成了屠杀孙翊满门,不留一个活口!

更为诡异的是,当日负责围攻孙翊府的领兵将领,事后无一例外,均被武林高手夜里抹了脖子。并在墙上涂抹血书:以血还血。

等到惨案传到柴桑孙权耳中,孙权大怒,严令调查时,却发现不但这些领兵将领,就是当日身边伺候的负责传令的下人,也在家服毒自尽。

至此,所有与这道命令有关的人,全部死于非命,孙权查无可查。孙翊之死,与孙策之死一样,充满了疑点,却令人摸不到一点头绪。

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孙权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虽然大家明里不说,但私下里,内心里都在怀疑孙权:就是他下令,残害了三弟孙翊全家!

事实明摆着,命令是孙权下的,领兵将领也是孙权的心腹,孙坚旧将,甚至孙策旧将,孙权一个不用。这里面就有让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虽然事后,孙权百般否认,并作出严查真凶的动作,但知情人都死了,孙权可以怀疑是真凶所为,但旁人同样可以怀疑,是孙权在灭口!

这事,直到徐慎写下这封书信时,仍未平息,整个江东上层,人人惊惶,个个心惊。柴桑街头,鼓噪哗变者,一日十数次。

书信最后,徐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事,孙权八成是冤枉的,因为孙权已经掌握江东全局,没有必要对孙翊下如此狠手。即使孙翊兵变,将之锁拿柴桑即可。没必要屠杀无辜,留人口实。

第220章 各有盘算第1277章 应急举措第974章 同病相怜第1255章 赵云的转变第783章 呼延魅的烦恼第1076章 初战第978章 孙权的改变第960章 测字第611章 缓称王第990章 襄阳大战第409章 三人的心思(上)第1120章 谈判第709章 曹植来到第1101章 孔明回朝第503章 北方来信第293章 感动第433章 二代武将登场第1166章 见面第722章 皇帝难当第14章 费尽周折送大礼第984章 轻取诸葛瑾第1236章 丐帮实力第1111章 调遣第679章 神秘人第767章 见曹操第445章 拾人牙慧第1191章 城防之争第77章 交易达成第659章 盗窃第935章 托孤第232章 决议出兵第880章 马超第501章 天下第一高手第334章 曹仁难缠第864章 回邺城第1070章 敲打李严第1165章 插曲第537章 惹祸了?第787章 彭威论兵第1266章 家务事第118章 诸葛亮调兵第243章 “真男人”第28章 此行不简单第218章 白雪解忧第1075章 形势不乐观第404章 比试第644章 关羽领兵第430章 事情原委第256章 纸上论兵第849章 来意第1229章 决定谈判第957章 李晴来访第521章 再见孙权第1173章 说服第287章 床弩第840章 编制大网第1275章 接任丞相第308章 杀人放火第1042章 问询第653章 以强欺弱第737章 西凉战局第1049章 曹睿登基第511章 刘备出手第519章 判断黄顺第883章 吕蒙举荐第723章 世族与百官第728章 黄顺的势力范围第1267章 诸葛瞻的前途第1091章 红灯坊第1275章 接任丞相第394章 历史大阴谋第1196章 “矛盾”第421章 刘备的底限第1061章 交易第648章 有难事找黄顺第1138章 河西诸事第761章 谈黄顺第57章 一见钟情第1203章 报复的余波第270章 讨价还价第320章第898章 论权臣第556章 聚歼对手第369章 攻心萧凝第753章 试探第736章 长老院的设计第718章 驻扎第1231章 父子夜话第338章 委屈(下)第230章 举手化解第1170章 厮杀第535章 神秘小姐第127章 以退为进第1008章 战况分析第976章 离开第1151章 逼出绝招第880章 马超第339章 母子斗法(上)第226章 风雨欲来第930章 匆匆筹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