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南下亳州

李罕之激起民愤逃出酸枣县城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朱温的耳朵里,朱温长叹一声,道:“果然不出所料,李罕之本性难改,此人勇猛而有胆略,却无谋略,生性残暴,非大将之才。”

黄颖道:“出身草莽之人性子难免有些暴躁,此人确曾立过大功,虽然打了败仗,我爹未必会对他重罚。”

朱温苦笑摇头道:“现在不是单单是他丢了一个酸枣县的问题,而是他的所为已经给义军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以后义军所过之处恐怕不会像以前那样受百姓拥戴了。试问,只要有点良心的人怎么会去参加一支**掳掠无恶不作的所谓的‘义军’?”

黄颖和朱存、朱珍、胡真等人纷纷点头同意。

黄颖道:“这时西边的汴州、洛阳重兵云集,东边的曹州也同样布有重兵,现在又失去了百姓的支持,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向了朱温,在他们心目中朱温是最会把握局势的将才。

朱温沉吟良久,缓缓道:“南下亳州,等待时机。”

黄颖疑惑道:“我们刚从宋州北上,现在又回到宋州旁边的亳州,将士们会怎么想?”

朱温意味深长的道:“战场局势千变万化,容不得有丝毫差错,如今山东、河南重兵云集,凭我们现有的兵力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而朝廷重兵备战,时日一久定然补给不足。眼看着就要进入冬季了,一旦朝廷的粮草衣物供应不上,朝廷的重兵不战自溃。”

胡真击掌赞道:“不错,今年来朝廷连年征战,国库空虚,税赋沉重。一旦朝廷缺少了补给,定然又要增税,这样不单是官军会失去战力,百姓也会因不堪重负铤而走险,那时我们稍加安抚众百姓定然纷纷来投。”

朱温听胡真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禁很是赞赏,心道:不愧是做大将的料子,闻弦歌而知雅意,看来以后他应该是个可以独挡一面的人物。

朱温赞道:“胡兄弟说的不错,真正的战争不是要一味的冲杀,而是要准确的把握时机,只有在最有利的时机出动才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如果时机不成熟的话,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打了胜仗,也是得不偿失。”

朱珍年龄虽小,可也是绝顶聪明的人物,知道自己年轻识浅,干脆少说话多学习。每个人说什么他都牢牢的记在心里,反复思索,并不时的发问,直到明白了为止。

朱温见朱珍一反平时的嬉笑之态,心里也是十分高兴,这二人以后可都是可以独挡一面的人物,一定要好好培养。

朱温写了一封密信,详细叙述了南下亳州的原因,派人连夜送去给黄巢。

黄巢把朱温的书信给孟楷、林言等将领传阅一遍,道:“大家以为如何?”

张言道:“朱都将所言合情合理,我赞同朱都将的看法,暂时避其锋锐,等待时机。”这林言文武双全,城府很深,当然看的出来黄巢也赞同他那个准女婿的意见,索性第一个表态赞成。

孟楷却是大老粗一个,呵斥道:“书生之见,行军打仗最忌讳的就是动摇军心,我军刚从宋州北上,现在又南下亳州,军中兄弟怎么想?会不会以为我们闲的吃饱了撑的故意整他们?一旦军心动摇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孟楷这么说明显的强词夺理,张言有心反驳,却又顾及孟楷的身份。心道人家孟楷是黄将军的老部下,几十年的交情,我这个刚投军一年多的新人还是不要多事了吧。

黄巢见张言欲言又止,知道他有所顾忌,不禁看了看一脸义愤之色的孟楷,眉头不经意的皱了一下。心道:看来老孟这个脾气也该改改了。

黄巢打了个哈哈,道:“孟贤弟多虑了,战争不能考虑一时的得失,要以大局为重。现今的形势确实对我们不利,我们为什么就不能退一步呢?我们好不容易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我不想有任何的闪失。”

接着黄巢一转身,沉声道:“传我的将令,两日后大军逐步向南进发,避实击虚,迂回作战。”

其实他们还有一点不知道,朱温力主南下亳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知道王仙芝已经时日无多了。一旦王仙芝、尚君长身亡,尚让定会带着王仙芝的残余部队投靠黄巢,把黄巢大军拉到亳州,也好给尚让一个接应。

深夜,朱温的房中,一灯如豆,迎着朱温俊雅的脸庞,他在沉思。

他想,假设黄巢大军不肯南下,尚让所率领的残余部队是不是会被曾元裕全歼?或者在走投五路的情况下投靠唐廷?

不过历史终究是历史,历史不存在假设。

朱温摇了摇头,从纷乱的思绪中清醒过来,不想那么多了,我只能尽力而为,让天下苍生少受些苦难也就是了。

接着他在床上盘膝坐下,依照着“混元无极心法”练习起来。他知道,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如果自己没有足够强的实力,随时都可能面对死亡。

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提升个人实力的方法当然是练就一身惊世骇俗的武功。还有就是他从小就喜欢看侠义小说,也从小就有了一个武侠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成为锄强扶弱的大侠。

可他知道那种大侠只能出现在小说中,现实中的人有再高的武艺也是好汉抵不过人多,一身好的武功不过就是能有更大的保命的本钱而已。

虽然在历史上朱温确实做了皇帝,可他这个朱温却一刻也不敢松懈,他不是不相信命运,而是他更相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才能够更好的掌握命运。因为他知道,机会往往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是真实的生活,不是虚拟的游戏,游戏中死亡可以重新复活,而生活中生命只有一次,一旦出现意外,就只能留下遗憾了。对于这一点,他这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人当然很清楚。

第四十一章 云州叛乱第一三六章 大战潼关第十一章 朱温成了黄巢的弟子第一八四章 占据梁山第二十一章 黄鼎的条件第二十章 升为都将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败第九章 伏击李存孝第八十一章 深夜突围第七十八章 钱镠渡江第一七二章 占濮州第一六一章 扬州被围第一六二章 洛阳告急第三十二章 长枪大战青龙戟第三十二章 寻找炼丹师第一零六章 刘金枝闯议事厅第八十八章 朱晃这个名字的由来第七十章 免赋税第三十二章 杨复恭出奔兴元第八十四章 名将高行周第一四零章 入主长安第一八一章 汴徐大战前夕第六十一章 黄巢诈降(上)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阳第七十二章 蜀中之乱第六十七章 完美伏击(下)第一零四章 长安城破第十章 秦妇吟的由来(上)第五十四章 望远镜第一百章 烈女殉夫第一二四章 大战王满度(上)第一五四章 一千人围歼三千精锐第三十四章 李克用剽掠河东第十九章 佳人恩重(下)第四十章 攻破泽州第一三零章 上源驿(上)第一四四章 大胜第七十六章 抱朴道院第六十章 葛从周来投第四十七章 朱温的坦白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二十九章 选队长(下)第九十章 其实我是卧底第八章 张直方家的密道第四十三章 朱存的婚事第三十四章 李顺节之死第六十二章 你们继续卷末语第五十五章 火器专家第八章 又见小惠第五十七章 监军张承业第二十七章 王建投唐第一二五章 狗日的关二爷第三十四章 李顺节之死第七十三章 风趣的将军第六十四章 故人相遇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时溥第十五章 赫连铎兵败第一二三章 直爽的张存敬第二十六章 李罕之的报复第一一四章第九章 伏击李存孝第一九一章 重逢第九十九章 黄巢的看法第五十七章 濮州龙虎会(上)第一二四章 大战王满度(上)第三章 天蚕背心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败第一六零章 广陵之战第一三四章 铜驼暮雨第八章 孟迁之死第二十一章 朱温初领兵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烟再起第一零二章 大战梁田坡第三十一章 在古代的第一个新年第一三一章 洛阳之行第十四章 战还是不战第一章 英雄的代价第四十六章 同州防御使第三十九章 飞弹的威力第一六五章 洛阳之战第六十三章 翠微禅师第五十五章 进军同州第一章 谋士谢瞳第一八七章 枭雄末路第七十八章 血战紫宸殿第九十四章 朱存阵亡第七十五章 曹家大小姐第三十一章 王建出场第九十六章 黄巢赶到第五十七章 进驻同州第八章 又见小惠第六十四章 又见黄巢第三章 天蚕背心第一五六章 威震中原第一五八章 各地势力大洗牌卷末语第五十五章 进军同州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