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大乱

此时的程郊,心里也有些打鼓。他们的行动,早已违反黄顺的谨慎作风,更与兵法上的“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原则相违背。行动成功了还好,万一失败了,对方可是墨氏的顶尖刺客,他们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个未知数。

所以,程郊没有自专,而是与大家短暂的商议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继续深入。

支撑程郊敢于冒险的最大理由就是:对方也是偷摸着出来的,肯定没有做好万全准备。带出来的人手,个顶个是好手,但站岗放哨这样的底层工作,他们未必就能做到比普通小卒强。

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经过昨晚和今晚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的暗哨,都被轻易的摸掉。

谨慎起见,程郊还是留下一人在外面,携带着威力巨大的火药包做接应。一旦里面出现状况,譬如人喊马嘶、打斗呐喊的情况出现,就立马在另一个方向点燃火药包,利用巨大的爆炸声,掩护程郊他们安然撤退。

此举虽然被迫暴露黄顺的秘密武器,但总比人折在里面的强。

安排完毕,程郊带人,继续往里匍匐前进,前进个十来步远,就停下来观察一番周围,确认安全后再继续前进。

慢慢接近里面的营区,火堆、火把一个接着一个,照亮的外面所有东西都无所遁形。将近二百步的距离,几乎不可能隐蔽的通过。

程郊艺高人胆大,低声吩咐了亲兵几句,自己长身而起,一个起纵,整个人便已来到半空。

同时,地上的亲兵甩出一块木板,程郊在空中,脚踩木板借力,再度跃起。

同时程郊也扔出一块木板。脚再度踏上空中飞行的木板的同时,再度扔出一块。仿佛空中漫步。等空中的木板落地,程郊已经来到营区边缘。

深夜中,这一系列动作,声音虽然很轻,仍然惊动了营区的守卫,警觉的目光刚刚转过来,程郊已经临近身前,暗器、兵刃同时招呼过去。

几乎必杀的攻击,却仍然被对方一个险险的铁板桥躲了过去。程郊没工夫跟他缠斗,直接使出杀招,打出三发火磷弹。

火磷弹是黄顺自己最为得意的发明,平日包在一层蜡纸中,使用时撕破蜡纸,扔出去就行。借助空中的摩擦,就足以引燃火磷弹。而且,火磷弹一旦沾身,就难以扑灭,虽然一时半会造不成什么大杀伤,却能极大的干扰对手,造成对手的惊慌失措,从而露出破绽。

这是火磷弹发明出来后的第一次实战,对方根本没有防备,一下中招,只见那火仿佛有灵性一般,直往肉里钻,武功再高的人也难免吓得慌了手脚。

程郊需要的,仅仅是一个瞬间的破绽而已。如此大好机会,程郊当然不会错过,长刃一挥,一颗人头就此落地。

解决掉哨兵,不过是刹那间的事,但已经惊动了敌人。再深入已经不可能。程郊临机一动,取出一支火箭,随便朝一个方位射了出去。也不管效果如何,马上就闪身撤退。

好巧不巧的,火箭正好射中对方的油料库,本来是为黄顺准备的火油大餐,被程郊一支火箭,提前做好端了上来。火光一下冲天而起,无法扑灭。

撤退中的程郊发现这种情况,知道动静闹得太大了点,对方很可能就此打退场鼓。

若让对方逃出去,重整旗鼓,谁胜谁败就难以预料了。程郊当机立断,返身回去,趁乱大捞一笔。

里头果然够乱,岗哨、巡逻都没有了,所有人都被突然冲天而起的大火吸引过去。程郊堂而皇之的闯进营区,发现根本没人来过问他们,便抽空就放把火。很快,里面到处都是大火,局面变得不可收拾。

一片混乱之际,刺客的指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他迅速将人集中在一起,放弃救火,只安排人抢出一些辎重,就毅然舍弃整个营区。

指挥没有如程郊担心的那般立即撤退。因为指挥另有担心:黄顺派人放火,显然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带人离开虎跳崖。

一旦自己离开虎跳崖,那么,双方的优劣势地位立马反转。黄顺就成了以逸待劳的一方,等待着他们自投罗网。

指挥很确定,此时的黄顺,早已在虎跳崖周围布置好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自己往里钻。久经战阵的指挥,当然不会中这样低级的圈套。他必须留在虎跳崖,等黄顺的耐性磨光了,派人进来查看究竟。那时候,才是双方正式交战的时刻。

为了麻痹黄顺,指挥带着所有手下,进入汤山寨的营地,并告诉钱坤,这段时间,他们将是汤山寨的普通一员,不再轻易露面。

之所以选择汤山寨,因为汤山寨的人数最多,前天又又收纳了一批残兵败将,人数最不确定。

指挥相信,只要自己那帮人不在了,剩下的土匪就是乌合之众,肯定是一哄而散的结局。

这时,让钱坤站出来,召集各路土匪头子,说明虎跳崖的外面,都是夏吟坊的人。此时出去,等若是自投罗网。只有坚守虎跳崖,才有一线生机。

这样,他们的身边,就有许多的土匪做掩护。既方便战局不利逃跑,又便于麻痹对手,在战斗初始给对手造成大量杀伤,取得优势。

唯一的不足是,给养大都存放在内营,被大火吞没了。他们在虎跳崖,坚持不了多久。

指挥只把这事告诉了钱坤,并且告诉他,这事,只能他自己知道,别人谁也不能告诉。

但风劲和文栓两人,疑心都比较重。看钱坤被指挥单独叫去说话,回来却不告诉他们什么事,再加上昨夜发生那么大事故。戒备森严下,都能被黄顺的人渗透进去,放上那么一大把火。

而且,他们还听说,那些平日里趾高气扬,不拿正眼瞧人的刺客,昨天夜里都报销了好几个。

这种情形下,风劲和文栓当然紧张,担心对方有什么图谋,是要牺牲他们来换取他们自己的安全。

所以,钱坤越是不说,他俩就越是追问的更紧。不但他们自己问,还把郑铮和吴云拉上,形成统一阵线,要钱坤说实话,对方找他去,究竟为了什么事。

第1110章 霍让第289章 遇马岱第833章 斛律邬杩第978章 孙权的改变第312章 张既的疑惑第821章 论自立第220章 各有盘算第667章 活动第722章 皇帝难当第65章 赴会比诗第908章 江夏自立?第1266章 家务事第1038章 火绳枪第548章 四族的选择第585章 惊艳第474章 萧凝出现第106章 马谡以外全拿下第901章 讨价还价第1072章 献策第527章 傅婴现身第338章 委屈(下)第934章 狂捞好处第641章 诸葛恪第539章 制造机会第1280章 决议出征第1123章 火箭第1109章 部署反击第576章 再来新招第830章 妥协第386章 行程确定第782章 赶赴凉州城第494章 墨氏内情(二)第718章 驻扎第959章 地下城第847章 军事争论第1136章 大计出笼第566章 苦劝孙尚香第1163章 大兴土木第87章 太守孙翊第131章 孙权灭火第277章 不一样的应对第415章 鲁肃的远见(二)第953章 全是心机第894章 官制第1101章 孔明回朝第1265章 年轻侍从第837章 大欢喜第107章 马谡力挽狂澜第865章 论兵第1141章 审判第183章 呼延人第802章 两利第802章 两利第1255章 赵云的转变第982章 徐平拦路第1145章 汉中军情第368章 女丞相第516章 密商(二)第177章 曹操的困惑第554章 黄顺谈志向第335章 再见伊人第878章 三个承诺第266章 密谋第946章 议兵的抉择第736章 长老院的设计第219章 俟奴夫人第694章 拔刀相助第386章 行程确定第108章 挫折后计划依旧第632章 十姓不能分第1272章 无能为力第552章 李尚的特长第801章 争辩第971章 不愉快的对话第1184章 祸起突然第1240章 庞尚支招第1134章 议定第991章 谈判第604章 黄顺的彩礼第982章 徐平拦路第675章 审问第594章 斡旋第31章 负荆请罪第77章 交易达成第212章 呼延部第982章 徐平拦路第139章 腹心齐聚首第1180章 司马懿的用意第1257章 黄顺的优势第612章 妻儿第849章 来意第58章 无脑争风第1067章 拜访魏延第801章 争辩第554章 黄顺谈志向第455章 想象中的争风第672章 见面第889章 关羽身死,诸葛回归第55章 锦芳阁风波(中)第1144章 大战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