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浪淘沙(上)

此时,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严实的惊恐,敌军突然回来了,高俊率领大部队杀到了这里,这说明什么?德州已经失陷了吗?

这一类想法在他脑中挥之不去,很显然,敌军一定是有备而来,也许德州已经陷落,目前高俊连下济南、德州两城,一定是有什么巧妙的攻城方法,这样的话,博州老家岂非也危在旦夕?

桑真和夏伯阳各自带着人马略微后退,在昨夜的战斗中两军损失不小,但他们牢牢的拖住了敌军的精锐,让他们不能离开中营半步,也没能去整理加固其他贴军的营寨,让高俊轻松的驱逐了所有的杂鱼,与严实的这仅存的六千精锐军马当面对阵。

然而,此时此刻,高俊也并不轻松,之前的失败让他意识到不能轻视任何一个敌人,虽然以自己现在的军力和训练程度来看,击破严实并非什么难事,但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将坛升了起来,高俊率领一众将佐登高远望,只见敌军旗帜森严,阵型整齐,显然士气尚在,尽管普通军兵的盔甲不如太平军的一班军兵,但在最靠中间尚有千余名精锐中的精锐,那盔甲也不是太平军可比的。

而且严实的手下也有骑兵,人数不少,三四百人左右,盔甲虽不及李铭的手下那般厚重,但也绝非等闲之辈,看他们操马的样子,也都久经练习。

只听鼓号声齐响,公使一下一下的敲锣,高俊亲自披盔戴甲出于阵前,让严实出来答话,而严实也并不含糊,脱下头盔以示坦荡,出来与高俊拒马相谈。

高俊惊异于岩石的年轻,他比自己也许还要稍微小一点,这般年纪就已经成了河北侍侯,以后还将成为蒙古的四大万户之一,真可谓是人中龙凤。当然,他也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也正是前年在济南街道上,曾经与冯达相争的那个青年县尉。

“严帅如今做下了好大的产业。”高俊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比起郎君还差得远,我还没让自己手下的人当街调戏妇女,然后再聚众滋事。”

这话说的让高俊有些难言,确实,当时这事是冯达有错无理在先,但是即便如此,高俊也并不认为自己维护军兵讲道理的做法有何不妥。

“蒙古人在济南做下了多少恶事,原来还轮不到你们伪军沾光,真是可怜。”高俊出言讥讽:“也不知蒙古主子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背弃祖宗。上次赞州一战,你落荒而逃,就连令妹都留在帐篷里面了,还是我高俊怜香惜玉,替你将妹妹暂时收养,怎么样,咱们谈个条件吧。”

一听到这个,严实心中又是一痛,没想到自己一向宠爱有加的妹妹果真还是被高俊所俘虏了,他一来庆幸妹妹还活着,另一方面又担心高俊对她不利。一想到这里,忍不住,怒火又多了三丈:“要说起来,蒙古人给我的好处大概比女真人给你的要多一点。”严实也是伶牙俐齿之人:“大蒙古国敢用英才,我可以自建僚属,你呢?听说朝廷的军马夺了你一州之地,而你却诉苦无门,温敦郎君,大家都是一样卖命之人,不过像你卖的这般贱的倒也少见。何苦在这里假惺惺,我军绝不投降,你要战便来!”

谈话到这里已经没有进行的必要了,事实上高俊一点也不希望能够招降严实,这个反骨仔放在自己旁边就是个定时炸弹。

这次高俊动用了4个营,7000多人的兵力,决心一举打垮严实。

4个营分别是冯达、陈秉彝、郭延嗣、楼升。

随着鼓声响起,高俊一声声的下着命令,旗帜左右摇动,带着四个营的方阵开始不断变化。

与此同时,严实也开始调整他的兵力部署,现在已经不用谈什么击败高俊的事情了,能够全身而退便是好事一件。

骑兵已经封锁的道路,两军的骑兵率先交战。

让高俊感到有点意外的是,在正面冲击的时候,太平军骑兵居然没有占到更多便宜,和太平军骑兵厚重的盔甲相比,敌军骑兵只戴着一顶凉帽(上面缀着一些铁片,也许有一定的抗击打能力,但绝对不会强),穿着一件短身的铠甲,用的同样是长枪和棍棒,但是在第一轮迎面冲击的时候,凭借着马力,厚重的盔甲和他们的短身甲都是不堪一击的。

但是在近身交战的时候,太平军身上的盔甲立刻大显神威,敌军骑兵支撑不住,落荒而逃。但他们身上的盔甲单薄,可以迅速的逃离,再次结阵。

就在这个时候,轻骑兵也显示了其威力,桑真和讹名山律左右齐出,将重新集结的敌军打散,李铭像是一头饿熊一样在敌军里面左右挥舞它的爪牙,虽然略显笨拙,但埃着一下就是伤筋动骨。

太平军骑兵以阵亡22人的代价,消灭敌军骑兵170多人,伪军骑兵伤亡过半,已经不能继续战斗。

然而严实没工夫管骑兵的事,光盯着眼前高俊的阵型变化就够麻烦的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他是很了解的,自己眼下守在这六七千人中绝大部分不是对手,只有最靠中间的一千卫士在关键时刻也许能够挫败敌军,打开全军逃生的路线。

“瞧啊,他们的招数已经使尽了!”太平军们大声聒噪起来,也抄起兵器冲了上去,旗帜不断摇动,战鼓紧密,号令绵延,调动着部队左右变换进行,以最佳姿态迎接严实的全力一击。

“仁卿先生觉得我军的阵型如何?”高俊问身旁一同观战的人,这位是高俊特意从任上调来的,想让他帮忙提升太平军的作战水平。

这人微微笑着,观看着太平军阵型的变化,此人不是什么武术大师,基本上也没读过兵书,但是在高俊眼里却是相当重要厉害的人物:测圆海镜的作者李冶,当初何志也在开封挖掘来的数学人才。

第十二章 持续改善民生(下)第十四章 鱼(下)第十九章 箭?斧?合(上)第二十一章 右厅(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章 节镇(下)第十五章 军管法令(上)第十九章 耍杂技袁镜变队形,出奇迹太平夜踹营(上)第二十一章 血红色的曙光(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七章 狼烟茫茫(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雳高俊申天罚,上和书严实求苟且(上)第九章 爱情与了解 不一定关联(上)第四章 不知何处吹芦管(下)第十章 郁闷的军使(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一章 诗人高唱而至(上)第六章 不想负责的就无解(下)第十五章 瘴气三时作阵云(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二十章 泾渭难分意难舍(下)第十八章 段钟(下)第十七章 天理昭昭(上)第二章 诗人高唱而至(下)第十章 燕(下)第二章 炮火准备(下)第十二章 守卫与溃散(下)第二十章 盐粮事发,高毕相竞(下)第五章 省中啼鸟吏人稀(上)第十章 正与奇(下)第六章 苦斗岱宗(下)尾声第十六章 霸州的起义(下)第十一章 也王爷掘地三尺,真定府毁家输军(上)第十一章 新春乐(上)第十五章 崩溃(上)第十五章 胜利与复仇(上)第一章 瘴云滚滚(上)第十七章 滨州混战(上)第八章 商业法令(下)第十三章 单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二章 通讯兵(下)第一章 粮(上)第七章 西军营(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马(下)第二十四章 生活对正义没有怜悯!(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十四章 鱼(下)第八章 遵循良心的义务(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二十一章 龙吟虎啸一时发(上)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四章 众将士洒泪别亲,大本营图画中原(下)第十五章尾声第十三章 单于已在金山西(上)第四章 判?决?待第二十章 水可以绝,不可以夺(下)尾声第二十三章 捷书飞上九重天(上)第十一章 挣不脱的束缚(上)第十一章 狂风过去孤枭啼(上)第十二章 今与来(下)第二十一章 战(上)第二十三章 降霹雳高俊申天罚,上和书严实求苟且(上)第十五章 金鞭溪突围战(上)第九章 郁闷的军使(上)第一章 孔元政的决心(上)第二十四章 告别所有旧的想法 别害怕 不像话(下)第十六章 叱咤滦河张实济(下)第十三章 东风恶(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军(上)第二章 连虏平寇,完颜珣的选择(下)第五章 温迪罕僧虔(上)第三章 事与愿(上)第十章 贺?祝?傲(下)无标题章节第一章 雾重重(上)第四章 撼不动的柱石(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五章 货物(上)第十二章 回鹘的士兵(下)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章 战争之路(下)第三章 伏(上)第四章 狗(下)第六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下)尾声第二十二章 顺与叛(下)第六章 步兵进攻(,卡)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对我的若即若离(下)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败为胜(上)第二章 醉中看剑,再动星文(下)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歼灭战(下)第十四章 霹雳现,狂飙落(下)第二十四章 归(下)第二十二章 住房(下)第十四章 于阗的遗民(下)第六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