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东辽的终结(上)

高俊并没有感觉自己被碾碎,此时河北大军已经休整完毕,分作数路集中在太行山东麓各处,随时准备翻越山岭进入河东战场,他已经派出数十上百的侦察骑兵到处巡视,尽可能的探听敌军声势。现如今形势已经向有利方面转化,决战的条件正在日渐成熟,高俊不断派出信使向西,探寻潘正的情况,希望尽早完成协同作战。

而在辽东,漫天飞雪的山岭之间,殷红的血染红了地面,敌我骑兵呼啸着往来奔驰,一队又一队青蓝色的旗帜倒下,黑红色的大旗逐步占据了山谷要道,将敌军分做数段,两侧山岭上的步兵停止放箭,冲下山来消灭敌人。

耶律留哥心痛至极,此时在山谷里被包围的是他麾下精锐军马四千余人,个个都是身披重铠、弓马娴熟的契丹好汉,是东辽的立国之本。可是他却轻信统山奴的鬼话,率领骑兵深入辽中腹地,想要带回二十万契丹同胞,结果惨遭孙庭埋伏,契丹男儿的血在这一天要流尽了呀!

可是心痛又能有什么用呢?战场形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孙庭和张惠下了血本,动员了全部骑兵以及海量的步兵,又占据了有利的地理条件,纵然契丹人强悍如铁,也经不住光军重锤一轮又一轮的锤击。

当然,契丹骑兵的骁勇善战也给孙张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即便陷入绝境,这些勇猛的草原硬汉也没有放弃希望,迅速各自结成小股,敢杀敢冲,甚至击溃了几只过于冒进的光军步兵,迫使其逃回本阵。

一部分契丹骑兵因此得了空子,数百人就要冲出山谷,但是就在这时,谷口处又冲过来一群迅猛的骑兵,人人都穿着光军的盔甲,打的旗子是一对鹿角,虽然胯下是瘦小的蒙古马,但是其强悍勇猛的气质丝毫不落下风,高呼着孙庭听不懂的战号,狠狠的与即将逃生的契丹骑兵撞在一起,契丹人居然渐渐又被压回了山谷之中。

“这些人是张惠招纳的女真别部,生活在茂密的树林当中,能骑马,但主要还是养鹿为生,大多擅长弓箭,说的话接近女真语。他们的后代被称为鄂伦春人。

清人评价鄂伦春“骁勇冠绝林中”,配上光军的好装备,鄂伦春骑兵发挥出惊人的实力,打的契丹人连连后退。

被压制在山谷中的契丹骑兵,还在绝望的抵抗着,而一轮又一轮的重拳砸在他们的队伍里,一群骁勇的光军步兵在队友们的掩护下突入阵中,他们使用长枪的比例更少,大部分士兵用的是粗重的大木棍,直接照着战马的脑袋招呼,这群勇士突入阵中,契丹骑兵纷纷避走,队伍一下子更加破裂,其他各部光军步兵趁机一拥而上。

“这群人又是何人,看样子也颇为骁勇。”

“这群人生活在混同江那边,以捕鱼为生,以船为家,以鱼皮为衣,故而周边各部都叫他们鱼皮部,本朝设置那乃猛安统帅其人,他们也自称为那乃人,也叫赫哲人。”

“你在上京路还真是招到了不少奇人异士。”

“说起来还真是,我此番到混同江才知道,内地竟然有着许多部族,中原人不能识之,总目为女真,其实风俗语言殊异,长白山编户齐民的女真百姓也多不以其人为女真人。但是国朝将之编为千户百户,设官治理之,这一天又确实与女真百姓无异。”

战场的情况比较轻松,所以两个人还有心情说说笑笑,一面面的旗帜正在向前推进,其中有不少是张惠招纳的各族步兵,有兀的改人,有吉里迷人,有骨嵬人,有打鹿人,有鱼皮那乃,也有北山野人,各部族出色的猎手和勇猛的战士几乎都被招纳进军队,这些勇敢的士兵再加上配备好的精良制式盔甲,果然在战场上起到了奇效。

人数有利,位置有利,士气也有利,耶律留哥再无回天之力,眼看着士兵一排排的被砍倒,不少人已经彻底崩溃,举手投降,敌军牢牢的围住了山谷,再无逃出生天的可能,军心士气的彻底崩盘就在一瞬间了。

“天亡我也!”耶律留哥拔出剑来:“只恨我少谋轻信,葬送许多契丹勇士,自此大辽再无恢复之可能,我愧对契丹列祖列宗,死后也无颜见契丹百姓。”说罢,用袖子遮住脸,然后挥剑猛的一按。

耶律留哥一死,契丹人的士气彻底崩盘,残余的千八百名契丹士兵终于跪地投降,胜利的欢呼声震动山谷。

但是出乎意料的事情很快就来了,就在这个时候,远处的大地响起了震动之声,又是青蓝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孙张二人大惊,难道耶律留哥还留有后手?既然如此,他抹脖子干什么?

不过问题随后得到了解答,冲过来的并非是东辽的军队,而是在千山中的后辽部众,这些坚持契丹独立,既不愿意臣服蒙古也不愿意臣服金朝和高丽的猛士们不知从哪得知的消息,已经率军来营救耶律留哥了。

这战斗比对付耶律留哥还要难,后辽拒绝臣服任何一个强大的势力,坚持独立恢复辽朝,这么一帮二杆子战斗意志和生存能力都是惊人的高。他们直接冲进山谷,把队形散乱的光军击破十三阵,几乎捅了个对穿。

刚才已经跪地请降的契丹士兵们立刻会意,赶紧爬起来就地寻找兵器,然后翻身再上战马,嚎叫着和后辽的契丹同胞们一起冲锋,准备杀出一条血路来。

辽东方面骑兵的统帅是齐昭,他一直担任预备队,早已心痒难耐,一看到大旗落下,又见阵中形势已经极度危急,知道这是骑兵大显身手的时刻了,立刻撒开四蹄,高举长枪:“全军士兵跟我走,鹤翼阵直接迎击!”

一阵清脆的铃铛声响了起来,齐昭依旧按照老习惯在战马上挂了七个铃铛,那可真是拉风至极,一下子就把敌军的注意力都吸引到了正面,这名白马勇将挺枪直接冲入契丹阵中,左突右闪,一连挑下来三名敌军。

高大勇壮的汉军骑兵们加入战斗果然使得契丹人为之一顿,他们刚才虽然所向披靡,但连续击破光军十三阵还是花费了不少力气的,就在这时,反应过来的光军步兵们骂骂咧咧的重新抓起武器,继续勇猛战斗。

第七章 风萧萧(上)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八章 西军营(下)第一章 东真的覆灭(上)尾声第九章 符金刀的标枪(上)第十九章 溏泺磐石冯叔至(上)第三章 走向争霸之路(上)第八章 前线吃紧,后方紧吃(下)第六章 血战房山两元帅(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二十二章 顺与叛(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义(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马(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十四章 血染石墙(下)第十二章 奋进的义军(下)第十三章 三县合讨贼(上)第十一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姿态(上)第十三章 妥协(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无路,忠义无法(下)第十六章 粮食(下)第二章 诗人高唱而至(下)尾声第十六章 控扼胶东(下)第十六章 控扼胶东(下)第九章 劫(上)第二十三章 天净沙(上)第二十二章 山如是,海如是(下)第九章 爱情与了解 不一定关联(上)第二十一章 马(上)第四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下)第六章 散漫与果决(下)第九章 巧用力丛氏夺睢阳,势盖天高俊再合议(上)第八章 绝击天胜(下)第十六章 汉人们的阴谋()下第七章 武大公讲礼迎客,李师帅断粮进军(上)第十一章 问道中淮上(上)第十章 李世昌游说治军,蒙古军掣肘地道(下)第三章 走向争霸之路(上)第八章 兵者,诡道也(下)第二章 炮火准备(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龙吟虎啸一时发(下)第九章 四方馆(上)第十九章 梁山鏖战(上)第五章 保障陕西地区(上)第十四章 行军法令(下)第十二章 守卫与溃散(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二十四章 归(下)第三章 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上)第一章 完颜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杀(下)第二十章 火漫山东(下)第十九章 梁山鏖战(上)第三章 白刃纷纷(上)第三章 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骑兵(上)第二章 定风波(下)第六章 来之不易的胜利(下)第七章 商业法令(上)第五章 散漫与果决(上)第一章 说不出的话语(上)第五章 温迪罕僧虔(上)第四章 新识与故交(下)第二十四章 四海一心:决战的最高战略(下)第十九章 冯叔至豪取坚城,咸得不青田丧命(上)第二十章 武器(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十章 赵汝凡(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东(上)第一章 武学(上)第四章 事与愿(下)第十七章 三军大呼阴山动(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险州城外(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十五章 一堆苍烟收不起(上)第一章 攻与防(上)第四章 独骑能当百万兵(下)第十一章 见(上)第二章 风云断,日月昏(下)第一章 忽闻叠鼓一声飞(上)第十章 四边扰(下)第十三章 行军法令(上)第三章 转运司(上)第九章 后辽的陷阱(上)第十一章 斗百草(上)第二十二章 逃避(下)尾声第十九章 节镇(上)第十九章 汇(上)第二章 粮食法令(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结局(上)第八章 关于暂时放弃沂州和保卫根据地的两个文件(下)第十六章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下)第十七章 暮迟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