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号角起,铁骑连(上)

“不能打一百个回合,何以谓马军!”

——金军骑兵

第二天,何志也让翟呈信作了安排,将夺粮食的恶少年被处死的事宣谕全县,且补充了法律程序,有关刑法的事现在完全由翟呈信负责,最近他和高俊从北方“护送”而来的县令邹乃济聊的很好,几乎成了忘年交,前者有司法实践,后者这些年一直潜心研究刑律之学,交情很不错。

这些现在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为石抹明安已经率领滚滚铁骑越过大名府,直奔寿张县而来,他们好像是一头沿着血迹搜寻的狼,仔细嗅着高俊的踪迹。

敌军分为三阵:大将石抹尼昆率领两千契丹骑兵为前军,士兵并不携带过多辎重,绕过大名府,直奔阳谷县城。石抹明安、也古、撒察别乞率领五千骑兵为中军,跟在前军后面,到达阳谷县之后就对寿张两翼包抄,防止高俊逃跑,现存的七百名蒙古骑兵也赫然在列。

后军由移剌讹里答负责,仅有千余人,他们留在大名府外监视大名守军的动向,并且在城外抓捕壮丁,送到前军充用。

前军从大名府出发的同时,高俊亲自率军进入阳谷县城,软禁了阳谷县令,接手县仓的一切物资,带走了全部愿意跟随的百姓,并且嘱咐留守的人绝对不可抵抗。

高俊的防御面积很大,以寿张县城、小山墩堡为两个核心,邰家庄、心观寺、北寨、大石村、安仁里、西潭、十字坡七喂,把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个屯兵点为支点,修建了环绕整个地域的沟濠,根据何志也的统计,整片防御区的周长约合380金里,沟濠总长度近一千里,这是巨大的工程,完成之时,全寿张县都找不到一把完整的铁锹了。

与此同时,高俊实施暴力性的临时扩军,原有的九个都兵力补充充足,人数为九百人。高俊又下令,每名军兵手下要编入两名民兵,一下子就把正军的军额扩大至2700人;随后,又给每个都配备了一个人数相等的民兵都,战斗兵力扩大至5400人。

与此同时,一部分经验丰富的民兵并没有编入到这5400人当中,而是指派给了各管、各街的主首,在何志也已经建立起行政机构的各管中组建了土兵四千多人,尤其是陈秉彝的父亲——陈太公陈恪把家里的庄户全都派了出来,仅仅一家就贡献了一百多人。这些人的指挥是原来寿张县的县尉吴广亭。这些人没有铠甲,但是有朴刀和弓箭,宋代民间本来就武器丰富,但是高俊也没想到居然能够武装四千多人,还吃了一惊。

灾民更加不能放过,高俊、何志也把从灾民里面募集民兵的任务交给了张成武,那些在河北见识过黑鞑凶残的灾民主动作证,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的灾民纷纷响应。再者,上阵的民兵每天可以吃一升半的粟米,更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几天内,募集灾民六万多人。

这些人只有破衣烂衫得以蔽体,使用的武器是长木杆和曳石。

这些长木杆是早在一个月前,何志也就向殷有贵购买的,当时就有充作民兵武器的考虑,木料一般,也并不经用,但是还算便宜;倒是曳石是何志也的别出心裁。

弓箭需要使用者长时间的训练,弩的造价又太贵,绞尽脑汁考虑之后,何志也突然想起了罗马军团的投石索,这种东西既好训练又便宜,比较适合民兵使用。

中国古代也有类似投石索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曳石,还加了一条木杆以便增强力量,但是出于造价的考虑,何志也这个版本的曳石依旧是只有绳子,民兵们对这种武器表示满意,也有一些人练得很不错,在四五十米内能打得很有准头。

想要管理这群庞大的灾民是一个难题,六万多人虽然听起来很有气势,但是如果缺少合格的军官的话,再多的人也只是乌合之众,为此,高俊和何志也绞尽脑汁。

首先是让灾民们自发选举出一些领袖来,李素儿也在这个时候找到了弟弟李光,劝说他为高俊效力。

这段时间李光的心情很不好,他发觉自己变成了“少数派”,理光和他的老乡们是早在黑鞑入侵之前就被郭延嗣送到寿张县的,他们没有见识过敌军的凶残,对高俊的行为并不心怀感激,反而因为时常要忍饥挨饿而怨气连天。

可是现在灾民的主体都是被黑鞑的兵燹驱赶而来的,在危急苦难之时拽住了高俊这个救命稻草,举家举村赖以得活,在这群朴素的人眼里,高俊是个挺善良的人——至少不像李光说的那么阴险狡诈。

虽然在这一方面好,李光成了少数派,但是因为他重感情、讲义气,倒也是认识了不少朋友,在灾民当中也有些号召力。正因为如此,李素儿才找到自己的弟弟,劝他不要怄气,以大局为重。李光答应了,但还是嘴硬。

“我对高俊这人没什么好话,但是你是我姐姐,郭延嗣也算是我的姐夫,我也只能勉为其难帮他一把。”

郭延嗣老老实实的把自己小舅子的动态报告给高俊,而后者只是一笑了之,粗略的将这六万灾民分成了一百多个都之后,高俊想办法往里面安排了两百名民兵作为军官,将它们分配给军兵的九个度使用。

这些灾民组成的民兵力量薄弱,只能依靠木栅和沟濠,高俊向军使们强调,这些灾民是用来填充战线的,很难移动,真正具有攻击力和移动能力的刀锋还是咱们军兵。

军官们明白高俊的意思,他们把分配到手的民兵安排在壕沟里面,木栅后面,确保战线的每一丈都有人看守,这些民兵还负责看管烽火台——在整片防御地域内安排了上百座烽火台,用于传递各种信号,光是为了储备烽火台需要的柴禾就安排了上万人去樵采。

军兵的七个都分别安排在七个屯兵点,各自负责一段防线,6万名三名交给他们,天成整个防线,确保黑鞑进来之后,看到的除了敌人还是敌人。

鼓舞人心的另一项举措,就要借某些人的项上人头了。

第二十三章 天净沙(上)第十八章 三军大呼阴山动(下)第二十章 箭?斧?合(下)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三章 李骁奇(上)第二十二章 献州的收复(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学(下)第十一章 新?讯?文(上)第十七章 血雨腥风(上)第二章 完颜珣遣兵下淮北(下)尾声第十九章 凯歌雍雍(上)第十三章 让我们自以为有共识(上)第三章 伏(上)第十八章 潘彦真的询问(下)第二章 诗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变乱(上)尾声第九章 飞针走线(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十八章 再度交兵,反败为胜(下)第二章 红袄起(下)第十五章 崩溃(上)第七章 失败(上)第十章 战鼓鼕鼕(下)第六章 一日之差 百年之愧(下)第四章 镇州的酷暑(下)第十一章 不管泪水多咸 有一天我会告别从前(上)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十四章 行军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尾声第四章 新识与故交(下)第十五章 霸州的起义(上)第十章 全面稳中求进(下)第六章 河桥争夺战(下)第三章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胜!(下)第五章 辛劳的家主(上)第十八章 血岭(下)第二章 风云断,日月昏(下)第十四章 于阗的遗民(下)第十五章 商船(上)第一章 联虏平寇:完颜珣的选择(上)第十四章 单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围(下)第四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下)第二十四章 东辽的终结(下)第八章 说不明的想法(下)第八章 商业法令(下)第十三章 高墙深垒(上)第八章 愿(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八章 绝击天胜(下)第八章 警巡院(下)第十章 山东的抗蒙根据地为什么能够存在(下)第四章 厉兵秣马(下)第一章 东真的覆灭(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八章 血战小清口(下)第十四章 工兵(下)第四章 为了祖国(下)第七章 关于暂时放弃沂州和保卫根据地的两个文件(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头领(上)第十三章 霹雳现,狂飙落(上)第一章 破坏与建设(上)第二十三章 赵公旭牵引滔天计(上)第六章 行路难(下)第二十章 反对单纯防御,实施积极防御(下)尾声第十七章 人生险阻艰难里(上)第四章 困难重重的进攻(下)第九章 战鼓鼕鼕(上)第十六章 轻锐检山林(下)第五章 整军经武:徐规的工作(上)第二十四章 匡国军坚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骑(上)第二十四章 降霹雳高俊申天罚,上和书严实求苟且(下)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对我的若即若离(上)第五章 号角复,烽堠举(上)第一章 令人疑惑的情报(上)第十七章 工?农?择(上)第一卷 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五章 冯叔至强打真定,新骑兵妙破蒙古(上)第十五章 粮食(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九章 战争之路(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一章 殷有祯(上)第十九章 耍杂技袁镜变队形,出奇迹太平夜踹营(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东风吹血腥(上)第二十四章 匡国军坚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骑(上)尾声第十章 正与奇(下)尾声第一章 粮(上)第四章 延伸杀伤(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