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火热建设中

朱温看了看瘫软在地的李全,又看了看被庞师古打翻在地的李全的一帮手下,冷笑道:“不要以为什么事都可以一直瞒下去,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既然敢贪墨那么多钱财,就应该知道会有什么下场。想来这些年你也享受够了,即便是换的一个身首异处,也不算冤枉你!”

李全本就有些双腿发软,现在听了朱温的话,腿一抖就跪倒在地,大声的求饶,以图能够留的一条性命。

正在这时,门外闯进来二三十个兵丁,为首一人正是氏叔琮。氏叔琮三两步来到朱温等三人跟前,单膝跪地道:“卑职氏叔琮参见节度使大人,参见二位将军。”

朱温看了身边的庞师古一眼,庞师古急忙道:“亳州新收复,我怕城中有什么危险份子,这才让老氏在后边远远的跟着,以防万一啊!”

朱温知道庞师古也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也就不在这件事上纠缠了。他扶起单膝跪地的氏叔琮,道:“氏叔琮是吧?庞将军经常在我耳边夸奖你,他本来想在你刚入伍的时候就给你一个校尉做做,是我拦了下来,因为在我军中无论你再有能耐,都必须用战功换来升迁的机会,任何人都不可例外。现在的徐将军、庞将军都是从普通士卒一步步通过战功升到现在的位置的,希望你不要怪我怠慢人才才好。”

氏叔琮恭声道:“卑职明白,卑职定当全力以赴,保境安民。”

朱温赞赏的点了点头,吩咐氏叔琮把这一干人带回去,并吩咐弄一块大牌子上面写上李全的罪状,用一辆驴车慢腾腾的拉着他在街上游街示众,脖子后边插着一个木牌,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斩”字。

在唐末地方节度使可以全权处理自己管辖的地面,一切官员的任免还有税赋的收缴,包括刑狱等生杀决断都由节度使一人定夺,可以说节度使的辖地就像是一个自治的小国,在唐朝后期基本上也都是世袭的。只是每年要向唐政府交纳一定数额的贡赋,就可以安心的在自己的地盘上做自己的土皇帝。

所以朱温判这个监酒斩刑而不用和任何人商量,更不用向朝廷禀报,连立案侦查都免了。

朱温任命王焕为新的监酒官,朱温还把古井的酒作坊改名为“古井酒厂”,就让王焕担任厂长,每年除了留一小部分好酒留作给皇宫特供的贡酒以外,其余的酒可以限量出售给各地的酒楼、饭庄、酒馆等,即便是外地的客商也可以前来购买。当然这些酒水销售所得的钱财最后都要交到州衙,最终这些钱财还是等于落入了朱温的腰包之中。

现在朱温也算是家大业大了,养着三四万的军队,用钱的地方当然很多,自己接手宣武军的时间又不长,一直用于开销的经费还都是自己在同州时几场大战抢的粮草和金钱,可一直没有多少进项哪里能行?这样坐吃山空的话就算是有金山银山也经不住三四万人消耗啊。

所以朱温打算在亳州开设纺织基地,还有把这个古井酒厂建起来。棉纺基地主要生产各种棉布,在这个时代,生产大批量的棉布可以给军中节省很大一批开支,多余的棉布还能销售到附近的藩镇,还能给亳州以及附近州县的百姓增加收入,可以说是一举数得。

古井酒厂的收入就更厉害了,在古代收入最大的就是盐税和酒税,宣武军境内没有盐池,所幸有个名声颇大的酒厂,而盐和酒向来都是由官府经营和生产,各地的私人商家只能做零售,还要交两成的税收,可见利润之大。

在朱温的吩咐下,以后的古井酒厂不仅要酿造高档次限量发售的贡酒,当然在市面上售卖的时候就不能叫古井贡酒了,就叫古井陈酿,可背地里还是要跟人家说这就是专供皇宫的贡酒,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提高价钱。另外还要大批量酿造面向普通百姓的古井大曲,价钱方面当然便宜的多,可优点是销量很大。

这些项目的经营范围首先是面向自己控制下的宣武军各州县,等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再进一步扩大经营,把亳州的棉布和古井品牌的高低档白酒销售到全国甚至是海外。

可这些事情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或许要一两年,或许要三五年。但朱温有耐心等下去,因为这些一旦做出相应的规模之后,朱温就不再用担心后方战略资金的问题。

每当想到这些,朱温就万分高兴,他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项目,以后都将成为宣武军的经济支柱。这次在亳州虽然没有得到什么粮草,可黄巢的将士们可是出了名的有钱,即便是普通的士兵也都身家不菲。这也让朱温狠捞了一笔。光亳州州衙弄出来的财宝和金银折算成银子也不下百余万两,也够朱温消耗一段时间的了。

从监酒李全那里弄到的十余万两银子刚好可以作为亳州纺织厂和古井酒厂的启动资金。鉴于各州县官员贪污严重,朱温下令禁止所辖区域内的刺史和县令等官员置田产,账目来往一切都要清楚,贪污超过千两的就要免官发配,达到万两的一律处以斩刑。

不过他也不会亏待这些个当官的,宣武军各州县官员的俸禄一律比其他地方的官员高出三成。作为二十一世纪过来的大好青年,朱温当然知道“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尽量让官员的高收入合法化,而不是让他们铤而走险的去贪墨府库的财产或者是搜刮民脂民膏。他还下令取消了各州县一系列的不合理税收,减轻了老百姓的负担。

这一系列的法令颁布下去,让各州县的老百姓们很是高兴,减免各项税收的政策更是让各地的富商大贾们很是兴奋了一把,纷纷联名向朱温进献了一块“为国为民”四个字的金字匾额。而且那些富商大贾为了表示对节度使大人恩德的感谢,纷纷捐款捐粮,支持节度使大人南征。

因为他们知道现在虽然打跑了伪齐的匪军,可毕竟距离伪齐的军队还是很近,一旦开战的话威胁到的可是他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可不是傻子,如果节度使大人南征的话,就可以把战场设在颍州或者是陈州,这样就无法波及到他们的安全了,为了能够换回安逸的生活,为了自身的小命安全考虑,捐点儿银子和粮食算什么?

朱温下达的这一系列政令不光是在新收复的亳州施行,在汴州和宋州也一起施行。朱珍在占领了亳州以后就带着张存敬和一万人马回了宋州,毕竟朱珍还担任着宋州刺史的职位,宋州没有人坐镇朱温也有些不放心。

徐怀玉就先回了汴州,汴州虽然有敬翔坐镇,可敬翔毕竟是文官,万一有什么军事上的变故的话,朱温怕他应付不来。杨彦洪又不是自己的嫡系人马,到时候未必会听敬翔的指挥,所以就让徐怀玉回汴州担任都指挥使,主持汴州的防务,顺便让敬翔在汴州推行新的政令。

徐怀玉赶回汴州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二十了,年关将近,敬翔听了徐怀玉转述的新政令以后,激动的眼中泪花闪现,道:“主公真乃人中龙凤,能想到用提高俸禄来杜绝贪污的动机这一点,足见主公雄才大略,非一般人可比。特别是禁止刺史和县令等官员置田产,更是开旷古之先河,敬翔身为谋臣,却尸位素餐,真是无比汗颜!”

徐怀玉本身对敬翔这种文官就不怎么感冒,再说了敬翔自从跟了朱温以后也没有多大的建树,而且说话也是之乎者也的,徐怀玉没有读过什么书,所以对敬翔一直也没有多少好感。不过敬翔对朱温的忠心徐怀玉也是比较放心的,一些实际的政令方面的处理和实施也不是徐怀玉他们这些人能够比得上的。

汴州这几个月来在敬翔的治理之下也变的井井有条。战乱过后的汴州城本来是一片萧条景象,就在朱温离开汴州的时候汴州的一切都还没有不入正轨,现在时隔两个月,徐怀玉走在汴州城中感到汴州城一片繁荣景象,以前的萧条景象已经不复存在。

各式商铺林立,粮市、菜市、骡马市、特色小吃等琳琅满目,却又各不相混,井井有条。

徐怀玉不得不佩服敬翔在政事处理方面的能力,见到了这些,对敬翔也有了一丝敬佩之情。

汴州、亳州、宋州三州正如火如荼的实施新政令,大力发展生产,虽然正值年底,正是农闲的时候。可亳州的古井酒厂正在火热的扩建之中,各种高低档白酒已经陆续上市销售。棉纺基地的建设在赵免的主持下也已经略具规模,就等着开春河水解冻之后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各种煤矿、铁矿、铜矿的勘探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已经有一个小型的煤矿和大型的铁矿被这方面的专家勘测到,也等着来年就开始开采。

宣武军各方面的建设都正在火热展开……

第一四二章 大梁被困第一一六章 古井作坊第九十三章 渤海告急第一五四章 一千人围歼三千精锐第十二章 张浚的抱负第五十四章 进爵梁王第四十一章 伏击李罕之(上)第四十章 黄巢称王第二十四章 混元无极心法第七十二章 大舅哥韦庄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时溥第三十四章 李顺节之死第一三五章 西进潼关第十三章 朱温进城平乱第七十二章 订个娃娃亲第十九章 佳人恩重(下)第九十六章 黄巢赶到第一二三章 陈州解围第一二三章 陈州解围第一二六章 大战王满渡(下)第一八四章 占据梁山第三十二章 杨复恭出奔兴元卷尾语第十四章 李克用的反击第八十二章 真正的爱是要对方幸福第四十三章 朱存的婚事第十九章 佳人恩重(下)第五章 进城谋生第七十六章 水上激战第一五一章 中原混战(中)第一三三章 杀人灭口第一八五章 两路援军第六十五章 黄巢远行第三十三章 忙里偷闲第四十八章 朱友裕的心思(上)第五十三章 胜利回城第一四零章 再下亳州第四十七章 刘金枝的儿子第十一章 朱温成了黄巢的弟子第一二四章 大战王满度(上)第三十七章 摔跤怎么还咬人第五十三章 武学奇才第二十三章 孙儒败亡第二十七章 王彦章参军第三十五章 火器高手第一零六章 刘金枝闯议事厅第一八九章 唐昭宗的抱负第六十七章 完美伏击(下)第七十四章 多谢王将军借粮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十六章 河东风云第五十五章 攻城杀器第一九二章 武学宗师第一九四章 回汴州第九十六章 黄巢赶到第六十七章 平定平卢军第一九一章 重逢第三十九章 出兵泽州第一三一章 上源驿(中)第四十章 精绝的厨艺第六十九章 杨行密被擒第一三一章 洛阳之行第九十四章 朱存阵亡第一一六章 古井作坊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击第十五章 请黄王登基第十四章 李克用的反击第七十九章 杨复光的离间计第四十章 攻破泽州第七十三章 动摇第一七零章 朱温的愤怒第三章 李克用的仿造火枪第六十九章第一六九章 风雨欲来第一一四章 智取鹿邑第三十章 老狐狸宋威第三十四章 李顺节之死第四十二章 伏击李罕之(下)第二十三章 孙儒败亡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战第一八九章 唐昭宗的抱负第七十九章 杨复光的离间计第一四一章 谁推倒了谁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击第五十五章 火器专家第八十八章 朱晃这个名字的由来第四章 金枪杨万里第一三二章 歪打正着第七十章 高骈发威第一百章 烽烟四起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九十四章 战歌精忠报国第一一一章 舂磨寨的由来第二十一章 朱温初领兵第一二一章 阴陵夜月第十二章 人间地狱第一一一章 舂磨寨的由来第四十一章 伏击李罕之(上)第九十八章 一顿的粮食第一二六章 谈笑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