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青萍之末

高俊预计,前往陪尾山,大队人马要走四天。

头天晚上,吃完晚饭,斡脱将餐盘端了下去,潘正前来汇报军情。

“这么说的话,咱们的先头人马应该可以先于对手抵达陪尾山口,根据我的预计,任福的出路一旦被堵上,必然要顺山路去联系刘二祖,那个时候,刘二祖也必然知道郝定败亡,我等已经打上家门了,所以必须赶在任福前面迫近刘二祖。”高俊听完汇报,开始思索。

“这个计划太需要精巧的时间计算了,我们堵住陪尾山口之后要立刻南下,稍晚一点,刘二祖得到任福被堵截消息之后,就会率军撤回大沫堌,那我们就什么都得不到了。而如果我们大队人马不去陪尾山,直接南下找刘二祖,我担心他现在走得里大沫堌还不够远,他的前军探知到我们之后也可以缩回去。”

潘正点点头:“刘二祖太难钓出来了,一定要时机正好才行。”

“彭义斌、任福,都是老朋友了,潘正,你对任福还有印象吗?”

“我对此人印象很深。”

“哦?”说实话,高俊对这个任福印象不深,远远不能和时青,彭义斌二人相比。

“当初东平府一战,我们受到乌林达与的背叛,险些陷入绝境,但幸得指挥使沉着应战,终于反败为胜,生擒石硅、任福二人。”

“嗯,说下去。”

“任福此人前倨后恭,一开始似乎悍不畏死的样子,但是后来见到指挥使之后,却仿佛受到很大震动,似乎有些话要说。”

“我也确实感觉到了,刚刚被俘的时候,此人看上去大义凛然,但不知为什么,看我的表情却有些变化。”

“我注意到了,那个时候,任福在看指挥使的腰间。”

“?”高俊一惊:“潘正,你听我解释啊,我跟何志也真的什么关系都没有……”

“指挥使!之后我仔细回忆当时的场景,任福看的,是郎君腰间的玉佩。”

即使现在天边打一个滚雷,或者是高俊立马翻回21世纪,可能他都不会如此吃惊,高俊惊愕的把腰间的玉佩拽了起来,这熟悉的玉佩此时让他感到陌生无比。

这正是程审年赠送的玉佩。

潘正的一句话,让高俊回忆起三年前那个略带血腥味的秋天。

“潘正,你可能确认,他就是在看我的玉佩吗?”

“不敢十分确认,但此事十有八九就是如此,不知道指挥使这玉佩是何来历?”潘正发现高俊脸色有点儿不豫,知道这玉佩必然非寻常之物。

“这是三年前一位生死之交送给我的,当时他说,此玉佩待到有缘之日,必知何用,可是这几年来事务繁忙,我渐渐已经忘却此事,如今看来,也许冥冥天意之间,就让我解开这些谜题了。”高俊无不伤感的摇摇头,三年前的事,让他至今都难以忘怀。

这么当高俊思念他的故人时,路哲也目瞪口呆地见到了一位故人。

路哲都的驻地位于泗水附近,这里风光明媚,处处鸟语花香,但是军兵们没有心情去赏玩风景,贴军们用斧头砍出一片空地来,在里面安营扎寨,军兵们按照高俊的要求布置好防御工事和隔火带,路哲带着一群军兵正在哼哧哼哧的挖茅厕。

眼看着这些东西都要布置好,路哲也暂时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巡查营地附近的树林,说是树林,但树木并不非常紧密,却长得十分茂盛的野草,沂蒙山一带没有遭遇黄河洪水的侵袭,人口也不像东平府那般密集,因而还保留着比较好的植被。

走着走着,路哲突然觉得这一带似乎挺适合埋伏,便叫身后的什将回去通知高俊,让贴军来,准备割草伐树。

什将刚走,草丛里面就传来一声低怯的女声:“路哲哥,是你么?”

路哲大吃一惊,拨开面前厚厚的野草,一个小小瘦瘦的女孩子蜷缩在树旁。

“你是?”

那女孩抬起头,露出一张小小瘦瘦的脸,枯白,夹杂着些许尘土,不是文月儿还能是谁?她一见到路哲,就忍不住哭泣起来。

“别哭,小心被人听到。”路哲赶忙上前去,还好,文月儿虽然看上去狼狈了一些,但很明显身体还算健康,最近没有怎么挨饿。“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遇上红袄贼了,路哲哥,你有吃的吗?”

路哲摸了半天也没有,十分抱歉的坐下来,拿出十几枚铜板:“这些钱你先拿着,我劝你还是想办法去寿张县根据地去,比较安全没有贼寇,这几年根据地生人多,只要你不说,没人知道你是文太公的女儿。”

文月儿小声说:“这几天你能给我点吃的吗?路哲哥,以后我一定还给你。”

“啊?你们又要去打仗啊,这么着急吗?”

“可不是嘛,堵住陪尾山口后就去打刘二祖,这是事先预计好的……”路哲猛的闭上了嘴,想起来这些军事会议上谈论的预定计划是不应该向别人泄露的,不过想来文月儿是知根知底的百年乡亲,一不小心透露只言片语,倒也不用小题大做。

文月儿心下暗喜,一口答应了路哲,等到路哲离开之后,她也迅速的离开这片草丛,在几名随从的接应下,向山对面的红袄军营寨奔去。

文月儿的速度飞快,也就是在第二天晚上,在刘二祖的军帐之中,这个南路红袄军的领袖人物和文月儿见面了。

第十三章 石横镇强攻战(上)第十七章 暮迟迟(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八章 军队(下)第二十四章 风雷还,雷霆破(下)第二十三章 风雷还,雷霆破(上)第三章 步兵(上)第二章 交兵黄河岸(下)第十四章 也古(下)第十三章 霹雳现,狂飙落(上)第十六章 胜利与复仇(下)第十六章 粮食(下)第四章 两县和(下)第十六章 控扼胶东(下)第十二章 陆娘(下)尾声第十七章 人生险阻艰难里(上)第四章 迟疑(下)第七章 晒网村逆击战(上)第十三章 三县合讨贼(上)第十五章 猪(上)第八章 间谍(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十五章 一堆苍烟收不起(上)第十九章 俘虏法令(上)第七章 血战小清口(上)第二十三章 秋风烈烈(上)第九章 后辽的陷阱(上)第九章 华东庄(上)第十二章 狂风过去孤枭啼(下)第十八章 从天之义:手把手教你带节奏(下)第二十章 国子监(下)第一章 孔元政的决心(上)尾声第十八章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下)第十六章 震惊的知府(下)第十七章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上)第十四章 险象环生的渡河(下)第七章 翁城守卫(上)第十七章 潘彦真的询问(上)第四章 春晓曲(下)第九章 镐如云,锹如雨(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帮助(下)第八章 蒙汉分明:蒙古人的观念(下)第五章 东头村(上)第八章 憧憬的灾民(下)第四章 商业(下)第八章 说不明的想法(下)第二十一章 惊爆真州城(上)第三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上)第十八章 亲军司(下)第八章 愿(下)第二十三章 千万人的复仇(上)第十四章 在宽大机动中大量消灭敌人(下)第六章 保障陕西地区(下)第五章 走在情感与理智之间(上)第七章 彭义斌坚守泗州城(上)第十八章 十面埋伏大将名(下)第十四章 小鹰原(下)第十六章 黑暗时刻(下)第六章 号角复,烽堠举(下)第八章 牛(下)第二十一章 汹涌澎湃的追击(上)第二章 雾重重(下)第九章 李世昌游说治军,蒙古军掣肘地道(上)第四章 临安暗流 宿迁烽火(下)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将名(上)第十六章 冯叔至强打真定,新骑兵妙破蒙古(下)第十章 寻找道德,但别扔掉法律(下)第十五章 胜利与复仇(上)第十七章 复仇的女子(上)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四章 白刃纷纷(下)第三章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战(上)第十二章 高城落日隐悲茄(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军南线大战,卢鼓椎语涉谤讥(上)第十四章 百业兴(下)第四章 休假法令(下)第四章 北鄙备战急(下)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第二十二章 攻?防?学(下)第四章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骑兵(下)第二十二章 粮仓劫营战(下)第十三章 横刀立马英雄胆(上)第十一章 持续改善民生(上)第一章 定风波(上)第十三章 老将知兵,宿臣善政(上)第十章 劫(下)第二十二章 出击扰乱敌军(下)第二十三章 昨夜东风吹血腥(上)第十四章 汇集四方猛锐(下)第二十一章 踏营寨高俊破敌寇,扮友军左军赚城门(上)尾声第十二章 血税(下)第二十二章 太平军南线大战,卢鼓椎语涉谤讥(上)第二章 瘴云滚滚(下)尾声尾声第十三章 合撒儿的态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