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出击扰乱敌军(下)

随着投入根据地内的河北义军成员越来越多,高俊也越来越清晰的了解了整场战斗的经过。沧州之战,义军固然遭遇了重大失败,但也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存能力,赵永田匡力排众议,没有选择向山东根据地靠拢,而是选择了敌军的薄弱点,向北突围,准备就地生根,继续发展。

他们仅仅派出一支小部队做出南下的趋势,吸引蒙古人追击,而主力部队从沧州以北突围,打穿了李全的防线,逃入信安县一带,张甫早就在那里等着他们了。

不过,后续有些消息更让高俊惊讶,那个被当做弃子一样向南突围的小分队,根据可靠消息来看,并没有被蒙古人消灭。他们几度辗转之后与彭义斌会合,现在被彭义斌派往洺州,在当地搜罗愿意参加义军的百姓丁壮,准备与蒙古人再战三百回合。

不久之后,彭义斌的来信也确认了这些事,高俊在自己的小本上记下了此人的名字:王重瑾,字玉成。

太和岭,高俊直到现在都不知道铁木真在信中所指的究竟是什么地方,也许真的是指某个汉地,也许铁木真已经派遣,一支部队返回中原,或许他打算生擒哈里发之后把他流放到这里来。

无论如何,这封信有一些危险的意味,铁木真有可能把注意力重新摆向东方,所以高俊必须要抓紧时间。

随着步兵部队的陆续练成,高俊也开始商量今年秋季的出兵计划,本次出兵的目标为,直接在野战中打击木华黎的军队,削弱其实力,拯救陷于危机的河北义军。

本年春季的时候,这个拯救的地方在何处还不为人所知,但是随着沧州之战结束,木华黎开始集中其队伍向西南方向前进,进攻彭义斌直接占据的冀州等地,毫无疑问,如果高俊想要扭转战局的话,也要从这里做文章。

太平军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在西北地区集结,再过一个月就是收小麦的季节了,等到麦子收割完毕,大军就立刻出征。

太平军已经开始做最后的筹备工作,高俊惦记了几年的前甲也终于完成了列装。

此时,太平军正军的装甲终于达到了其历史巅峰,首先,保护头部的是一顶全盔,也就是用铁钵下面缀联甲片的巨型头盔,仅仅露出了眼睛。太平军全盔是统一制造,然后由士兵根据自己的脸型做微调的,保证每个人都只露出那一条缝来。

全盔的防御效果很好,即便是用劲弩射击,也很难击穿头顶的均质铁钵,下面的甲片虽然防护稍弱一些,但是却经常能牢牢的挂住箭头。

身上则是一套全装甲,这套扎甲用相连缀的1400多枚小甲片组成,胸部硬扎,腰部悬挂,保证士兵可以灵活运动,而甲裙部分则高达五挂,一直保护到小腿。

而在左右两臂之上是一对披膊甲,也有300多面甲片组成,保护到小臂的位置。这两面巨大的披膊近乎于盾牌的作用,在侧身作战的时候,可以有效的保护胳膊和胸腹。

除此之外,双臂的护臂,以及腿上的军靴上都有甲板甲片,可以防御敌军刀剑的进攻。

现如今,正面的附加装甲终于正式列装,士兵身上盔甲穿戴时露出的那一条缝也被紧紧的保护起来,这下子,太平军士兵就更加安全了。

当然,加上这面盔甲,士兵的负重也提高到了,史无前例的51斤。

但是,这两万人是高俊精挑细选的精锐,50斤的盔甲披在身上也并没有使他们不堪重负,反而,这帮人马上就要用手中的武器教育一下河北的伪军们如何打仗了。

按照高俊的计划,他这一仗是避实就虚,既然敌军正在冀州一带打仗,他就干脆从更靠北的地方发难,沿运河抵达清州,打败李全,然后向西劫掠雄霸等地,顺便给张甫送一批补给,等到敌军回撤之后,他们也撤出战斗,坐着船返回山东。

这项计划相当有可行性,太平军本身的战斗力是最佳保障,王贵他们也已经搞出了一支不小的运输船队,虽然不能决胜于万里海疆之上,但至少可以供给上万军兵的水上补给运输,必要的时候也能直接把他们载回山东。

赵永田匡以及张甫等人在河北的情形不错,清沧等地区也残留着不少义军余部,他们都对高俊这次出击翘首以盼。

木华黎何尝不知道高俊可能会趁你病要你命,但是此时此刻,他还必须专注于冀州一带的战事,防线是堵不住的,只能等高俊主动发动进攻之后考虑如何应对。

这也是李骁奇他们第一次以正军的身份参与战斗,就在前不久,第一批少年军从贴军转为了正军,他们终于正式的站在高俊的军旗之下,参与每一场战斗了。

也是趁着这次出征前,年轻人们最后一次花前月下,很快,他们就要尝试着在河北平原上与蒙古骑兵作战。

“嘿嘿嘿,哈哈哈。”庄佐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小花的时候,都忍不住想笑,以至于每次两人一相见,他都像被下了降头一样,似乎人都变傻了。

“你傻笑个什么劲儿?”小花有些嗔怪的责备了庄佐一句,尽管她也是绣工,但是并不会随军出征,高俊已经命令将她留在齐州的医院内。现如今,根据地的医疗事业草创,也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即便小花年纪轻轻,但现在已经带了两个新来的实习生。

庄佐还是笑个不停,慢慢的,小花也忍不住抿嘴笑了起来。但是,她笑着笑着,神情却越来越悲伤,最后居然哭了出来:“这次你就要去河北了,出征去打仗,还能不能再回来呀?”

小花惊讶的差点把病历卡都扔出去,她目瞪口呆的看着庄佐,似乎眼前的人完全是个陌生人,但随后她就哭了,流下的却是幸福的热泪:“你可一定要回来,我等着你!”

6月15日,太平军出征,他们要扰乱蒙古人的部署,是河北义军坚持更久的时间。

第十二章 坚持(下)第十九章 血策(上)第二章 攻与防(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十四章 赵公旭牵引滔天计(下)第九章 寻找道德,但别扔掉法律(上)第一章 攻与防(上)尾声第十二章 兵贵胜,不贵久(下)第七章 翁城守卫(上)第十九章 警备骑兵(上)第五章 步兵进攻(上)第十九章 盐粮事发,高毕相竞(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击(上)第五章 苦斗岱宗(上)第二十一章 夜深深(上)第十五章 震惊的知府(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二十四章 热血灌开山河花(下)第七章 万壑千岩位置雄(上)第四章 临安暗流 宿迁烽火(下)第十二章 血税(下)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阴谋(下)尾声第二十四章 天净沙(下)尾声第十五章 游龙调(上)第十五章 蔓缠藤绊(上)第十八章 进与守(下)第十九章 凯歌雍雍(上)第十四章 饵与诱(下)第十七章 教育法令(上)第十七章 进与守(上)第二十二章 太平军南线大战,卢鼓椎语涉谤讥(上)第九章 威震应州李云龙()第七章 木柝传,金鼓振(上)第三章 金麦(上)第十七章 地陷鲁南(上)第七章 间谍(上)第二十一章 闲棋冷灶(上)第十四章 方向调整(下)第四章 春晓曲(下)第十三章 村庄(上)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四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下)第二十二章 山峦回(下)第十章 贺?祝?傲(下)第十六章 同甘苦,共生死(下)第三章 转运司(上)第八章 商业法令(下)第一章 通讯兵(上)第十七章 中军帐(上)第五章 步兵进攻(上)第十一章 麦田伏击战(上)第十章 沃州的援军(下)第三章 路茫茫(上)第十二章 雪之进军(下)第十章 进退两难的处境(下)第十章 顾留镇保卫战(下)第一章 赤红血(上)第二十四章 大军直下河北(下)第十七章 时全出现(上)第十八章 段钟(下)金朝末期的关河争夺战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滞(上)第十六章 崩溃(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围(下)第五章 泾渭自分(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无路,忠义无法(下)第十一章 不管泪水多咸 有一天我会告别从前(上)第十四章 身体力行:宣传之道(下)第六章 二郎君遇险州城外(下)第二十一章 太平军南线大战,卢鼓椎语涉谤讥讽(上)第十八章 跨战线冯达献良策,战吴桥李铭立大功(下)第十七章 僧虔溯往事(上)第二十三章 东辽的终结(上)尾声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二十二章 山峦回(下)第十四章 险象环生的渡河(下)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创作的黏土(上)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三章 困难重重的进攻(上)第二十四章 昨夜东风吹血腥(下)第十九章 冯叔至豪取坚城,咸得不青田丧命(上)第十六章 商船(下)第六章 突骑连营鸟不飞(下)第六章 太平军河北誓师,大救星辩说神人(下)第七章 晒网村逆击战(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击(下)第十五章 控扼胶东(上)第十四章 饵与诱(下)尾声第一章 攻与防(上)第十七章 洺州的回击(上)第三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标枪(下)第二十章 泾渭难分意难舍(下)第八章 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