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铜驼暮雨

他们已经收到黄王的命令,入城后要严格遵守军纪,不得妄自杀戮一人,不得妄自掳掠,总之一句话,要爱护城中百姓,违令者斩。

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向洛阳前进,虽然正值隆冬,可义军的心情都格外的激动,心中仿佛有一团火焰在燃烧。他们辛辛苦苦打了好几年的仗,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被迫颠沛流离,转战大半个中国,现在竟然能够占领大唐王朝的东都洛阳城,他们的心情能不激动吗?

他们都知道,洛阳之繁华,就连长安都无法比拟,是以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有的甚至还唱起了家乡的小调儿。

朱温由于有伤在身,破例的没有骑马,而是坐了一辆宽敞的马车,黄颖借口要照顾朱温的伤势,当然也一块儿上了马车,在四周将士们的簇拥下缓缓前进。

黄颖听到将士们的歌声,好奇的打开马车的车窗,看到将士们欢天喜地的样子,心中也不禁感慨万千。她回头看了看正闭目养神的朱温,心中一阵骄傲,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如果没有他,洛阳城还不知要什么时候才能打的下来。

两个时辰后,黄巢的大军抵达洛阳城外,刘允章已经带领着东都洛阳的文武百官在定鼎门外相迎,大大小小的官员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

在刘允章的带领下,大小官员纷纷下跪,山呼“恭迎黄王大驾”,众**都面无表情,毕竟他们都在唐朝为官多年,这时虽然迫于形势献城投降,却不能表现的过于高兴。如果表现的过于高兴或者兴奋的话,有可能得到黄巢的赏识,却更容易得到同僚们的唾弃,是以他们只能面无表情的跪下迎接黄巢,至于他们心里怎么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

黄巢哈哈一笑,翻身下马,亲自双手扶起刘允章,并对众官员道:“大家都起来吧,你们虽然都是唐廷旧臣,可只要不是贪赃枉法的酷吏,依旧还是做你们的官,洛阳城的百姓还需要你们治理。可如果是贪赃枉法之辈,可就不要怪我黄某人心狠手辣了,你们身为父母官,百姓却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如若不能善待百姓,百姓当然也不会善待你们!你们大都是度过圣贤书的人,这些道理大家心里都应该明白吧?”

众人躬身齐声道:“明白。”

黄巢很满意众人的反应,笑了笑道:“大家先各安其职,有什么事情我黄某人自会通知你们。”接着他搀着刘允章的手道:“刘大人顺应民心,实乃天下之福,百姓之福,请受黄巢一拜!”说着就要给刘允章下拜。

刘允章急忙双手拦住,恐慌道:“老朽待罪之身,岂能受得起黄王的大礼?万万使不得。”

黄巢知道刘允章确实不敢受他的大礼,也就不再坚持,就这么拉着刘允章的手,上了一乘八个人抬着的敞篷轿子(那是候叫肩舆,这里为了好理解,就用了后世比较通用的称呼),和刘允章一起做在轿子上,以示对刘允章的重视。

刘允章死活不敢坐,黄巢一把把他拉了上来,道:“刘大人就不要推辞了,你我同乘一舆,也好让百姓们可以安心如常。”

刘允章这才心中忑忑的上了轿,与黄巢并肩而坐,在大军簇拥之下缓缓入城,城中百姓分列天街(定鼎门大街)两旁,见到黄巢进城,纷纷下跪,并口中高呼“黄王!”声音此起彼伏,久久不绝……

黄巢看着满城欢呼的百姓,英俊儒雅的脸上荡起了淡淡的笑容,他漂泊江湖这么多年,现在终于即将实现自己的梦想了。还有下一步,长安,只要再攻下长安城,就代表着大唐王朝三百年基业即将画上一个句号,天下百姓也就不用再受那么多苛捐杂税、抽丁差役之苦,那时候是不是就真的能够实现平均天下的梦想呢?

他不知道,未来的一切都只是未知,他也只能尽力而为罢了。

朱温看着车窗外百姓的欢呼,街两旁林立的店铺依旧开门营业,足见他们对义军的信任。朱温不由的感到有些欣慰。义军也都严守纪律,队列整齐,对城中百姓秋毫无犯,朱温悬着的一颗心也终于放了下来,总算能给刘允章一个满意的交代了。

刘允章在城中大摆宴席,款待黄巢,以及以尚让、孟楷为首的众将领。朱温由于有伤在身,就没有前去赴宴。刘允章派丁会给朱温安排了一座别致的小院儿,就在洛水北岸的铜驼陌,旁边紧邻着“丰都市”(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市场)。隋唐时期著名的“洛阳八大奇景”中的“铜驼暮雨”就在此处。

这里之所以叫铜驼陌,是因为他东西两边各有一只铸造精美的铜驼,相传这两尊铜驼铸造与西晋“八王之乱”以前,甚至更早一些。经历了数代战火的洗礼,它依旧昂首引颈的屹立在那里。似乎在默默的审视着世事沧桑,起落沉浮;更见证着岁月流逝,历史变迁。

可惜的是在宋代以后,金人南侵,洛阳城几乎成为废墟,这两只见证了无数历史变迁的铜驼也不知所踪,成为后世永久的遗憾。

铜驼陌南临洛水,西傍瀍河,桃李夹巷,垂柳成行,红砖碧瓦,相映成趣,景色绝佳。

只是此时正值隆冬,黄颖和朱温两人坐在楼头,凭窗望着窗外的洛水,洛水已经结上了薄薄的冰,洛水岸边成排的柳树、桃树都光秃秃的。时而有几只乌鸦受到惊吓,从树丛中“扑棱棱”飞起,一片萧瑟的景象。

如果到了阳春时节,片片桃花,翩翩蝶影,燕鸣莺啼,绿柳成行,碧Lang翻飞,景色绝佳。每当日暮时分,家家炊烟袅袅升起,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是以被誉为“铜驼暮雨”,也是古洛阳城的八大奇景之一。

可这些景象在这个时节是看不到的,事实上朱温也没有看到过,只是在一些资料文献上看过关于“铜驼暮雨”的记载。唐宋时期也有不少文人墨客曾经在此留下了他们优美的佳作,最让朱温难以忘怀的是北宋秦观的一首《望海潮》词: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东风暗换年华。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长记误随车。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兰苑未空,行人渐老,重来是事堪嗟。烟暝酒旗斜。但倚楼极目,时见栖鸦。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朱温想到那首诗,就随口念了出来,心中想着词中的意境,仿佛看见了那“絮翻蝶舞”时的铜驼巷陌,人也仿佛有些痴了。

黄颖在一旁静静的听着,不由的一阵感慨,前几次他听朱温的诗词,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没想到这种以写景为主的词他也能“作”的出来,心中对朱温的文采的佩服又增添了几分。

黄颖笑道:“三哥,原来这洛阳城还是你的旧游之地呀,要不然如何能把这‘铜驼暮雨’的春日景色表现的如此深刻。”接着她狡黠一笑道:“你跟我说,‘长记误随车’中的车是谁的车?当年你在洛阳城的时候是否常常追着哪家小姐的香车?是不是还有一次追错了人,竟然让你这么多年念念不忘?”她嘴里虽这么说,心里却仿佛有一丝淡淡的酸味儿。

朱温有些疑惑的看着黄颖,他哪里想到自己随口念一下前人的名句也能让她浮想联翩,竟然又一次误会这词是自己作的。而且这词出自北宋时期,自己又不能说是前人之作,更不可能说是后世之作,想辩解都没的辩解。

朱温只能笑了笑道:“切莫胡说,没有的事儿。”

黄颖撅着嘴“哼”了一声,根本不相信,她接着道:“那‘芳思交加’又是为何?是不是那小姐也对你有意思,这才芳心暗许?快跟我说是不是?”

朱温摇头苦笑,人说女人天生就是敏感的动物,从这么一首写景的词中也能看出那么细腻的感情变化。他真的有些佩服这些女人,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他们对感情的敏感程度都不是任何男子可以比拟的。

朱温道:“你的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你竟然能够想出那么多‘莫须有’的东西,实在让人佩服。不过看你吃醋的样子,还是蛮可爱的,呵呵!”

黄颖作势要打,朱温本能的向旁边一躲,不料牵动背上的箭伤,痛的呲牙咧嘴,“哎呦”一声,夸张的喊起痛来。

黄颖赶忙抛开心中的醋意,上前扶着朱温,焦急的道:“怎么样?我帮你检查一下!严不严重……”

接连十余日,朱温一直在铜驼陌的住处养伤,没事儿就打坐练气,伤势大有好转。住在繁华的洛阳城中,看着“丰都市”上忙碌的人群,听着城外白马寺的暮鼓晨钟,日子过的倒也清闲。

进城的义军在黄巢和众将的约束下也都很安分,只是刘允章无论如何也要坚持辞官,就在这洛阳城中的一栋大宅中归隐养老,让人不得不感到遗憾。

刘允章,这个爱民如子的唐朝老臣,就这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洛阳城中默默终老,逐渐被历史所遗忘,后世又有几人能记得这个曾经不惜落下“不忠”的罪名来挽救洛阳全城百姓的老者?

第五十八章 明修暗度第六十六章 真的是你吗第六十五章 她是谁呢?第八十二章 旷野夜战第九十六章 黄巢赶到第一五七章 牛存节第十六章 大明宫第一二零章 拥兵自重第三十七章 长安再乱第三十六章 黄颖的玩笑第一章 李罕之来了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八十八章 朱晃这个名字的由来第一零四章 长安城破第六十章 罗绍威求亲第四章 乞丐变美女第二十四章 龙尾坡惨败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四十四章 朱珍出战第三十二章 寻找炼丹师第二十一章 朱温初领兵第二十九章 杨复光西进第七十五章 隔岸对持第一五九章 淮南军乱第九十五章 猛将安敬思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爱是要对方幸福第九章 初见黄巢第三十七章 长安再乱第九章 伏击李存孝第六十章 罗绍威求亲第十二章 张浚的抱负第一四七章 又是一年第六十章 罗绍威求亲第二十九章 选队长(下)第一四八章 踏雪寻梅第十九章 佳人恩重(下)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九十二章 有缘无份第七十九章 镜湖楼上一吻定情第十八章 朱温的打算第十一章 拉拢李存孝第九十九章 黄巢的看法第一八七章 枭雄末路第一三一章 上源驿(中)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第四十章 精绝的厨艺第一八九章 唐昭宗的抱负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一四六章 王铎之死第二十六章 这就是历史第一九六章 有权就是不一样第三十六章 黄颖的玩笑第四十六章 朱温的法制观和爱情观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卢军第一八四章 占据梁山第一七五章 请君入瓮第五十九章 王重荣的愤怒第二十二章 杨行密的下落第十一章 秦妇吟的由来(下)第六十章 王重荣渡江第九十五章 猛将安敬思第八十七章 魏国国王第五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八章 孟迁之死第一三零章 洛阳之行(中)第一一四章第一七六章 占领郓州第一六八章 东平王第二十四章 混元无极心法第四十四章 双喜临门第十章 兵围宋州第一四二章 大梁被困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七十章 免赋税第一二六章 大战王满渡(下)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十七章 登基大典第六十二章 久别重逢第十四章 战还是不战第一三二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七章 刘金枝的儿子第八十八章 朱晃这个名字的由来第八十七章 有道高僧第一三六章 偷梁换柱第一二六章 谈笑用兵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时溥第二十一章 朱温初领兵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从第十九章 计取穰城第七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十四章 战还是不战第四十二章 伏击李罕之(下)第十章 讨伐李克用第六十六章 完美伏击(上)第八十六章 万人送行第一零九章 朱温迎母第十六章 河东风云第六十六章 真的是你吗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