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斗百草(下)

现如今王老板也要把自己的酒楼开到东平府去了——听说高俊给东平府起了个新名字叫鲁州,真没想到高郎君已经有这等本事,可以直接给州县改名了,想来一定还会大有前途。

一想到这里,王老板不由得沾沾自喜,想当初他也是看高家军军令严明,觉得也许可以依靠,所以把自己在外面做印染生意的小舅子李百德也叫了回来。

李百德算是个比较有追求的生意人,做事向来一丝不苟,从来都是凭本事吃饭,因而也一直深受根据地的信任,此番后勤统筹委员会刚刚成立,他们就接到一个大单子,但是内容却比较奇怪,需要大量印染的小块布匹。

尽管感到奇怪,但既然是太平军下的单子就总没有错,根据地的商人们从纺布开始,一丝不苟的完成了所有的任务,绢麻丝线变成了成块儿的布匹,然后染成各种颜色,被分割成小片包边镶滚,又在上面印染刺绣了各类图案,整个根据地商人都在忙这个单子。

这个单子确实是高俊所亲自下达的,现在他正满意的哼着小曲,在地上涂涂画画,干着穿越者最喜欢的一件事,设计军衔图案。

按照大明一贯的尿性,要么搞一个极为华丽复杂的龙凤饕餮的图案,要么就直接大字写编制,高俊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尽可能的在维持军队传统的情况下,设计一套好看的军衔标志。

这套系统包括三部分。

第一,识别色,步兵红色,骑兵黑色,工兵、辎重兵青色,水兵白色,治安、卫戍部队黄色。该颜色的标志在头盔顶上的簪缨,系在脖子上的披膊巾、军服的滚边线以及军旗颜色上体现。

于此同时,军医、军乐手、教员、斥候、材官、旗手、力畜、军法八种技术兵则另有规定:军医蓝色、军乐手橘色、教员浅绿、斥候灰色、材官青兰色、旗手嫣红、力畜深灰、军法深黄。

这些技术兵种如果服役在营以下,那么就按照本营的兵种类别,将兵种色放在外面,技术色放在里面。而如果是在综合性的阵直属队里面,则只使用技术色。例如,步兵营医院军医披膊巾是蓝色红滚边,而阵斥候是纯灰色。

本来高俊是想设计识别度高一些的颜色的,但是这次才深深感叹于古代印染技术不发达,实在是不能制作出更丰富的颜色来,就连这几种颜色都要一次把货供足,不然的话再次订货肯定会有色差。

第二,常服标志,直接缝在军服的右臂上,在不穿戴盔甲的情况下可以轻易的看见。底色为兵种色,少年兵学员直接按照年级在上面写上阿拉伯数字,一年一升。

贴军们不分兵种,也都统一写为“一等”,“二等”。

但一旦成为了正军,则不再使用汉字,六等军士则画出一条竖杠来,五等军士两条,四等军士三条,三等军士一粗杠,二等军士一粗一细,一等军士一粗两细,而特种军士左书写一个特字(这些高手兵王们的右臂上绣着一个特字,四周还围绕着一条青龙,每次出现都熠熠生辉放金光,专门破坏同样是刀枪上讨生活的人的大好前程)。

军官们则要复杂一些,明清的补子华丽昂贵,不符合高俊重俭尚德的基本诉求,而宋代的服鱼区别度太低,在紧张的战场上很难使用。

高俊使用了一个相对复杂的办法,首先在臂章上加入官服的颜色(一至三品服紫,四至六品服绯,七至九品服青),里面分别用六条杠表示本色别里面的正从六品,再上面加星星表示每品的上下三阶。

比如张惠,他身穿黑色军服(军服通行颜色),军服是红色滚边(步兵识别色),头上是黑色抹额,滚红边。右面臂章上是红色底色(兵种识别色)绯红色内框,里面有四杠一星(官居正五品)。

第三,盔甲标志,常服上的标志在平时可以见到,而在战场上想使用这样的标志就很困难了,厚实的盔甲一穿,只露两只眼睛,能有什么标志出现?

高俊想了半天,突然想到在右手手臂的护臂上留下军衔章,这项工作还在设计当中,短时间内还无法实现。

军衔标志甚至还只是一个次要的方面,只要关键时刻能够亮出来,证明自己的级别如何就行,更重要的是职务标志。在战场上,军兵盯着他们的队正,队正盯着他们的军使,军使则盯着将军们,如果没有足够醒目的标志,那会是一场灾难。这年头指挥员无需隐藏自己的身份,反而要告诉己方所有人他就站在前面。

按照规定,等真正穿戴盔甲上了战场,队长和队副在左臂上系上红巾,什将左臂用紫绳穿甲,承局左披膊甲用青绳穿甲,押官左披膊甲用黄绳穿甲,公使左披膊甲用白绳穿甲,禆将、司吏、傔从、书手用斑斓彩绳。

各级军官头盔也略有不同,整体而言都比较朴素,但军使有簪缨,旗指挥有眉眦,营统制有斗缨和立额。而其他各级军官也各有规定。

这样,定下来的原则就是全身看兵种,右臂看军衔,左臂看职务,军官看头盔。

很快,各类识别的军用标志就都完成了,这花了整整一大笔钱,相当于最近三个月的彩票总收入。

现在高俊有一万七千多人,那是仗着还有七十万担粟米,不可能长久,所以根据地已经到达了征兵极限,也不可能再通过大肆扩军来让军兵们快速提升职位了。

山东北部六州还富余有不少人口,等潘正带领人马去陕西之后,高俊大概还会在这里征一万兵,这一万新兵补充了兵员,也是现役军兵们最后一次快速提升的机会,在此之后,山东军队的整体架构就会基本稳定下来,只有零星的补充了。

现如今,严实在北部六州也折腾累了,轮到高俊出场狠狠殴打一下小朋友了。

第八章 朝朝马策与刀环(下)第十二章 竞速宝胜(下)第五章 突骑连营鸟不飞(上)第三章 厉兵秣马(上)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十四章 终举义帜(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三章 撼不动的柱石(上)第十三章 百业兴(上)第十一章 见(上)第二十二章 惊爆真州城(下)第一章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上)第十二章 新春乐(下)第五章 整军经武:徐规的工作(上)第四章 贾济川提调忠义军(下)第九章 四方馆(上)第二十四章 鲁南根据地的最后一战(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九章 食盐法令(上)第九章 威震应州李云龙()第八章 血铁(下)第二十一章 山峦回(上)第十九章 波涛誓,山石铭(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头领(上)尾声第二十三章 战争与和平(上)第十六章 熬不过的非议(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变化(下)第二十一章 战斗到底(上)第二十章 溏泺磐石冯叔至(下)第十四章 学校(下)尾声第十三章 吓不退的计划(上)第十四章 霹雳现,狂飙落(下)尾声第十六章 军管法令(下)第十九章 势穷力竭(上)第十八章 吐蕃的帮助(下)第十三章 成败瞬间判若云泥(上)第十六章 控扼胶东(下)第十五章 遍筛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十八章 冒险与危情(下)第三章 为了祖国(上)第十章 劫(下)尾声第十七章 徐参军六里败退,完颜珣一下金牌(上)第五章 散兵(上)第八章 万壑千岩位置雄(下)尾声第二十章 李铭(下)第十七章 突围先锋撒千户(上)尾声第二十三章 吹不散的悲怮(上)第七章 木柝传,金鼓振(上)第十章 正与奇(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结局(上)第十三章 百业兴(上)第七章 民主国家兵工厂(上)第九章 全面稳中求进(上)第二章 攻与防(下)第三章 调五味诸将论敌策,布七路冯达调军兵(上)第二十三章 飞狐坝(上)第十六章 张开手起飞 让年轻无极限(下)第十章 全面稳中求进(下)第二十三章 天地何所依(上)第二章 尚书省(下)第四章 伏(下)第二十三章 四海一心:决战的最高战略(上)第八章 兵者,诡道也(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三章 转运司(上)第七章 铁血日张惠战滩地,风雪夜孤军袭宋州(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四章 学校(下)第六章 猫(下)第七章 风萧萧(上)第十四章 东风恶(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四章 史无前例的对决(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上)第八章 朝朝马策与刀环(下)第十七章 从天之义:手把手教你带节奏(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东风吹血腥(上)第十六章 熬不过的非议(下)第十九章 奋战的军兵(上)第十二章 不管泪水多咸 有一天我会告别从前(下)尾声第十四章 内侍局(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敌人(上)第二十三章 王克俭(上)尾声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章 山重水复(下)第十章 郁闷的军使(下)第十二章 今与来(下)第二十一章 文资与武职(上)第十三章 身体力行:宣传之道(上)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将名(上)第九章 地裂莒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