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中战整顿(上)

在心事重重的时候,也古想要去找一个人商量此事,一开始他想去找李全,但是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狡猾的汉人倾向性太明显,也古毫不怀疑的确认,他是绝对会为足够大的利益出卖自己的。

然后他想去再见见那个女人,但随即就一阵恼火,过去一段日子里,他在女人身上吃到的亏已经够多了,不愿意再去听那些冷嘲热讽。

紧接着他想到的是父亲合撒儿,这世间除去成吉思汗外他最崇拜的人,不过,当他都已经准备动身的时候,却又停住了脚步并气馁起来,是的,父亲又能如何呢?他会说的那些话也古完完全全知道,甚至还能背下来。而那些话解决不了现在的问题。

到最后,他去见的人是李世昌。

这个年迈的西辽郡王大概早就料到也古有一天会拜访自己,他等这个时机很久了,听完也古痛苦不堪的诉说,他略微沉吟了一下:

“高俊抓到了大蒙古国的软肋,借着这个机会,一次次的挫败蒙古国家,让皇帝始终无法收拾旱地人心,反而一次次的对民众实施暴行,更加离心离德,他高俊因此要名得名,要利得利,征兵征粮,越发强大。”

“不错,正是如此与之相对应的,蒙古人在中原征不上粮食,招不来兵卒,暴行人尽皆知,四面树敌,无处投奔。”

“蒙古人从来没有这么做,都是高俊试图用阴谋诡计逼着蒙古人做这些,但是蒙古人并没有上当,他们始终保持着王者之师的风范,妇孺敢与之争道,令行禁止,号令严明,爱民如此,百战百胜。”

也古惊讶的抬起头,不知道李世昌在说什么胡话,这些形容怎么听起来都不像是在说,眼下的蒙古军队,但李世昌却目光炯炯的看着也古:“只要殿下不放弃希望,只要蒙古人能赢得胜利,最后在青史上就会如此记载,只要高俊输了,那么,大名府就是他杀的,成千上万的百姓是被他驱赶的,中都城的民居是他拆的,他做了一切的恶事!”

也古有些惊讶,显然还不曾设想有这样的方法,片刻之后他才忍不住喃喃自语:“这也太可怕了。”

“殿下是个好男子,应当知道孰轻孰重,大蒙古国必须胜利,胜利就有了一切,哪怕你如实记载了蒙古军队拆民居杀百姓的行为,也自然会有人为你辩解,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重点是赢,胜利之后自然有天下名儒为你辩经。”

“先生,此时此刻哪还有什么胜利可言,我们已经被高俊堵在家门口了,能逃得一条性命已然算是长生天庇护。”

“别说是现在还有坚城可以依靠,就算是丢掉了中都城,仓皇栖身于野泽之中,也一刻不能放弃征服中原的雄心,也古王爷,我的殿下,你可知晓,从你们选择进军中原开始,就已经上了一盘最巨大的赌桌,在这局里赢家通吃,别想保住自己的老本,你们在过往几年展现出令人恐怖的力量,就必须借助这种力量统一天下,要不然的话,你们主动退出,真以为趁着这机会一统天下的人就会放过你们,让你们在草原上继续生养蕃栖,他会立刻雷霆扫穴,将你们通通诛灭!”

也古瞠目结舌,但是想来确实如此,只要上了这场赌注,没有人能全身而退,无论是金朝人、高俊还是蒙古人自己,失败的下场就是被连根拔起,谁心思手软就是在闹笑话。自然,谁要是心灰意冷,想主动放弃,更也是自杀。

“蒙古与中原不可调和,从你们的铁骑进入紫荆关时就已经决定了,要么继续入关扫荡天下,要么就等着被统一中原的帝王所派遣的百万雄兵彻底淹没。已经到了这般时刻,还在乎中都城小小的民居干什么,必须要活下来,必须要坚持对付敌人,能够与谁联盟就与谁联盟,能够怎样打击高俊就想办法去做,旗帜不能倒下,意志也绝不能有半点松懈,与高俊作战则生,稍微有退却求和之意则死。”李世昌越说越激动,这个老人的脸上露出一点病态的潮红色,让也古很生担心,连忙制止了他继续说下去:“我明白老郡王的意思了,请老君放心,我和高俊的账还远远没算完呢。”

就让也古下定决心的时候,城外的光军营寨里,一场重要的大会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其他各个方向上的主将都已经秘密潜来,光军大营警备森严,吕和带着近卫师步兵营的士兵在外围布防,不允许任何可疑人物靠近。

“请大家先看看这封信,这是铁木真派人送往中都城的,落款是今年2月初,铁木真已经知道中都城面临被包围的危险,还任命他的弟弟合撒儿作为全军主帅,必要时可立刻率领全军撤出中都退回草原,保存实力以图再战,如果这封信早一个月送到的话,合撒儿这会大概已经率领城内的蒙古军队突围了,要说起来咱们还真未必挡得住。”

大部分人连连称是,如果这封信没有被拦住,大家没有信心彻底封死南京,顶多歼灭个万把人,就得看着蒙古的有生力量退回草原上。对于地广人稀的蒙古来说,士兵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一下来就可以为蒙古减轻八九万的损失,用意不可谓不高明。

“我倒是觉得未必,中都城乃是中原的门户,如果连这里都放弃的话,蒙古军队会与手下汉人事后离心离德,彻底放弃中原,那他们日后与匈奴鲜卑之流也大抵不差了。”潘正每次都能语出惊人,这次也不例外,放弃中原意味着放弃汉本位,短期内少了八九万的损失,长期而言的代价是巨大的。

wWW✿ttкan✿¢Ο

“大家都已经想的很清楚了,这点倒并不重要,因为相比于即将要说的事情,铁木真的军队只能算是个背景。各位,你们要仔细听这消息:别勒古台再次召集了大量人马,又一次对军都山各处发动猛攻,古北口已经失陷,蒙古军队将再度长驱直入,从围攻的背后解中都之为。

高俊这句话就是一枚震天雷,顿时整个会场都沸腾了,将军们没有想到别勒古台还有这么一出拖刀计,眼下选择的时机再好不过,不少人惊疑不定的看着高俊,以为主帅的意见是要从中都城下撤军。

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二十四章 鲁南根据地的最后一战(下)第六章 辛劳的家主(下)第十一章 号角起,铁骑连(上)第七章 憧憬的灾民(上)第十三章 村庄(上)第十六章 易佥虔造买北私盐(下)第二十二章 骑兵(下)第十四章 苦斗营州孙总裁(下)第十章 月朗朗(下)第十二章 千钧一发的行动(下)第二十二章 烧不尽的野火(下)第九章 史弥远弄权政事堂(上)第二十二章 出击扰乱敌军(下)第十三章 木华黎重拳出动,太平军设兵邯郸(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一章 也王爷掘地三尺,真定府毁家输军(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无路,忠义无法(下)第六章 和议成(下)第十章 全面稳中求进(下)第七章 血铁(上)第十二章 叹声声(下)第十二章 竞速宝胜(下)尾声第十三章 火烧临安城(上)第二十四章 大军直下河北(下)第二十章 挣不脱的锁链(下)第五章 太平军河北誓师,大救星辩说神人(上)第五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上)第十章 秩序与混乱(下)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滞(上)第五章 保障陕西地区(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变乱(上)第八章 前线吃紧,后方紧吃(下)第十九章 挣不脱的锁链(上)第二十三章 热血灌开山河花(上)第十一章 雪之进军(上)第四章 砺气桃源镇(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决战的最高战略(下)第十七章 星转斗,驾回龙(上)第二十一章 闲棋冷灶(上)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二十章 冯叔至豪取坚城,咸得不青田丧命(下)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态(上)第十二章 回鹘的士兵(下)第十章 食盐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六章 震惊的知府(下)第九章 牛马(上)尾声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章 交兵黄河岸(下)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六章 和议成(下)第七章 军队(上)第十二章 宋军之败,弥远之得(下)第十一章 前营骑兵(上)第七章 撤退与坚持(上)第一章 红袄起(上)第六章 劝?恨?归(下)第五章 揭秘利国寨(上)第二十四章 归(下)第十七章 进与守(上)第十章 聚义宿迁县(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军(下)第七章 决战朔方刘伯林(上)第三章 商业(上)第二十三章 终举义帜(上)第三章 转运司(上)第二十章 冲锋与后撤(下)第七章 李敬斋的数学(上)第八章 人心难测(下)第八章 晒网村逆击战(下)第五章 和议成(上)第八章 前线吃紧,后方紧吃(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杀(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帮助(下)第十章 贺?祝?傲(下)第九章 抹不去的污点(上)第六章 书信频频(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十九章 凯歌雍雍(上)第十七章 复仇的女子(上)第四章 撼不动的柱石(下)第十九章 敌与友(上)第十三章 村庄(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三章 众将士洒泪别亲,大本营图画中原(上)第十章 郁闷的军使(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三章 东风恶(上)第三章 众将士洒泪别亲,大本营图画中原(上)第一章 醉中看剑,再动星文(上)第十六章 胜利与复仇(下)第九章 华东庄(上)第二十三章 东辽的终结(上)第二十章 云里帝城双凤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