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张浚的抱负

李存孝在前线接连败绩,就连应援的安金浚也战死在潞州城外,这怎么能不让李克用生气?可纵观自己麾下的将领,又有哪一个能够比李存孝更加胜任这个位置呢?难道真的让自己亲自出征不成?

李克用这两年已经很少亲自出征了,在李存孝的身上,他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几年来无论是攻打云州还是岢岚军,甚至是遮掳军,都是每战必胜,可为什么只要一遇见朱温的人就每次都败呢?难道真的如李存彰和李存信他们说的那样存孝这孩子暗中跟朱温有勾结?

这一次大将安金浚战死在潞州,不得不说是李存孝安排上的一个失误,安金浚作为援军应援,正好赶上潞州兵变,李克用的命令下来让李存孝发兵收复潞州。李存孝感觉潞州的叛军只有三千人马,安金浚的一万人当然可以顺利拿下,所以他根本没有丝毫的担心。

可没想到的是朱温麾下的大将牛存节竟然到了潞州,安金浚死在了牛存节手中,李存孝跟牛存节交过手,知道牛存节也是一员悍将,但要说能够轻易的杀掉安金浚,李存孝当然不会相信。

后来听逃回来的少数溃军说安金浚是被牛存节用一个会喷火的东西一抬手就把脑浆子打出来了的情况之后,李存孝才知道安金浚是死于敌人的远程杀伤性武器,这一点让李存孝十分头痛。

敌人的武器很先进,精度比弓箭容易掌握多了,而且射程也比弓箭要远的多,即便是军中的神箭手,也比不上一个普通的枪手,这一点是李存孝都清楚的事情。可清楚归清楚,要解决可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听说李存彰派人仿照火枪,用了大批的资金,几十号人研究了两个多月,算是研制出来了,就开了两枪就炸膛了,连试枪的人都被炸伤了,手指被炸掉了好几根。

李存孝长叹了口气,敌人很难对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说朱温是李存孝出道以来遇见的最难缠的对手了,没有之一。

可是李存孝也觉得这次李克用也确实有不对的地方,毕竟李克修是跟着李克用南征北战十余年的人,十几岁就跟着李国昌围剿庞勋,可以说是战功赫赫的功臣,竟然说罢免就罢免,还不明不白的死在大牢里,要说没有李克用的授意,恐怕李克恭未必有这个胆子动李克修。

李克修在军中和民间的威望都很高,无怪乎潞州会发生兵变,这件事确实是义父欠考虑了,李存孝想。

就在这时,李存孝的心腹李乾求见,李乾是东门的守将,李存孝道:“李乾,如今形势紧迫,你不在城门看着点儿,跑来这里干什么?”

李乾看了看李存孝身边的几个亲兵和丫鬟,没有说话,李存孝知道李乾肯定有话说,就打发亲兵和丫鬟回避一下,李乾亲自把门关上,从怀里掏出一封信来,道:“潞州方面送来的,说让我亲手交给将军……”

李存孝看了李乾一眼,冷冷的道:“如今潞州可是被朱温占据的,你不怕掉脑袋?”

李乾道:“这一点我当然知道,所以我才单独来见将军,将军,如今形势对我们很不利,王爷恐怕对我们也有意见,您不看李克修李将军的下场吗?论亲疏李克修将军可不比将军您差啊……”

“住口!”李存孝拍案而起,道:“义父对我恩重如山,就算是义父让我死,我都丝毫不会皱一下眉头,你竟然敢说这种话?”

李乾叹了口气,他跟李存孝的关系虽然是上下级的关系,可实际上李乾是李存孝的堂兄,所以李存孝虽然发火,李乾并不是很害怕,依旧用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着李存孝,良久之后才叹了口气,道:“既然如此,将军保重!”说罢大踏步走了出去。

李存孝看着李乾的背景消失在门口,李存孝才深深的叹了口气,一回头,却发现那封信被李乾放在了桌上。本来他不想看这封信的,就像以前朱温送来的哪几封信一样,直接在蜡烛上点燃就算完事儿。

可李存孝由于受了好奇心驱使,还是拿起了那封信,打开依旧被火漆密封的信件,信纸是上等的宣纸,一行行蝇头小楷映入眼帘,字并不是用毛笔写的,字的每一个笔画都很细,字特别小,让他这个看惯了毛笔字的人看的很是吃力。

果然不出李存孝的所料,信中的内容提及了李克修的事情,并说了朝廷各路大军征讨河东的事情,这些李存孝都知道,目前河东的局势很紧张,李克用虽然兵力强悍,可要说与天下为敌,他还真没有这个实力。

信中只字未提要拉拢李存孝的字眼,只是说李存孝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不能就此毁了云云,并无什么更深层次的东西,落款是朱温。

李存孝本以为朱温写信来定然是为了劝降,没想到对方竟然只字未提劝降的字眼,只是让他小心一些,莫要走李克修的老路,心中还提到当年上源驿一战,说那是杨彦洪擅作主张所为,朱温根本不知情云云。

李存孝见并不是劝降信,也就放下心来,这种敌我双方的大将通信的事情也很正常,三国时候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所以李存孝也没有放在心上,并写了一封回信。说实话,李存孝对朱温这个人还是比较佩服的,特别是朱温的施政方针,朱温占据宣武军不过五六年时间,把这片久经战乱、饿殍遍野的土地变成了到处都是良田的富饶之乡,把流离失所的百姓都安排的很停当,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反观河东的情况却恰恰相反,经常有地方发生暴乱,官兵打死人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塞北来的兵丁跟本地汉人百姓之间的矛盾也是日益加深,经常出现摩擦。冲突事件接连不断,本来李克修管理的潞州还算平静,可没想到李克修不但被罢免了官职,竟然还死在了狱中,这一切都跟李克用的刚愎自用脱不开关系。

可李存孝是李克用的义子,他没有权利去说什么,也不敢去说什么,可并不代表他心里没有想法,所以他的回信中不可避免的就透露了出来一些心中的想法。

朱温很快就又一次回信了,还是那些不疼不痒的东西,这之后两人经常通信,有时候拉些家常,有时候说些施政的方针,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东西。李存孝也对朱温的风度所折服,日子久了,就显示出了作用来,李存孝的回信中也时常透露出一些对河东方面的不满,两人这种通信方式就像是好友聊天一般。

身在潞州的朱温也有些感慨,他想如果这是二十一世纪的网络时代的话,该多好啊,直接用QQ、或者是微博聊天就行了,哪里用送信这么复杂?

这时的朱温就开始怀念过去在二十一世纪时的那些日子来了。朱温叹了口气,问道:“时间都过了快一个月了,信也写了好几封,计划应该可以试试了吧。”

刘知俊道:“王爷莫要心急,我有分寸。不过既然王爷想提前行动,那我就下去安排安排,争取把李存孝弄到我们阵营中来。”

这时候,赫连铎带领的吐谷浑的人马已经跟占领了遮掳军的大部分州县。李匡威的幽州军也不是吃素的,叁万大军已经入关,随时可以战斗;张浚更是集结了华州、凤翔等地的兵力,驻扎在河中的晋州,各路大军已经齐备,马上就可以出发了。

张浚是文官,他并不懂得打仗,带领千军万马,这是第一次。不过张浚很有信心,二十万大军齐聚河东,他心中当然有了很深的底气。更何况攻打遮掳军的赫连铎捷报连连,攻打蔚州的李匡威也是捷报屡屡传来,一座座州县被收复,张浚似乎已经看见胜利在不远处向自己招手,这一刻,他骑在高头大马之上,意气风发。

虽然他有些不习惯马上的颠簸,可他还是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种感觉很良好,出将入相,这时任何一个混迹官场的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

这时他又一次想到了韦昭度,韦昭度也是宰相,带领王建、顾彦朗等人攻打西川已经有三个年头了,虽然已经打下了很多地盘,可成都还没有攻克,这一点让张浚很是腹诽。

自己这里大军刚刚集结不到一个月,就捷报连连,可以说比韦昭度的进度快的多,甚至他已经可以预见了不久的将来,自己定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朝廷肱骨之臣,孔纬、韦昭度这些人都要屈居自己之下,仿佛自己就是大唐的中兴功臣。

这一刻他竟然想,如果这次真能在短时间内扫平河东的话,就接着南下,收复战乱不断的淮南,听所孙儒和杨行密在那里正打的不可开交,不知道有多少黎民百姓饱受摧残,自己作为宰相,怎么可以坐视不理?

第二十五章 酒楼上第五十六章 历史上第一次爆破第一一五章 露水夫妻(下)第四十七章 刘金枝的儿子第一二三章 直爽的张存敬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一七六章 占领郓州第七十六章 李晔的谋划第六十三章 翠微禅师第一三零章 洛阳之行(中)第一章 谋士谢瞳第六十二章 你们继续第七十六章 水上激战第一一四章第六章 糖醋排骨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头一用第三十二章 长枪大战青龙戟第一七二章 占濮州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六十章 王重荣渡江第五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三十五章 李茂贞进军长安第六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订个娃娃亲第一九五章 家宴第二十九章 漫天要价第二十一章 黄鼎的条件第一零八章 河东军变第九十四章 战歌精忠报国第二十一章 黄鼎的条件第一四四章 大胜第四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四十九章 朱友裕的心思(下)第三章 偷锅贼第七章 倒霉的李罕之第五十五章 攻城杀器第四十八章 淡淡的唇印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四十四章 双喜临门第一六三章 狡猾的孙儒第七十二章 大舅哥韦庄第五十七章 濮州龙虎会(上)第三章 偷锅贼第八章 孟迁之死第一八七章 枭雄末路第三十五章 李茂贞进军长安第二十七章 王彦章参军第一一四章第五十九章 濮州龙虎会(下)第三十章 忠武军八都将第一一八章 大战采石矶第二十六章 李罕之的报复第五十六章 将计就计第八十一章 白马之祸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败第八十七章 有道高僧第九十九章 长安的困境第三十章 忠武军八都将第一六一章 扬州被围第一零九章 朱温迎母第十七章 汾州之战第八章 孟迁之死第十八章 攻打邓州第一零七章 飞槊李思安第一六零章 广陵之战第三十七章 长安再乱第三十二章 长枪大战青龙戟第九十二章 心似中秋月第一五二章 中原混战(下)第三十三章 竟然是吕洞宾第十五章 野外伏击第四十五章 围困凤翔第八十四章 血战第五十四章 进爵梁王第三十七章 摔跤怎么还咬人第二十一章 朱温初领兵第四十三章 朱存的婚事第四十九章 朱友裕的心思(下)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敌第三十二章 杨复恭出奔兴元第七十七章 困守夏阳第七十五章 曹家大小姐第七十七章 紫宸殿伏击第三十六章 黄颖的玩笑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三十五章 李茂贞进军长安第八十九章 杨信的心思第三十一章 王建出场第二十二章 杨行密的下落第六十五章 黄巢远行第一二九章 洛阳之行(上)第一零四章 北伐开始第一八八章 上了贼当了第一零八章 河东军变第一七一章 战山东第八十四章 名将高行周第一零三章 尚让提亲第一零五章 入主宣武第五十三章 武学奇才