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下台阶二将盟河北,上期货高俊探江南(下)

除去高俊需要的蔗糖、铁料、茶叶和各类药材之外,南宋方面还走私了大量的粮食,这是彭义斌今年军屯的结果。

很多粮食没能被带走,被南宋的士大夫们占为己有并且发放到市场出售,自然,淮南军屯的那些土地,也被这些人侵吞了个七七八八。

高俊也有些好奇,这几年,他可没少折腾南宋的粮食,就连太仓都被他搬空了,也不知南宋现在是否打算重新积蓄粮食,以图北伐呢。

这方面,谢传风也说不明白,不过高俊从他的叙述中也琢磨出了个大概意思,从南宋政府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当然是要做的,然而不少普通士大夫和地方土豪却对此并无兴趣,他们更希望能够侵占淮南的良田,并且放宽粮食交易的条件,让他们的庄园多多产出。

这次忠义军北上之后,南宋的各位士大夫们可算是得到了淮南的廉价土地,几乎是跑马占圈,一人一大片,他们以军屯的名义侵吞土地之后,就将多余的粮食卖到市场之上。

这倒是让高俊完全起了兴趣:南宋朝廷想要将粮食集中在国库手里,而江南士林的这些士大夫们则希望粮食贸易更加自由,而不是平价进国库。

现在的情况,不知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但是,高俊却再次嗅到了继续牟利的可能性,因此,当他再见到谢传风的时候,跟谢传风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期货。

谢传风倒是很容易的弄清了期货的概念,这是个略带风险的交易,但是也很有意思,而且他敢确信,江南是人们对这种交易也不会不感兴趣。

虽说江南人世代以耕读传家,文风昌盛,但是对于做生意同样抱有相当的热情,也能够比较轻易的理解各种新的商业模式,期货跟长期的契约也没有太大区别,当地人也一定乐于接受。

高俊这么考虑是有道理的,淮南的土地虽然落入了江南士林的手中,但是,彭义斌在走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的带走了现存的粮食和工具,因此,他们的开发就陷入了工具和资金不足的状态,自然也急需现钱来购买各类物品。

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以期货交易的方式,让他们预先拿到一笔钱,他们在明年收获之后虽然会以比市场价略低一点的价格与高俊完成交割,但毕竟解决了开发困难,里外里的算一帐的话,比不进行期货交易更好。

除此之外,高俊咬牙说,可以通过走私渠道为南宋方面提供开垦土地所需要的农具,可以用北方畅销的各类货物来抵偿,或者是直接办理贷款,抵冲期货的价格。

这件事谢传风也非常感兴趣,如果处置得当的话,谢家也可以获得相当丰厚的利润。

日本商船和南宋商船先后来到让青岛这个小小的渔村变得热闹起来,开始有了固定驻扎在这里的商铺和其他服务业场所,港口也修缮一新,沿海的水文资料已经有专人测量。

青岛虽然背靠山脉,不宜耕种,但是港口条件不错,高俊已经有打算,如果明后年对日和对南宋的贸易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话,就在青岛设立巡检司,甚至可能设县。

在高俊巡视的同时,根据地的其他活动也在持续进行,王浍和何志也主持开始了对本次战役立功人员的奖励表彰活动。这次西部反摩擦冲突是根据地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行动之一,丝毫不亚于年初的北方战役。根据一年连续进行了两次大行动,是应该让士兵们好好享受一下。

根据三人团的命令,授予太平军二营九都“大名”,一营二都“东平”,陕西一营六都“兖州”称号。

又授予二营一旗“三家林英雄”,四营四都“小清口尖刀”,五营一都“胥浦桥铁拳”,陕西一营四都“鲁南战役密林英杰”,一营一旗“将陵壁垒”,第一骑兵营“反击先锋”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军队的基层官兵们是热热闹闹的了,然而高层却在等待一场狂风骤雨,高俊对这次行动一点儿也不满意。

等到高俊从鲁南那边回来,已经是腊月初了,该奖励的都奖励了,该表扬的都表扬了,该批评的也都挨了批评,大家全都冷静下来,回想起过往的战斗,确实也不得不承认,如果战斗真的大打下来,太平军根本没有全面突破黄河防线的能力。

如果说黄河天险是客观条件,没有针对性的训练,不足以支撑行动的话。大家还意识到,以太平军现在的条件,去河北也是死路一条。不仅仅是骑兵不足,而是步兵根本没有足够的统筹指挥,也缺乏进攻力量。

在本次行动中这一点就表现得非常突出,五个营一字排开在黄河岸上,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互相之间缺乏统筹,也不能拧成一股绳往上冲。

原因也非常简单,太平军没有能够完整统筹营一级以上部队的指挥机关,也没有给这样巨大兵团提供后勤保障的单位。

问题很清晰了,应对的方法却还没有头绪,不少人认为既然如此,就应该强化阵一级的能力。但是高俊却并不完全赞同,他询问各位军官,未来在河北的战役,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应该是多大的规模?

有说十万,有说二十万,但总之,大家都认为这不会是几千几万人的小规模战斗,必然是一场由根据地全权指挥,在关键战场集中十万人以上的重要作战。

这么一说,大家都是明白高俊的意思了:未来要以这个目标来统筹大兵团,一个组织完善的大兵团,至少也应该有1~2万人,然后由高俊来统筹指挥在主战场的几个方面。

同样,三四个营组成一个阵,这也是一个虚级单位,很少单独执行任务,而是配属于各大兵团的指挥之下。一般而言,一个决战兵团应该在一万人以上,它的不同战斗方向也就分成了若干个阵。而决战的最大主力兵团应该有三万人以上。

在这个基础上,决战兵团不光要有数量足够的步兵营,还要补充海量的骑兵、辎重、战车、射手、修缮、后勤、医疗、通信、测绘、军乐等各类部队。提高自持力,做境外战斗的准备。

步兵的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现如今是太平军发展各类进攻保障部队的时候了。

第十七章 潘彦真的询问(上)第十章 燕(下)第三章 转运司(上)第一章 一片山河好气象(上)第六章 突骑连营鸟不飞(下)第十五章 峰回路转的反击(上)第二十章 允厥执中:先贤遗训垂千古(下)第十五章 遍筛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二十四章 万物萌(下)第二章 殷有祯(下)第十四章 三县合讨贼(下)第二十章 屹立千仞的守军(下)尾声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九章 寻找道德,但别扔掉法律(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败为胜(上)第十五章 爱恨河坊街(上)第十一章 号角起,铁骑连(上)第十二章 持续改善民生(下)第十五章 游龙调(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标枪(下)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二章 粮食法令(下)第十八章 进与守(下)第十四章 在宽大机动中大量消灭敌人(下)第二十章 现代战争(下)第八章 铁血日张惠战滩地,风雪夜孤军袭宋州(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七章 再动旌旗催阵鼓(上)第八章 铁血日张惠战滩地,风雪夜孤军袭宋州(下)第十四章 再会的同乡(下)第七章 间谍(上)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战的准备工作(上)第十八章 跨战线冯达献良策,战吴桥李铭立大功(下)第四章 春晓曲(下)第四章 身前身后事莫猜(下)第九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上)第二十二章 右厅(下)第七章 武大公讲礼迎客,李师帅断粮进军(上)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上)第十三章 再会的同乡(上)尾声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五章 外界形势有利(上)第六章 决(下)第三章 镇州的酷暑(上)第九章 身当恩遇恒轻敌(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三章 三县合讨贼(上)第十八章 浪淘沙(下)第七章 李敬斋的数学(上)第四章 调五味诸将论敌策,布七路冯达调军兵(下)第十七章 星转斗,驾回龙(上)第一章 诗人高唱而至(上)第二章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下)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第十七章 冒险与危情(上)第十九章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态度(下)第七章 民主国家兵工厂(上)第八章 战与和(下)第四章 临安暗流 宿迁烽火(下)第十章 水火相胜 宋金交兵(下)第二十章 纵马岭(下)第十五章 瘴气三时作阵云(上)第二十一章 闲棋冷灶(上)第一章 东真的覆灭(上)尾声第二十一章 聚贤宾(上)第十六章 刀与铳(下)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二十四章 大军直下河北(下)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二十章 意离离(下)第一章 诗人高唱而至(上)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杀(上)第十章 弓骑兵(下)第二十章 凯歌雍雍(下)第一章 尚书省(上)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变化(上)第十四章 心殷殷(下)第二十四章 鲁南根据地的最后一战(下)第七章 兵者,诡道也(上)第七章 留客住(上)第十三章 誓?隐?网(上)第十二章 号角起,铁骑连(下)第十二章 克日平云潘彦真(下)第十六章 熬不过的非议(下)第二十一章 马(上)第十一章 中战整顿(上)第十五章 同甘苦,共生死(上)第十五章 外界形势有利(上)第二十三章 生活对正义没有怜悯!(上)第二章 混战泰西(下)第十章 挣扎(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八章 李敬斋的数学(下)第十二章 雪之进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